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805-20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pdf
《GB T 50805-20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805-20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pdf(7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一一一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T 50805 - 20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P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一_/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flood control project 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1圈计划生版扯2012 -12- 01 发布2012 - 06 - 28 二、民飞凭直面时tr-;./-;与J二豆、$7CJJ50-92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6月28日目。声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习(20 ) 6. 3 Treatment of dike foundation ( 22 ) 7 River regulation and bank protection works ( 24) 7.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4 ) 7.2 River regulation ( 24 ) 7. 3 Bank protection in slope ( 25 ) 7. 4 Bank protection with wall ( 26 ) 7.5 Sheet-pile bulkhead and cap wall on a pile foundation ( 27 ) 7
3、.6 Bank protection with longitudinal dike and groin ( 27) 8 Waterlogging control works ( 29 )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9 ) 8. 2 Layout of works ( 29 ) 8. 3 Design of storm drainage channel . (30) 8. 4 Pumping station of storm drainage ( 30 ) 9 Flood sluice ( 32 ) 9. 1 Selection of sluice location
4、 ( 32 ) 9. 2 Project layout ( 33 ) 9. 3 Design of sluice . (34) 9.4 Hydraulic calculation ( 35 ) 9. 5 Calculation of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 35 ) 10 Falsh flood control ( 36 ) 10.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6 ) 10. 2 Hydraulic drop and steep slope ( 36 ) 10.3 Check dam . (37) 10.4 Ditch of flood di
5、version and interception ( 38 ) 10. 5 Drainage canal ( 39 ) 5 11 Mudflow control ( 41)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 ( 41 ) 11. 2 Detention dam ( 42 ) 11. 3 Stagnant area ( 43 ) 11. 4 Guide ditch ( 44 ) 12 Maintenance of flood control works ( 45 ) 12. 1 General requirement ( 45 ) 12.2 Framework of manag
6、ement ( 45 ) 12. 3 Flood early warning . (45) 13 Environmental impact,soil and water conservatlOn ( 47 ) 13. 1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preservation of environment ( 47 ) 13. 2 Desig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48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9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0 ) Add
7、i tion: Explana tion of provisions . (51) 1总JHH吁4,旧山川1. 0.1 为防治洪水、涝水和潮水危害,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统一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有防洪任务的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1. O. 3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应以所在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为依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1. O. 4 城市防洪应在防治江河洪水的同时治理涝水,洪、涝兼治;位于山区的城市,还应防山洪、泥石流,防与治并重;位于海滨的城市,除防洪、治涝
8、外,还应防风暴潮,洪、涝、潮兼治。1. O. 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调查收集气象、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生态与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选用的基础资料应准确可靠。1. O. 6 城市防洪范围内河、渠、沟道沿岸的土地利用应满足防洪、治涝要求,跨河建筑物和穿堤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应与城市的防洪、治涝标准相适应。1. O. 7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特殊的地质条件或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等情况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1. O. 8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总结已有防洪工程的实践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 O. 9 城市防洪工程
9、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技术经济分析。1. 0.10 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1 节 2 城市防洪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2.1 城市防洪工程等别和防洪标准2. 1. 1 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其防洪工程的等别应根据防洪保护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程度和人口数量按表2.1.1的规定划分为四等。表2.1.1城市防洪工程等别城市防洪分等指标工程等别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防洪保护区人口(万人)I 特别重要二150E 重要二50且20且50且200 5 重陡、沟道比大于18kN/m3个村镇或部分降大区域,治理困难沟坡上中有冲有淤以小型滑坡、稀性或教性
