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 H21002-1990 渔船的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pdf
《ZB H21002-1990 渔船的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B H21002-1990 渔船的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pdf(7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ZB H 210029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的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造的船长为2475m的柴油机动力海洋捕捞作业渔船(以下简称渔船),渔业辅助船及船长小于24m的渔船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3471 柴油机动力海洋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 3 总则 3.1 渔船建造完工后应按本标准进行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修理船和改装船参照有关部分执行。 3.2 造船厂应通知用船单位参加本标准规定的各种试验。 3.3 系泊试验应在全船各项工程基本竣工后,能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时进行。 3.4 航行试验应在消除了系泊试验中发现的故障、缺陷后进行。对首
2、制船,应在航行试验前提交倾斜试验报告。 3.5 每一造船厂建造的同型第一艘或第一对渔船,都应做捕捞试验。捕捞试验应在消除了航行试验中发现的故障、缺陷后进行。 3.6 在系泊、 航行和捕捞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测试仪器和仪表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验合格证。 3.7 造船厂应按附录B格式作好各种数据记录。试验结束后, 应及时整理出有关技术文件、试验报告和试验记录表,提交有关部门。 第一篇 系泊试验 4 锚装置及锚机的试验 4.1 检查锚机、锚链、锚、止链器、弃链器和冲水系统及深水抛锚设备(绞车、卷车、掣索器、缓冲器、吊锚杆等)安装的完整性。 4.2 锚机空载运转试验 4.2.1 电动锚机(绞车)先
3、做35次正、倒车启动和变速试验,然后正、倒车空载运转各30min。运转中检查锚机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及电动机变速和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可靠性;检查电控设备零位保护、过载保护及调载保护工作的可靠性;测量并记录空载各档的转速、启动电流、运转电流和电压。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 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4.2.2 液压锚机先做35次启动和换向试验,然后正、倒车空载全速运转各30min。运转中液压马达、油泵及液压系统的管路和阀件工作应正常。测量并记录锚机各档的转速和工作压力。试验结束后,检查油滤器清洁情况。 页码,1/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
4、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4.2.3 机械传动起锚机空载运转1h,运转中不少于10次离合,检查锚机及传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4.2.4 机械人力两用锚机做转换试验,检查转换的可靠性。 4.2.5 人力起锚机做人力转动试验,检查各传动部件的工作情况。 4.3 深水抛锚装置的绞车、钢索卷车做空运转试验,试验方法和要求按4.2条有关规定进行。掣索器和缓冲器等应做可靠性试验。 4.4 锚机空载运转试验后,左、右锚各做2次单抛、单起试验。抛锚过程中,用链轮制动器做2次急刹车;起升过程中做2次停止。并检查: 4.4.1 离合器操纵的方便性和刹车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4.
5、4.2 止链器使用的可靠性。 4.4.3 锚链筒安装对锚的适用性,锚与船体的贴合状况。 4.4.4 锚链轮及导链(索)轮的工作可靠性。 4.4.5 锚链冲水装置的工作情况。 4.4.6 吊锚装置的工作情况。 4.5 各种锚机及其部件在运转中应无跳链、异常噪声、敲击、振动及过热现象。 5 舵装置及舵机的试验 5.1 检查舵机及操纵系统安装的完整性。 5.2 检查操舵轮与舵叶转动的同向性及舵角指示器、操舵器与舵叶之间的误差。自正舵(中间)位置向两舷转舵,舵角每增加5核对一次,舵叶与舵角指示器之间的舵角误差应不大于1,正舵位置应无误差。 5.3 检查舵角限制器的安装情况,其位置应比最大工作转角大1.
