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347-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pdf
《YD T 1347-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347-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pdf(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IT 1347-2005 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network-一remote management of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 CPE 2005-05-11发布2005-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厅1347-2005目次前言.E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缩略语.44 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系统配置35 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参考模型.36 ADSL用户端
2、设备远程管理的功能要求.36.1 配置管理功能.46.2 故障诊断功能.46.3 远程软件升级功能.5APP协议接口功能57 标识符定义.57.1配置标识符定义.57.2管理状态标识符.e7.3基本管理通道标识符.币8 ADSL用户端设备的自动配置69 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与网络侧管理实体之间的接口.79.1 LMI管理接口的规定刁9.2 LMI管理接口协议.子10 RMI与LMI接口之间的SNMP接口协议的互通911 ADSL用户端设备要求.912 SNMP Mffi库描述.1012.1 标准SNMPMffi库描述四12.2 扩展SNMPMffi库描述.12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于PV
3、C的SNMP管理通道四附录B(规范性附录)ADSL用户端设备支持双通道的机制.四附录C(规范性附录)辅助数据通道及信息流20附录D(规范性附录)ADSL用户端设备扩展SNMPMffi库的详细规定.23附录E(资料性附录)基于EOC的SNMP管理通道.53附录F(资料性附录)关于与ADSL自动测试系统的APP协议接口的说明.56YD厅1347-200511 前言本标准是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自动测试系统的配套标准。本标准涉及APP协议接口部分的内容应与YD厅l348-2005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自动测试系统配套使用,本标准与YD厅1323-200
4、4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保持了一致性。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茂文王作强王波YD厅1347-2005接入网技术要求一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接口、协议和功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目的是在ADSL线路激活条件下,
5、通过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CPE-MM)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配置、远程故障诊断、维护和软件升级等功能,达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远程管理和免上门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ADSL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对于ADSL2IADSL2+的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r 1323-2004 YDN053
6、.4 ITU-T G.997.1 ITU-T G.992.1 口U-TG.992.2口U-TG.992.3ITU-T G.992.4 ITU-T G.992.5 RFC0791 RFC0792 RFC0826 RFC1157 RFC1661 RFC1662 RFC1700 RFC2131 RFC2364 RFC2516 RFC2453 RFC2684 接人网技术要求一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B-ISDN AM适配层(AAL)类型5标准数字用户线(DSL)收发器的物理层管理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收发器无分离器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收发器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收发
7、器无分离器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收发器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收发器互联网协议(IP)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AR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点对点协议(ppp)PPP封装在类HDLC帧分配号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AAL5上传送PPP协议(PPPoA)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PPPoE)路由信息协议(RIP)v2 AAL5上的多协议封1 YD厅1347-2005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AL A TM Adaptation Layer ATM适配层ADSL Asymmetric DigitaI Subsc
8、riber Line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PP Adsl Port Parameters Management Protocol ADSI端口参数管理协议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送模式CPE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用户端设备CPE-MM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Management Module 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DSLAM Digit
9、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数字用户线接人复用器EOC Embedded Operations Channel 嵌入操作信道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送协议P Internet Prot,01 互联网协议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LMI Line Management Interface 线路管理接口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媒质访问控制岛fPoAMulti-ProtoloverATM ATM上的多协议
10、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NAPT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VRAM Non-Volatile RAMs 非易失随机存储器OUI Orgnizationly Unique Identifier 组织惟一标识POTS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普通电话业务PPP Point to Point Pr,侃侃01点对点协议PPPoA PPPoverATM AAL5上传送PPP协议PPPoE PPP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PVC Perm
11、anet Virtual Circuit 永久虚电路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侃侃01路由信息协议RMI Remote Management Interface 远程管理接口SN孔。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01 传输控制协议VCI Virtual Channel Identifition 虚通道标识VPI Virtual Path Identification 虚通路标识WAN 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2 YD厅1347-20054
12、 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系统配置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系统配置如图l所示。用户端设备管理筷块ADSLCPEl ADSLCPE2 ADSLCPEn 固1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系统配置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系统配置包括ADSL局端设备(DSLAM)、ADSL用户端设备(ADSLCPE)、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CPE-MM)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链路。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功能可以集成在现有的ADSL局端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是由ADSL用户端设备所连接的相应ADSL局端设备厂商提供的独立管理平台。5 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参考模型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参考模
