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754-2008 化学品.28天 14天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方法.pdf
《GB T 21754-2008 化学品.28天 14天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754-2008 化学品.28天 14天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 300; 11. 100 A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54-2008 化学晶28天/14天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方法Chemicals-Test method of repeated dose inhalation toxici ty : 28/ 14-day study 2008-05-12发布2008-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蔑总局串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Q(.IJ GB/T 21754-2008 前本标准等同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No.412(2005年)英文版)。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一增加了
2、范围部分F一一计量单位改成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一一一删除OECD的参考文献部分。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z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侯柑霞、许崇辉、陈强、温巧玲、刘志红。I GB/T 21754-2008 OECD引言1. 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定期地根据学科发展或实际评估的需要和动物福利的要求而作出相应的修改。最初的重复剂量吸入试验指南412采用于1981年,修改后的TG412方法文本更多地考虑包括引流淋巴结(draininglymph)在内的组织病
3、理学检验,另外,也延伸到对其他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并参照测试指南407啃齿动物28天重复剂量经口毒性试验,推荐增加了功能检查。2.在测试和评价一种吸人物质如气体、尘、雾、蒸气、挥发性物质或气溶胶或微粒悬浮物的毒性时,重复染毒测定吸入毒性可在获得急性试验资料后进行。它提供了经吸人途径染毒一段时间后而引起健康损害的资料。吸人物质的危害与其固有毒性和物理因素(如挥发性和微粒大小有关。3.由于28天和14天重复剂量吸人试验存在足够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用一个测试指南来含盖二个不同试验期的试验。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是由于染毒时间不同,而导致临床检查和病理检查的不同。4.本指南为危害评估和危害分类提供资料
4、。它提供有关危害的资料,而受试物可以是依急性毒性进行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分类的物质。已知有腐蚀性和严重剌激性从而能引起严重疼痛和痛苦的受试物无需进行本试验,因为这些物质被公认为GHS分类1.垂死或有明显疼痛或痛苦的动物,或有明显毒性症状的动物应作人道处死,处死的这些动物在进行结果解释时被当成是试验中死亡的动物。在什么情况下应人道处死濒死或严重痛苦的动物,以及如何识别动物即将死亡,相关的判定标准和指导原则见另一个指南性文件。E 1 范围化学晶28天/14天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方法GB/T 21754-2008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28d/14 d重复剂量吸入毒性试验的范围、
5、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试验基本原则、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28d/14 d重复剂量吸人毒性的测定。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气溶肢aerosol 固态颗粒或液态微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悬浮体。2.2 粉尘dust 由物质或混合物形成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大小从不足1m到100m不等。2.3 明显毒性evident toxicity 染毒后出现了明确的中毒表现。如果采用更高的固定浓度染毒时可引起动物产生严重的疼痛、痛苦或濒于死亡、多数动物可能死亡。体重是可说明出现了明显毒性的一个关键,应密切注意体重减少20%的动物。
