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222-2006 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pdf
《GB T 20222-2006 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222-2006 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310 A 90 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0222-2006 防复印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ti-copying technical products 2006-04-0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人2006-10-01实施061205000048 GB/T 20222-2006 前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南开戈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清华试金石新技
2、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伯平、谢伟、陈大年、杨联明、姜承益、王军民。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 GB/T 20222-2006 防复印技术产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复印技术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评定和试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利用防复印材料、防复印版纹设计、可鉴别复印件的识别技术产品和具有防复印功能的智能复印机等来实现防复印的防复印技术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8.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z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 1-2003, ISO 2859-1: 1999 , IDT)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10992.1-1999静电复印机文件复印机GB/T 17004一1997防伪技术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防复印anti-copying 防止用复印的方法来进行仿制和复制的措施。3.2 防复印技术anti-copying techniques 防止用复印的方法来进行
4、仿制和复制的技术。3.3 防复印技术产晶anti-copying technical products 以防复印为目的,采用防复印技术制成的、具有防复印功能的产品。3.4 防复印材料anti-copying materials 具有防复印功能的纸张、薄膜、油墨等材料。3.5 原件original 被用来复印的物件。3.6 有防复印功能的智能复印机anti-copying intelligent copier 通过在复印机上设置智能识别装置,使特定原件不能被非法或非授权仿制和复制。3. 7 复印件copy 原件经复印得到的复制件。GB/T 20222一20063.8 防复印效果anti-copy
5、ing effect 采用防复印技术以后,使原件具备防止用复印的方法来进行仿制和复制的效果。3.9 版纹screen Iines 利用特殊手段使底色、文字、图案、图像等版面成员形成不同的特殊纹理。3.10 菁示性文字或圈像warning characters or image 用于提示阅读者,能够区分复印件和原件的文字信息或相关的图案,如作废飞无效、复制件、VOID、COPY等。3. 11 防复印测试样本aDJI-含有指定信息内容E形视标ESha 具有特定结构4 分类防复印技术产I类防复印E类防复印皿类防复印5 要求5. 1 具有I类防复印所述的防伪技术产品的技5. 1. 2 通过专用识别仪器
6、对以实现对原件与复印件的鉴别。在原件上设置由警示性文字或图像构图像。5.3 具有E类防复印效果的防复印技术产品应达到由原件得不到复印件,或者复印件无法阅读,或者仅部分可阅读的效果。E类防复印效果用不同等级来表示,从高到低分为1至5级。防复印技术产品的皿类防复印效果不应低于5级。皿类防复印效果等级按7.3评定。2 GB/T 20222一20066 试验方法6. 1 复印设备的复印质量指标和工作条件试验所采用的复印设备的复印质量指标以及复印设备的工作条件均应满足GB/T10992. 1- 1999 中4.11. 1所提出的复印品质量要求。6.2 具有I类防复印效果的防复印技术产晶6.2. 1 采用
7、了防伪技术的防复印原件,按照6.1所述的要求制备复印件,根据相应防伪技术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来检测原件和复印件是否具有声明的防伪特征。6.2.2 按照6.1所述的要求制备复印件,利用主且提旦出器对原件、复印件进行比对、鉴别,相关的试验方法应按照专用识别仪器相应的产品司官标准来进行。6.3. 1 原理通过目视测试法,图像。6.3. 2 复印要求6.3.3 测试要求a) 光源为b) 检测者c) 检测者在b) 6.4.1 原理制备具有E类防复同一行中大小一致的多行备复印件,检测者在适当的是否出现警示性文字或宇内容或图像。别的警示性文字小的、不同开口方向的、理。,且防复印测试样本为原件制上每行E形视
8、标中各个视标的开口方向。如果一行中能够正确智、别开口方商叮E丁在视标数量歹粤、于一定数目,那么就认为该行大小的E形视标是可识别的,反之则认件的防复印效果就越好。不同视力的检测者采用不同的检测距离,检测者通过目视识别防复印测试样本中最小一行全部10个E形视标来确定该检测者的检测距离。6.4.2 防复印测试样本制作方法防复印测试样本中E形视标的结构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按照附录B的规定制作防复印测试样本。其中的图B.1、图B.2、图B.3、图B.4给出了四个符合附录B中a)、b)、c)、d)、e)、f)以及h)中1)、2)要求的防复印测试样本E形视标图示例,它们的E形视标排列方式不同。3 GB/T
9、20222-2006 6.4.3 复印要求按照6.1所述的要求复印。6.4.4 测试要求a) 检测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为1.01.5(国际标准视力表)。b) 复印件或防复印测试样本放置在照度恒定的环境中,复印件、防复印测试样本上各处的照度均匀,为500lx士1001x。c) 目视观测开始前应该让眼睛有5min以上的时间适应检测环境。d) 持续目视检测达到30min后,应让眼睛休息5min再测试。e) 每次确定检测距离达1h后需要重新确定检测距离。6.4.5 测试步骤a) 制备防复印测试样本z按照6.4.2制备。b) 制备防复印测试样本的复印件。c) 利用防复印测试样本的最小一行(第七行)E形视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222 2006 复印 技术 产品 通用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