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208.4-2005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pdf
《GB T 18208.4-2005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208.4-2005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 120.25 P 15 -仔.于诅Ir.i.;:;:;:) -,:.;:. E画画自己击手.男息;,_.(.地r.;.:;-;.;.:.:.;飞.嘀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208.4-2005 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2005-03-28发布Post-earthquake field works P&rt 4: Assessment of direct loss 2005斗0-01实施GB/T 18208.4-2005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2 5 地震伤亡统计与失去住所人数估计.4 6 地震
2、直接经济损失7 地震救灾直接投入费用8 直接损失初步评估.7 9 续发地震损失评估.7 10 汇总和报告内容.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居住房屋等基础资料调查表.8 附录职规范性附录)公用、商用或生产用房等基础资料调查表(按用途归类填写).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抽样点房屋面积抽样调查汇总表.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各抽样点房屋抽样调查汇总表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各评估区房屋破坏比汇总表10附录k规范性附录)房屋室内财产损失抽样调查表.附录G(规范性附录)房屋单位面积室内财产损失汇总表.11附录H(规范性附录)企事业单位设备损失调查表附录1(规范性附录)室外财产损失抽样调查表. 12 附录J
3、(规范性附录)各类生命线工程结构及其他工程结构损失调查表附录K(规范性附录)按用途分类的房屋破坏面积汇总表.13 附录L(规范性附录)按行政区分类的房屋破坏面积汇总表.13 附录M(规范性附录)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汇总表.14 附录N(资料性附录)地震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报告内容.15 I GB/T 18208.4一2005前本部分依据中国地震局现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规定)(1997)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补充规定(1 999) ,吸收该规定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参考震害调查及震害损失评定工作指南)(1993)和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1998)制定的。地震现场工作国家标准包括以下部分z第1
4、部分z基本规定;第2部分z建筑物安全鉴定(GB18208.2一2001); 第3部分z调查规范(GBjT18208.3一2000);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jT18208.4-200日。本部分是第4部分z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规范性附录,附录N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jTC22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新疆地震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一凡、苗崇刚、宋立军、郭恩栋、林均岐、张令心。阳山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
5、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3. 1 3.2 地震灾害直地震灾害造地震直接经t地震动及地在成的经济损失。3. 3 重置费用repl1 基于当前价格,修所需费用。3.4 地震救灾投入费用地震救灾投入的各种费用,暂住等费用。3.5 3.6 地震灾区earthquake stricken area 地震发生后,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经济建设遭到破坏的地区。GB/ T 18207.1-2000中的定义3.5.2J地震极灾区extreme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GB/T
6、18208.4-2005 、w品等物质破坏造遭受地震灾害直接损失最严重的区域,不包括对社会经济元直接影响的地震地质灾害地区。3. 7 地震失去住所人敢number of homeless caused by earthquake 因地震失去住所而在室外避难人数。GB/T 18208.4一20053.8 房屋破坏比damage ratio of buildings 不同破坏等级的房屋破坏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3.9 损失比loss ratio 不同破坏等级的房屋或工程结构修复所需单价与重置单价之比。3.10 续发地震损失评估loss assessment of consequent eart
7、hquake 针对相同区域震群型的后续地震或强余震造成损失进行的灾害损失评估。4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4. 1 地震灾区调查4. 1. 1 确定地震极灾区位置及地震灾区范围,可通过地震台网测定参数、电话查询收集震害、航空照片识别、实地调查了解等方法进行综合判定。4. 1.2 在地震灾区调查,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一城镇村庄分布;一)村镇人口及分布;一-房屋类型;一-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一-人均或户均住宅建筑面积;一-各类房屋建造单价;一生命线系统构成;一一其他工程设施的规模和分布;一灾区经济及支柱产业p一-其他灾区特性资料(自然环境、民族构成等)。4.2 房屋破坏损失调查分区4.2. 1 地震灾区的
