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985-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985 2015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ood log cultiv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2015 - 08 - 06 发布 2015 - 09 - 0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85 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寿仙谷
2、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浙江森芝宝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伯伟、李明焱、斯金平、陈青、曹隆枢、朱惠照、徐靖。 DB33/T 985 2015 1 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段木灵芝的术语和定义、基地要求、菌种、栽培技术、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包装、档案建立与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段木 灵芝的生产和产地初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
3、5-2012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旱作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 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段木灵芝 以段木为基质栽培 的赤芝,分采孢灵芝和不采孢灵
4、芝。 4 基地要求 4.1 产地选择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2012 规定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2005 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 GB 15618-1995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远离禽畜场、垃圾场等污染源。不应在非适宜区种植。 DB33/T 985 2015 2 4.2 生产基地 4.2.1 宜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便的区域。生产区布局合理,应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制段加工室、灭菌室、 冷却室、接种室应各自独立、方便操作。管理制度明示上墙。 4.2.2 培养室宜选择洁净、通风、控温、遮光的
5、场所。 4.2.3 出芝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栽培场地;基地应置放垃圾、农用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收集桶;采用荫棚、钢架大棚,大棚编号,实施中药材生产信息建设体系建设,生产全过程推行“二维码”追溯管理。 4.2.4 培养室和出芝场地使用前应认真清理,严格消毒和杀虫。 4.3 初加工基地 灵芝初加工的厂址、环境卫生和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应符合 GB 14881中的相关规定。 5 菌种 5.1 品种选用 应为 多孔菌 目、灵 芝 科 、灵芝属、赤芝 (Ganoderma lucidum),经过品种审定或鉴定确认。根据用途选用多孢型或少孢型,并适合当地气
6、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5.2 菌种生产 扩繁用种源应来自具有资质的菌种场。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 NY/T 528的规定。培养基原料质量要求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菌种制作要求参见本标准附录 A。 6 栽培技术 6.1 栽培时间 一般在 11月中旬至翌年 1月下旬制段接种, 4月 5月份排场, 6月份出芝,采收子实体的灵芝在 8月9月份采收;采收子实体及孢子粉的灵芝在 7月 8月套筒, 10月份采收 。 6.2 菌 段制作 6.2.1 树种选择 除松、杉、樟、桉、木荷等含油脂、芳香刺激性气味及有毒树种外的阔叶树。以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等树种为宜。 6.2.2 段木制作 在
7、落叶至萌芽前选择直径 6 cm以上的原木采伐。砍伐时应保护好树皮,避免太阳暴晒。约 20天后,含水量在 38% 45%时截成 15 cm 30 cm长的段木,断面应平整。 6.2.3 装袋 DB33/T 985 2015 3 把截好的段木剔去尖角和毛刺,装入长度 60 cm 80 cm、筒径扁宽 30 cm 35 cm、厚度为 0.06 mm0.08 m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袋中,每袋视段木粗细可装 1 根 5 根,小心装袋,防破损 ,袋子两头用绳子扎好。 6.2.4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使袋内温度快速上升到 98 100 后连续保温 16 h以上。经灭菌后趁热从灭菌灶中搬出,发现袋子破损的立