6、5。 5.4 检查舵机电动机运转指示、失电报警、过载报警等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5.5 检查下列各转换、联锁装置的可靠性 5.5.1 两路供电。 5.5.2 两套电动或电动液压泵组。 5.5.3 主、副操舵装置及两套操纵控制系统。 5.5.4 液压泵的自动与手动控制。 5.6 电动或电动液压操舵装置做效用试验。每路电源、每套操纵系统、每台电动机或电动液压泵组均应连续工作30min,除检查操纵装置、器件及电气装置、元件等的工作可靠性外,并做如下检查: 页码,2/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5.6.1
7、测量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运转电流、电压和转速;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5.6.2 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无异常声响及过热,液压系统及部件应无渗漏及振动。 5.7 舵装置做连续操舵试验,从0左(右)350右(左)350交替进行,应不少于10个循环;测定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时所需的时间。 5.8 做辅助操舵装置的连续操舵试验,时间不少于15min。 5.9 自动或随动操纵控制装置按产品出厂技术条件进行试验。 5.10 人力操舵装置左、右满舵各操纵3次,检查传动系统和舵的灵活性,分别测定其从0左(右)满舵的舵轮圈数,应不超过18圈。 6 渔捞起重设备的试验
8、6.1 检查渔捞起重设备的安装质量及液压动力油质。 6.2 做空载运转试验 6.2.1 各种渔捞机械正车连续运转1h,倒车运转15min,检查各机械运转情况。各运动部件不应过热,各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65。 6.2.2 液压渔捞机械在试验时应测量各档转速和油压,中、高压的柱塞泵和马达尚应检查温度。运转时应无敲击声,管路接头、端盖和油封应无渗漏,绞纲机滚筒应不跟转。 6.2.3 电动式渔捞机械应检查电动机的调速和制动可靠性。测量记录空载各档的转速、起动电流、运转电流和电压。试验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6.2.4 机械传动起网机、绞纲机应检查各传动部件和
9、运转部件的工作情况,测量和记录各轴承温度。 6.2.5 各种渔捞机械做3次起动、换向、变速、离合试验,检查其操纵阀的可靠性。 6.2.6 排绳器做离合和运行试验,检查其运行和换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6.3 绞纲机制动装置结合加载试验做3次制动与释放试验,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2min,并检查: 6.3.1 制动器、安全阀工作的可靠性;安全阀起跳压力应不大于额定压力的1.1倍。 6.3.2 制动器释放后,油泵和马达的工作情况。 6.3.3 滤清器有无金属粉末。 6.4 起重装置按实际受力方向进行吊重试验,舷侧起网的起重设备允许用垂直起吊重物试验代替。试验时,吊杆应处于设计规定的仰角,分别做静、动负荷
10、试验,检查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6.4.1 静负荷试验的负荷由式(1)、(2)、(3)确定: 页码,3/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 静负荷试验时将重物吊离甲板一定高度,悬挂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检查各部件工作情况。 6.4.2 动负荷试验的负荷由式(4)确定: 动负荷试验应在具有有效刹车装置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时将重物上、下升降3次;并在重物吊起后快速下降约3m距离时进行刹车。若吊杆高度不足,此下降距离可适当减小。 6.5 装有动力滑车的人字形吊杆,应做2次变幅试验,每次变幅过程中应急停2次。
11、6.6 尾滑道渔船的门桅吊及吊重索按6.4条要求做静、动负荷试验。 6.7 试验后,检查吊杆、卸扣、钢索、滑轮等的磨损及变形情况,对有疑点的部件应拆开检查。 6.8 试验合格的起重设备,应将安全工作负荷、许吊鱼货净重和吊杆工作仰角,用白漆写在吊杆的醒目之处。 7 系泊设备的试验 7.1 检查设备的布置和安装质量。 7.2 各种系缆机做空载运转试验 7.2.1 电动系缆机中速正、倒车运转各30min,并做25次启动。 7.2.2 液压导缆机全速正、倒车运转各30min,正、倒车每隔34min变换一次。 7.2.3 测量油泵工作压力、油泵和油马达的转速。运转时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发热、敲击,Pj=1
