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pdf
《LY 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 /T 1683-2006 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Standard on classifying the threatened status of wild flora in China 2006-08-31发布2006-12-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0302000035 LY /T 1683-2006 目次前言.田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基本规定4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类型.4 5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指标.4 6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调整.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时需提交的文件记录.8
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应用标准的相关要求I LY/T 1683-2006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委员会制定的(IUCN红色名录等级标准),与(IUCN红色名录等级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t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E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喊润国、成克武、王春玲、张炜银。阳山LY/T 1683一2006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划分标准、受威胁等级调整的规定和受威
3、胁等级划分时应按照附录A提交的文件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野生植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分类单位taxonomic unit 物种分类的等级单位,指野生植物中,种或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包括种、亚种、变种、变型。2.2 野生植物wild f10ra 生长于其自然分布范围内,通过自然繁殖产生个体的植物分类单位,以及归化的生长于过去栖息地的植物分类单位。2.3 种群population 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某一分类单位的所有个体的集合。2.4 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 一个分类单位中成熟个体的数量。2.5 亚种群
4、subpopulation 一个种群在地理上或其他方面孤立的群体,各群体之间很少有个体或基因的交流。2.6 成熟个体mature individuals 己知、估计或推断的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总数。2. 7 世代generatiQn 当前群体(如种群中新生个体)的上一代的平均年龄。2.8 减少reduction 在特定时间段内以百分比表示的成熟个体数量的下降。2.9 持续衰退continuing decline 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存在的下降,有可能是平稳的、不规则的或零星的,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衰退将有可能持续下去。L Y /T 1683-2006 2.10 严重破碎severely fragn
5、nented 一个分类单位的大多数个体生活在数量小和相对孤立的亚种群中,这些亚种群可能由于繁殖、扩散能力的不断减小而逐步灭绝。2. 11 极度波动extrenne f1uctuations 一个分类单位的种群大小或分布面积所呈现出的大范围、频繁而快速的变化。2. 12 分布区extent of occurrence 包括一个分类单位所有己知、推断或估测的发生地点(不包括偶现种的发生地点)在内的最短连续边界所围成的面积(图lA、B)。分布区通常根据最小凸多边形的面积来度量(该最小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不能超过1800,并包括所有出现的位点)。2. 13 占有面积area of occupancy 一个
6、分类单位在其分布区之内实际占有的面积(不包括偶现种的占有面积)(图lC)。占有面积的大小与测定时图幅的比例尺大小成函数关系,应当根据该分类单位的生物学特性、所受威胁的类型和可利用的数据选择适宜的比例尺。 、 r . .t .uez -. -41 A B C A 表示已知、推断或预测的物种的目前空间分布:B一一一表示分布区的可能边界,边界内的面积即为物种的分布区面积;C 表示占有面积的一种计算方法,即各个分布地点所在的方形样格的面积总和。固1分布区与占有面积的两个示例2 LYjT 1683一20062. 14 地点location 地理上或生态上独特的面积区域,某一单独的威胁事件(如污染)可以很
7、快影响到处于此区域的一分类单位的所有小体。二个地点的大小取决于威胁事件发生时所覆盖的面积,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亚种群的所有或部分个体。在一个分类单位受到多个威胁事件影响时,地点的确定需要考虑最严重的威胁的覆盖面积。2. 15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根据已知的生活史、生境要求、威胁因素和任何具体的管理措施,估计一分类单位灭绝的可能性的任何一种分析形式。2. 16 生境habitat 一分类单位生存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矿物质、湿度、温度和地形在内的一组特定的环境条件。2.17 历史分布范围historic range 己知的或推断的一分
8、类单位在过去分布的地理范围。2.18 个体individual 一分类单位中的一个成员。2.19 观测observed 根据对种群中所有已知个体的观察记录资料而直接获取的信息。2.20 估计estimated 根据计算获取的信息,计算过程中可能包括有关取样的统计学假设,或观测变量(如丰富度指数)与目标变量(如成熟个体数量)的生物学假设。2.21 预测projected 与估计相同,但是外推的目标变量为将来时间段,预测变量过程需要对外推方法进行讨论(如证明统计假设或种群模型是合理的),也要将目前的或潜在的威胁外推到将来,包括它们的变化速率。2.22 积)。2.23 推断inferred 根据与目
9、标变量间接相关的变量获取信息,变量与目标变量具有相同的单位类型(如个体数量或面猜测suspected 依据环境方面的资料证据或者根据不同单位类型的变量获得信息,如根据生境质量下降或疾病的发生获得的种群减少百分数。2.24 偶现种vagrant 一个分类单位(或种群)在某个区域偶尔出现极少数个体。3 L Y /T 1683-2006 2.25 挽救效应rescue effect 通过自然或人为等方式将繁殖体移人到目标种群的分布区域,从而挽救该种群脱离灭绝风险。2.26 降级与升级downgrading and upgrading 根据一分类单位减少的或增加的灭绝危险来调整其受威胁等级,降级指灭绝
10、危险的减少,升级指灭绝危险的增加。3 基本规定3. 1 本标准在受威胁等级划分时,所有的物种都以同样的重要性对待。它提供了对野生植物进行有效保护的一个基准。3.2 对于一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进行受威胁等级划分时,不考虑该分类单位的异地栽培及扩繁状况。3.3 应用本标准对个分类单位受威胁等级划分时,须提交附录A所规定的相关的文件记录。3.4 应用本标准对个分类单位受威胁等级划分时,相关指标的确定见附录B。4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类型本标准将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为灭绝extinct(EX)、野外灭绝extinctin the wild(EW)、极危criticallyendangered
11、(CR)、濒危endangered( EN )、易危vulnerable(VU)、渐危nearthreatened (NT)、低危leastconcern(LC)7个等级类型。5 我国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划分指标5. 1 灭绝与野生灭绝5. 1. 1 当一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和非野生种群都满足下列5.1. 25. 1. 3中任意一个条件时,其受威胁等级可确定为灭绝;当一个分类单位的野生种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非野生种群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该分类单位属于野生灭绝。5.1.2 所有证据表明该分类单位的最后一个个体(包括根茎、种实和其他部分)已经死亡;5. 1.3 在该分类单位生命周期中合适时间范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1683 2006 中国 野生植物 威胁 等级 划分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