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 96-2003 地铁界限标准.pdf
《CJJ 96-2003 地铁界限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 96-2003 地铁界限标准.pdf(1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限界标准Standard of metro gauges CJJ 96-2例3J 274-2003 200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限界标准Standard of metro gauges CJJ 96-20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0 0 3年11月1日 1 L :_ iit tt鼠拉200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限界标准Standard of metro gauges CJJ 96-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密云红光印刷厂印刷提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5 字数:132
2、千字2003年9月第一版2003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一刚刚册定价:20.00元统一书号:1511211625 版钗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泊37)本社网址:h即:www.china-abp. com. en 网上书店:http:/www.c恤咀buil也. en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6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地铁限界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地铁限界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96-2003,自2003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7
3、月11日3 前根据建设部“88建标字1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限界计算的基本规定;4.A型限界标准;5.Bl型限界标准;6.82型限界标准等。以上各类限界标准中均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并分别列出了隧道内及高架(或地面线)的不同限界。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4 本标准主编单位: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市真南路500号,200331)本标准参加单位:北京城建设计
4、研究总院(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5号,100037)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长春客车厂南京浦镇车辆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沈培德沈景炎倪昌罗湘挥薛克仲王锋施青松朱剑月徐博铭王建程振廷目次1 总则2术语、符号.2 2.1 术语22.2符号33 地铁限界计算的基本规定.10 3 .1 车辆限界的计算103.2设备限界的计算203.3 建筑限界的计算234 地铁A型限界标准 27 4.1 A型限界主要计算参数274.2 A型车辆限界294.3 A型设备限界314.4 A型建筑限界375 地铁Bl型限界标准475.1 Bl型限界主要计算参数475.2 m型车辆限界505.3 Bl型设备限界525.4剧型建筑限界5
5、96 地铁82型限界标准.69 6.1 82型限界主要计算参数696.2血型车辆限界716.3 m型设备限界736.4血型建筑限界79本标准用词说明.89 条文说明.引5 1总则1.0.1 为做到地铁限界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有利于推动车辆规格标准化,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用地规模,确保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在隧道内、高架线(或地面线),车辆最高速度为80km/h的钢轮钢轨、标准轨距系列的地铁A型和日型车辆。包括A型限界、Bl型限界、B2型限界三类。1.0.3地铁限界根据不同的功能应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1.0.4在新建或续建工程中,必须