8、即用胶布封住。 6.2.5 接种 6.2.5.1 接种前接种室或接种棚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 6.2.5.2 当灭菌后的段木温度冷却至 30 以下,按接种规范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两头接种,菌种铺满两头截面,扎紧袋口。 6.2.6 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段搬入培养室中,在 15 28 温度下叠层培养 90 d 110 d。培养期间适时通风,空气湿度宜控制在 60% 80%。当菌段表面出现浅黄色的菌皮、有小原 基形成、菌段轻压有弹性、菌丝体紧密粘结时可排场。 6.3 排场管理 6.3.1 搭棚、整畦 依栽培场地搭建单体棚或钢架连栋大棚,单体棚高 2.5 m 2.8 m,棚顶覆盖遮阳网等遮阳
9、材料,棚架四周用遮光材料围严。棚架下做畦,畦上泥土预先深翻打细发白,畦面撒石灰粉消毒。畦宽 1.4 m2.2 m,畦高 25 cm,畦沟宽 40 cm 50 cm。 6.3.2 菌段排场 在 4月至 5月选择晴天下地排放。菌段排放在畦上,根据畦宽每畦横排 3 段 5 段。通风 5 d 10 d后再脱去菌袋,依次排放在畦上,菌段间距 5 cm 10 cm,行距 20 cm 25 cm,在菌段间填满泥土,并覆盖菌段不外露,覆土厚度 1 cm 2 cm。覆土后应对畦面喷一次重水,使土壤湿润并与菌段接触紧密,喷水后菌段表面泥土被水冲刷而外露的应及时补上覆土。每畦插上弧形毛竹片,构成拱形架,架中间离畦面
10、 50 cm 60 cm,架上盖塑料薄膜,将整个畦罩住。每 667 m2(亩)菌段排放量约为 20 m3。 6.4 出芝管理 6.4.1 湿度 菌蕾形成至开片时,空气湿度宜保持在 90% 95%;子实体开片基本完成,菌盖边缘稍有黄色时,空气湿度宜保持在 85% 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宜保持在 80% 85%。 6.4.2 水分 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长期,土表干燥发白的地方应适当喷水,但畦内泥土不应过湿,喷水应细缓。在采收灵芝子实体或套筒收集孢子粉前 7 d停止喷水。 6.4.3 温度 用遮阳、喷水、掀盖膜等方法控制出芝场的温度,最适温度为 20 30 。 DB33/T 98
11、5 2015 4 6.4.4 通风 在灵芝原基还未形成时,可用通风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灵芝原基形成到幼芝生长期,应利用棚两端薄膜掀开方式通风;子实体开伞后卷起拱形棚两侧薄膜,加大通风量。 6.4.5 光照 根据气温和日照情况,在盛夏高温强日照下增加遮阳,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七分阴三分阳 , 保持光照均匀。 6.4.6 疏芝 同一菌段形 成的过多原基,用锋利小刀从基部割去,每根菌段保留 1 朵 2 朵。疏芝原则为去弱留强,去密留疏。 6.4.7 采后管理 6.4.7.1 灵芝采收后及时清理栽培场;地面灌水,增加遮阳度,保湿降温。 6.4.7.2 越冬时除做好清场外, 应 撤去覆膜和遮阳网,对外露
12、的菌段用泥土覆盖保护,厚度 2 cm 以上,四周挖深排水沟。 6.5 病虫害防治 6.5.1 常见杂菌和害虫种类 灵芝常见杂菌有木霉、黄曲霉、镰孢霉、粘菌等,常见害虫有灵芝谷蛾、灵芝膜喙扁蝽、黑翅土白蚁等。 6.5.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6.5.3 农业防治 保持环境清洁,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杂菌、虫害迹象,采取措施,把杂菌、虫害控制在初始阶段。 6.5.4 物理防治 出芝场地安装防虫网、纱门等隔离措施,防止外部杂菌、虫源的进入,并吊挂粘虫板、杀虫灯诱杀。 6.5.5 生物防
13、治 使用生物农药、天敌等防治杂菌及害虫。 6.5.6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 按 GB/T 8321(所有部分) 和 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 不应 使用除草 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 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附录 B。 6.5.7 常见杂菌和害虫的防治方案 DB33/T 985 2015 5 具体防治方案参见附录 B。 7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7.1 采收 7.1.1 子实体采收 当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消失转为红褐色,菌盖表面色泽一致、不再增大时,在晴
14、天用果树剪在灵芝留柄 1.5 cm 2 cm处剪下菌盖,除去残根。 7.1.2 孢子粉采收 在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菌盖下有少量孢子弹射时,采用单个套筒或整畦盖布等方式进行收集。在大部分灵芝基本停止弹射孢子后收起孢子粉,放置在干净的容器里。 7.2 干制 7.2.1 子实体干制 即采即烘,可使用烘房或专用烘干机,控制温度 45 65 ,烘至含水量 15%以下,并控制好进出风量,风量应先大后小。 7.2.2 孢子粉干制 在采收当天将孢子摊晒在洁净的塑料薄膜上晒干,或用热风循环烘干机、专用烘干机等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 40 60 。 7.3 品质特征 7.3.1 子实体品质特征 按灵芝的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985 2015 灵芝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