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pdf
《CECS 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 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pdf(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1昆凝土泪合结构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mixed structure of tall buildings CEC百230200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 0 0 8年11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京一一叩川队叩,叫冉冉卢缸且也越品噩噩噩盛马卢一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 2008 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时也址北京市四城区水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胆C座4层(邮政编码1
2、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宜行廊坊市?每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850X 1168毫来1/32 5.125印张130千字2008年10月第1版2008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8100册飞足统一书号,1580177 085 定价,40.00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29号关于发布高层建筑钢-t昆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J建标协字第33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海合结构设计规程),经本协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
3、编号为CECS230 2008,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00八年七月十七日IJIJ 古同-1 .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33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近年来,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虽然对这种结构设计的若干基本问题作出了规定,但由于框架形式的多样,其与核心筒组合形式不同带来的受力特点的差异、框架部分的层剪力分担率以及构件和连接设计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还缺少相关的标准。为了使这种结
4、构的设计有据可依,促进其进一步合理发展,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程。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使用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CECS/TC 1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10004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往解释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巍结构工程设计顾问事务所浙江杭萧锅构股份公司长安大学
5、v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蔡益燕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郁银泉崔鸿超李国强赵作周周绪红申林杨强跃陈国津陈敖宜. z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8年7月17日目次1总员。. ( 1 ) 2 术语、符号( 2 ) 2. 1术i吾.-. ( 2 ) 2.2 符号. ( 3 ) 3材料.( 8 ) 3. 1 钢材. ( 8 ) 3.2 连接材料. (1 0) 3.3 钢筋和混凝土. ( 1 2 )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1们4. 1 般规定. (1 3) 4.2 结构平面布置.门门4. 3 结构竖向布置.(17) 4.4 结构设汁的其他规定(1 8 ) 5 结构计算分析. . (2 1 ) 5
6、. 1 一般规定.( 2 1 ) 5.2 计算参数及内力调整E.(24) 丘3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验算( 2 5 ) 6 构件设计. (2 7 ) 6. 1 钢构件. (2 7) 6.2钢棍凝土组合梁. (3 0 ) 6.3 钢骨棍凝土构件. 门川日.4钢管棍凝土柱 刊的6.5 钢板握凝土连梁和钢连梁. . (4 5 ) 6.6 伸臂衍架和I腰衍架.(52) 7 连接设计. . . (5 5 ) 7. 1 一般规定 . 7.2 钢梁与钢柱的连接 .( 5 5 ) 7. 3 钢梁与钢骨棍凝土柱的连接. .,. . . . ,. ., (5 9 ) 7.4 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1 )
7、 7. 5 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5 ) 7.6 钢骨混凝土梁与银骨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8 ) 7.7 钢梁与混凝土墙的连接. (7 1 ) 7.8 柱与柱的连接. (7 5 ) 8 柱脚设计( 7 8 ) 8. 1 钢柱柱脚. .门们8.2 钢骨炮凝土柱柱脚.7)8.3 钢管混凝土柱柱脚.-( 9 2 ) 9 混合结构的施工、防火和防腐蚀u 附录A高强螺栓连接计算. . . (9 8 ) 本规程用词说明. (10 附:条文说明. . . . . . . . . . (101) 1总JMMJ 旧川1. 0.1 为满足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的需要,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
8、、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 O. 2 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设计。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指出钢框架、钢支撑框架、混合框架,或钢框筒、混合框筒与钢筋(或钢骨)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组成的结构,可分为双重抗侧力体系和非双重抗侧力体系。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场地的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1. O. 3 抗震设汁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三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和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1. O. 4