6、遵守本标准的各种限界的计算规定。当选用与本标准不同的车辆和轨道参敢时,应进行车辆限界核算,并不得超过本标准的车辆限界,同时应符合本标准的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1.0.5在地铁同一条线路上运行的其他车辆,也应符合该线路规定的车辆限界。1.0.6地铁限界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 地铁限界metro gauges 保障地铁安全运行、限制车辆断面尺寸、限制沿线设备安装尺寸及确定的建筑结构有效净空尺寸的图形称为限界。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2.1.2 基准坐标系normal coordinate system
7、 垂直于直线轨道线路中心线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横坐标轴ex轴)与设计轨顶平面相切,纵坐标轴(Y轴)垂直于轨顶平面,该基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轨距中心点。2.1.3 计算车辆及其轮廓线standard vehicle and vehicle outline 制定限界时设定的某种车辆,包括各项构造参数、横断面轮廓尺寸及水平投影轮廓尺寸等,均是车辆限界设计计算的依据。计算车辆横断面上最外点的连线为计算车辆轮廓线。2.1.4 车辆限界kinematic envelope 计算车辆(不论是空车或重车)在平直线的轨道上按规定速度运行,计及了规定的车辆和轨道的公差值、磨耗量、弹性变形量,以及车辆的振动等正常状
8、态下运行的各种限定因素而产生的车辆各部位横向和竖向动态偏移后的统计轨迹,并以基准坐标系表示的界线。2.1.5设备限界equipment gauges 基准坐标系中在车辆限界外加禾计及因素和安全间距(包括一系或二系悬挂故障状态)的界线。设备限界外安装的任何设备有效站台长度内及接触阿(轨)设备带电部分除外,包括安装误差值和柔性变形量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界线。2.1.6 建筑限界structure gaug臼2 位于设备限界外,并考虑了沿线设备安装后的界线。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界线。2.1.7 偏移及偏移量throw and q
9、uantity of throw 在基准坐标系内,计算车辆轮廓线上各坐标点因车辆和轨道的公差值、磨耗量、弹性变形量、车辆各种振动等原因,使车辆在运行中偏离上述各坐标点定义的基准位置的现象称为偏移。在横坐标方向的偏移称为横向偏移,在纵坐标方向的偏移称为竖向(向上、或向下)偏移。上述偏移的量值为偏移量。2.1.8 曲线几何偏移throw on curve 车辆在平曲线路上运行时,车辆纵向中心线的水平投影线与曲线线路中心线偏离的水平矢距称为平曲线几何偏移。车辆在竖曲线线路上运行时,车辆定距线的垂直面投影弦线、与竖曲线轨面之间的竖向矢距称为竖曲线几何偏移。以上通称为曲线几何偏移。2.2符号本标准所用符
10、号如下:一一车辆定距(mm);as一一横向加速度(m/s2);q一一未平衡离心加速度(ml三);bi一一隧道右侧设备或支架最大宽度值(mm);b2一一隧道左侧设备或支架最大宽度值(mm);bp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间距(mm);b.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横向间距(mm);Aw车体受风面积(m2);BR一一一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右侧面的距离(mm); BL一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左侧面的距离3 (mm); Bs一一矩形单线隧道直线建筑限界宽度(mm);c一一设备安装误差值和安全间隙(mm);Cp一一一每一轴箱一系弹簧垂向刚度值(N/mm);c.一一转向架一侧二系弹簧垂向刚度值(
11、N/mm);d一一轮对轮缘最小外侧距(轮缘最大磨耗量时)(mm); Ba建筑限界曲线外侧宽度(mm);B;一一建筑限界曲线内侧宽度(mm);/1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空重车挠度变化量(mm);/01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竖向永久变形量(mm);f。1一一车轮竖向弹性变形量(mm);h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空重车挠度变化或高度阅不感度(mm); Im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竖向永久变形量或安装公差值(mm);g一一重力加速度(m/s2);ho一一直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心距轨面的高度(mm);hi一一接触导线距轨面高度(mm);h2一一接触网结构高度(mm);h1一一设备限界高度(mm);h2一一设备限
