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390.3-200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 直流系统极控设备.pdf
《GB T 22390.3-200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 直流系统极控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2390.3-200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 直流系统极控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01K 45 园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39032008同 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HVDC)transmission systemPart 3:DC pole control equipment20080924发布 20090801实施宰瞀鹊鬻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4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8包装、运输、贮存9供货的成
2、套性10质量保证目 次11229l2344刖 吾根据国家科技部2003年度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直流输变电系统核心技术与基础标准研究(项目编号为2003DtA7J034)的要求,特制定标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GBT 22390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分为六个部分:一第1部分:运行人员控制系统;第2部分:交直流系统站控设备;第3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第4部分:直流系统保护设蠡;一第5部分: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一第6部分:换流站暂态故障录波装置。本部分为GBT 22390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高压直流输电设备标准
3、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3)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可、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宏光、田杰、陶瑜、姚致清、张望、毛任涛、李皿萍、李岩、李志勇、王明新、韩伟、石岩。本部分首次发布。1范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CBT 2239032008GBT 22390的本部分规定了4-500 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系统极控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标志、标签、使,H说明书、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等。本部分适用
4、于500 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系统极控设备(以下简称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I-YJ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23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川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西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只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887 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4208 1 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60529:1989)GBI、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9
5、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dt IEC 60255 211:1988)GBI、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GBT 13498 2007,IEC 60633:1998,IDT)GBT 1 3730 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dt IEC 60255 212:1988)GBT 1459816 2002电气继电器 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IEC 6025525:2000,I
6、DT)GB 16836 200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GBT 1 76262 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2001,IDT)GBT 17626,3 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 4 3:1 995)GBT 176264 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 4 4:1995)GBT 1 76265 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6 19
7、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dtIEC 61000 4 6:1996)GBF l 76268 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Ec 6100048:2000,IDT)GBT 176269 1 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9:GBT 22390320081993)GBT 1762610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 10:1993)GBT 1 762611 1 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
8、dt IEC 61000 4 11:1 994)(jBT 1 762612 l 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 4 12:1995)DLZ 713 2000 500 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1349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技术要求41环境条件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0+45、一10+55;b)大气压力:80 kPa-110 kPa;c)相对湿度:595(设备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412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1 5+35;b)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c)相对湿度:4
9、575。413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c)相对湿度:4575。414使用环境的其他要求4141使用环境不应有超过本部分规定的振动和冲击。4142使用环境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对于使用环境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质、设备应有防爆措施。4143广内设备的使用环境应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4144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9361 1988中B类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 2887 2000中44的规定。415贮存、运输的极限环境温度设备的贮存、运输及安装的极限环境温度为一25和+70。在运输、贮存条件下,不施加激励
10、量的设备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注:对于不能耐受此条件的设备,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42电源421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220 V,允许偏差一15+15;b)频率:50 Hz,允许偏差1 Hz;C)波形:正弦,畸变因数不大于5。2GBT 2239032008422直流电源a) 额定电压:220 V、110 V,允许偏差一20+15;b)纹波系数:不大于5。43设备的功能431配置要求4311设备应设计为一个分层分布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完成直流换流站所要求的所有直流极控制功能和顺序事件记录功能。4312所采用的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网络通信规约应采用标准的国际通用协议。