12、.25Ws(t)(1) Ws=(1.38+0.83 B/Tg) W(t)(2)W=0.2+0.024S(t)或 W=0.2+1.2Wy(t)(3)式中: Pj吊重试验负荷,t;Ws安全工作负荷,t;W鱼包荷重,t,包括鱼货、网、索具及含水量;B船宽,m;Tg横摇周期,s(22.5横摇角);S鱼箱数(每箱鱼货净重为20kg);Wy净重货重,t。Pd=1.1Ws(t)(4) 式中: Pd吊重试验负荷,t;Ws安全工作负荷,t。页码,4/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液压系统应无泄漏。 7.2.4 检查电
13、动机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工作情况,测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运转电流和电压。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8 救生设备的试验 8.1 检查设备的布置、安装、数量和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 8.2 检查救生艇架制动器和系艇索松开的方便性。 8.3 起艇机空载运转30min,工作应正常。 8.4 吊艇架做艇的降落试验 8.4.1 在救生艇载有放艇船员重量时,吊艇架应能转出舷外(船在正浮状态)。艇在舷外的位置:艇的中部舷缘与船壳间的距离至少为300mm,对装有艇滑架者,则艇滑架的边缘与船壳间的距离至少为80mm;对装有突出护舷木者,艇的中部舷缘与护舷木间的距离至
14、少为150mm。重力式吊艇架,在船舶横倾15的情况下, 连同救生艇做转出舷外和降艇试验。 8.4.2 救生艇载有放艇船员重量,做23次艇的降升试验。 8.4.3 救生艇载足乘员定额及属具的代替荷重,做艇的降落试验,在降艇速度为每分钟1836m的范围内做突然刹车试验。检查吊艇架、吊艇索及其他装置的强度和艇安全降落的可靠性。 8.4.4 救生艇收起时,检查吊艇架、吊艇索的复原情况及限位开关、联锁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8.4.5 检查吊艇索、救生索的长度,应能保证在船舶向任何一舷横倾15时,达到最小轻载水线。 8.4.6 露天装设的吊艇机制动器,在进行上述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以试验在不良天气情况
15、下的工作可靠性。 8.4.7 装有联动脱钩装置的救生艇应做脱钩试验,检查脱钩的可靠性。 8.4.8 手动放艇装置做效用试验,检查其工作可靠性。 8.4.9 测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运转电流和电压,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8.5 检查救生艇内的备品、属具,应齐全。 8.6 机动救生艇装船前应做航行试验。 9 消防系统的试验 9.1 检查消防用具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2 水灭火系统做效用试验 页码,5/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9.
16、2.1 查阅管路的密性试验记录,检查消防栓接头、消防水带及喷射水枪的通用性。 9.2.2 消防泵连续打水试验1h,各消防栓应畅通。 9.2.2.1 每台动力消防泵(应急消防泵除外),同时用二只水枪做喷水试验,其喷射水柱射程均应不小于12m。 9.2.2.2 固定式应急消防泵的试验要求同上,当船长小于45m时,可只用一只水枪。 9.2.2.3 上述试验用的水枪口径,一般应与消防泵的排量相适应,并不小于13mm。 9.2.2.4 试验时,任一消防栓处的最小压力为0.25MPa(2.6kgf/cm2);船长小于45m时,可为0.2MPa(2.0kgf/cm2)。9.2.3 兼作消防泵用的其他水泵,应
17、检查其转换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9.2.4 测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运转电流。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9.3 其他固定灭火系统的试验方法,可参照GB 3471执行。 9.4 检查防水门的自动开、闭情况。 10 门、窗及开口的关闭装置的试验 10.1 检查各门、窗、舱口盖的关闭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10.2 对露天甲板上的水密舱口、机舱天窗、舷门、舷窗、通风筒口、水密舱壁及露天机炉舱棚等的水密关闭设备做冲水试验。试验时,水压力应保证向上喷射的水柱高度不小于10m,喷嘴在距被试物不大于3m处垂直向接缝喷水,不得有渗漏现象。 10.3 对风雨密
18、的驾驶室前窗做淋水试验,水柱向上喷射后自由落到前窗,从其内部检查,应无水珠产生。 10.4 检查船壳板上所有泄水孔和排水孔的关闭设备的效用情况。 10.5 逃生口天窗应从内侧做关闭、开启及从外侧做关闭试验。 10.6 落鱼口做开闭效用试验。 11 舱底系统的试验 11.1 舱底泵做效用试验 11.1.1 各舱底泵做排水试验1h,电动机、泵及管路应无过热、泄漏和敲击。 11.1.2 向污水沟注水,用舱底泵将其排除。检查在一泵排除机舱舱底污水时,另一泵同时排除其他舱底污水的工作情况,两泵应能正常排水。 11.2 按设计要求调整污水水位报警装置,并做报警效用试验。 11.3 油水分离器做效用试验 页
