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2241A-2004 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pdf
《QJ 2241A-2004 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2241A-2004 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1820 QJ 2241A2004代替 QJ 22411992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ntennas of returnable satellite 20040901发布 2004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2241A2004 I前言 本规范代替QJ 22411992回收型卫星天线通用技术条件。 本规范是在QJ 22411992的基础上,增加了S频段测控天线、GPS天线的内容,删去了遥测、遥控、测速、测距及实时数据传输天线的内容;对部分电性能、环境试验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部分性能要求
2、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专业技术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乔纪灵、孙振意。 本规范于1992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J 2241A2004 1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返回式卫星天线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本规范适用于返回式卫星天线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3、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JB 150.3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试验 GJB 150.15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加速度试验 GJB 150.1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 GJB 150.18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 GJB 2998 卫星产品标志 QJ 1729A1996 航天天线测试方法 QJ 2359 测试用标准天线 QJ 2630.1 卫星组件空间环境试验方法 热真空试验 QJ 2630.3 卫星组件空间环境试验方法 真空放电试验 QJ 2850 航天产品多余物预防和控制 QJ 3065.1 元器件选用管
4、理要求 QJ 3065.2 元器件采购管理要求 QJ 3065.3 元器件监制与验收管理要求 QJ 3065.4 元器件筛选与复验管理要求 QJ 3065.5 元器件失效分析管理要求 3 要求 3.1 总则 返回式卫星天线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应详细规范规定的所有要求。本规范的要求与详细规范不一致时,应以详细规范为准。 3.2 组成 返回式卫星天线包括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引导信标机天线、回收信标机天线、S频段测控天线、GPS天线及其馈电网络等。 3.3 尺寸 天线外形尺寸及安装接口尺寸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 3.4 重量 天线的重量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要求。 QJ 2241A2004
5、 23.5 外观质量 天线的表面涂敷应均匀、一致,符合射频性能和热控要求。产品表面无毛刺、无伤痕,金属表面无锈蚀。 3.6 标志和代号 天线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JB 2998的规定,标明产品代号、制造年月、制造批次、研制单位。天线射频端口应标明端口编号。产品标志选用机械刻制后填漆的方法,产品标志位置应在天线安装与检查时能清晰易见。 3.7 设计与结构 3.7.1 稳定性 在正常的贮存、运输、试验、发射、在轨运行、回收等环境条件下,天线产品性能满足要求。 3.7.2 牢固性要求 天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返回式卫星主动段的气动冲刷要求,并满足卫星主动段、轨道运行段、再入返回段的各种力学环境要求。
6、3.7.3 防热要求 3.7.3.1 S频段测控天线、GPS天线 S频段测控天线和GPS天线安装在卫星的制动舱和服务舱,在卫星主动段和轨道运行段工作,不随回收舱再入大气层,因此天线应能承受卫星主动段的气动加热,在结构上则允许天线适当突出星体表面,但应为低剖面,以减小气动阻力。天线所选用材料应满足卫星主动段的高温环境要求。 3.7.3.2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引导信标机天线 该类天线安装于卫星回收舱,需要随回收舱再入大气层,因此天线应能承受再入返回段的热烧蚀。在结构上宜选用含防热天线窗的平装天线,平装于卫星壳体而不突出于卫星表面。 3.7.3.3 回收信标机天线 回收信标机天
7、线安装于卫星回收舱球底,需要随回收舱再入大气层,天线应不影响制动舱和回收舱两舱对接和分离,应能承受再入返回段的热烧蚀。天线宜采用可压缩结构,在卫星主动段、轨道运行段被压缩在卫星舱内的天线座中。当回收舱在再入返回段进入大气层大约距离地面17km时,回收信标天线盖抛掉,天线振子弹出至预定长度开始工作。 3.7.4 耐辐照 天线应能满足空间辐照的环境要求,使产品在详细规范规定的辐照条件下仍能达到规定的功能。天线中如含有首次上星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按详细规范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空间辐照试验。 3.7.5 元器件、紧固件 元器件的选用、采购、监制与验收、筛选与复验、失效与分析应分别按QJ 3065.1QJ
8、3065.5的规定执行。紧固件的选用按有关详细规范的规定执行。 3.8 电性能要求 3.8.1 工作频带 各天线的工作频带分别为: a)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5600 MHz7MHz; b) 引导信标机天线:2752.5 MHz2MHz; c) 回收信标机天线:243 MHz2MHz; QJ 2241A2004 3d) S频段测控天线:2025 MHz2290MHz; e) GPS天线:1575.42 MHz2MHz。 3.8.2 方向图和增益 依照图1所示的卫星坐标系,各天线的增益(含馈电网络)应满足以下要求: 图1 卫星坐标系 a)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雷达应答机发射天