11、网络的抗干扰能力、传输速率及传输距离应满足现场运行环境及控制性能的要求。4313分布式io宜采用模块化结构,易维护和更换,任何一个模块故障不应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4314设备内部电源应采用双重化,任一局部电源的失去不应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应保证各电源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良好的抗干扰性。432控制功能4321双极控制a)舣极功率控制;b)主导站选择逻辑;c) 功率、电流控制模式选择及切换;d)自动功率控制;c)极问功率转移;f)双极电流平衡控制;g)功率翻转控制;h)稳定控制功能,可根据工程具体要求提供与安稳控制设备的接【:1,接受安稳控制设备的功率提升、功率回降、快速功率翻转、阻尼次同步振荡、
12、异常交流电压和频率控制、功率摇摆稳定控制。4322极控制a)板功率控制;b)极电流控制;c)电流裕度补偿;d)最小电流控制;e) 过负荷限制,应结合温度考虑短期过负荷能力、长期过负荷能力;f) 直流极全压降压运行;g) 换流变分接头控制,应提供角度控制和Udio控制功能;h) 对于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应具备性能完善的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控制;i) 极解锁、极闭锁时序控制;j) 紧急停运顺序控制;k) 设备应具备换流站起停顺序控制功能,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使得换流站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所有控制操作,应设计有安全可靠的联锁功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运行人员的安全;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定义如下标准状
13、态: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解锁运行和开路试验;1)直流滤波器控制,4323换流器控制a)定电流控制;3GBT 2239032008定电压控制;定关断角控制,可根据工程要求提供实测型的关断角测量或预测型关断角测量;低压限流(VDCL)控制,在交流系统扰动情况下,用以提高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帮助直流系统在交直流故障后快速可控的恢复;可以避免连续换相失败引起的阀过应力;为获得稳定工作点,应提供正斜率的熄弧角控制功能或电流偏差控制(CEC)功能;点火角限制;具有完善的锁相同步和点火触发单元,能够完成移相和投旁通对控制;快速交流电压限制,可根据工程需要配置该功能,利用直流控制快速性的特点来限制交流电压的
14、异常升高,保证主设备的安全。4324保护性控制设备中可以根据工程要求配置一些保护性功能作为直流保护的后备:a)交流过电压保护;b)交流低电压保护;c)直流低电压保护;d)直流零电流保护;c) 晶闸管结温监视;D大角度监视;g)开路试验监视;h)直流电压限制功能。4325无功附加控制(可选)可根据系统要求提供如下无功附加控制功能,以优化系统的性能。a)换流器无功控制,通过增大触发角关断角来增大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使得换流站与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控制在要求范围以内;b)通过在投切滤波器组时瞬间增大减小关断角,使得电压变化率减小到控制要求的范围以内。4326直流远动的控制设备应具备与对站极控设备的直
15、流远动通信功能,以便两站极控设备之间相互协调,完成快速协调控制功能。直流远动的通信延时不应大于30 ms。直流远动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a)直流电流参考值;b)系统频率;c)稳定控制功能产生的功率调制信号;d)换流器解锁命令;e)换流器闭锁命令;f)紧急停运命令;g)直流线路故障信号;h)稳定控制功能有效信号。4327接口配置设备至少应具备与下列设备的接口,以获得完成控制功能所必需的信息:a) 与站控设备的接口;b) 与直流保护设备的接E1;c) 与阀基电子设备的接口;40曲曲D砂mGBT 2239032008d) 与阀厅及直流开关场设备接口;e) 与阀冷却系统的接口;f) 与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口
16、;g) 与直流远动设备的接口,并保证直流远动的快速性和可靠性,至少应满足与电力线载波(PIc)、微波、光纤通信设备的接口要求;h) 应满足与光纤传感器和电磁型传感器的接口要求;i) 与GPS主时钟系统的接口。433可靠性要求4331设备的冗余设备宜采用可靠的冗余,各冗余设备同时运行。任意一重设备因故障、检修,或其他原因而完全退出时,不应影响其他各重设备,并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4332设备的自诊断内诊断功能应能覆盖从测量-次线圈开始包括完整的测量回路,信号输入、输出网路,通信回路,机,电源和所有相关元器件,应能检测出上述设备的典型故障,根据故障严重情况采取报警、系统切换等措施,并能提供
17、足够的信息使故障应定位到最小可更换元件,能提供相应的检修建议。4333设备的监视功能应能对设备的状态与操作进行全面的监视。所有监视信号应能上传到运行人员控制系统和远动系统,并具有完整的时间标记。44设备的技术性能441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a)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问(MTBF)b)双机系统可用率442控制系统精度a) 控制直流功率与功率指令差别b) 控制直流电流与电流指令差别c)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d)GPS对时精度443换流器触发精度点火脉冲的不平衡度444测量系统精度a)模拟量测量综合误差b)模数转抉分辨率c)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445设备的动态特性20 000 h9998。1;051 iiIs
18、;1 IIIS。05;12位;001 Hz。满足直流输电和互联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446设备的暂态特性应对功率控制器、电流控制器、电压控制器、熄弧角控制器进行优化,以满足直流系统的阶跃响应及其他相关性能要求。45绝缘性能451绝缘电阻4511试验部位a)各电路对外露的导电件(相同电压等级的电路互联);5GBT 2239032008b)各独立电路之间(每一独立电路的端子互联)。4512绝缘电阻测量额定绝缘电压高于63 V时,用开路电压为500 V(额定绝缘电压小于或等于63 V时,用开路电压为250 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 MEI。452介质强度具体的被试电路及介质
19、强度试验值见表1,也可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值的14倍。表1 单位为伏特被试电路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整机输出端子地 63250 2 000直流输入回路地 63250 2 000交流输入回路地 63250 2 000信号和报警输出触点地 63250 2 00063250 2 000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63 500出口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之间 l 000各带电部分分别地 63 500上述部位应能承受频率为50 Hz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 rain,设备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作出厂试验时,允许试验历时缩短为1 s,但此时试验电压值应提高10。453冲击电压4531
20、冲击电压试验部位a)同4511a);b)同4511b)。4532冲击电压试验值上述部位应能承受标准雷电波1250 ps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峰值为1 kV(额定绝缘电压63 V)或5 kV(额定绝缘电压63 V)。4533结果评定承受冲击电压试验后,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要求。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46耐湿热性能设备在最高温度为40,试验周期为两周期(48 h)的条件下,经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 h内,用电压等级为500 V的测试仪器,测试4511规定
21、部位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5 MEI,测试452规定部位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47机械性能471振动(正弦)4711振动响应设备应具有承受GBT 11287 2000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响应能力。4712振动耐久设备应具有承受GBT 11287 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耐久能力。6472冲击4721冲击响应设备应具有承受GBT 145374722冲击耐久设备应具有承受GBT 14537473碰撞设备应具有承受GBT 1453748电磁兼容要求481抗扰度要求4811外壳端口抗扰度要求GBT 2239032008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2390.3 2008 高压 直流 输电 系统 控制 保护 设备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