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075-2008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pdf
《GB T 3075-2008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075-2008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7.040.10 H 22 道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8-08-05发布GB/T 3075-2008 代替GB/T3075-1982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Metallic materials-Fatigue testing一Axial-force-controlled method (ISO 1099: 2006 , MOD) 2009皿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GB/T 3075-2008 目。E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099 :2006(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1099:200
2、6(E)起草,主要技术内容与之相同,标准框架有较大的修改。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节编号与ISO1099:2006(E)章节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本标准在采用ISO1099 :2006(E)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有关技术差异已编人正文中所涉及的条款,并在相应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代替GB/T3075-1982(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3075-1982相比,内容有较大的修改,编写结构不完全对应。本标准与GB/T3075-1982在以下方面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z一一名词术语
3、由12个增加至15个z一一-结构内容增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试验计划,删去了原标准的试样的符号及名称、附录A和附录B,并将原附录A的试样加工要求编入正文p试样形状中删去了缺口型试样,增加了试样温度测量的要求;一一一试验装置中增加了同轴度检查的要求,同时删去原标准的附录B电阻应变片测定轴向疲劳试验机上试样弯曲百分率方法;一删去了条件疲劳极限和S-N曲线的测定。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皖、济南试金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本标
4、准主要起草人z张海龙、高怡斐、耿秀英、朱亦钢、安建平、李荣锋、王滨。本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I GB/T 3075-2008 引本标准旨在为金属材料试样轴向等幅力控制的循环疲劳试验提供疲劳寿命数据(例如,应力对失效的循环数)的指导。将公称尺寸上相同的试样装夹在轴向力疲劳试验机上,并对试样施加如图1所示的任一种类型的循环应力。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波形应是等幅的正弦曲线。E 施加的力应沿着试样的纵轴方向,并通过每一试样横截面的轴心。试验一直持续到试样失效或者直到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应力循环周次(见第4章和第7章)。试验一般在室温(10C35 C)下进行。高温和低温试验可参照此标准。注:疲劳试验的结
5、果可能受大气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求按照ISO554 :1976标准的2.1控制要求的试验条件。GB/T 3075-2008 1 范围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室温下金属材料试样没有引人应力集中)轴向等幅力控制疲劳试验的条件。提供给定材料在不同应力比下,施加应力和失效循环周次之间的关系。本标准适用于圆形和矩形横截面试样的轴向力控制疲劳试验,产品构件和其他特殊形状试样的检测不包括在内。注z由于缺口试样的形状和尺寸没有标准化,因此本标准不包含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但是,本标准中描述的疲劳试验过程可应用于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6、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GB/T 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GB/T 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z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16825.1一2002,ISO 7500-1: 1999 ,IDT) JB/T 9397 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ISO 554 试验大气
7、条件说明3 术语和定义3. 1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测试直径test diameter d 试样或试件最大应力处直径(见图3)。3.2 3.3 3.4 测试横截面厚度thickness of test section a 矩形横截面试样或试件的厚度。测试横截面宽度width of test section b 矩形横截面试样或试件的宽度(见图。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 Lc 具有相同测试直径或测试宽度的试样或试件标距部分的长度(见图3和图的。1 G/ T 3075- 2008 3.5 半径radius r 从测试直径(d)或者测试宽度(b)到夹持端直径(D)或宽度(B)的测
