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9632-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测量方法.pdf
《GB T 9632-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9632-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测量方法.pdf(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测量方法Measuring methods of cores for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 f6r telecommunications GB 9632-88 IEC 367-1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367-1NA. 式中:U一一加在线圈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7.4 相对测量只要能在相应的测量范围测定出电感量的相对变化L/L,并具有所要求的精度,则测量仪器的绝对精度就无关紧要。除此之外,相对测量的细节和绝对测量是一样的。在磁芯的任何部分,峰值磁通密度的实际上限为o.25mT 0且每次测量时,施加该峰值磁通密度的
2、时间不得超过lmin。用改变频率的方法时,应保证频率足够低,使之对应于材料的磁导率-频率特性的平直部分,还应保证避免由于测量线圈中的涡流对电流分布产生明显的影响。应标明测量频率(近似)和磁通密度。GB 9632-88 第二篇通用测量方法8减落8.1 目的测定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注2复数磁导率的两个分量都表现出减落,但本标准仅考虑了实数部分.减落和减落因数,都可用于描述随时间的变化,见第8.6条.8.2 方法的原理i将磁芯磁正常状态化,在其后的两个指定时间上,测出电感量或者其他对应于起始磁导率的量。减落因数(或减落)可由测量值之差来计算。注g减落通常随磁通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一般要求给出
3、在低磁通密度情况下的减落值。8.3 样品应采用正常生产的磁芯来测量。当整个磁芯由多于一个零件组成,例如罐形磁芯,而且用一个铀向线圈测量减落时,磁路中唯一的气隙最好就是两个接触面间的剩余气隙。然而,对于在磁路中气隙各不相同的磁芯系列.允许用具有最小有效气隙的磁芯进行测量。注s在某些场合,如具有中心孔的罐形磁芯,磁芯零件可当作磁环绕线,在确认宫的结果等同于用辅向线圈测得的结果或两者有确定的关系后,而且沿环形磁通方向的起始磁导率与轴向磁通方向的起始磁导率没有明显的差别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减落.这种方法应极其慎重的使用.当一个开槽罐形磁芯绕制环形绕组时,外壁对磁路的贡献可以忽略.对某些材料,在紧接
4、烧结后的一段时间里,减落变化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规范可以规定在磁芯做成后一段特定时间内不进行验收试验的减落测量,而且应说明这段时间从什么时刻算起。8.4 计时器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在用磁正常状态化装置启动计时器的场合,这个数字应包括启现技术和计时,器两者的误差。注2原则上,对于电的方法,参考时间应是场强从饱和值开始下降的麟间,对自动磁正常状态化系统,如电容器放电和功率放大器法,整个磁正常状态化过程很短,以致落到第一次测量时间的误差范围内。8.5 测试程序.1)磁芯按照第4.3条与测试线圈装配在一起。2)磁芯应按照第6章中的一种方法进行磁正常状态化.所采用的方法,必须与磁正常状态化装置的主
5、要性能一起予以说明。在所有情况下,仪器都要清楚地和可重复地指出磁正常状态化的这段时间,因为这将形成时间的测量起点,并且它强烈地影响减落测量的精度。3)根据7.4条,读取两个读数z一一在电的方法中,在磁正常状态化后的10min读第一次.100min读第二次。一一在加热方法中,在测量参考时间t。之后24h读第一次.48h读第二次,参考时间定义为冷却到高于测量温度10C时的瞬间。别的时间也可以用,但是对电的方法,最好是整个测量过程不多于24儿两次测量的测试程序和环境条件是相同的。8.6 计算t1和t2之间的减落D.是以两次读数之差与第一次读数之比来计算的。在电感测量情况下,计算公式为:( 2 ) G
