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773-2008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pdf
《DB34 T 773-2008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773-2008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DB34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7732008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2008-04-03 发布 2008-04-03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773200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茶园种植 . 2 6 采摘 . 3 7 加工 . 3 DB34/T 7732008 II 前 言 安徽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茶叶的生产加工和管理技术不规范,茶叶的质量不稳定,造成出口贸易受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我省茶叶产品质量,规范我
2、省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休宁县荣山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静、刘铁兵、陶运来、施丰声、田素润、蒋俊树、郭德军、李尚庆、殷俊峰、刘琴芳、刘志宏、聂磊、朱静。 本标准于2007年4月3日发布。 DB34/T 7732008 1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清洁茶生产加工的
3、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茶园生产管理技术及鲜叶采摘、加工厂、人员、加工技术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清洁茶的初制和精制加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4、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 清洁茶生产 清洁茶生产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化能源、原材料、生产工艺技术和监控措施,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污染,通过清洁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生产方式,生产出的茶叶。 清洁茶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农药、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或者达到
5、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公众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燃气设备 以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燃油设备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产地环境 DB34/T 7732008 2 清洁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020 的要求。 清洁茶园应远离城镇、工厂、交通干线,附近没有污染源,茶园四周生态条件良好,植被良好,具备无公害茶园立地条件。 清洁茶园与常规农业区必须有不影响清洁化生产的 30 米以上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以山、河流、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人工树林和作物。 清洁茶园应根据园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设置道路、排灌水系统。清洁茶园与常规农业区的排灌
6、系统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业区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清洁茶园。 应保持清洁茶园生物的多样性,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带来的病虫草害流行。 茶园种植 种苗 清洁茶园种植的茶树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并表现出多抗性。品种搭配应保持遗传多样性。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中规定的12级标准。禁止使用基 因工程、辐射处理技术生产的种苗。 种植和茶园管理 清洁茶的种植和茶园管理应符合 NY/T 5018 规定的程序进行。 清洁茶园的施肥品种应符合NY/T 394 的规定,实行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不得城市污泥,以防止对土壤造成污染。 病虫草害的防治 a)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
7、理”的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b) 农业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选用抗性强的茶树品种,加强茶园科学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采用合理修剪,勤除杂草,冬季清园,并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合理施肥,加强肥培管理,健壮树势,增强茶树的抗病虫能力。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c) 物理防治:允许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热等)人工或器具防治病虫害,如人工捕杀
8、、机械捕捉、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 d)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茶园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e) 化学防治:不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允许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执行NY/T5018 附录B 、附录 C规定品种,按照NY/T 393 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间隔期内不得采摘。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合理混用、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减少病虫的抗药性。改进喷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注意喷药质量,减少喷药次数。尽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773 2008 清洁 生产 加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