8、房屋破坏损失情况,应按农村评估区和城市评估区分别调查。4.2.2 在农村评估区,应将破坏连续分布的地震灾区分为若干子区,分区原则如下z一-6级(不含6级)以下地震,应至少将地震灾区分为2个子区,分界线宜选定在地震极灾区中心到地震灾区边界线的二等分距离处:一-67级(不含7级)地震,应至少将地震灾区分为3个子区,分界线宜选定在地震极灾区中心到地震灾区边界线的三等分距离处;一-7级以上(含7级)地震,应至少将地震灾区分为4个子区,分界线宜选定在地震极灾区中心到地震灾区边界线的四等分距离处;一)在地震极灾区震害分布不均匀时,宜将地震极灾区所在子区再分为2个以上的子区。4.2.3 在破坏连续分布的区域
9、之外的破坏区应单独作为评估子区。不应将此单独评估子区作为破坏连续分布评估区的边界。4.2.4 地震次生灾害波及范围所在区域,应单独作为评估子区。4.2.5 在城市评估区,可按行政区或街区划分评估子区,如果因场地条件等原因导致震害分布不均匀,宜按震害程度划分为若干评估子区。4.3 房屋建筑面积调查4.3. 1 按照地震灾区房屋结构类型,可将房屋划分为下列类别:一-钢结构房屋;2 GB/T 18208.4-2005 一钢筋j昆凝土房屋;砌体房屋(包括底框架和内框架结构); 一一单层钢筋棍凝土柱厂房;单层砖柱厂房;空旷房屋;一一木结构房屋(包括砖、土围护墙); 一一砖柱土坯房;一土坯房;一一一土窑洞
10、;一一石墙承重房;一一其他当地传统建筑。4.3.2 在每个评估子区,应调查各类房屋分别的总建筑面积。宜通过地震灾区地方政府按附录A与附录B填写。4.3.3 在无法得到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时,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各类结构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乘以所有房屋总建筑面积得到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4.3.4 在农村评估区,可通过人均房屋建筑面积或户均房屋建筑面积乘以人口或户数得到住宅房屋总建筑面积。加上公用房屋和厂房建筑面积得到房屋总建筑面积。4.4 房屋破坏等级划分4.4.1 应按照GB/T18208. 3-2000附录A1. 2将房屋破坏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5个等级。4.4
11、.2 对于简易房屋,如木结构房屋(包括砖、土围护墙)、砖柱土坯房、土坯房、土窑洞、石墙承重房等,可分为3个破坏等级,划分指标为:一-毁坏:同GB/T18208.3-2000附录A1. 2规定的毁坏或严重破坏的划分指标;一一一破坏:同GB/T18208. 3-2000附录A1. 2规定的中等破坏或轻微破坏的划分指标;一一基本完好:同GB/T18208.3-2000附录A1. 2规定的基本完好划分指标。4.5 房屋破坏比调查4.5.1 房屋破坏比应按不同房屋类别、不同破坏等级分别调查求得。4.5.2 房屋不同破坏等级的破坏面积,应采用抽样调查得到。对6级以下地震,地震极灾区内宜逐个村镇调查。应区分
12、评估子区和房屋类别,将各抽样点调查结果按附录C与附录D填写。4.5.3 抽样调查遵循以下原则:一-抽样点的分布,应覆盖整个地震灾区;一一抽样点应代表不同破坏程度,不应只抽样调查破坏轻微的点,或只抽样调查破坏严重的点;一一在农村评估区,应以自然村为抽样点,抽样点内的房屋应逐个调查;一在城市评估区,抽样点应选在房屋集中的街区,每个抽样点的覆盖面积不应少于一个中等街区;一在城市评估区,所有抽样点的房屋的建筑面积总和不应小于该城市评估区房屋总建筑面积的10%; 一一在城市评估区抽样点,应逐栋调查;因故无法逐栋调查时,每个抽样点调查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应少于该抽样点房屋总建筑面积的60%。4.5.4 农村评
13、估区抽样调查点的数目一-6级(不含6级)以下地震,抽样点数不应少于24个;一-67级(不含7级)地震,抽样点不应少于36个;一-7级以上(含7级)地震,抽样点不应少于48个;3 GB/T 18208.4-2005 一一一每个评估子区内的抽样点不应少于12个,当评估子区内村庄少于12个时,应逐个调查。4.5.5 分别计算每个评估子区不同类别房屋在各破坏等级下的破坏比,并将结果按附录E填写。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分别统计一个评估子区内所有抽样点某类房屋遭受某种破坏等级的破坏面积之和A;一一分别统计该评估子区内某类房屋总建筑面积5;一一评估子区内某类房屋遭受某种破坏等级的破坏比=A/S。4.5
14、.6 不应用各抽样点破坏比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估子区的破坏比值。4.5.7 当确定等震线(烈度分布)图后,应按照烈度分区再给出不同烈度区的各类房屋的各破坏等级的破坏比,并将结果按GB/T18208.3-2000附录C24.6 室内外财产损失调查4.6. 1 在每个评估子区内,区分选取不少于5户(栋)典型房的总建筑面积,求得二者4.6.2 每个评估子区将结果按附录G填写104.6.3 当房屋重失之中。4.6.5 价值50填写。价值504.6.6 对每个争损失,经核实后4.7.2 对公路、路、通信系统线路,5 地震伤亡统计与失5. 1 地震死亡、重伤和轻一死亡:因地震直接荔一一一重伤:需要住院治疗的
15、确;5.2 人员伤亡只统计人数。4圃,5.3 因救灾遇险、地震次生灾害导致死伤的人数应加以说明。5.4 出现因地震而失踪人员时,应予统计。5.5 应给出按村落或按街区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调查结果。5.6 失去住所人数T,宜根据下列方法估计:4 其中:T=+ d + e/ 2 =Xb-f a一一为调查中得到的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室夕国财产破坏数量和. ( 1 ) GB/T 18208.4-2005 b一一为调查中得到的户均人口;C一一为调查中得到的所有住宅房屋的毁坏建筑面积;d 为调查中得到的所有住宅房屋的严重破坏建筑面积;e一一为调查中得到的所有住宅房屋的中等破坏建筑面积;f一一为调查中得到的死亡
16、人数。6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6. 1 房屋及室内外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6. 1. 1 房屋破坏损失比应根据房屋类别、内适当选取。当地土建工程实际情况,在表1规定的范围单位为百分比C%)结构类别毁坏钢筋混凝土、砌体房屋工业厂房81100 81100 71lOO lOO%、30%. ( 2 ) 其中:hhh SRD b) c) 将所有房屋d) 将所有评估6. 1. 3 按照附录K和6. 1. 4 住宅和公用房屋室. ( 3 ) 其中:Sp一一该评估子区同类房屋总建筑面积;Rp一一该评估子区同类房屋某种破坏等级的破坏比;Vp一一该评估子区同类房屋某种破坏等级单位面积室内财产损失值。b) 将所有破坏等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208.4 2005 地震 现场 工作 部分 灾害 直接 损失 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