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187-2004 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pdf
《EJ T 1187-2004 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1187-2004 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120. 99 F 85 备案号:14396-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门87-2004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Guide f。rthe expl。rati。n。fpalaeoval ley type uranium deposits EE- lill!l一EE- Mmmm啤EEE川呻Emmmnottt川川川川川川nuMM呻咱EEnu-EtEUUMO M叫“HHMM明nutEE引们UnuBEEmmHHHHMMM呻啤哑,EASEm刷刷刷刷qL”HHHHHHRU M呻110,U川UHHnhuHH川川呻E,fnuEEE-uu EE- EEEZEal- lEE- 2004一0
2、9一01发布2004-1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EJ/T 1187-2004 目次H寸寸寸444444亿444444A4444444”、心心AU89求要4不技4京几容容”内“内H和作表法工容方E内作主庭作rLH恐叫UHT征怔旦阳对要特特则主各岩主只要)准的矿色矿证布沉主类型价则则矿找灰找件特分层的变用分底评准准找定矿生矿文质及的矿蚀作矿基矿价价矿睛铀原铀用义地置面目铀化原铀(型铀评评铀的型与型引定的位合层谷型层氧还型型间型性性型谷谷岩噜性和谷出貌整蔽河谷矿体石源生生谷部造谷域部谷河河怕问围范语河产地不屏古河含矿矿铀后后河底建河区局河古古漂古言沮规术古古吉古古!tFAqqdA哇by
3、i9臼叫JA吱卢bnb1A91AqAqf“1AA4前12344A14445旦旦5丘丘丘6队怠7118aa表表EJ/T 1187-2004 II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目lj吕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二0八大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跃辉、陈安平、丁万烈、陈法正、薛志恒。EJ/T门87-2004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河谷型铀矿的定义、分类、评价准则、找矿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及周边蚀源区古河谷型铀矿区域地质评价和普查,可作为质量监控和地质报告评审验收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
4、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盯IT276 铀矿水化学找矿规范EJ/T 299 铀矿床水文地质勘探规范盯IT611 y测井规范EJ/T 1070 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盯IT1140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规范盯IT1157 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盯IT1158 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EJ/T 1159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EJ/T 1160 1: 250000地浸砂岩型铀
5、资源区域评价规范盯IT1161 1 :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EJ/T 1162 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3 术语和定义3. 1 3. 2 3.3 3.4 3.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河谷va门ey由河流侵蚀切割而成的槽形凹地称河谷,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及谷坡。古河谷pa I aeova 11 ey 地质历史时期的河谷。河道channel 河谷中水体流动的槽沟状通道,是河谷中经常被流水淹没的部分,亦称河床或河槽。古河道palaeochannel 地质历史时期的河道。潜水层间氧化作用phreatic-interlayer oxidation 潜水层间氧化作用系指
6、潜水氧化作用又可沿渗透层发育层间氧化作用。潜水层间氧化作用进行的路径一般较短,平面上能划分出氧化前锋线。EJ/T门87-20043. 6 古河谷型铀矿palaeoval ley type uranium deposit 古河谷型铀矿产于古河谷沉积层中的一种外生后生铀矿床,是铀主要经潜水氧化作用或潜水层间氧化作用富集而成的矿床。铀矿化受市河谷控制,多数情况下矿化产于古河边砂体中。4 古河谷的地质特征4. 1 产出位置及分布古河谷产出的位置通常受断裂构造控制,一般分布于盆地的边部。4.2 地貌古河谷的地貌多为准平原化或丘陵化的负地形、平台、侵蚀阶地。4. 3 不整合面古河谷通常发育在盆地沉积有一个
