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pdf
《GB 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9451-1988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pdf(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 effective thickness of thin surface hardened layers of steel parts UDC 621.741.4 : 620. 178. 15 GB 9451- 8 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970-1979钢的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造用于1a. 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小于或等于0.3mm的钢
2、制零件。b. 铜制零件表面硬化层一般用下列方法获得:机械处理(喷丸强化、滚轧强化、喷镀等)、化学热处理(渗碳痒火、碳氮共渗、氮碳共渗、渗氮处理等)、热处理(感应萍火或火焰洋火等)。c. 本标准不适用于硬化层与基体金属之间无过渡区的零件。2 术语2. 1 总硬化层深度z从零件表面垂直方向测量到与基体金属间的显微硬度或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变化的那一硬化层的距离。2.2 有效硬化层深度z从零件表面垂直方向测量到规定的某种显微组织边界或规定的显微硬度的硬化层距离。3 测量方法采用的测量方法是2a. 显微组织测量法b. 显微硬度测量法选择的测量方法和它的精确度取决于硬化层的性质和估计的深度。由于使用方法也会
3、影响测量结果,因此选择哪种方法测量及何种试样形式,必须由有关各方预先商定。3. 1 显微组织测量法本方法是根据零件处理后所导致零件表层至心部显微组织的变化,测定零件的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3. 1. 1 试样的选择和制备试样可为如下形式之-:a. 横截面z垂直于零件纵轴的截面,如果零件没有纵轴,则取垂直于表面的截面。b. 纵截面:沿圆棒轴方向加工,深度为1mm或其它深度的纵截面(图1)。c. 斜截面:加工成的斜截面与试样表面间的夹角根据硬化层深度确定,硬化层越薄,夹角越小。建议夹角不大于120(图2)。国家标准局1988-06-24批准1989-03-01实施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
4、免费下载GB 9451- 88 d. 有槽斜截面:其槽沟深度接近估计的硬化层深度(图3)。试样截面尺寸小于4.0cm2时,应对周边各处进行测定。试样尺寸大时应选择几个有充分代表性的部位测量.试样在进行磨制和抛光时,应防止截面边沿磨成圆角。防止改变斜截面的角度。因此试样应镶嵌或在夹具中固定,必要时试样表面上可电解沉积金属镀层给予保护。一般用2%-4%硝酸酒精溶液或其它适当的侵蚀剂显示试样的显微组织。图1机械加工平面得到的纵截面试样 图2斜截面试样图3有槽的斜截面试样3. 1. 2 测量使用测量显微镜或直接在显微投影仪玻璃屏上测定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一般情况标准搜搜网www.bzsos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9451 1988 钢件薄 表面 硬化 深度 有效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