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06-2014 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906-2014 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906-2014 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9062014 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Quzhou ponkan 2014 - 02 - 28 发布 2014 - 03 - 2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0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 2005第 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 GB /T 17924-2008 地理标志 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制定。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
2、录 B、 附录 C、附录 D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E为 资料 性附录 。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 本标准 由浙江省种植 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柑 橘 科学研究所、衢州市柑 橘 产业协会、衢州市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荣、陈健民、方培林、徐锦涛、徐南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9062014 1 衢州椪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衢州椪柑 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 自然环境 、苗木、 建园 定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 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灾害防止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规定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衢州椪柑 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210 柑 桔鲜果检验方法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 取样方法 GB/T 9659 柑桔嫁接苗 GB/T 13607 苹果、柑桔包装 J
4、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189 柑橘贮藏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衢州椪柑 在衢州行政区域内种植的椪柑,其树势强健 ,枝条分枝角度小 ,形成树冠快。喜高温强光照。抗旱抗寒性强。果 实扁圆形,采收时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大于等于 11.5%,风味浓、香气足,耐贮藏。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33/T 9062014 2 衢州椪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 (东经 118 0l
5、119 20, 北纬 28 14 29 30) ,为浙江省衢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包括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和开化县,见 本标准 附录 A。 5 自然环境 5.1 衢州椪柑产区地处浙江省西部,衢州市现辖区域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 5.2 绝对最低 气温不低于 7。土层深厚、 pH 值 5.5 6.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1.5 %。 5.3 橘园环境符合 NY 5013 的有关规定。 6 苗木 6.1 苗木选择。选择衢州椪柑无病毒苗木。 6.2 苗木规格。苗木规格符合表 1。 表 1 苗木规格 级别 苗粗 /cm 苗高 /c
6、m 分枝数 /条 根系 非检疫性 病虫害 检疫性 病虫害 株落叶率 /% 一级 0.8 45 3 发达 轻 无 20 二级 0.6 35 2 较 发达 轻 无 注: 苗粗 是指嫁接口以上 3 cm 处的直径; 分枝数 是指苗高 25 cm 以上处的分枝数量。 7 建园定植 7.1 选择 坡度 25 度以下、海拔 300 米以下的地方建园。 7.2 种植园地土层深 50 cm 以上,地下水位在 100 cm 以下,经改土后土质疏松肥沃,土壤 pH 值 5.56.5,有机质 1.5%以上。 7.3 春季定植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秋季定植在 10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 7.4 定植采用定
7、植沟或定植穴两种方式。定植沟宽 80cm、深 60 cm。定植穴直径 100 cm、深 60 cm。 7.5 丘陵坡地株行距 3.5 m4 m 或 4 m4 m,每公顷栽 625 株 715 株。平地株行距 4 m5 m,每公顷栽 500 株。 在 进行加倍密植等计划密植 时 , 当 树 冠覆盖率达 70%, 应 对加密部分植株 进行 间伐或移栽。 8 整形修剪 8.1 树冠高 树冠高 250 cm 300 cm。 8.2 营养生长期( 1 年 3 年生树) DB33/T 9062014 3 在苗木定干整形基础上,以整形培养树冠为主,第 1 年 第 2 年培养主枝、选留副主枝,第 3 年继续培
8、养主枝和副主枝的延长枝,合理布局侧枝群。每年培养 3 次 4 次梢,及时摘除花蕾。投产前 一 年树高率控制在 1.5 1.7之间,保持树形开张,树冠紧凑,枝叶茂盛。对直立枝群应采用拉枝。 8.3 生长结果期( 4 年 6 年生树) 8.3.1 继续培育扩展树冠,合理安排骨干枝,适量结果。每年培养春梢、晚夏 梢、中秋梢 3 次新梢,6 月上旬至 7 月上旬对夏梢抹除或摘心。 8.3.2 对生长过密或成簇状的春、秋梢,按 “ 去强弱留中庸 ” 的 原则 进行删密留疏,树高率控制在 1.6以下。 8.4 盛果期( 6 年 30 年生树) 保持生长结果相对平衡,绿叶层厚度 200 cm以上,树冠覆盖率
