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612-2007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连互通技术要求.pdf
《YD T 1612-2007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连互通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612-2007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连互通技术要求.pdf(8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 040 40 L78 y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厅1612-2007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tion Technique Requirements for IPv4-IPv6 Transition 2007-0416发布2007一10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厅1612一2007目次前言. . . . . . . . . .司. . a , . . .怔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和缩略i吾. . . . . . . . 3.1 定义. 3.2 缩略语.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6 4 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4.1 双横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2 隧道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3、4.3 翻译转换机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34 附录A(资料性附录)IPv6地址申请与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附录B(资料性附录)运营商IPv4向IPv6过渡与互通方
4、案建议. . . . . . . . . . . . . . . I I . . . . . .67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电信设备厂商在IPv6领域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国内外IPv6发展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YD厅1612-2007剧本标准
5、主要依据国内目前IPv6网络和IPv4网络的现状,并以相关IETFRFC为技术依据编写而成。本标准是IP叫-IPv6网络互通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预计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2.基于IPv6网络的IPv4网络互联3.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要求目前与之相关的IPv6协议系列标准的结掏及名称如下:1. IPv6技术要求一-IPv6协议2. IP v6技术要求一一支持计算机移动部分3. IPv6技术要求一一地址、过渡及服务质量4. IPv6元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技术要求5.基于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6. 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
6、方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张艳芬卢燕青李明正陈丹罗汉军李德丰赵锚王浩邓辉11 YDrr 1612-2007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采用的多种互通与过渡的技术,包括双找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转换技术等。IPv4向IPv6过渡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本标准主要适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五联互通。本标准不涉及目前技术不成熟的过渡技术。2 规范
7、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ETF RFC 2765 IETF RFC 2766 IETF RFC 2767 IETF RFC 2893 IETF RFC 3053 IETF RFC 3056 IETF RFC 3142 IETF RFC 3338 IETF RFC 4214 draft-ietf-ngtrans-dstm-08.txt draft-ietf-
8、ngtrans-dstm-overview-OO.txt draft -ooms-v60ps七gptunnel-06.txt 3 定义和缩略语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 定义地址(address ) 一个或一组接口的E层标识。无状态的IPIICMP翻译算法(S盯)网络地址翻译一一协议翻译(NAT-町、)使用冲击进入堆钱(BIS)技术的双堆樵主机IPv6主机和路由的转换机制IPv6隧道代理通过IPv4网络连接IPv6域IPv6到IPv4传输中继翻译器(TRT)使用BJA的双堆找主机站内自动隧道寻址协议双找过疲机制(DS口1)双找过技机制(DS1)概述利用运营商IPv6边缘路由器的过渡机