19、码,6/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11.3.1 先向舱底注入含油量为1的试验用油水混合物。 11.3.2 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1h,设备应无异常发热、振动等现象。 11.3.3 油水分离器的自动控制装置做23次效用试验。分离器的自动排放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第一类分离器,当污水经分离后其含油量大于15ppm时应自动停止排水;第二类分离器当污水经分离后其含油量大于100ppm时应自动停止排水。 11.3.4 对分离后的水取样分析,应满足有关规定。 11.3.5 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
20、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11.4 机舱舱底应急排水装置做效用试验。 11.5 手动排污设备(手摇泵、手压泵、抽水筒)做效用试验。 12 压载系统的试验 12.1 压载泵连续运转1h,检查其工作情况,应无过热及敲击现象。 12.2 将一个最大的压载水舱注满水,然后排空。分别记录所需的时间。 12.3 将水从一个压载水舱调拨至另一个压载水舱,转驳应方便可靠。 12.4 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13 生活系统的试验 13.1 淡水泵做效用试验 13.1.1 按设计要求调整各压力水柜的水位及自动停止继电器的动作压力。 13.1.2 调试
21、热水柜的温度调节阀,使水温保持在6080。 13.1.3 各水泵做1h打水试验,检查供水系统向全船各处的供水情况。 13.2 厨房燃油炉灶及蒸汽锅做效用试验(也可结合试航进行)。检查燃油管路、蒸锅及蒸汽管路的安全可靠性。 厨房用电设备及电热炊煮器具做效用试验。 13.3 试验结束后,测量电气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13.4 检查甲板排水和卫生排泄管,将各甲板排水管和卫生排泄管从船内开口端灌水,各管泄、排水应流畅。 13.5 舱室蒸汽取暖系统做效用试验,记录各舱室及室外大气温度。 13.6 空调系统做效用试验 13.6.1 各舱室独立的空调设备,检查最大舱室的空调效果。
22、13.6.2 全船统一的空调设备,检查最远舱室的空调效果。 页码,7/75ZB H2100290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eE210020R.htm13.6.3 检查各风口的开闭、方向调整情况。 14 通风系统的试验 14.1 各通风机连续运转30min,应无不正常振动、过热现象。风道接头应气密,风闸关闭应紧密,各风口布风应均匀。 14.2 机舱、居住舱室的通风机应急切断装置做效用试验,工作应可靠。 14.3 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15 信号设备的试验 15.1 检查信号设备(号灯、闪光灯、
23、号型、号旗、烟火信号、救生圈自亮浮灯、声光信号等)的布置、数量和安装情况。 15.2 检查航行灯两路电源的转换及各指示、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灯光、号笛等设备做效用试验,测量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16 主柴油机的试验 16.1 冷态起动试验 16.1.1 压缩空气起动:空气瓶空气压力应保持在额定工作压力,其总容量应保证在中途不补充充气的情况下,对每台可换向的主机应能正、倒车交替连续起动不少于12次,并测定在最低稳定转速下,从换向操纵开始到相反方向开始工作为止所需的时间,其值应不大于15s,做3次手动应急换向试验;对每台不可换向的主机应能连续起动不少于6次。起动时间及最低起动
24、空气压力应符合柴油机的出厂要求。 16.1.2 电起动:起动用蓄电池在中途不补充充电的情况下,应能连续起动每台主机不少于12次。起动时间应符合柴油机的出厂要求。 16.2 主机滑油、冷却水的声光报警及错向报警装置做模拟试验,动作应准确可靠。 16.3 主机转车装置做效用试验。电动转车装置运转1530min,转车装置与起动系统联锁应可靠。试验时测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运转电流。试验结束后,测量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附录A2规定。 16.4 超速保护装置做3次效用试验,转速不应超过额定转速的120。 16.5 紧急停车装置做效用试验。 16.6 主机遥控操纵装置应按设计要求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B H21002 1990 渔船 系泊 航行 捕捞 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