12、界至建筑限界预留空间高度(mm);hac轨道超高值(mm);hac轨道超高设置方法系数(mm);hep一转口1架一系弹簧上支承面距轨面高度(mm); h hdc一一欠超高值(mm); h.c车体重心距轨面高(mm);h.j一一车底架边梁底面距轨面高度(mm);4 h.w一车体受风面积形心距轨面高度(mm);H一一轨顶面至隧道顶板建筑限界高度(mm);Hu曲线建筑限界高度(距轨面)(mm); Hcq一一车体侧墙高度(mm);k如一一抗侧滚扭杆的抗侧滚刚度(每根)(Nmm/rad); k何一一整车一系弹簧侧液刚度(Nmm/rad);k.一一整车二系弹簧侧滚刚度(Nm凹的ad);l一一最大轨距(含钢
13、轨内侧面磨损)(mm); m一一转向架计算断面至相邻轴距离(mm);me一一含载客车体重量(AW3)(kg); m,一一载荷不对称的计算载客重量(kg);n一一车体计算断面至相邻中心销距离(mm);nP一一车辆一侧一系弹簧并列数;n,一一车辆一侧二系弹簧并列数;厂一转向架固定轴距(mm);PW一一风压(N/m2);R一一线路水平曲线半径(m);R.一一线路竖曲线半径(m);S一一重力倾角附加系数;几一一车体在水平曲线外侧最大偏移量(mm);T一一车体在凸形竖曲线外侧最大偏移量(mm);rba一一转向架在水平曲线外侧最大偏移量(mm);Thi一一转向架在水平曲线内侧最大偏移量(mm);T;车体在
14、水平曲线内侧最大偏移量(mm);T一一军体在凹形竖曲线内侧最大偏移量(mm);U一一车辆运行速度(km/h);z一一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心的横向移动量(mm);5 y一一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心的竖向移动量(mm);x一一计算点的横坐标值(mm);Xi一一超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最大高度点的横坐标值(mm) ; X2一一超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曲线内侧最大宽度计算点的横坐标值(mm);X3一一超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曲线外侧最大宽度计算点的横坐标值(mm);x.(max)一一直线地段设备限界最大宽度点的横坐标值(mm);Y一一计算点的纵坐标值(mm);Yi一一超
15、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最大高度计算点的纵坐标值(mm);Y2一一超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内侧最大宽度计算点的纵坐标值(mm);Y3一一超高倾斜前曲线地段设备限界外侧最大宽度计算点的纵坐标值(mm);一一轨道超高角(。);c一一线路中心线竖向位差值(mm);a.轨道竖向弹性变形量(mm);wl一一两次旋轮间踏面磨耗量(不可补偿的踏面磨耗量)(mm); a . 1一一车轮最大旋削量(mm);1Jw0一一轨道竖向磨耗量(皿n);c线路中心线横向位差值(mm);.1 c一一站台区域中心线横向位差值(mm);.1C.1接触轨距相邻走行轨轨面高度公差值(mm);.1d一一轮对横向制造误差值(mm);6
16、 Llde一一钢轨横向弹性变形直线与曲线差值(mm);.1.轨道横向弹性变形量(mm);Np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竖向动挠度(mm);.1f.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竖向动挠度(mm);.1hc1一一两条钢轨的相对高度误差值(mm);Llhcz一一两条钢轨的相对高度的弹性变化量(mm);.1Hv1一一受流器非工作状态下竖向向上位移量(mm);.1一架空线抬升量(mm);Llf vw一一架空线磨耗量(mm);.1M,1一一转向架中心销安装定位误差值(mm);.1Ma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定位误差值(mm);.1M13一一车体半宽横向制造误差值(mm);.1M14一一车体表面设备安装误差值(mm);.1M1
17、5一一受电弓横向安装误差值(mm);.1Mt6一一车辆地板面未能补偿的高度误差值(mm);.1M11一一车体下部及吊挂物高度尺寸制造安装误差值(mm);.1Mt8一一车体上部或上部安装设备的高度尺寸制造安装误差值(mm); .1M19一一车体销外上翘下垂量(mm);.1M110一一转向架构架横向制造误差值(mm);.1M111一转向架构架向上竖向制造误差值(mm);.1M,12一一转向架构架向下竖向制造误差值(mm);.1M113一一转向架簧下部分横向制造误差值(mm);.1M114一一转向架簧下部分竖向制造误差值(mm);.1M11s一一受流器横向安装误差值及受流器横向尺寸公差值(mm) ;