6、2.4 化学晶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 GHS) 根据化学品对物理、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程度,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化学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化学品的分类级别对其有害效应进行标签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标签的方式是通过象形图、标识图、危害说明、预警说明及安全数据表等交流方式来传递化学品的有害效应信息。GHS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人类健康和环境)、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UNCETDG)(理化特性)及国际劳工组织OLO)(化学品危害运输信息的传递
7、)共同倡导参与的一项活动,由化学品有效管理机构间规划组织CIOMC)统一协调。2.5 人道观察终点humane endpoint 可预示试验动物可能出现严重的疼痛、痛苦或濒临死亡等状态的某些早期中毒表现。2.6 濒临死亡impending death 在观察期尚未结束时动物出现濒死或可能死亡的状态。啃齿动物濒临死亡的症状包括抽擂、侧卧、斜卧及震颤。1 GB/T 21754-2008 2. 7 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敢直径m脑medianaerodynamic diameter(MMAD) 空气动力学直径中位数及其几何标准差是依据颗粒的质量和大小、用统计学方法来描述各种气溶肢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占颗
8、粒总质量50%的颗粒的直径小于所有颗粒直径的中位数,另外占颗粒总质量50%的颗粒的直径大于该直径中位数。2.8 雾mist由大小从2m100m不等的物质或混合物的液滴悬浮在空气中所形成,可由超饱和蒸气冷凝、喷雾、原子化、喷洒或发泡等方式形成。2.9 濒死状态moribund condition 在即使给予治疗的情况下,也即将死亡或未能存活的一种状态。2. 10 蒸气vapour 在常温和常压下呈液态或固态的物质或混合物所形成的气体状态。3 试验基本原则动物分为几个浓度组、每组1个染毒浓度、各染毒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各组动物每天吸人染毒一定时间的受试物(蒸气、粉尘/烟尘、气体等),连续28d
9、或14d。在制备受试物气溶胶时如果需要使用潜剂,则应设溶剂对照组。每天于吸入染毒过程中观察毒性表现。21天/28天试验可提供反复剂量吸人染毒后的毒性效应资料,并能表明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较长期试验。同时亦为较长期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资料。4 试验方法4. 1 试验动物4. 1. 1 动物晶系的选择啃齿动物首选大鼠,但偶尔也可能使用其他种类的啃齿动物。使用其他晴齿动物或使用非啃齿动物时应说明理由。应使用实验室常用的动物品系、使用健康初成年动物。雌性应为未生育过和未孕的动物,试验开始时动物年龄为8周12周,其体重应不超过实验室既往使用的该品系动物平均体重的士20%。当重复剂量吸人毒性试验作为长期试验的预
10、试验时,预试验与长期试验要使用同一品系的动物。4. 1. 2 鼓量和性别每一浓度组至少应用10只动物(5只雌性和5只雄性。雌性应为未生育过和未孕的动物。如计划在试验过程中处死部分动物则应说明理由,并应依据计划要处死的动物的个数来相应增加浓度组内的动物数。另外,也许需要设立一个10只动物的附加组(每种性别5只动物),该组染毒高浓度受试物,连续28d/14 d,在染毒结束后14d期间内,观察毒性反应的可恢复性、持续性以及迟发性。为了保护动物福利,试验中设立附加组应说明理由。4. 1. 3 饲养条件动物房的温度应为22C士3C,相对湿度应大于30%、除非在清洗动物房时相对湿度最好不超过70% ,50
11、%60%最合适。应采用人工照明,12h明暗交替。实验室常规饲料喂养,饮水不限。在染毒前和染毒后,动物按性别或浓度分笼饲养,每笼的动物数以不干扰对每只动物的观察为宜。染毒过程中,每只动物置于单独的笼中并禁食、水。2 GB/T 21754-2008 4. 1.4 试验动物准备开始染毒前动物饲养观察至少5d以适应实验室环境。动物随机分组、编号。在开始染毒前,动物也应在吸人染毒装置内短暂适应会儿,以降低环境改变而造成的动物紧张。4.2 染毒方式采用头鼻方式或全身染毒方式均可。头鼻染毒方式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经非吸人途径吸收受试物,便于在高浓度受试物染毒时不需要大量使用受试物z另外,使用头鼻染毒方式时就不太