8、试横截面端的曲率;或者试样或者试件夹持端之间的连续半径。2 注:该幽率不一定要求是整个横跨测试横截面的端部和扩大部分开始端之间的真正因弧,见固执和阁4a.x-一时间,Y一一应力.1一一脉动2一一反向拉3一一脉动拉,.- X一一时间;Y一一应力.1-一一个应力循环;Y G_窑宅。2-一最大应力,mas,5町,N/mm%; 3一一平均应力,飞,丸,N/mm%; 4一一最小应力,0.,$. , N/ mm%; 5-一应力帽,11.,N/ mm%; 6一一应力范围.60,6$,N/mm% Cf .,. 0 Cf_ -泣。X 固2疲劳应力循环i L_ 4 r-3.6 最大应力maximum stress
9、 血.S血F -, a) I 1 一一一-r叫,-一b) 图3圆形横截面试样-诠二llllJa) : :1 1 I 1 I , b) 圄4矩形横截面试样在应力循环中具有最大代数值的应力(见图2)。3.7 平均应力mean stress 田,Sm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的代数平均值(见图2)。3.8 最小应力minimum stress min Smin 一个应力循环内的最小代数值的应力(见图2)。GB/T 3075-2008 3 GB/T 3075-2008 3.9 应力幅stress amplitude 气,5.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代数差的一半见图2)。3. 10 3. 11 3. 12 3.13
10、3. 14 应力范围stress range 6.u ,6.5 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代数差(见图2)。应力比stress ratio 应力循环应力随时间周循环次数4 试验计划4. 1 总则在开始试验之前,除非a) 试样的形状(见5.1); b) 应力比;c) 要求确定下列测试目标:一一规定应力幅下的疲劳寿命;一一规定持续时间内的疲劳强度;一一整条S-N曲线;d) 被检测试样号和试验顺序;e) 试验中未失效试样终止试验时的循环数;f) 与5.4要求不同的试验温度.一般使用持续时间,例如结构钢的107周次和其他钢种以及有色金属及合金的108周次。但是从最近研究的角度,有必要说明金属材料本质上一般不显
11、示持续时间极限或疲劳极限飞也就是说,金属会在一个应力下持续无限的循环周吹气通常应力寿命的平台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疲劳极4 限,但是低于这种应力水平的失效也有发生。4.2 症劳结果的说明GB/T 3075-2008 根据试验大纲选择合适的结果表述方式。疲劳试验的结果通常用图形方法表达。在报告疲劳数据时,应该清楚地说明试验条件。除了图形表述方法外,也可采用表格法。4.2.1 S-N曲线最通用的结果图形法是以失效时的循环次数作为横坐标,以应力幅值或者依赖于应力循环的其他应力值作为纵坐标绘图。穿越试验数据点近似中线绘画的平滑曲线称为S-N曲线。循环周次采用对数坐标,应力坐标轴采用线性或者对数坐标。对于每
12、一应力比的每组试验结果绘制一条曲线。试验结果通常在同一图形中绘制。图5给出了一个图形报告的例子,其中应力坐标轴采用线性坐标。Y 300 290 280 270 260 250 240 230 10 X 失效循环次数.N;Y一一应力幅,气.N/mm201一-R=-l.室温。Y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5 气=10 10 X 圄5S-N曲线 X X 平均应力,飞,N/mm2;Y一一应力帽,N/mm201 拉伸强度,Rm.N/mm2; 2一一0.2.%偏置的非比例延伸强度.RpO.2.N/mm2 圄6应力幅(.)对平均应力(.)Haigh图5 G/
13、T 3075-2008 4.2.2 平均应力圄从S-N曲线导出的疲劳强度绘制在疲劳强度图表上。结果可以直接通过图形方式报告,对于详细的持续时间,图6给出了应力幅对平均应力图;或如图7绘制最大、最小应力对平均应力图;或者如图8绘制最大应力对最小应力图。试验结果可以绘制在同一图形中。Y X一一平均应力,飞,N/mm;Y一一最大和最小应力Oma%和6血,N/mm 1-一一拉伸强度,Rm,N/mm;2一一0.2.%偏置的非比例延伸强度,R川,N/mm X 固7最大和最小应力(0,皿和6血)对平均应力(0圄)Smith圄4.2.3 同轴度应该使用校准试样进行同轴度检查。图9中的同轴度校准试样应该与被检测
14、试样具有类似的几何形状。建议同轴度校准试样采用强化热处理钢,或者总弹性应变至少等于0.4%或在试验序列中符合最大应变的施加在试样上的力的近似材料制成。6 G/T 3075-2008 X-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X X一一最小应力,血,N/mm2; Y 最大应力,阳军,N/mm201一0.2%偏置的非比例延伸强度,R川,N/mm20图8最大应力(皿)对最小应力(0-皿)R图 1_ C 弯曲X-X:弯曲y-y:弯曲A平面z必须选择在C平面和B平面重复测量.每一个平面都不允许弯曲大于5%。
15、_1 一嗡B1-X芋主坐XIOO=%Ax-x-A2 I -Al 主导坐XIOO=%Ay_y-A3 I -A( 、/C%AX_X)2+C%Ay _ y )25% E应变z由于力引起的在试样尺寸和形状上的单位改变量。每一个脚注指的是试样上的应变量测量位置.圄9同轴度示意圄为了检查由于角度偏差、横向偏差和/或加力链偏差引起的不同轴,如图9所示在同轴度校准试样A、B和C位置粘贴电阻应变片。当上部或者下部(不是同时)粘有应变片的试样在夹持装置当中7 GB/T 3075-2008 时,要求调节温度平衡,并且要求完成零参考温度的桥式放大调节。此时,同轴度校准试样应该被夹持在上下两夹头之间。随后校准试样应该被
16、拉伸至0.4%的最大应变量,或者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力应使试样具有相应的最大应变量(如果这个值不超过校准试样的0.4%)。必须在试样相对角度为0。、90。、180。、270。时对校准试样分别加力4次。按照图9所示的试样的四个位置分别计算同轴度。如果这试样的四个位置的三个测量平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平面同轴度超过5%,应该调节试验机架和/或力传感器的传动和紧固装置,然后重复上述程序直至同轴度小于5%。要求在压缩过程中重复上述过程以确定同轴度在规定范围内(如5%)。如果同轴度不满足要求,需要z一-通过多次进行上述步骤核实测量的重复性p一一确定结果是由于试验装置而不是试样的原因s一一检查构成夹持单元(夹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075 2008 金属材料 疲劳 试验 轴向 控制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