13、型如图2所示,由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和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包括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和ADSL局端设备;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包括ADSL用户端设备。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圈2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参考模型该参考模型包括LMI和RMI两个管理接口: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ADSL 用户瑞设备1) LMI管理接口位于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和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之间,完成用户端设备管理信息的传输;2) RMI管理接口位于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内部的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与局端设备之间,通过该管理接口实现对用户端设备管理信息的传输。其他接口;本标准不作规定。6
14、 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功能要求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功能由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ADSL局端设备和ADSL用户端设备共同协调完成。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界面应能够标识和显示ADSL用户端设备是否可管理。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总体功能要求见下。3 YD厅1347-20056.1 配置管理功能1) PVC连接及封装配置与管理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业务PVC值(VPI、VCI参数)、AAL参数、封装参数及相应属性的配置和管理。2) IP地址配置管理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WAN侧的E地址及其相关参数的配置
15、和管理。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3) DHCP, NAT配置开关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在WAN侧PVC进行DHCP客户端和NAT功能的使能和禁止功能,并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在LAN侧的DHCPServer功能的使能和禁止功能。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4) DNS配置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DNS主从服务器E地址的配置功能。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5)自动配置管理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自动配置功能的使能和禁止。当自动配置
16、功能使能时,ADSL用户端设备的启动过程应具有对配置信息的自动校验功能并应能够自动恢复成与网络侧配置信息保持一致。具体描述见第8节。6)出厂配置数据恢复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配置信息恢复成出厂设置。7)批量配置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具有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批量配置功能。8)在线配置和离线配置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在线配置和离线配置功能。其中,离线配置是指当ADSL用户端设备未激活或断线状态下,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也可以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配置操作,此时配置信息应保存在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中,当下次A
17、DSL用户端设备激活后,配置信息再自动下发到ADSL用户端设备中。6.2 故障诊断功能1 )用户端设备详细信息查询用户端设备详细信息查询包括用户端固件(甜甜ware)版本和软件版本信息、用户端厂家信息、套片提供商信息、用户端型号、用户端业务配置信息、用户侧端口信息(端口状态、工作速率)等。2)远程复位与重启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复位和重启的功能。3) PPP测试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发送相关管理指令,使ADSL用户端设备发起PPPoE仿真的测试功能;对于路由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
18、4 YD厅1347-2005应能够发送相关管理指令,使ADSL用户端设备发起PPP拨号的测试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PPP相关参数的配置和管理功能。4) Ping测试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发送相关管理指令,使ADSL用户端设备发起Ping测试功能,并且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Ping相关参数的配置和管理功能。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5)带宽测试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发送相关管理指令,使ADSL用户端设备发起FTP带宽测试功能,并且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实现对盯?带宽测试相关参数的配置和管理功能。I
19、ITfP带宽测试功能可选。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6.3 远程软件升级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能够发送相关管理指令,使ADSL用户端设备支持远程FTP软件版本升级功能,升级时应具有容错校验功能。远程HTIP方式的软件版本升级功能可选。该功能对于桥接模式的ADSL用户端设备可以不支持。6.4 APP协议接口功能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模块应向ADSL自动测试系统提供应P协议接口,实现ADSL自动测试系统对ADSL用户端设备的端口信息查询、ADSL用户端设备的工作模式查询、远程复位和重启、阳g测试、PPP测试、FTP带宽测试等远程维护管理功能。APP协议接口功能的相
20、关说明可参见附录F。关于AP时办议接口的语法结构和具体命令格式可参见m厅1348-2005tTrapResp侃se:=2并同步配置标识符2)分析用户端设备信息和配置标识符如果儒要重新配置,则进入步骤刑,否则进入正常状态 固3ADSL用户端设备自动配置流程YD厅1347-20051) ADSL用户端设备重启动,上报用户端设备信息和配置标识符给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2)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分析用户端设备信息和配置标识符。3)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响应用户端上报的报文(设置BtTrapResponse=2或3),以便用户端设备确定可用的基本管理通道和是否需要重新配置。如果需要重新配置,则进入步骤的,否则进入
21、正常状态。4)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根据策略决定是否下发用户端配置信息。如果决定下发,网络侧管理实体下发配置信息给ADSL用户端设备。5)网络侧设备管理实体下发配置完成后,设置BootTrapResponse=2,进行配置标识符的同步过程。同步过程有两种方式:a)网络侧管理实体从ADSL用户端设备获取更新后的配置标识符;b)网络侧管理实体根据自己算法生成新的配置标识符并下发给ADSL用户端设备。9 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与网络侧管理实体之间的接口9.1 LMI管理接口的规定LMI管理接口是ADSL网络侧管理实体与ADSL用户端设备管理实体之间,用于承载用户端设备管理信息的通道。根据ADSI基础
22、协议和设备应用现状,本标准规定以下两种U但管理通道接口:1 )基于AAL5数据封装的PVC通道接口,其VPI坤、VCI=16,简称PVC通道;2)基于HDLC封装的EOC通道接口,简称EOC通道。对于ADSL局端设备,任选支持其中一种管理通道接口;对于ADSL用户端设备,必须同时支持两种通道接口。PVC 通道的详细规范参考附录A;EOC通道的详细规范应符合ITU-TG.9叨.1,也可以参考附录E;ADSL用户端设备同时支持两种通道的机制参考附录B。9.2 LMI管理接口协议管理协议是指在管理通道上承载并实现管理功能的应用协议,本标准规定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为基本管理协议,完成附录D规定
23、的所有SNMPMffi库功能。SNMP必须采用vl版本。HTTP协议为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扩展和辅助方式,用于实现本标准规定的SNMPMffi以外的ADSL用户端设备其他功能的管理。9.2.1 SNMP管理接口协议要求9.2.1.1 SNMP管理接口协议的映射SNMP在PVC通道上的映射参见附录A;SNMP在EOC通道上的映射应符合ITU-TG.997.1,也可以参见附录E。9.2.1.2 SNMP管理接口协议的操作此处的SNMP协议包括4种操作:1) Get用于检索指定的管理信息;2) Get-Next.用于对Mffi进行扫描检索指定的管理信息;3) Set.用于改变管理信息;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347 2005 接入 技术 要求 不对称 数字 用户 ADSL 用户端 设备 远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