12、需要考虑受试物稳定性改变(例如与尿、粪等排泄物发生反应或受潮湿环境影响而改变稳定性以及受试物气榕胶在染毒柜内分布不均匀等方面的问题。采用头鼻染毒方式时,受试物在染毒柜内达到均匀分布所需的时间比采用全身染毒方式时所需的时间要短很多。头鼻染毒方式需要限制动物的活动,应注意避免固定动物的固定器由于发热而对动物产生热应激。染毒过程中流入染毒柜的气体体权应略大于流出的气体体积、并保持这种状态。所使用的动物固定器以及动态气流应保证使动物无法避开吸人染毒,但是,如果不能避免流入染毒柜的空气体现小于流出的气体体积时,应防止空气经其他途径(如,经固定器)进入染毒柜使受试物气溶胶被稀释。应将染毒柜置于通风良好的化
13、学通风橱中。要保证通风橱内部处于负压状态以防受试物泄漏到外部环境中。吸人染毒装置应配备动态气流,其通风量至少应超过染毒装置里动物总换气量的两倍对于初成年大鼠,每分钟的换气量大约为1L/Ckg/min)。氧含量应至少为19%但最高不超过24%、并要保证每只动物有类似的染毒条件。在采集气溶肢样本时,应避免过度影响动态气流。应调整采样流量的大小以保证染毒柜内条件不变。全身吸入染毒装置需配备动态气流,每小时换气约12次15次,应保证染毒柜内氧含量不低于19%、但最高不超过24%,应保证受试物气溶胶均匀分布于整个染毒柜。染毒柜内应保持一个小的负压状态以防止受试物泄漏到外部环境中。保证受试物气溶胶均匀分散
14、的一个总体原则是z试验动物所占的总体积应不超过染毒柜体积的5%。应调整采样流量的大小以保证染毒柜内条件不变。4.3 染毒条件4.3. 1 染毒时间每天的染毒时间是在染毒柜中受试物浓度达到平衡后染毒6h。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延长或缩短染毒时间,但应说明理由。4.3.2 染毒浓度至少应有3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如果需要,还应有1个黯形剂对照组。对照组动物除了无受试物染毒外,其他处理应与试验组完全一样。最高浓度组应能引起毒性效应但不引起动物死亡,因为高浓度组动物出现死亡可影响对结果进行有意义的评价。最低浓度组应不出现任何毒性效应,但最低浓度应超过人预期接触的浓度。理想的中间浓度组应能产生最小的可观察到
15、的毒性效应。如有一个以上的中间浓度,则应有适当的浓度间距以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低、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动物死亡数应很少,以便对结果进行有意义的评价。选择染毒浓度时,如果没有资料可参考,则应经预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染毒浓度。关于如何选择舍适的染毒浓度以便进行毒性评价和分类,可进一步参考联合国GHS系统中的有关文件。染毒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染毒浓度的变化、保证染毒浓度恒定在同一个浓度。如果受试物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应特别注意些可能引起爆炸的危险条件。4.4 程序动物每天吸人染毒受试物,每周染毒7d,连续染毒28d/14 d。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每周染毒5d也是可以接受的。为追踪观察而设的附加组动物,染毒
16、28d/14 d后不再染毒,并再观察14d,以检测毒性效应的可恢复性、持续性或迟发性。4.4. 1 临床现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仔细的临床观察。还要进行些额外的观察,以采取适当措施使试验动物的损失GB/T 21754-2008 减少到最低限度,例如发现死亡的动物及时进行大体解剖或冷藏,濒死、严重痛苦或衰弱的动物应进行人道处死。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仔细的临床观察。为了减少在试验过程中损失动物,每天还应进行额外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死亡的动物并及时解剖检查或进行其他的处理。濒死的动物、显示明显病痛、持续痛苦的动物应安乐处死。4.4.2 微粒大小由于很难预知呼吸道的哪个部位对受试物反应性最强、受试物粒径多大时危
17、害最大,粉尘或气榕肢的颗粒大小应能保证其到达呼吸道的每个区域。推荐受试物气溶胶的粒径大小范围为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数直径CMMAD)1m-4m、几何标准差CGSD)1. 5-3. 0,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呼吸道都可接触到受试物。如果受试物气溶胶不符合上述粒径大小,则应解释其合理性。4.4.3 曼试物气溶胶的发生必要时,可在受试物中加入适当的溶剂来帮助受试物达到所要求的浓度或帮助受试物制备成可吸人性颗粒。如果在受试物气禧胶发生过程中使用了溶剂,则应设立溶剂对照组以说所用的溶剂不影响受试物的吸收而且不会引起毒性效应。固体颗粒状受试物应进行机械处理以减小颗粒的粒径。4.5 染毒条件的监测需要注意的是,对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754 2008 化学品 28 14 重复 剂量 吸入 毒性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