6、B 9632-88 减落因数DF可按式(3)计算zAN2(Lj一L2)DF=川、. . . . . .( 3 ) CjLj21ogjO I引式中:Lj-磁正常状态化后tj分钟测试的自感量pL2一一磁正常状态化后t2分钟测试的自感量。注2已经发现,减落近似正比于时间的对数,基于这一原因,减落因数通常用作表示对时间变化的理由.在近似值范围内,带空气隙磁芯的减落,可由材料的减落因数推导出来。D=p.DF叫:). . . . . (4 ) 由于生产过程所限,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不同几何形状的磁芯性能也可能有差别。9磁导事随温度的变化9.1 目的测定磁芯的磁导率(或电感因数AL)随温度的变化。注2复数磁导率
7、两个部分都表现出随温度的变化。但本标准只考虑实数部分。当磁芯的磁导率和温度同时记录时,就可以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得到一些测量点.磁导率随温度变化仅仅在一个无穷小温度范围内,可用一个单一数字来绝对精确地表示。应用于一定温度范围的温度系数或温度因数的概念仍然是需要的.一个可以计算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实际值,可以适当地选择测试条件和温度范围来获得,这个范围就是温度系数或温度因数的应用范围.9.2 方法的原理方法要求的精度与方法的简繁和持续的时间有关,由此,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测量原理。方法A:将装上测试线圈的磁芯以很低的温度变化速率经过一个温度循环,至少经过两次稳定循环后,连续记录温度和电感量。方法B:将装上
8、测试线圈的磁芯以中等变化速率经过一个温度循环,至少经过两次稳定循环后,循环在确定的温度中止。每次中断时间,温度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恒定,以使磁芯在测量前达到热平衡。方法C:将装上测试线圈的磁芯以中等变化速率经过一个温度循环,至少经过两次稳定循环后,循环在指定的温度中止。每次中断期间,温度保持恒定,在磁芯达到热平衡后,将磁芯进行磁正常状态化,在一个指定时间之后进行测试。注s因为减落随温度变化,方法C给出的结果与用方法A或方法B所得结果可能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因为方法C比较快,若其测得的结果与方法A和B有可靠的关系,则是可以利用的。 9.3 样品应采用正常生产的磁芯来测量。当整个磁芯由一个以上的零
9、件组成时,如罐形磁芯,并且照方法C用一个轴向线圈测量温度变化率时,磁路中的唯一的气隙最好就是接触面间的剩余气隙。注2在某些场合,如具有中心孔的罐形磁芯,磁芯零件可绕制成一个环形绕组.当确认其测量结果等同于用轴向线圈测量的结果或两者有确定的关系后,可用这种方法测量温度变化率。这种方法应极其慎重地使用。当一个开槽罐形磁芯绕制环形绕组时,外壁对磁路的贡献可以忽略.9.4 温度循环襄置1)方法A必须用一个控温箱,箱内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可保持以O.20C/min变化。2)方法B和C用于此试验的控温箱,必须在放置元件的任何区域均能保持规定的温度,其偏差为士lOCt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得超过士O.30
10、C.GB 9632-88 控温箱的温度应这样控制,使磁芯不致受到任何超过士Q.30C的温度波动和过冲。3)温度计温度测量(或感温)装置应有这样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它可以z一一检验握度是否恒温在土Q.30C范围内;一一测量被测温度范围内的总温差,其精度应为:士1%或士O.了C(取其大者)。9.5 计时器(仅用于方法C)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在用磁正常状态化装置启动计时器的场合下,这个数字应包括启动技术和计时器两者的误差。注s原则上,参考时间应当是场强从饱和值开始下降的瞬间。对自动磁正常状态也系统,如电容器放电和功率放大器法,整个磁正常状态化过程是很短的,以致落到测量时间的误差拖围内。9.6 测量程
11、序1)磁芯按照4.3条与测试线圈装配在一起。夹紧力偏差应不大于士1%.其中包括因温度改变引起的任何力的变化。2)磁芯应该经受几次稳定循环和一次测试循环。通常两次稳定循环就足够了。它们与下述测试循环的温度范围和规定的温度变化速率是完全相同的,但专用于测量循环的恒温时间可以省略。方法A:把装配好的磁芯放入控温箱中,经稳定倍环后,把磁芯升温到指定的最高测试温度,再降到指定的最低测试温度,最后回到开始循环的温度,温度变化速率应近似于0.2C/min,并在整个循环中不变。在测试循环中,应同时记录温度和电感量,时间间隔不得超过lmin,开始测试的时间也应记录。方法B:把装配好的磁芯放入控温箱中,经稳定循环