9、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 2 一_.-.,斗、2 术语、符号2.1术语2. 1. 1 组合柱compos让ecolumn 由钢和混凝土组合而成并共同受力的柱,包括钢骨混凝土桩和钢管混凝土柱。2. 1. 2 组合梁composite beam 由钢和混凝土组合而成并共同受力的梁,包括钢骨混凝土梁和钢混凝土组合梁,后者是由混凝土板与钢梁组合而成并共同工作的梁。2. 1. 3 钢骨混凝土筒(剪力墙)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shear wall) 由钢筋i昆凝土和钢骨架组成并共同受力的筒(剪力墙)。
10、2. 1. 4 混合框架或混合框筒mixed frame or mixed framed core 由组合柱与钢梁或组合梁组成的框架或框筒。2. 1. 5 双重抗侧力体系dual system 由两种受力、变形性能不同的抗侧力结构单元组成并共同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例如,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简,筒中筒等体系,其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层剪力应符合本规程双重抗侧力体系的规定。2. 1. 6 框架层剪力分担率percentage of story shear force car-d bv frame 融部分最小地震层剪力标准值与该层总地震层剪力标准值的比值。2 2.2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
11、应.M一一弯矩设计值gN 轴力设计值;V一一一剪力设计值;M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B一一埋入式柱脚柱钢骨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Be一一埋入式校脚钢骨底部的混凝土承载力;Mr一一基础顶面柱钢骨部分承担的弯矩设计值;M. 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e一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弯承载力;极限受弯承载力gM 钢骨(管)混凝土剪力墙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l、M-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川、M;一一分别为节点区左右梁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全塑性受弯承载力;Mtua、Mbu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Mp,-
12、一有轴力作用时钢柱截面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M,一一钢柱脚的受弯承载力;N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骨部分的轴力承载力;N一埋入式柱脚柱钢骨底部截面的轴力设计值;NE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承载力,Nrc一一基础顶面柱混凝土部分所承担的轴力设计值gN,一一钢管混凝土局部作用的轴压力设计值;Ne,一钢管混凝土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No一一圆形钢管混凝主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3 N. 单个栓钉或穿筋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钢柱的轴向屈服承载力;R一一单个螺栓的实际受剪承载力,vf 钢自混凝土构件钢骨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r 钢骨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一一钢霄.(板)混凝土连梁的剪
13、力设计值;VGb一一一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 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V 钢梁传来的剪力;T,-U形加强筋的受拉承载力;Ta-单个栓钉或穿筋的抗校承载力设计值;W, 风荷载标准值;c:.u-层间位移。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z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瓦钢材的弹性模量;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J.-栓钉钉杆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钢管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n 混凝土承压强度设计值,J,、J,-混凝土轴心抗校、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4 J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J.一一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ce一一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J,一一钢
14、材的屈服强度;fy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内钢筋或U形加强直苦的抗拉强度标准值;J,-钢材的极限抗拉强度最小值;j丁、jf、f: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fl 角焊缝的抗校、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销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设计值,2.2.3 几何参数.A 毛截茵茵积3A捕、A,-一钢骨、钢管横截面面积;Aw 钢梁腹板截面面积;A , 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截面面积,钢管内混凝土横截丽面积;Av 配置在同一混凝土斜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A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截面积;Ao 栓钉将混凝土拔出成45台锥体破坏时侧表面的投影面积gA,-U形加强筋的截面丽积之和, U形加强筋
15、Z童心至基础表团或至柱底板下表面的距离gB, 与弯矩方向垂直的柱身宽度;b,-外包层混凝土的截面有效宽度ghse 钢柱埋入部分的有效承压宽度,D 栓钉钉头直径;D, 一与弯矩作用方向平行的柱身尺寸;do 预埋件受拉区栓钉的面积形心至预埋件受压边缘的距离ge。一一偏心距;的螺栓群的实际偏心距;e2 折算偏心距;ab一甲梁受拉主筋_3:截面受拉边缘距离gb;一一节点核心区受剪裁面宽度;h, 检j埋人i昆凝土的钉杆深度,hl一一柱脚l埋置深度;H 房屋高度,层高;H,一一框架柱净高;h 层高;hL 梁裁面高度;hbO一一混凝土连梁截面有效高度,hr;-柱截面高度;h; 节点核心区受剪截面高度;I曲高