9、制链路范围内全部节点组播地址(Iink local scope all-nodes multicast address ) 到达所有节点的本地链路范围地址:FF02: 1。链路范围内全部路由器组播地址(link local scope all-routers multicast address ) 到达所有路由器的本地链路范围地址:FF02:1o 泛播地址(Anycast address ) 分配给一组接口的地址,该组接口可以属于不同的节点,目标地址是泛播地址的数据包将被发送到YD厅1612-2007所有由诙地址标识的接口中的一个,i交接口是按路由协议中的距离标准确定的路由距离最短的一个。自治
10、域(Autonomous System ) 具有独立的、选路策略的和惟一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的管理区。BGP设备(BGP speaker ) 保存BGP路由信息,运行BGP路由选择程序的路由器等设备。BGP对等体BGPpeer 两个BGP发言者之间相互连接,完成路由信息的交互,这两个路由器就称为BGP对等体。通信(communication ) 节点之间进行的任何包交换,要求在这种包交换过程中,每个节点进行交换时采用的地址保持不变。例如,TCP连接或UDP请求一响应。解封装(decapsulation ) 把封装过的数据包内的内容数据恢复成原来的协议数据包的过程称为解封装。封装(encapsul
11、ation ) 把一种协议的数据包作为内容数据,完整地放到另一协议数据包内的过程称为封装。主机(host ) 除路由器外的任何节点。接口(interface ) 节点到链路的连接点。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entifier ) 应用于一个接口,(至少)在每条链路上惟一的基于链路的标识符。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用一个接口标识符和一个前辍合成一个地址。从地址自动配置的观点来看,接口标识符是一个已知长度的比特串。接口标识符的确切长度以及产生的方式在单独的链路类型特定文件中定义,文件中会涉及在某种链路类型(如以太网)上传送E的有关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标识符与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相同。无效地址(in
12、valid address ) 未分配给任何接口的地址。有效地址超过有效生存期之后成为元效地址。无效地址不应作为包的目的或掘地址出现。在前一种情况下,Internet路由系统将不能传送该包,在后一种情况下,包的接收者将不能发送响应。IPv4兼容地址(IPv4-compatible IPv6 address ) 拥有前辍高96位为0:0:0:0:0:0,低32位为IPv4地址的IPv6地址。IPv4兼容地址用于IPv4IIPv6节点启动自动隧道技术时。链蹄(link ) 是通信设备或媒体。节点可以通过链路在数据链路层(紧接在IPv6的下层)进行通信。例如,Ethernet, PPP链路、帧中继、
13、A4网络以及互联网(或更高)层的隧道(如在IPv4或IPv6上的隧道)。2 链踹层地址(Iink-Iayer address ) 为一个接口分配的链路层标识符。如以太网链路的IEEE802地址和ISDN链路的E.164地址。链路最大传输单元(link MTU ) 通过链路完整传输的数据包最大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长前锯匹配longest prefix match YD厅1612-2007确定前缀集合中哪个前缀覆盖目标地址的过程。如果前缀的比特位和目标地址的比恃位从左最大匹配,前缀就覆盖这个目标地址,当多个前缀覆盖一个地址时,具有最长前辍的地址将得到匹配。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
14、ss ) 分配给一组接口的地址,该组接口可以属于不同的节点,目标地址是组播地址的包将被发送到所有由该地址标识的接口。IPv6中没有广播地址,而是由组播地址代替。邻居(neighbors ) 连接在同一链路上的不同节点,这些节点之间的数据包传输不通过路由器转发。节点(node ) 实现IPv6的设备。数据包(packet ) IPv6头和有效载荷构成的数据块。路径最大传输单元(pathMTU ) 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一条路径上所有链路最大传输单元的长度中的最小值。注:有一些可能的情况,对于一个具有多个接口的设备作如下设置:转发来自于某些接口且不是以它自身为目的地的数据包;丢弃来自于另一些接口且
15、不是以它自身为目的地的数据包。这时,该设备在接收来自转发撞口的数据包或在转发接口与邻居节点交互时,要遵守路由器的协议要求;而在接收来自非转发接口的数据包或在非转发接口与邻居节点交互时,要遵守主机的协议要求。推荐地址(preferred address ) 分配给接口的一个地址,高层协议对它的应用不受限制。推荐地址可以被用做出(或人)接口的源(或目的)地址。推荐生存期(preferred lifetime ) 有效地址作为推荐地址的时长(即直到成为不推荐地址之前的时间)。超过推荐生存期之后,地址变成不推荐地址。前缀(prefix ) 由地址的初始比特位构成的比特串。返回路径可达过程(return
16、 routability procedure ) 通过采用加密Cookie的交换,返回路径可达过程为绑定过程进行授权。路由器(router ) 负责转发目标地址不是它本身的IPv6数据包的节点。站点本地地址(site-Iocal address ) 局限于本地站点范围内的地址。目标地址(target address ) 地址解析所解析出的地址或重定向时新的第一跳地址。临时地址(tentative address ) 将一个地址分配到一个接口之前要确认其在链路上的惟一性,正在进行确认的这种地址称为临时地址。临时地址不是通常意义上认为的分配到一个接口上的地址。对临时地址要进行重复地址发现操作,接口
