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pdf
《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ub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 2002一04一08发布2002一06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 99-2002 前本标准的第23、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16388一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数周一数月)内受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引
2、起的全身性疾病。通常起病隐袭、分期不明显,不伴有无力型神经衰弱综合征,临床上以造血功能障碍为主。根据症状及造血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重两度。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本荣、叶根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GBZ99一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事故性照射下较长时间内受到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的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非放射工作人员意外受照后引起亚急性放射病者,也可参照此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放射工作人
3、员或非放射工作人员确系因公受照导致本病,其待遇和处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2 诊断原则必须依据受照史、受照剂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并结合健康档案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作出正确诊断。3 诊断标准3.1 在较长时间(数周一数月)内连续或间断累积接受大于全身均匀剂量lGy的外照射。3.2 全血细胞减少及其有关症状。3.3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中既有近期受照射诱发的非稳定性畸变,同时又有早期受照残存的稳定性畸变,二者均增高。3.4 骨髓检查增生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及淋巴细胞增多。3.5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
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3.6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元效。3.7 可伴有下列检查的异常:a.微循环障碍;b.免疫功能低下;c.凝血机制障碍;d.生殖功能低下。4 分度标准4.1 轻度4. 1 . 1 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较轻。血象下降较慢,骨髓有一定程度损伤。4.1.2 血象:血红蛋白男120glL,女100glL,白细胞计数4X1091L,血小板计数80x 1091L。早期可能仅出现其中12项异常。4.1.3 骨髓象:骨髓粒、红、巨核系中二系或三系减少,至少有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细胞明显减少。4.1.4 脱离射线,充分治疗后,可望恢复。4.2 重度4
5、.2.1 发病较急,贫血进行性加剧,常伴感染、出血。4.2.2 血象:血红蛋白80glL,网织红细胞0.5%,白细胞1. 0 x 1091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x 1091L,血小板20x 109ILo 4.2.3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粒、红、巨核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增多。GBZ99一20024.2.4 脱离射线,充分治疗后,恢复缓慢,或不能阻止病情恶化,有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白血病的可能,预后差。5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轻重及临床特点运用以下各项原则。5.1 脱离射线接触,禁用不利于造血的药物。5.2 保护并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可联合应用男性激素或蛋白同化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99 2002 照射 急性 放射病 诊断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