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722-2008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忙观测指标体系.pdf
《LY T 1722-2008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忙观测指标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1722-2008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忙观测指标体系.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YICS 65.020 B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1722 2008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Indicators system for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boreal forest ecosystem in cold temperate zone 2008-04-28 发布 2008 - - 实施 国 家 林 业 局 发 布 LY/T 1722 2008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王兵、周梅、冯林、王树森、王燕、马向前、高润宏、德永军、李少宁、余新晓、张慧东、刘殿国。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即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小气候及梯度指标、大气沉降指标、 寒温带特征指标、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3、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LY/T 1606-200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LY/T 1689-2007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雪水当量 water equivalent of snow 与积雪同重量水的深度。 3.2 雪密度 snow density 单位体积雪的质量。 3.3 导湿系数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permafrost 单位水势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量。 4 指标体系 4.1 气象 常规指标 观测指标见表
4、 1。 表 1 气象 常规指标1)指 标 类 别 观 测 指 标 单 位 观 测 频 度 天气现象 云量、风、雨、雪、雷电a每日 1 次 气压aPa 每日 1 次 作用在森林表面的风速ams-1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风 作用在森林表面的风向a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空气温度 最低温度a 每日 1 次 1)气象常规指标按国家标准气象站设置,作为站区的常规气象要素指标。 LY/T 1722 2008 最高温度a 每日 1 次 温度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 地表温度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 地表最低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地表最高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10cm深度土壤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
5、日 3 次20cm深度土壤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30cm深度土壤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40cm深度土壤温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80cm 深度土 壤温度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a%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 总辐射量aWm-2每小时 1 次 净辐射量aWm-2每小时 1 次 分光辐射aWm-2每小时 1 次 日照时数ah 连续观测或每日 1 次辐 射 UVA/UVB辐射 量aWm-2每小时 1 次 降水总量amm 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大气降水 降水强度ammh-1连续观测或每日 3 次水面蒸发 蒸发量amm 每日 1 次 a 指标引自 L
6、Y/T1606-2003。 4.2 森林小气候及梯度指标 观测指标见表 2。 表 2 森林 小气候及梯度指标2)指 标 类 别 观 测 指 标 单 位 观 测 频 度 天气现象 气压 Pa 连续观测 林冠上方 3m 处风速 ms-1连续观测 林冠中部风速 ms-1连续观测 林冠下方 1.5m 处风速 ms-1连续观测 地被物层风速 ms-1连续观测 风 林冠上方 3m 处风向 连续观测 冠层上方 3m 处温度 连续观测 林冠中部温度 连续观测 林冠下方 1.5m 处温度 连续观测 空气温度 地被物层温度 连续观测 树干温度 地上胸径处温度 连续观测 地表温度 连续观测 10cm 深度土壤温度
7、连续观测 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20cm 深度土 壤温度 连续观测 2)森林小气候及梯度指标要求全部用自动化仪器连续观测。数据记录间隔为 10 分钟。 2 LY/T 1722 2008 30cm 深度土壤温度 连续观测 40cm 深度土壤温度 连续观测 80 cm 深度土壤温度 连续观测 冠层上方 3m 处湿度 % 连续观测 林冠中部湿度 % 连续观测 林冠下方 1.5m 处湿度 % 连续观测 空气相对湿度 地被物层湿度 % 连续观测 10cm 深度土壤含水量 连续观测 20cm 深度土壤含水量 连续观测 30cm 深度土壤含水量 连续观测 40cm 深度土壤含水量 连续观测 土壤体积含水量 80
8、cm 深度土 壤含水量 % 连续观测 总辐射量 Wm-2连续观测 净辐射量 Wm-2连续观测 直接辐射 Wm-2连续观测 反射辐射 Wm-2连续观测 紫外辐射 Wm-2连续观测 辐 射 日照时数 h 每日 1 次 4.3 大气沉降指标 观测指标见表 3。 表 3 大气沉 降指标3)指 标 类 别 观 测 指 标 单 位 观 测 频 度 大气降尘 大气降尘总量 tkm-2每月 1 次 SO42-、 NO3-、 Cl-、 NH4+、 Ca2+、 Mg2+、K+、Na+mgL-1每次降水时观测 电导率 Scm-1每次降水时观测 大气湿沉降apH 值 每次降水时观测 大气气体污染物 CO、 CO2、C
9、H4、NOX(以 NO2计)、O3、SO2mgm-3或gm-3每月 1 次 a 大气沉降采样器放置高度距地面 5m15m 。 4.4 寒温 带特征指标 观测指标见表 4。 3)生态站结合当地实际可选做此类指标。 3 LY/T 1722 2008 表 4 寒温带特征指标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单位 观测频度 冻土分类a每 5 年 1 次 粒度 m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密度 mgm-3每隔 1 年观测一个冻融期冻土容重 gcm-3每隔 1 年观测一个冻融期冻土含水量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冻土中未冻水含量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冻土水势 kPa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导湿系
10、数 cms-1每隔 1 年观测一个冻融期导热系数 wm-1k-1每隔 1 年观测一个冻融期冻结温度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融化温度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10cm 深度土壤温度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冻土深度 m 每 5 年 1 次 冻土活动层深度 m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最大季节冻结深度 m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最大季节融化深度 m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冻土基本性质 土壤冻结及解冻时间 日期 每隔 1 年观 测一个冻融期地貌类型b每 5 年 1 次 冻融侵蚀 侵蚀强度 级 每年 1 次 降雪量 mm 冬季连续观测 雪被厚度 cm 每月 1 次 雪温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1722 2008 温带 森林 生态系统 观测 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