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 B97027-1988 人造板机械精度检验通则.pdf
《ZB B97027-1988 人造板机械精度检验通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B B97027-1988 人造板机械精度检验通则.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人造板机械精度检验通则ZB B97 027-88 Accuracy test code of wood based panel machiner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造板机械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人造板机械,其他木材加工机械亦应参照使用。几何精度检验是指最终影响整机工作精度的零部件的精度检验(包括尺寸、形状、位置和相互间的运动精度)。工作精度检验是通过对规定的加工对象进行加工,检验机械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设计要求。2 一般要求2. 1 精度位验应在制造厂中进行,凡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检验的项目,允许在用户单位进行检验。2.2 精
2、度检验前,一般应自然调平,并使机械处于工作位置。检验过程中,对于影响机械性能精度的机构和零件,允许调整次,调整后应复检受影响的检验项目。2.3 精度检验必须在机械处于空运转正常,温度、润滑等工况良好的条件下进行。2.4 检具误差应不大于被检项目公差的25%。2. 5 检验前,检具应与环撞等温。2.6 当测量范围与给定的公差范围不同时,公差值可按比例折算。若对于与基准测量范围有很大差别的测量范围,对于小测量范围的公差应该较按比例定律得出的公差为大5对于大测量范围的公差应该较按比例定律得出的公差为小。如无特殊规定,当折算值小于0.01 mm时,仍以0.01 mm计。2. 7 公差是限制尺寸、形状、
3、位置和相互运动的允许变动量。在确定公差时应规定:a.计量单位pb.基准、公差值及与基准相对位置sc.测量范围。2. 8 在直线度、平面度测量时,测量节距d(桥板跨距)一般取被测长度L的0.I 0. 25倍,且d的数值应小于或等于500mmo 在被检部件四周边缘部分,通常存在影响不大的局部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如没有特别规定,部件囚周边缘部分,可以不检验,但不检验长度应小于d/2。2. 9 当用其他检验方法时,其方法误差应不大于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的误差,对于本标准未规定的检验项目,可按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2. 10 检验人造板机械精度用的测量工具,如附录A补充件)所示。3 儿何精度检验为
4、了对影响整机工作精度的线和面的形状特征、位置或位移进行几何精度检验,规定了定义、公差确定方法和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包括:主主垒垦i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88-05 07批准1988-12 01实施463 ZB B97 027 88 b,平酒度zc.平行度zd.垂直度pe,径1句跳动gf端商跳动g军周期性轴向吉普动。3. 1 直线度3. 1. 1 IE.义统械部牛始至线上各点军主运动部件上某点必轨迹相对于理想:在线变动的程度,3. 1. 2公差平行于被测线(或轨迹)的两端点连线旦包容被测线的两条直线间的允许距离。3. 1. 3 检验方法当测簸长度小子或等于1600 mm时,推荐采用水平仪、平尺或
5、光学仪器的检验方法。l1l测量长度大于1600 m阻碍,推荐采用水平仪、光学仪器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见表10 t 将平尺与被阳直接接触井使幢淦线两端点与平尺之阔的i哥德相等,黑塞尺酬i榕的最大间隙值郎为该是幢测章线的直线度误载。; 接上这方法测量若干是素线,取其中最大设提值作为直钱度误差表l被验方法检验工具平尺、塞尺棱验示意Ill代号楼验项吕3. l 3. l 零部件的直线度在被测表面上放置垫块平尺放于垫块上,使平尺号声毒边缘等蒋,在想定给范围内测量,取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耻之差作为该条章绒的直线度误差。按上这方法草盖章若干条章线,取其中的最大误差值作为直线度误熬。平尺、带指示榕的事曹盖章架、垫
6、埃464 !”- 3 !. 3 2 ZB B97 027 88 续表l检验方法检验工具检验示意图代号检验项目水平仪按节距d沿被测章线移动,同时记录在平仪读数,根据记录的读数按两端点连线法计算该11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章线,取其中的最大误差值作为直线度误差水平仪、桥板-3.1.3.3 调整测量钢丝使两端点的读数相等,测量显微镜在被测章线的全长内按节距d测量取测量显微镜读数的最大差值作为该矗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章线取其中的最大误差值作为直线度误差优质钢丝、测量显微镜(或接触式测量器)一3. !. 3 4 零部件的直线度将反射镜放在被测件的两端,调整自准直仪使其光