9、控制在 80%以内。 修剪因树制宜,删密留疏,疏除、回缩过密大枝或侧枝,控制行间交叉和树冠高度,保持侧枝均匀,冠形凹凸,通风透光,立体结果。 8.5 衰老期( 30 年生以上树) 对副主枝、侧枝轮换回缩修剪或全部更新树冠,促发下部和内膛新结果枝群。 9 花果管理 9.1 保花保果 9.1.1 对叶 花比在 4: 1 以下的少花树,应采取保花保果措施。 9.1.2 在花期和幼果期喷施 2 次 50 mg/L 赤霉素保果。根据叶片缺素症状 , 追施树体缺少的营养元素。 9.2 疏花疏果 9.2.1 多花树春季适度修剪,减少花量。 9.2.2 疏果在第 2 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时开始,分 2 次进行。
10、第 1 次疏果 在 7 月中下旬,第 2 次 在8 月 中 下旬。先疏病虫果、畸形果,后根据果实横径疏除小果。在 7 月中旬将横径在 2 cm 以下的果实疏除, 8 月 下 旬将横径在 3.5 cm 以下的果实疏除。 10 土肥水管理 10.1 土壤改良 幼龄 橘 园在夏季和冬季于树盘外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在 6 月下旬 7 月上旬或 9 月 10 月进行深翻扩穴改土,施入腐熟的栏肥、堆肥、厩肥、菌渣、塘泥以及绿肥、作物秸杆等。土壤 pH值小于 5.5的园地改土时每公顷撒施石灰 750 kg 1 500 kg。 10.2 施肥 幼龄 橘 园在 2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在每次新梢抽发前追肥。结
11、果树每公顷年施肥量 以 氮磷钾 纯养分计为 1700 2 200kg,一年施肥 4 次:芽前肥 在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施,以 有机肥和速效氮肥 为主 ,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30% 50%;保果肥在 5 月下旬施,施肥量占全年 10% 20%;壮果肥在 7 月 上旬 8 月DB33/T 9062014 4 上旬 施,施肥量占 全年 30% 40%;采果肥在采果后施,施肥量占全年 20% 30%。幼龄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 0.3: 0.5,成年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 0.6: 0.8。施肥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应占全年 施 肥量的 40%以上。花期和幼果期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叶面喷施锌、
12、镁 、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10.3 排水与灌水 雨季及时开沟排水;旱季做好培土和树盘覆盖进行保水,适时灌水;果实品质形成关键期(采收前的 20 天内)控水。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原则,合理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 。适期用药,合 理混配。 11.2 防治时期 2 月底至 3 月,防治蚧类,兼顾地衣和苔鲜等; 4 月至 5 月以防治疮痂病为主,兼治蚜虫、螨类;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以防治第一代蚧类、粉虱为主,兼治疮痂病、黑点病和螨类; 7 月至 8 月,关注锈壁虱和潜叶蛾的发生动态,及时进行挑治; 9 月至 10 月,重点
13、防治红蜘蛛,兼治三代蚧类、粉虱。采果后至 12 月中旬以防治红蜘蛛为主。 11.3 农药使用 按 GB 2763和 GB T 8321规定执行。橘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及 常用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 见 本标准 附录 B。 12 灾害防止 12.1 干旱防止 橘园 应 设 有 水井、水渠、喷滴灌等 水利设施等。当少量树叶因干旱出现卷曲 ,而 第 2 天早晨能恢复 ,则 说明已出现轻度干旱 , 需要灌水。在夏秋季连续天晴时,每隔 10 15天灌 1 次 水, 每公顷灌水 75吨 105吨 。当橘园无灌溉条件时,应采取树盘覆盖、适当修剪、枝干涂白等措施防止干旱。 12.2 冻害防止 12.2.1 新建橘园
14、要营造防风林。对未种植防风林的橘园 进行 补植,或冬季在风口、西北向加设临时性风障。入冬前,进行主干涂白、包草、培土,苗木和小树顶上撒干稻草或搭三角棚,中等树进行枝条捆扎和树盘覆盖保护。 12.2.2 寒潮来临前 ,对 土壤干旱的橘园灌水,霜冻来临前熏烟防冻,雪后摇雪下树、推 雪出园。 12.2.3 做好冻后护理。剪除受雪或冰冻损伤的树枝,部分需要保留伤枝及时扶正和绑扎固定;在雨雪停止和枝叶积雪融化后的阴天或晴天,根外追施含氮磷钾 等 叶面肥;及时摘除受冻枯死的叶片, 4 月上旬存活部分新梢生长到 2 cm 以上时再剪除受冻死亡的枝梢, 当枝梢 剪口较大 时, 采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护 ;春梢芽长
15、 1 mm 2 mm 时喷施 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 800 倍、 77%氢氧化铜粉剂 600 倍800 倍等药剂防治树脂病, 发生 树脂病时, 及时用刀刮除发病部位的皮层,然后用波尔多浆 (取硫酸铜1kg、 生石灰 3 kg、 水 15 kg 20 kg,用约 60%的水溶解生石灰配制石灰乳,剩下的水溶解硫酸铜,DB33/T 9062014 5 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过滤后的石灰乳中,同时加入 200g 面粉并不断搅拌, 至 药液呈天蓝色时即成 )涂抹病部伤口 处; 在春季开花前短截 、 疏剪部分成花母枝 , 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疏果 。 13 果实采收 13.1 采收时期
16、11 月中下旬 果面 70%以上 转 色时采收。 13.2 采收天气 雨天及晴天果面露水未干前不 应 采收。下大雨 2 天 后采收。 13.3 采收方法 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用 圆 头型采果剪采果,剪平果蒂:采用 2 次剪果法,第 1 次将果实留长梗剪下,第 2 次齐果蒂将果梗剪平。采摘时不 攀枝拉果,轻采轻放,防止果实碰伤、压伤和日晒。 将 机械伤果、落地果、病虫果、霜冻果及残次果挑出,不用于贮藏。 14 采后处理 贮存等采后处理要求,见 本标准 附录 C。 15 商品果 衢州椪柑商品果的规格质量要求 , 见 本标准 附录 D。 16 衢州椪柑 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衢州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906 2014 衢州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