7、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面之上。4.4 屏蔽层古河谷常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所覆盖。4. 5古河谷目的层沉积特征4. 5. 1 沉积体系古河谷沉积以砾质辫状河、;彤、质辫状河沉积体系为主。4. 5. 2 砂体特征宙河谷r体的形态在平面上旦带状成蛇曲状,剖面上单个砂体多呈透镜状或底凸顶平的半透镜状。4. 5. 3沉积韵律河流沉积有明显的间断正韵律,底部为冲刷面,冲刷面上常有滞留粗碎屑沉积物。河流沉积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和堤岸亚相,以侧向加积为主:上部为河漫滩亚相,以垂向加积为主。4. 5. 4沉积构造河流相沉积岩的层理较发育,类型繁多,以版状斜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河流相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
8、痕,有时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河漫滩沉积中可见钙质结核、i尼裂以及炭化植物碎屑。4. 5. 5岩性河流相岩石以碎屑岩为主,粘土岩次之:在碎屑岩中,又以m、岩为主,砾岩多出现在山区河流中及平原河流的河床沉积中:河道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标志之一:ftJ、岩主要是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类,成熟度一般较低。4.5.6结构河流沉积分选性由差到中寺,分i在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粒度概率图上表现为明显的两段,以跳跃总体为特征。4.5. 7生物化石河流相中生物化石较发育,大多为植物碎屑。5 古河谷型铀矿的主要特征5. 1 含矿层含矿岩系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常夹有褐煤、泥炭层
9、。含矿层具有较大规模的河道砂体。含矿砂岩胶结松散。5. 2矿体。EJ/T 1187-2004 矿体受古河谷控制,产于河道中上游、河道分叉处彤、体发育好的部位。平面上矿体形态呈带状,走向与古河谷一致:剖面上矿体形态复杂,呈透镜状、卷状及板状。矿体常成群出现,当成带状产出时,矿体规模较大。5. 3矿石矿石中的铀以吸附形式为主,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及次生矿物等,常伴生铝、机、晒、悚、坑、镜等多种元素矿化,有时可综合利用。5.4铀源古河谷型铀矿的双重铀源及近源特征较为突出。含矿古河谷常常切入富铀基底(多为富铀花岗岩等),矿体的分布受基底岩性的控制,基底岩石的富铀性和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成矿的重要因
10、素。5.5后生氧化蚀变5. 5. 1 概述潜水氧化作用的后生蚀变常具垂直分带特征,潜水层间氧化作用的后生蚀变常具有水平分带特征。5.5.2 潜水氧化作用后生蚀变垂直分带5. 5. 2. 1 氧化带氧化带位于古河谷地质剖面的上部,岩石一般呈黄色、橙色、红色。完全氧化的岩石中褐铁矿多,有机质极少,Fe3含量高。铀锚平衡一般偏锚。5. 5.2.2 氧化还原过渡带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岩石一般呈灰白色、浅灰色、灰色。该带铀锚平衡基本正常,是铀矿化富集的部位。氧化还原过i皮带发育的位置受当地侵蚀基准面控制。5. 5.2.3 原生带原生带位于剖面的下部,岩石一般呈灰色、黑色。岩石中含有机质、黄铁矿较多。铀锚平衡
11、一般偏铀,测井有时出现强度不高的伽玛异常,但岩心取样分析铀含量较高。5. 5. 3 潜水层间氧化fI=用后生蚀变水平分带5.5. 3. 1 杂色氧化带杂色氧化带发育在古河谷的侧帮和上游,岩石一般呈红色、褐色或黄色,可见褐铁矿呈黄铁矿、菱铁矿的假象或呈植物碎片的假象,有机质和铁的硫化物急剧减少或缺失。5.5. 3.2 氧化还原过渡带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岩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亮灰色,其前锋向着灰色岩石层尖灭。有些地方发育漂白带。与原生灰色岩石的区别是,漂白帘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消失;与杂色岩石的区别是,漂白带中铁的总量明显减少。漂白带进一步分为:a) 漂白带的后部:广泛发育红色、褐色和黄色较细粒岩石的
12、斑块,它们可被看成是发生过氧化的产物。其中缺失有机质和硫化物,而饵长石碎屑被染成了玫瑰色。在与杂色氧化带接触带附近,常发育有氧化铁的再沉积亚带,其中Fe203的含量增高:b) 漂白带的前锋:保留少量炭屑,见新生黄铁矿和方解石,但没有氧化铁的任何痕迹,长石碎屑里灰色。漂白带的尖灭部位局部有强烈的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漂白带前锋均有褐色再沉淀的腐殖质析出物,表现为深棕色的浸染和薄边,为炭质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腐殖酸。铀矿化多赋存于漂白带尖灭部位靠原生灰色带的一侧,部分铀矿化产于前锋漂白带中。矿化带的后生变化仅表现为有机质的氧化,由原生灰色的无矿岩石向矿化带的方向,有机质氧化程度明显增高,并在与漂白
13、带接触面上达到最高。5. 5. 3.3 原生灰色带原生灰色带的岩石一般旦灰色、灰黑色,有机质、黄铁矿含封较高。3 EJ/T 1187一20045. 6后生还原作用古河谷型铀矿的后生还原作用较强烈,对铀的成矿和保矿具有重要作用。后生还原剂主要是沿断裂构造来自深部的油气和煤成气等还原性气体。6 古河谷型铀矿分类6. 1 底部型(基底型)6. 1. 1 铀矿产子侵蚀下切到榴皱基底或结晶基底之上的古河谷沉积物底部或风化壳中。6. 1. 2 古河谷沉积层之上无隔水层的称之为开放型古河谷。古河谷沉积层之上有沉积盖层的称之为封闭型古河谷,由泥岩组成的盖层叫泥盖式,由玄武岩等岩浆岩类组成的盖层叫热盖式。6.