17、会接收与此有关的邻居发现包,但对收到的其他寻址到临时地址的包予以丢弃。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 ) 3 YD厅1612-2007分配给单个接口的标示符,目标地址是一个单播地址的数据包将被发送到该地址所标识的接口。有效地址(valid address ) 推荐或不推荐地址。有效地址可以作为一个包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出现,Internet路由系统会将发往有效地址的包传传送到它们希望送达的接收者。有效生存期(valid Iifetime ) 地址保持有效状态的时长(即直到无效之前的时间)。有效生存期必须大于等于推荐生存期。超过有效生存期之后,地址变为元效。网络地址转换(NAT)本标准引
18、用的术语网络地址转换(NAT)与盯C2663中的IPv4网络地址转换(NAT)意义相近,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IPv4NAT指的是将一个IP忡地址转换成另外一个IPv4地址,而本标准中的NAT指的是从IPv4地址到IPv6地址的转换,或者从IPv6地址到IPv4地址的转换。另外,IPv4中的NAT提供的是从和有IPv4地址域到外部IPv4地址域的路由,而本标准中的N且咱提供的是IPv6地址域到外部IPv4地址域的路由。传统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 传统网络毗t转换-协议转换允许IPv6网络中的主机访问IPv4网络中的主机。在传统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中,只能单向的从IPv6网结向外
19、建立会话,这与双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相对,双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允许双向建立输入和输出的会话。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对于双向阿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来说,会话既可以由IPv4网络中的主机发起,也可以是由IPv6网络中的主机发起。当任何一个方向的连接建立起来以后,IPv6地址与IPv4地址被静态或动态绑定在一起。IPv4和IPv6域中的主机名字空间被认为是惟一的,IPv4域中的主机访问IPv6域中的主机时,通过域名服务器(DNS)进行地址解析。在应用双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时,必须结合使用域名服务器-应用层网关(DNS-ALG)以方便名字到地址的映射。特别地,该域名服务器】应用层网关必须
20、能够在IPv4和IPv6域之间进行传输,并且对DNS查询中的IPv6IIPv4地址进行转换,映射到其对应的IPv4IIPv6绑定地址,井对该查询进行响应。协议转换(PT) 本标准中的协议转换指的是将IPv4数据包转换成语义上完全相同的IPv6数据包,反之亦然。应用层间关应用层网关是一个特定的应用层代理,它可以配合完成IPv6节点与IPv4节点的双向通信。有些应用会在其载荷中携带网络层地址,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无法对应用层载荷进行处理,所以此时就需要将应用层网关与网络地址转换町协议转换结合起来,以便支持这些特殊的应用。隧道代理隧道代理是一种专用服务器,用来自动管理来自用户的隧道请求。隧道代理
21、用来管理隧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基于可扩展性原因,隧道代理可以在几个隧道服务器之间共享网络侧隧道端点上的负载。当隧道建立、修改或删除时,隧道代理将发送配置指令到相应的隧道服务器。隧道代理还可以完成注册用户IPv6地址和名字到DNS服务器。隧道服务器隧道服务器是连接到因特网上的一个IPv4!IPv6双椅路由器。当它接收到隧道代理发送过来的一个配4 YO/T 1612-2007 置指令以后,它将会创建、修改或删除每一个隧道的服务器端,同时,隧道服务器也可能会对每一个活动隧道维护一些应用统计信息。隧道代理窑户端隧道代理服务的客户端是连接到IPv4网络中的一个双钱IPv6节点(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路由
22、器)06t04伪接口6t04的隧道封装是在一个逻辑上和IPv6接口等同的点上完成的,它的链路层地址就是IPv4单播地址。这个点被称为伪接口。有些实现者把该接口完全作为普通的接口来对待,而其他实现者视其为一个隧道端点。6t04前缀根据特定规则生成的IPv6前缀。6t04地址采用6t04前缀生成的IPv6地址。原始IPv6地址使用非6t悦的其他前缀生成的IPv6地址。6t04路由器或6t04边界路由器)支持6t04伪接口的IPv6路由器。通常是一个介于IPv6站点和广域IPv4网络之间的边界路由器。6t04主机一个拥有至少一个6t04地址的IPv6主机。在其他方面看来,则是一个标准的IPv6主机。
23、6t04区域内部采用6t04地址运行的IPv6网络区域,因此至少应该包含一个6t04主机和一个6t04路由器。中继路由器被配置成支持6t04地址和原始IPv6地址之间躇越路由的6t04路由器。6t04外部路由域五联一系列的6t04路由器和中继路由器的路由域。它不同于IPv6站点内部路由域,也不同于所有的原始IPv6外部路由域。60ver4 60ver4过搜机制是利用IPv4的组播实现的一种自动隧道方式,它把IPv4作为IPv6的虚拟链路层处理。这种机制适用于分布在IPv4网络中分散的双枝节点实现互联。60ver4需要IPv4组播支持。IPv4资质节点(IPv4 capable node ) 有
24、IPv4协议模的节点。在该协议桔可以使用之前,必须为该节点分配一个或者多个IP忡地址。IPv4激活节点(IPv4 enabled node ) 具有IPv4协议樵并且已经分配了一个或者多个E忡地址的节点,纯IPv4(IPv4-only )节点和IPv6!IPv4的节点都是IPv4激活的节点。IPv6资质节点(IPv6 capable node ) 有IPv6协议情的节点。在该协议桔可以使用之前,必须为该节点分配一个或者多个IPv6地址。IPv6激活节点(I Pv6 enabled node ) 具有IPv6协议钱并且已经分配了一个或者多个IPv6地址的节点,纯IPv&:.IPv6-onl y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612 2007 IPv4 网络 IPv6 过渡 中的 互连 互通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