7、轴与两端点连线平行。反射镜按节距d沿被测章线移动同时记录垂直方向上的读数根据记最的读数按两端点连线法计算直线度误差。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最章线取其中的最大误差值作为直线度误差自准直仪、反射镜、桥桓百口- 3 !. 3 5 将指示器固定在运动部件上,测头垂直触及平尺,调整垫块,使两端点读数相等,在规定的范围内测量取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运动轨迹的直线度误差平尺、指示器、垫块3.1.3.6 将测量显微镜固定于运动部件上,调整测量钢丝,使两峭点读数相等,按节距d测量,取测量显微镜读数的最大差值作为运动轨迹的直线度误差优质钢丝、测量显微镜3. I 3. 7 运动轨迹的直线度465 3, 2 平面度
8、3-2- 1 定义被测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变动的程度。3. 2. 2 公差ZB B97 02788 平行于评定基准平面且包容被测表面的两个平面间的允许距离。此评定基准平面为与被砸l表面一条对角线重合且平行另一条对角线。3.2. 3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见表2.表2检验项目代号检验示意图检验工具在平仪、桥板检验方法将水平仪放于被割表面上,按布点和节距d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读数,井换算成线值,按对角线法计算平面度误差-= 3. 2 3. 1 RU E lit- 平尺、量块将三块等厚量块放在a、b,C三点上,以建立基准平面。平尺放在a、c点的量块上,在被测表面e点放可调量块,使其与平尺下表面接触,根据e点可
9、调j量块读数,即可求出被测表面e点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偏差,平尺放在b,c点的量块上,在d点放一可调量块使其与平尺下表面接触,将平尺放在a和d、b和c、a和b.d和c上即可求出被测表面各点相对于基准平丽的偏差。按对角钱法计算平面度误差 b. . i: 国d,. 平面度I 3. 2. 3. 2 3.2.3.3 B 自准直仪、反射将反射镜放在被测表面上,井把自准镜、桥板1直仪调整亘与被测表面平行,沿对角线AB按一定布点测量。重重用上述方法分别测量另一条对角钱CD和其他各直线上的各布点把各点读数换算成线值,记录在阁表上,通过中心点E建立参考平面,按对角钱法计算平面度误差3. 3 平行度3. 3. 1 定
10、义被测实际要素或运动部件上某点的轨迹相对平行于基准的理想直线(或理想平面)变动的程度。3. 3.2公差在规定的平面内(水平、垂直等),平行于基准且包容被测实际要素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允许距离。3. 3. 3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见表3,466 ZB B97 027-88 表3检验方法检验工具检验示意图代号检验项目带指示嚣的测量娘在基准表面上移动,测量整个被测表面,取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平行度误差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3. 3 3. 1 平面对平面的平行度带指示榻的测量架在基准表面上移动,在规定的点上测量代替轴靠着削圆柱面素线取指示糟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平行度误差带指示器的测量架一3 3.3 2
11、用量块及塞尺在规定的点上测量,取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平行度误差量块、事尺- 丐生寻一3 3 3.3 轴线对平面的平行度将平尺戴在代替轴线的圆柱面上,平尺上放一水平仪,不改变它们的相互位置,按规定的范围移动平尺并记最读数平行度误差(A瞿一Am;.) L C 式中,A_事平仪最大读数(格),A 水平仪最小读数格)I L 两轴线间的距离,C一Jj(平仪的1制度值(线值)平尺、水平仪- 叶3 3.3 4 将测失垂直触及代替被测轴线的圆柱面,测量集沿代替基准轴线的圆柱面滑动,在规定的点上测量,取指示棉最大与最小读数之楚作为平行度误差带指示棍的测量架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3.3.3.5 467 ZB B97
12、027 88 续表3检验方法检验工具检验示意图代号检验项目将指示器装在固定都件上,使其测头垂直触及被测表面,运动件按规定的范围移动,取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聋作为平行度误差指示器3.3.3.6 将指示器固定在运动部件上,测头垂直触及基准表面,运动件按规定的范围移动,取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平行度误差指示器3 3.3 7 运动轨迹对平丽的平行度3.4 垂直度3. 4. 1 定义被测实际要素或运动部件上某点的轨迹相对垂直于基准的理想直线(或理想平面变动的程度。3. 4. 2 公差垂直于基准且包容被测实际要素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允许距离。3. 4. 3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见表4。表4检验方法捡验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B B97027 1988 人造板 机械 精度 检验 通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