18、 .1M116一一受流器竖向安装误差值及受流器竖向尺寸公差值(mm) 7 .1q1一一转向架轴箱轴承横向游间(mm);.1q2一一车轮横向弹性变形量(mm);.1q3一一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弹性变形量(或轴箱与导柱最大间隙)(mm); .1s.一一曲线轨距加宽外轨分量及外轨磨耗量(mm);.1s;一一曲线轨距加宽内轨分量及内轨磨耗量(mm);.1Shd一一受电弓相对车体横向晃动量(mm);.1Svw一一受电弓炭精板磨艳量(mm);tiw1一一转向架中心销径向间隙及磨耗量(mm);.1w2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横向弹性变形量(静态)(mm); tiw3一一转向架二系弹簧横向弹性变形量(动态)(mm);
19、 tiq一一车辆一系弹簧横向位移在曲线及直线上差值(mm);fiw:一车辆二系弹簧横向位移在曲线及直线上差值(mm);.cix.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外侧加宽量的总和(mm);Map一一车体横向偏移量(mm);tiXBq一一军体倾斜量(mm);tiX国一一车体及转向架由于轨道及车辆参数在曲线地段的变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mm);tiXci一车体及转向架由于轨道及车辆参数在曲线地段的变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mm);.cix,一一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内侧加宽量的总和(mm);tiX1一一构架横向偏移量(mm);tiXQ一欠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曲线外侧加宽量(mm);tiXQ;一一超高引起的设备
20、限界曲线内侧加宽量(mm);tiX一受流器横向偏移量(mm);Mw一一簧下部分横向偏移量(mm);tiY.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外侧加高(或降低)总量(mm);tiYaPu一一车体竖向向上偏移量(mm);8 lfBPd一一车体竖向向下偏移量(mm);LlY.r一一车轮轮缘部分竖向向下偏移量(mm);LlY gu一受电弓竖向向上偏移量(mm);LlY;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总的内侧加高(或降低)量(mm); Llfm车轮踏面部分竖向向下偏移量(mm);LlY一受流器向下偏移量(mm);LlY.u受流器向上偏移量(mm);LlYQ一一欠超高引起的设备限界加高或降低量(mm);LlYQ;一一超高引起的设备限
21、界加高或降低量(mm);Llftd一一转向架构架竖向向下偏移量(mm);LlY tu一一转向架构架竖向向上偏移量(mm);Llfwd一一簧下部分竖向向下偏移量(mm)。9 3 地铁限界计算的基本规定3.1 车辆限界的计算3.1.1 车辆限界的计算应符合下列原则:1 车辆限界的计算应以列车在平直线上,并用额定速度在整体道床的轨道上运行为基本条件。根据线路环境不向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高架线(或地面线)车辆限界两种基本类型。2 曲线地段增加的附加因素,不应在车辆限界内考虑,应在设备限界内考虑并加宽、加高。3 车辆限界的计算参数,按其概率性质应分成两大类,即随机因素和非随机因素。对非随机因素应按线性相
22、加合成;对按高斯概率分布的随机因素应采取均方根值合戚,将两大类相加形成车辆的偏移量。4对隧道内、高架线(或地面线)两类车辆限界均应采用统一的计算公式。计算时应根据不同外部条件合理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5 车辆限界的偏移量计算应按车体、转向架(构架、簧下部分、踏面、轮缘)、受电弓(受流器)三部分分别计算。3 .1.2 车辆限界应包括下列计算要素:1 车辆的制造误差值;2 车辆的维修限度;3 转向架轮对处于轨道上的最不利运行位置;4 转向架构架相对于轮对的横向及竖向位移量;5 车体相对于转向架构架的横向及竖向位移量;6 车体相对于轨道线路的最不利倾斜位置;7 车辆的空重车挠度差及竖向位移量;8 因车
23、辆制造、载荷不对称等引起的偏斜;JO 9 车辆一系悬挂及二系悬挂侧滚位移量;10 轨道线路的垂向及横向几何偏差、磨耗、维修限度及弹性变形量。3.1.3 区间平直线车辆限界应由计算车辆轮廓线各点坐标加横向及竖向车辆偏移量得到。偏移量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1 车体部分1)车体横向平移和车体倾角产生的横向偏移方向相同时:车体横向偏移量计算公式:I l - d 2n 1、.1Xep =I丁一-;-) + ( .1q1 + Llqz + .1q3) -;-+ n八ha+ (.1w1 + .1w2)乞一.1e 一一旦Y(l+ S) 1500 Y - hco Y -h一. + lOOm,g(l + S)I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JJ 96 2003 地铁 界限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