12、后,待磁芯在指定的最低(最高)测试温度达到温度平衡后,保持30min.然后进行一次测量;温度以最大速率lC/min改变到下一个较高(较低)的指定测试温度或参考温度(参考值),并按上述规定保持恒定,此后,进行另一次测量;再以最大速率1oc / min.把温度升(降)到下个更高(更低)的指定测试温度,并按规定保持恒定,此后,又进行-次测量。这一过程继续进行,直至达到最高(最低规定测试温度,将按规定保持恒定,然后,进行最后次测量。注2在相应元件的详细规范中,需规定此方法如何进币,即升温还是降温。方法C:装配好的磁芯放又控温箱中,以一个足够低的、不致在材料中产生过高温度梯度的速率(通常lOC/min视
13、为合适).使磁芯降至指定的最低测试温度。在这个温度保持一个足够的时间,使磁芯零件与箱内气氛达到热平衡。然后按照6.3条中第1项,用-个通过测量线圈的逐渐减小的交变电流将磁芯进行磁正常状态化,在磁正常状态化后的10min测出测试线圈的电感量。而后温度以上述指定速率,升到一个较高的指定测量温度。在该温度下再进行保温、磁正常状态化和电感量的测试。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最高测试温度。注:见9.2条方法C的注。3)根据7.4条读出电感量读数。除温度外,测量过程和环境条件在整个测试循环中应相同。9. 7 计算每次测量的温度系数句是用测量值和参考值之差除以参考值和对应的温差来计算的。在电感测量情况下。按式
14、(5)计算:Lo一Lrel( 5 ) ap Lrel(-()r.l) 式中:Lrel一一在参考温度。时(优先用250C)时测量线圈的自感量;Le -在温度。时测量线圈的自感量。对于方法A,各个值由记录曲线读出。注z温度系数通常是用来计算给定的温度范围内磁芯磁导率变化的极限。只有在考虑的温度范围内磁芯的磁导率-温度关系曲线为线性时,才能用温度系数描述磁芯的特性。必须注意到,由于这个特性的非线性,不同温度范围的温度系数可能不同。进一步讲,当选择一个较小的温度范围时,与直线的偏离也不总是减小的。GB 9632-88 附录F中给出了表示温度系数及非线性关系的一些方法。对于具有不同气隙的磁芯系列(如罐形
15、磁芯).温度系数a可以由下述磁芯的温度因数aF来计算,在该磁芯中唯一的磁路气隙就是接触面间的剩余气隙。所需关系式为2afJ a.= 句也Ftt., . (6) l-aF民(8-8.1)r问式中:p.-一在参考温度8ref时带气隙磁芯的有效磁导率,aF-一在8,el到IJ8的范围内,对该磁芯测量结果,据下式计算的无气隙磁芯的温度因数2的NZLo-L时aF=万LaLI(。一8.1).(7 ) 在此温度范围内,当带气隙磁芯的磁导率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总变化足够小时,公式近似成立,也可写作z向=去aFAL.(8) 式中:AL二有气隙磁芯的电感因数。一个电感器的温度系数可以完全不同于其磁芯的温度系数L这是
16、因为夹紧装置和铜线绕组对这种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0 电感量调节范围10.1 目的为具有独立调节装置的磁芯提供电感量调节范围的测试方法10.2 术语以下的定义适用于本方法:1)调节装置:在其完成装配后,通过改变磁芯磁阻来调节电感器或调谐变压器电感量的装置。2) (调节装置的)固定部分:调节装置的一部分,用粘合这类方法将其机械地固定在磁芯上。3)调节器:调节装置的一部分,它可以相对于磁芯的气隙取不同位置。4)调节范围g当调节器分别处于最大和最小位置时,电感器的电感量之差,用无调节器的电感器的电感量的百分数表示。5)调节范围的上(下)限:调节器处于最大(最小)位置与去掉调节器时电感器电感量之差,
17、用后者电感量的百分数表示:式中:a一一下限(电感量为Lmin);b一上限(电感量为Lmax); Lo-无调节器时的电感量。l一-LoazZ了X 100 % . . . . . . (9) L_.-l b=卫王.LJoX 100 % .(10 ) 6)最大最小)调节器位置:由于机械条件或其他条件而限定的位置,它对应于调节范围的上(下)限。7)螺纹型调节装置调节器螺纹旋进或旋于固定部分(螺帽或螺栓)之调节装置。10.3 测量原理测量无调节器磁芯的电感量,然后将调节器从最小位置以小的步进调到最大位置,逐点测量电感量,将其电感量的相对变化对应于调节器的调节位置作图。10.4 样品测量时应采剧与相应磁芯
