QB 1045-1991 铅笔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pdf
《QB 1045-1991 铅笔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B 1045-1991 铅笔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B 1045-91 铅笔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1991-0330发布1991-12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铅笔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周定了铅笔王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本规程运用于木制铅笔生产企业。2 引用标准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894 安全标志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TJ 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5082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国家劳动总局1981年5月4日公布QB 1045-91 工业企业噪
2、声卫生标准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1979年8月31日颁发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国务院1980年8月1日批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办主主国务院1980年8月1日批准3 厂院3.1 厂址的选择-3.1. 1 新建与扩建企业的厂址选择,应避开人口稠密区。3. 1.2 生产区和生活区应严格分开。废渣堆放场、废水处理场、生活与消防用的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市水的排放地点应同时选择,并应符合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3. 1.3 企业改造可按上述规定执行。3.2 厂房设计3.2. 1 厂房设计应符合国家颁发的TJ36中的有关规定以及TJ16的要求,并结合铅笔生产的需要进行设计。劳动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3、、同时投产。3.2.2 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防止过度日晒。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般不得小于相对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由地面到屋檐。3.2.3 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生产车间的建筑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的墙壁、天花板禁止使用木板和易燃材料。3.2.4 生产车间、多层建筑必须设安全通道、安全门。建筑物的门窗必须向外开,通道处与安全门处应设置符合GB2894的安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03-30批准1991-12-01实施一1-QB 1045 91 3.2.5 车间内空应符合夏天散热、冬天防寒要求,并有利于排姻、排毒、排气和消防,如4表10 表1厂
4、房名称新伽建内空l协mj其它要求制芯| 5应有排气、散热、除尘措施锯木二25 在建筑设计,总体现划中应有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和防止火灾扩展的技术要求染、煮板: 5院有1!VC、散1!:防i切混的措施-一厂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l 房顶!H.使用防火材料,必须考虑到安装排烟、除尘装置板5I I 的技术措施p厂房必须自己备充足的水源及消防器材烤抽漆贮板库房3.3 厂区二25 注5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爆要求,应采用下排气通风,并应设置充足的消防器材虑考机械装卸所必须的作业场地,应安装火焰报警装置和配备充足水源3.3. 1 厂内道路要平坦,路基稳固,排水良好,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3.3.2
5、 厂内应设置通往厂房、仓库及可燃原料堆放场的消防丰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5mo t肖防车道应保持畅通。3.3.3 厂内为生产所设置的坑、壤、井、地等应设置盖极或固栏,夜阎要用红灯显示危险部位。3.3.4 厂区内应按国家GB2894规寇在有关部位设置安全标志。3.3.5 厂区内,必须严格按消防条例的规定设置足够的泊的设施并自己备充足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及水源处用醒目的标志指示。4劳动安全4. 1 工作场所4. 1. 1 设备且操作台的布置应便于操作者操作。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物料堆放与设备及操作台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O.8 mo 4. 1.2 经常有水的地面应注意排水和防捧透,操作者的工作地
6、点应敷设防水踏板c4. 1.3 操作区域要有充足的照度,但要消除各种频闪效应和眩光现象。4. 1.4 对产生污染的车间或王序必须有相应的情理措施,使王作场所的芳动环境达到TJ36要求。4.2 机械设备4.2. 1 生产设备产生的在毒有害拗质,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右。4.2.2 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应摘足下列要求。a.使操作者触及不到运转中的可动军、部件;b.在操作者接近可动零、部件井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情况F,设备应不能起动或立-2一QB 1045-91 即自动停机、制动zc.避免在安全防护装置和可动零部件之间产生接触危险;d.安全装置应便于调节、检查和维修,并不得成为危险发生源。A.
