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7811-2006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
《HB 7811-2006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7811-2006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FL 1117 HB 7811-2006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inlet and exhaust system of gas turbine Turnkey installation 2006-12-15发布2007-05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目IJ1=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HB 7811-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安装公司、中航世新
2、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道敏、张茂林、武文华、彭建军、山永康、张华。 1 范围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通用技术要求HB 7811-2006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轮机成套设备进、排气系统(以下简称进排气系统)中进气过滤装置、消声装置、余热利用设备、低排放设备等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燃气轮机试车台和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压气机试验台、注水泵站、天然气增压站等的进、排气系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3、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5一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0489一1989轻型燃气轮机通用技术要求GB 14098-1993燃气轮机噪声GB 18345-2001燃气轮机烟气排放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B 7257一1995轻型燃气轮机进气过滤器阳日001-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JB/T 8953.3一1999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设备采购余热锅炉3 环境和运行要求3. 1 运行环境进排气系统设计前,应提供使用的地理情况,气象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区性质(周围现状和环境规划)。
4、3.2 场地细则进排气系统设计前,应明确电站总图布置、机组安装方式(固定式和移动式)及燃气轮机台数。3.3 装机方案和运行方式装机布置方案包括简单循环和复杂循环(联合循环和热电联供等)。参照GB10489-1989第6章规定的运行方式设计进、排气系统。3.4 进排气系统运行基本参数运行基本参数包括:a) 进气空气流量、组分(含尘量等)、允许压损、进入的空气温度范围和流场要求:b) 排气流量、温度、允许背压、烟气成分。3.5 进排气系统连接界面界面要求如下za) 进、排气系统设备与燃气轮机相连接的界面尺寸和相关位置,或与燃气轮机机组箱装体相连接的界面只寸和相关位置:b) 允许进、排气系统施加于燃
5、气轮机的力、压力降和热膨胀;HB 7811-2006 c) 燃气轮机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振动特性,对进、排气系统设计的声学要求。4 进排气系统组成4.1 简单循环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一般可包括进气过滤装置、进气冷却系统、进气消声装置、转接段、弯管以及排气过渡段(或涡壳)、膨胀节、排气消声装置、烟囱、支架等。4. 2 联合循环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一般可包括进气过滤装置、进气冷却系统、进气消声装置、转接段、弯管以及排气过渡段、膨胀节,旁路烟囱(或不设置旁路烟囱)、烟气挡板、排气消声装置、余热回收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主烟囱、支架等。5 进排气系统布局5. 1 固定式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进排气系统总体要
6、求固定式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进排气系统包括露天型和室内型两种布置方式。总体要求如下:a) 进、排气系统管道的走向和空间位置z根据运行环境、场地状况和厂站总体规划要求,与燃气轮机附属设备的布置协调进行。总体设计时,进、排气系统外部轮廓应包括检修通道和爬梯的尺寸;b) 进、排气系统的布局应考虑防火、防爆的要求:c) 按进、排气系统设备及管道的布置和受力情况,给出土建基础设计条件;d) 根据燃气轮机的空气流量、压力损失的要求,进行进、排气系统的设备选型及管道只寸、气动轮廓的计算:e) 燃气轮机采用气体燃料时,室内型布置,应设置机房通风系统。5.2 移动式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进排气系统总体要求移动式燃气轮
7、机成套设备的进排气系统包括车载型和列车型两种布置方式。总体要求如下za) 车载型:进、排气系统宜采用紧凑形气动布局,设计或选用高效精巧的过滤、消声部件,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满足性能要求:b) 列车型:进、排气系统宣采用标准集装箱列车式布局,部分高位部件(空气过滤装置、进、排气消声装置等)在使用现场组装。5.3 过渡管道按进、排气系统的布局设计过渡管道(包括转接段、弯管等)。各部件间的过渡管道一般宜采用夹层结构。除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外,还应进行隔声、隔热设计,确定夹层结构尺寸和组成。由进气室通向燃气轮机的弯管,直设有薄板形拐角导流片。6 进气系统6. 1 通则进气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冷却系统,防冰系
8、统和消声装置等(其中消声装置见第7章)。根据环境条件和用户要求配置设备。6.2 进气过滤装置6.2.1 适用环境过滤装置通常取温带或亚热带大气气象条件,宜按一般城市环境(空气中含尘浓度不超过O.3mg/Nm3)进行适用设计。对于干燥高温区、严寒高原区、沙漠地区、沿海或海上环境,过滤装置应作相应选择。6. 2. 2 过滤要求过滤要求见HB7257一1995。2 HB 7811 -2006 6.2.3 过滤装置的分类和应用根据HB7257-1995规定的过滤装置的分类和典型工作环境等级,在燃气轮机进气道可设置不同类型的过滤器。其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宜设置脉冲喷吹自动清洗系统。6.2.4 过滤装置总体布
9、置总体布置要求如下:a) 根据通过的流量、允许的压力损失和过滤装置的阻力系数确定进气室的通流面积。应保证过滤装置在规定的清洁压降和污染压降下的流量特性,满足燃气轮机的工作要求:b) 进气方向应防止废气被吸入压气机:c) 进气室上应设有防风和防雨、雪的防护罩:d) 通常情况下,进气口应在地面3m以上:e) 采用无自清系统的空气过滤装置,超过规定的压差时,宜设置报警装置。6.2.5 过滤元件的材料选择过滤元件的过滤介质、密封措施和结构形式的技术要求按皿7257一1995中的有关规定。特殊环境下使用的过滤元件,对过滤介质的过滤效率和寿命应进行专门的试验。6.3 进气冷却系统在干燥高温地区,需要时宜安
10、装冷却系统,常用的有致冷式冷却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压缩式制冷系统等)和蒸发式冷却系统(包括水蒸发冷却系统,水雾化冷却系统等)。应根据燃气轮机性能、运行方式、环境特点、现场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6.4 防冰系统在易结冰地区,直在进气空气过滤器前方配备结冰传感器和防冰系统,保证进气温度不低于50C,防止高效空气过滤元件结冰堵塞。典型方案如下:a) 从压气机引气直接加温进口气流;b) 引入动力涡轮的废气(燃料为天然气)直接加温进口气流;c) 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余热,进口气流通过热交换器加温后,再回到进气口;d) 在燃气轮机机组外设置锅炉,用蒸汽加热进口空气。7 消声装置7. 1 总则根据燃气轮机
11、的声源特征(声功率级及频谱特性)、当地噪声标准和卫生防护距离等因素,参照GB 14098-1993及GBJ87一1985中介绍的方法,和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气动力要求协调,进行噪声控制设计。具体要求如下:a) 简单循环下,典型燃气轮机的声功率级及频谱特性参见附录A;b) 进气消声装置降低以高频为主的宽频带噪声:c) 燃气轮机的排气噪声经旁路烟囱或余热锅炉主烟囱衰减后,不能达到环境标准时,在旁路烟囱(或简单循环排气道)及余热锅炉通路中都应设置消声装置降低以低频为主的宽频带噪声:d) 消声元件应具有良好的气功外形,宜在元件进、出口端采用流线体形。消声装置布置应有利于改善流场,进、排气消声装置的压力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7811 2006 燃气轮机 成套设备 排气 系统 通用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