9、线、引导信标机天线:0360时,在075和105180的两个锥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不低于12dBi; b) 回收信标机天线:在14|166绕X轴的环状波束范围内,天线增益不低于12dBi; c) 安装于制动舱的S频段测控天线:0360时,在076和104180的两个锥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不低于12dBi; d) 安装于服务舱的S频段测控天线:0360时,在076的锥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不低于11dBi; e) GPS天线,近半球覆盖(指向天顶): 在105180范围内,天线增益不小于3dBi; 在100105范围内,天线增益不小于3.5dBi; 在 95100范围内,天线增益不小于4dBi; 在 0
10、80的后瓣区域内,天线增益不大于16dBi; 在 95180范围内,天线相位方向图每空间角度内的相位变化率不大于5。 3.8.3 驻波比 S频段测控天线(含馈电网络)的驻波比,在工作频带范围内不大于1.5;其余各天线(含馈电网络)的驻波比,在工作频率上不大于1.5,在工作频带范围内不大于2。 3.8.4 极化特性 各天线的极化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引导信标机天线、GPS天线为右旋圆极化; b)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S频段测控天线为左旋圆极化; c) 回收信标机天线为线极化。 3.8.5 轴比 圆极化的单元天线在主波束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轴比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雷达应答机发
11、射天线、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引导信标机天线的轴比不大于3dB; QJ 2241A2004 4b) S频段测控天线的轴比不大于4dB; c) GPS天线的轴比不大于2dB。 3.8.6 天线支路间的隔离度 安装于制动舱的S频段测控天线,其二元阵两支路间的隔离度不小于25dB。 3.8.7 天线支路间的功分比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引导信标机天线支路间的功分比均应满足:Z向与Z向功分比约为3:1;制动舱S频段测控天线支路间的功分比应满足:Z向与Z向功分比约为1:1。 3.8.8 功率容量 天线及馈电网络的功率容量应满足星上发射机功率容量的要求。 3.8.9 天线间的隔离度 天线间
12、的隔离度不小于30dB。 3.8.10 电接口 采用50同轴传输系统,射频端口选用类型应符合详细规范的规定。 3.9 环境适应性 3.9.1 加速度 天线应能承受表1所规定的加速度环境条件。 表1 加速度环境条件 纵轴 横轴 天线名称 加速度值g 加速度变化率g/s 加速度值g 加速度变化率g/s 停留时间min 方向 GPS天线 9 0.5 2 0.5 2 两个方向 S频段测控天线 9 0.5 12 1 2 两个方向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 引导信标机天线 回收信标机天线 16.5 0.5 12 1 2 两个方向 3.9.2 冲击 天线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的冲击环境条件。 表2
13、 冲击环境条件 天线名称 项 目 条 件 频率 100 Hz400 Hz 400 Hz3000 Hz 冲击谱响应值Q=10 6 dB/oct 800 g 方向 两个方向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 引导信标机天线 回收信标机天线 S频段测控天线 次数 3次 频率 100 Hz800 Hz 800 Hz3000 Hz 冲击谱响应值Q=10 6 dB/oct 1200 g 方向 两个方向 GPS天线 次数 2次 QJ 2241A2004 53.9.3 正弦振动 天线在交收检验中应能承受表3所规定的交收级正弦振动环境条件,在鉴定检验中应能承受表4所规定的鉴定级正弦振动环境条件。 表3 交
14、收级正弦振动环境条件 条 件 频率 天线名称 项 目 8Hz20Hz 20Hz40Hz 40Hz100Hz 加速度g 1.85 510 10 时间s 50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 引导信标机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加速度g 2.77.5 7.515 15 时间s 50 回收信标机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加速度g 27 710 10 时间s 50 S频段测控天线 GPS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表4 鉴定级正弦振动环境条件 条 件 频率 天线名称 项 目 8 Hz20 Hz 20 Hz40 Hz 40 Hz100 Hz 加速度g 2.346.5 6.513 13 时间s 100 雷达应答
15、机接收天线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 引导信标机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加速度g 3.519.75 9.7519.5 19.5 时间s 100 回收信标机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加速度g 2.69.1 9.113 13 时间s 100 S频段测控天线 GPS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3.9.4 随机振动 天线在交收检验中应能承受表5所规定的交收级随机振动环境条件,在鉴定检验中应能承受表6所规定的鉴定级随机振动环境条件。 3.9.5 温度循环 QJ 2241A2004 6天线在交收检验中应能承受表7所规定的交收级温度循环环境试验条件,在鉴定检验中应能承受表8所规定的鉴定级温度循环环境试验条件。 表5 交收级随
16、机振动环境条件 天线名称 项 目 条 件 频率 10 Hz300 Hz 300 Hz800 Hz 800 Hz2000 Hz 谱密度 6 dB/oct 0.06 g2/Hz 9 dB/oct 总均方根加速度 7.5 grms时间 60 s 雷达应答机接收天线 雷达应答机发射天线 引导信标机天线 回收信标机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频率 10 Hz200 Hz 200 Hz700 Hz 700 Hz2000 Hz 谱密度 6 dB/oct 0.12 g2/Hz 12 dB/oct 总均方根加速度 9.74 grms时间 60 s S频段测控天线 GPS天线 方向 两个方向 表6 鉴定级随机振动环境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2241 2004 返回 卫星天线 通用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