18、配合的正常生产的调节器。10.5 测量程序GB 9632-88 1)若固定部分未被生产厂安装于磁芯上,应按生产厂的说明书安装好。2)按第4.3条在磁芯上装配测量线圈。3)将调节器装入磁芯,在整个调节范围中往返移动两次,然后取下调节器。注2整个调节范围内的过多地来回移动可能损害其稳定性,所以应避免。4)按第7.4条测量电感量。5)将调节器装入磁芯并置于最小位置,按7.4条测量其电感量。6)调节器连续移动一个小距离,每次测量其电感值直到达到最大位置。为测定调节特性的不规则性,调节距离应当足够小(见10.6条),对螺旋型调节器而言可调节1/4圈。10.6 计算将相对于无调节器时所测得的电感值的变化对
19、应调节器的机械位置(位移)作出曲线,对于螺纹调节器移动量以圈数来表示,对推进型调节器,用毫米给出,如图1所示:b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L 乙xI 。移去调节穆最小位置若需要,应注明曲线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1 损耗11.1 低碰通密度下的损耗11. 1. 1 目的量大位置图1位悠对有气隙磁芯和无气隙磁芯的损耗测量作一般性说明,并且建立校正损耗测量仪器的参考方法。11.1.2 样品应采用正常生产的磁芯来测量。对于磁路中有气隙的磁芯,例如电感器用罐形磁芯,其损耗可以在研磨气隙之前测量(见第11.4条。11. 1. 3 桐合方法通常应使用测量线圈。但原则上任何同轴线、谐振腔或其他合适的装置,只
20、要它可提供磁性材料与电磁倍号之间必要的相互作用均可采用。测量线圈灵敏地受温度的影响,故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里,最好在仲裁试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测量(见第3.2条)。线圈或其地装置的结构的全部细节,将在有关规范中给出,该结构基于以下的考虑2a)当有可能时,用在多于一个零件组成的磁芯上的线圈应设计成使磁芯一线圈组合系统的最佳频GB 9632-88 率(此时Q值最大)远低于测量频率,使得线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若上面的情况不可能的话,应采用多股线少匣数和(或)分段绕成的线圈,使附加绕组损耗和线圈绝缘层中的介电损耗尽可能低,因此测量的结果仅仅只需校正线圈的直流电阻损耗。当线圈损耗的修正可能导致精确度下降到不
21、允许的程度时,应采用标准线圃,并测定磁芯和线圈的组合损耗(见第5.1条)。对于高Q磁芯的测量,例如有气隙磁芯,在同类磁芯上进行测量时标准线圈应可互换。b)在环形磁芯上绕制的线圈应是均匀分布的,最好采用绝缘实心的铜导线,并且完全覆盖在环上。注:因为多股线在缠绕环形磁芯时有断裂的危险,所以推荐实心铜线。但在高频测量时,应采用多股线。c)在所有的情况下,磁芯上线圈的固有电容最好小于谐振电容的2%.以避免过大的介电损耗及电感测量值的修正(需要测量电感时)。1- .4 剩余损耗和涡流损耗的测量任何适当的测量装置都可使用,只要精确度同规定的损耗误差不相矛盾。测量装置还应允许磁芯中的磁通密度能调整到规定数值
22、,在测量时,磁通密度一定要规定,当磁通密度不明确时,其数值应等于或者低于用同一磁芯按第7章测量电感量时所规定的数值。测量频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线圈的损耗或调谐电容上的损耗4或者这两方面的损耗,可能需要修正,下面推荐线圈损耗的修正方法。测量有磁芯的线圈的串联电阻和电感,然后减去线圈的有关电阻,有效电阻就是被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加上测量频率下算出的线圈附加损耗所等效的电阻(见11.1. 3a条)。最后,如果需要,将结果变换为并联电阻、品质因数或其他能表示磁芯的损耗的量。在研磨磁芯气隙之前测量损耗因数时(见第5.1条方法1).有气隙的磁芯损耗可以按式(11)计算z(t阳an时仙毗s们队).-刮|巴
23、巴旦创IXJI.比.川.川.川.川.飞iI 式中:(tan).一一有效磁导率为民的有气隙磁芯的损耗角正切;(于)一一开气隙之前,在磁芯中(或对同一批或同一系列磁芯中)测试的损耗因数。.1- 5 磁滞损耗的测量只要能以所要求的精度测寇出磁芯损耗随幅度的变化,任何合适的测量装置都可使用。磁滞损耗是由两个峰值电压下测量的损耗而推导得来的,峰值电压在有关的规范中规定(测试线圈的臣数也应规定)并选择得使磁芯中的有效峰值磁通密度不超过5mT.必要时,带磁芯的测试线圈的电感应在较低的那个电压下进行测量。测试频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磁滞损艳正比于被测损耗之差与外加峰值电压之差的比,从而可计算出磁滞损耗。通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9632 1988 通信 用电 变压器 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