14、1. 3 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一般分布于地台边缘及具有弱活化穹隆抬升(伴随岩浆喷发)的榴皱区,常位于基底构造的变化部位,常受断裂构造控制。古河谷具有缓倾斜的谷底和较陡的侧岸。在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中,铀矿化主要受潜水氧化带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的控制,氧化带自河谷上游沿斜坡向下及自侧岸向谷底发育,氧化带的规模一般不大,长几公里,宽儿百米到几公里。矿化主要产于河道或河谷的上游、支流及支流的河口。侵蚀切入到富铀地质体的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对铀矿床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富铀地质体主要包括花岗岩、酸性喷出岩等以及它们的风化壳。6.2 建造间型6. 2. 1 建造间型古河谷位于盆地沉积盖层之间的的沉积间断面之
15、上,常见于沉积亚旋回的底部,可见其冲刷切割下伏泥岩,古河谷内的沉积物与古河谷外的沉积物属于同一地质时期的沉积建造。6.2.2 与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相比,建造间古河谷的发育与基底构造关系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建造间古河谷的形态和位置主要受古地形控制,古河谷较宽,底板较平缓。建造间古河谷型铀矿床形成时,与蚀源区地质体的富铀性紧密相关。盆地盖层沉积物也可能成为铀源,其铀的高背景含量是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7 古河谷型铀矿评价准则7. 1 区域性评价准则7. 1. 1 区域构造产铀古河谷的大地构造背景总体是以升降运动为主,活动性相对较弱,如弱活化的地台边缘隆起区及中间地块等。这些地区有利于古河谷的发育
16、,构造升降适中,有利于形成对成矿有利的沉积建造。7. 1. 2盆地基底及铀源盆地基底岩性是花岗岩、酸性火山岩等富铀地质体,基底上发育侵蚀古河谷对成矿有利。基底地形的缓斜坡对成矿有利,坡陡不利成矿。基底岩性风化程度高,风化壳厚度大,为2m20m,对成矿有利。蚀源区为富铀的地质体,如花岗岩、酸性火山岩、碳质岩等,活性铀含量较高,铀牡分离,铀从蚀源区迁入沉积盆地,井有放射性高场晕,有铀矿化点及异常点分布,对成矿有利。7. 1. 3盆地沉积建造有利成矿的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应具典型的三层结构,即下伏为受侵蚀的富铀花岗岩等基底,中部为砂体发育的找矿目的层,上部通常为玄武岩等热盖或红色泥盖。建造间古河谷型
17、的找矿目的层应具泥砂泥的地层结构。目的层砂体为河流相,下部带状、透镜状砂体富含弱变质的炭化植物碎屑。目的层含铀背景值高,对后生富集成矿有利。7. 1.4水文地展具有古河谷水文地质的渗入水动力环境,含水层古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分区明显。有古地下水的氧化环境与还原环境交替的标志。地下水补给天窗部位对建造间古河谷型铀矿成矿有利。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铀成矿期后,地下水处于良好的封存状态。7. 1. 5新构造运动与地貌4 EJ/T门87一2004新构造运动表现以弱的抬升为主,地形地貌上表现为准平原化的丘陵、草原、荒漠等地貌景观,为找矿有利地区。7. 1. 6古气候古河谷沉积期为潮湿半潮湿气候,有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1187 2004 河谷 铀矿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