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pdf
《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57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42一一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s used in oil and gas-field logging 2002-04一08发布2002一06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目次3 测井用密封型放射糠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42-2002 4 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与载摞设备性能的检验.25 个人剂量监测.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放射
2、惊的表面污染和世漏的检验方法.4附录B(资料性附录)单能中子注量与有效剂量的转换系数.5 GBZ 142-2002 前吉本标准第3-5章和附录A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8922一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大平、朱建国、邱玉会、侯金鹏、何顺升。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
3、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及使用过程中的放射防护卫生要求和检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油(气)田使用密封型(中子、)放射源(以下简称放射源)进行测井及测井研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894 安全标志GB 4075 密封放射源分级GB 4076 密封放射源的一般规定3 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3.1 放射源放射源应符合GB4076和也4075的
4、要求,确保密封性能可靠。放射源的外壳应标有放射源编号与放射源核素(包括中子源靶核素)名称或符号。另有放射源的说明资料,其内容至少包括:放射糠编号、核素名称、活度、辐射类型、理化特性、所用射线的辐射输出量率(或注量率)及其测量日期、表面沾污与泄漏的检验结果和检验日期等。3.2 贮存和载运放射摞的容器3.2.1 贮存或载运放射源的罐(桶)(以下简称源罐)应便于搬运和放射源的取出、放入,必须能锁定;源罐的外表面要有源罐编号、核素名称和活度的标签,并按照GB2894的规定印有鲜明的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和使用单位的名称。3.2.2 测井用掠罐载源时,离源罐表面5cm和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大于表1的控制
5、值。表1测井用源罐载源时源罐表面5cm和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放射源活度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 ) G8q (Ci) 5丑1m 241 Arn - Be )200(5) 2 0.1 主三200(5)1 0.05 137Cs )20(0.5) 2 0.1 运20(0.5)1 0.05 _L_一3.3 放射源贮存库3.3.1 放射源贮存库(以下简称源库)应为独立建筑物,四周应设围墙,围墙内不得有人员居住、办公或放置易燃、易爆等其他危险物品。源库应在明显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示标识。3.3.2 源库内应设置凹人地面150cm以下、上口高出地面10-15n,用以贮存放射糠及其源罐的贮源坑,其
6、上盖有适当材料与厚度的防护盖。所有测井用放射源及废糠须放在贮掠坑内保存,经常使用的放射源应一源一坑。1 GBZ 142一20023.3.3 贮摞坑防护盖表面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25Gyh-1。源库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2.5Gyh -10 3.3.4 贮存大于200GBq(5C)的中子源和大于20GBq(O.5Ci)的源的源库,应有机械提升与传送设备。3.3.5 源库内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并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以便于存放与领取放射源。3.3.6 源库的放射源出人口应有剂量监测装置,并能给出警示信号,以提示出人库的摞罐中是否具有放射源。3.3.7 掠库必须建立放射源出人库管理制度,由专人保管,双
7、人双锁,建立台帐、登记,用仪表检测并记录,定期盘点。3.4 载运放射源的车辆3.4.1 供油田测井用载运放射源的车辆(简称运掠车)应设有固定源罐的装置。使用运摞车载运放射源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未采取足够安全防护措施的运源车(包括兼作运载测井用放射源的兼用运源车),不得进入人口密集区和在公共停车场停留。3.4.2 运源车内外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大于表2的控制值。表2运源车内外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测量位置运源车空气比释动能率(Gyh-1)专用兼用驾驶员座椅2.5 201) 车厢外表面25 200 车厢外2m处2.5 20 注:在对驾驶员的年个人剂量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空气比释功能率可以
8、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其2倍。3.5 操作放射源的防护3.5.1 进行放射源操作时应充分考虑放射掠活度、操作距离、操作时间和防护屏蔽等因素,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所受剂量控制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3.5.2 不得徒手操作放射源。无机械化操作时,根据源的不同活度,应使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工具:a)大于等于200GBq( 5Ci)的中子源和大于等于20GBq(0. 5Ci)的y源,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100cmj b)小于200GBq的中子源和小于20GBq的y瘾,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50cm。3.5.3 放射性测井仪器置于井下的部分(以下简称井下仪器)因其中装有放射源,应使用柄长度
9、不小于50cm的工具擦洗。3.5.4 井下仪器进出井口时,应使用柄长不小于lOcm的工具扶持。3.5.5 进行换放射摞外壳、弹簧、密封圈或盘根等特殊操作时,应有专用操作工具和防护屏蔽等设备,防护屏蔽靠人体一侧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lmGyh-1。3.6 室外操作放射源时的附加要求室外操作放射掠时,须在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5Gyh-1处的边界上设置警告标志(或采取警告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人边界以内的操作区域。4 测井用密封型肢射源与载源设备性能的检验4. 1 新放射源与设备投入测井使用前应进行下列项目检验:a)辐射场空气比释动能率;b)放射源的1世漏,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j 2 GBZ 14
10、2一2002c)放射源表面、操作工具和井下仪器之源室的放射性污染,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d)源罐与防护屏蔽等防护效果及使用性能;e)源库内外空气比释动能率;f)运摞车内、外空气比释动能率;g)装、卸源操作工具的长度和机械性能;其中d)、e)、f)的测试采用经过刻度的合适仪器现场选点测试,测试点的选择应视具体工作情况而定。4.2 投人测井使用后的检验:4.2.1 对4.1条中a)、d)、e)、f)、g)项每年进行一次检验,b)、c)项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检验。4.2.2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做第4.1条中b)和c)项检验:一一更换放射源的外壳、弹簧和密封圈等特殊操作后;一一放射源坠落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142 2002 测井 密封 放射源 卫生 防护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