16、强螺栓群的截面面积惯性矩;l 构件长度;基础顶面到钢柱反弯点的距离;1, 柱的等效计算氏度;埋置长度;n自高强螺栓群的螺栓数;n, 预埋件受拉区检钉或穿筋的数量gn,一一预埋件受压区栓钉或穿筋的数量,r,-钢管内混凝土横截丽的半径,s 箍筋间距;t 钢板厚度;Iw 腹板厚度;Ir 翼缘厚度;B 箱形截面边长;D一一钢管外径;W内梁的旦旦性截面模最;Wl:比一一柱的塑性截面模量。2.2.4 计算系数: 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的系数;卢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YIU: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一一栓钉材料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6 K 刚度系数,伊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厂一强柱系数;币节点
17、核心区剪力增大系数;和预埋件弯炬增大系数;1,一一预埋件剪力增大系数;非折减系数,psll 水平箍筋的配筋率;GB50205的规定。2 高强度螺栓班压型连接的钢材极限革压强度取1.51. 3.3 钢筋和混凝土3.3.1 钢筋和混凝土的选用及材料性能与强度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3.3.2 用于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混合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3.3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18、C30,轻骨料混凝土可用于楼板和围护结构,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LC20012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 1. 1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3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4. 1. 2 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m)非抗层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设防6 7 8 9 混合钢梁一钢骨铜管)混凝土柱60 55 45 35
19、25 框架钢骨混凝土梁钢骨混凝土柱结构钢梁钢筋混凝土柱50 50 40 30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60 150 130 110 50 钢框架钢骨混凝土剪力埔180 170 150 120 50 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80 170 150 120 50 f昆合框架一钢骨混凝土剪力墙200 190 160 130 60 钢框架一钢筋棍凝土核心筒210 200 160 120 70 双重抗钢框架一钢骨混凝土核心筒230 220 180 130 70 侧力体系说告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简240 220 190 150 70 混合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260 240 210 160 80 钢框简钢筋混
20、凝土内筒280 260 210 160 80 简混合框简钢筋混凝土内简中钢框筒钢骨混凝土内筒简混合报筒钢骨混凝土内筒300 280 230 170 13 续表4.1.2 结构类型非抗震抗展设防烈度设防6 7 8 9 非双重锢框捏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ttl!力体系泪合框架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160 120 100 注1当混合框架中的性罪用钢管泪凝土或钢框架采用主撑框架时,高度限值在有可靠依据时可适当放宽。2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而至主要屋面高庄,不包括局部突出犀丽的水箱、电楠也L房、构架等高度。3 j)(重抗侧力体系和非双重抗侧力体系应符合本规程第4.1. 3盖的规定。, j日合框架和钢青混凝土
21、剪力墙(核4、简中的钢骨或铜管的延伸高度,不应小于结掏且高度的60%05 才在双重抗侧力体系7皮的最大适用高度仅适用于O.lg,6 平丽和坚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凹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4. 1. 3 多遇地震时,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框架一剪力墙和框架一核心筒中框架部分的最小地震层剪力标准值应满足式(4.1.3)的要求,式中框架部分层剪力分担率卢的最小值应按表4.1.3取值;框架部分的最小地震层剪力也不成小子按结构整体分析得到的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V!i二主卢V;(4. 1. 3) 式中V 第z楼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V; 第1楼层的总地震层剪力;卢一一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分担率
22、。当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按式(4.1.3)调整时,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该楼层各构件的剪力、弯矩和轴力标准值均应进行相应调整。表4.1.3框架部分层剪力分担率F的最小值卢的最小值18% 15% 10% 结构体系双重抗侧力体系非双重抗ilW力体系注当外钢框架设置支撑时,支撑的长细比不应大于120ft页刀y(6、7酌,90 ft否万;30 30 混合框架结构30 三二3030 三三25框架四高度(m)50 50- 50 50- 运5050- 50 双重钢框架钢筋130 130 120 120 10C 100 抗侧混凝土剪力墙力钢框架钢骨体系泪凝土剪力墙剪力描四特18 续表4.4.1烈度结构类型6 7 8
23、 9 钢框架钢筋130 乓100运70混凝土核心筒高度(m)150 150 130 100 钢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简特一混合框架高度(m)60 60- 运6060- J 、钢筋1m凝土墙130 130 120 120 100 100 60 混合框架钢骨!凝四特一钢骨混凝土框架双重土墙墙四特一件侧三三二混合框架一高度(m)运150150 130 130 100 10C 80 力钢筋混凝土筒钢骨混凝混合框架特一体系土框架钢骨混凝土筒核心筒持一高度(口。三三三王兰/兰运90180 180 150 150 120 120 筒中筒铜骨氓蹦土外框筒特一内筒特一高度(m)80 80 60 60 钢骨混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CS 230 2008 高层建筑 混凝土 混合 结构设计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