7、 2. 3 购置或自行制造的机械、设备必须符合GB5083要求。4.2.4 机械、设备在安装、运输、贮存、使用和维修的技术文件上应载明安全要求。盲工业卫生s. 1 室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应符合TJ36要求,如表2。表2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i22 I 23 1 24 / 2 26 i 27 I判日斗 33工作地点与内差,I10 i 9 i 8 I 7 i 6 I 5 I 4 I- 3 I 2 5.2 由于受地区及劳动条件的限制,在采取降温措施的情况下,达到上友要求有困难的,可以适当放宽,但以不超过2为限。同时应在工作地点附近设休息室,休息室温度不得高于室外温度。s.3 热源集中或明火操作的
8、场所,如铅芯的烧芯、烘芯、烤芯、油芯,铅笔板的干燥、烘烤以及锅炉房等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5.4 室内工作地点噪声应符合表3规定,且最多不得超过115dB(A)。表3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I s 4 I 2 1 I 新建企业I 85 允许噪声,dB1一一一一一二94 I 现有企业I go 99 5.5 室内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放度,不得超过TJ 36的规定,其主要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放度z苯为40mg/m3;二甲苯为100mg/m3;甲苯为100mg/m8。5.6 室内工作地点空气中生产性粉尘最高允许放度z矿物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为10mg/m3;植物粉尘
9、(不含有毒物质)为10mg/m3。s 铅笔板生产乱1原木堆放远.1. 1 企业应设置相应的原木堆放场地,并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运输车辆有足够的括动范围及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通道两侧应设置牢固的挡木桩以i防止圆木滚落。垛堆之间应留出过人通道和车辆通道,前者宽度不应小于1.5 m,后者宽度取决于所使用运输工具和装卸机械的大小,但宽度不得小于3,5 m。装卸场和堆放场地面应平坦、坚固,坡度不得大于2%。.,s.1.2 1草木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照明装置,工作面与周围的照度应均句,其照度应符合TJ3 QB 1045-91 34要求,并要消除各种频闪效应和眩光现象。6. 1.3 原木的装运、码垛、卸垛
10、应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同时要选择最安全、最省力的办法。原木堆的垛底要平,码放要实,垛底大小应与整个垛堆的高度和重量相适应,使垛堆不致发生沉降与倾斜现象。6. 1.4 原木与板材应按规格分类码放成稳固的垛堆。其高度,机械装卸时不得高于3.5 m,人工装卸时不得高于2m。形状不规则原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要求下确定堆放高度。6. 1.5 原木堆放场地所使用的起重、吊装设备,应符合GB6067要求。6. 1.5. 1 操作起重机的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实习司机在持证人员指导下方可操作。起重与吊装作业应按GB5082要求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G. 1.5.
11、2 露天轨道行车王作完毕,应将起重机械停放在指在位置,并用夹轨器锁牢。当风加大于6级时,应停止工作。6. 1.5.3 起重机械操作,应在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维修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内进行。6. 1.6 原木堆放场地附近应根据消防条例设置充足的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6.2 原木开解6.2. 1 使用带锯跑车开解原木,必须设专人指挥操作,在多人操作的情况下,应动作协调致。6.2.2 原木开解前必须检查锯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锯条禁止使用。,锯齿卷刃,磨损严重的;b.接头连接不牢或张度不符合要求的;c.接头数超过8个且每段长度小于总长度四分之的Pd.锯条有裂纹的。6.2.3 锯条在操作时的防护
12、装置,应罩住锯条的非工作部位,并能上下调整,工作时不得移位。6.2.4 锯条上轮下端应装刮板,以防锯屑泊在轮上,使锯条情脱。6.2.5 锯轮未达到正常转速前,或扎钩未钩紧原木时不得进料锯割,操作时进给速度不可太快,待锯条全部退出后方可翻转原木。2m长的原木扎2钩,3m长的原木扎8钩,4m长的原木扎4钩。扎钩两端原木长度不应大于0.35m。6.3 圆盘锯截木6.3. 1 使用圆盘锯截割木料,锯轴转动时,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应小于或等于0.02mm。6.3.2 圆锯片的锯齿应锋利有侧隙,严禁用变形或有裂纹的锯片。6.3.3 圆锯机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锯片防护罩,托架上的定位装置,行程限位装置。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B 1045 1991 铅笔 工业 劳动 安全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