10、,淤为主,破坏中现塌较多,容重16kN/m3作用大,可冲中2 型200-50 5-1 等局部淤塞,毁淤埋部分平沟底堆积主二y,CJJ5092第9.2.1条的规定。地质条件关系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滑、抗渗稳定性,是防洪闸设计总体布置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形、水流、泥砂直接影响闸的总体布置、工作条件及过流能力。此外,闸址还涉及拆迁房屋多少、占用农田多少以及交通运输、施工条件等,这些又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为此需综合考虑,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在逐年提高,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其选址、规模应与城市 106 总体布局协调一致,成为城市的一个景点,如
11、苏州河挡潮闸。9. 1. 2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2.3条的规定。从水力学的观点出发,闸址选择主要考虑水流平)1贤、岸坡稳定。泄洪闸、排洪闸、排涝闸闸址直选在顺直河段上,主要原因是河岸不易冲刷,岸边稳定,水流流态平)1目。分洪闸闸址选在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主要是考虑弯曲河段一般具有深槽靠近凹岸的复式断面,河床断面和流态都比较稳定,主流位于深槽一侧,有利于分洪;由于弯道上的环流作用,底沙向凸岸推移,分洪闸进沙量少;同时,分洪闸的引水方向与河道主流方向夹角也小,从而进流量大。9. 1. 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 2. 2条的规
12、定。将原条文中应避免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修改为有地质缺陷、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闸址地基条件直接关系着闸的稳定安全和工程投资,应慎重考虑确定,当地基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加固处理。9. 1. 4-9. 1. 6 这三条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闸设计规范SL 265制定的。9. 1. 7 防潮闸一般多建在城市防洪河道入海口处的直段,放在海口处可以尽量减少海潮的淹没和影响范围,可以减少海潮对河道的泥砂淤积量。9. 1. 8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程CJJ5092第9.2.4条的规定。9.2工程布置9.2.1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3. 1条的规定。
13、增加与城市景观、环境美化相结合的要求。9.2.2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一-92第9.3.2条的规定。对于胸墙式防洪闸,增加宜留有排沙孔的要求,以适应在多沙河流上建闸排沙要求。9.2.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3.3条的规定。确定闸底板高程,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最大过闸单宽流量,取决于闸下河道水深及河床土质的抗冲流速。采用较小的过闹单宽流量,阔的总宽度较大,闸下水流平面扩散角较小,水流不致脱离下游翼墙而产生回流,流速的平面分布比较均匀,防冲护砌长度可以相应缩短。采用较大的过闸单宽流量,虽可减小防洪闹总宽度,但下游导流翼墙和防冲护砌长度就要加
14、长,不一定能减少工程量,尤其是下游流速平面分布不均匀,极易引起两侧大范围的回流,压缩主流,不仅不能扩散,局部的单宽流量反而会加大,常常引起下游河床的严重冲刷,在这种情况下,过闸单宽流量要取小值。最大过闸单宽流量确定后,根据上、下游设计洪水位,按堪流状态计算堪顶高程,这是可能采用的最高闸槛高程。最后综合考虑排涝、通航、河道泥砂、地形、地质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闸底板高程。防洪闹、分洪闸的闸底板高程,不宜设置在年内特别是在枯水季不能从外江引流的高程之上,而应设置在能够于全年都可以从外江进水的高程,同时,还应从满足改善枯水水环境角度考虑水闸闸孔总净宽,以满足内河冲污、稀释、冲淤的需要。这一点,
15、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有深刻的教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该地区有的地方在分洪河河口兴建水闸时,单纯从防洪分洪着眼,把水闸闸底板高程建在枯季,甚至在平水期都不能从外江引入流量的河口高程之上,也有的地方在分洪河入口处兴建限流堪,2年5年一遇以下外江洪水不能过堪,更不用说过枯水期流量了,5年以上外江洪水才能过堪顶流入分洪河。但5年一遇以上外江洪水并不是年年都出现的,即使是在某一年出现,其分流入河的时间也不过是两三天,时间并不长,当外江洪水位回落到堪顶高程以下时,便又回复到不分流状态。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 108 以后,分洪区城镇的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大量未经达标处理的生活污水、
16、工业废水和化肥、农药的农田排水等污染物排人河道,分洪河道的水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发黑发臭,水质标准劣于V类,水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的地方防洪、分洪闸的闸孔总净宽由于建得太窄,满足不了枯水入流改善水环境的要求。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得不把原来不能满足引水冲污的旧挡洪、分洪水闸废弃,而另外在附近新建防洪、分洪、冲污、排涝多功能水闸,问题才得到较妥善的解决。9.2.4、9.2.5这两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92第9.3.4条的规定。确定闸槛高程和闸孔泄流方式后,根据泄流能力计算,就可确定满足运用要求的总过水宽度了。拦河建闸时应注意不要过分束窄河道,以免影响出
17、闸水流,造成局部冲刷,增加闸下连接段工程量,从而增加工程投资。闸室总宽度与河道宽度的比值以O.8左右为宜。闸孔数目少时,应取奇数,以便放水时对称开启,防止偏流,造成局部冲刷。9.2.6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3.5条的规定。9.2.7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3.6条的规定。增加闸顶应根据管理、交通和检修要求,修建交通和检修桥的要求。9.2.8 本条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闸设计规范)SL265制定的。防洪闸与两岸连接的建筑物,包括闸室岸墙、刺墙以及上下游翼墙,其主要作用是挡土、导流和阻止侧向绕流,保护两岸不受过闸水流的冲刷,使
18、水流平顺地通过防洪闸。为保护岸边稳定,在防洪闸与两岸的连接布置设计时,要做到闸室岸墙布置与闸室结构形式密切配合,上游翼墙布置要与上游进水条件相配合,长度应长于或等于防渗铺盖的长度,使上游来水平顺导人闸室,闸槛前水流方向不偏,流速分布均匀;下游翼墙布置要与水流扩散角相适应,扩散角应在7012。范围,长度应长于或等于消力池的长度,引导水流沿翼墙均匀扩散下泄,避免在墙前产生回流旋涡等恶劣流态。9.2.9 本条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闸设计规范)SL 265制定的。9.2.10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9.3.7条的规定。增加并应采用较先进的控制设施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化管理
19、的需要。9.2.11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3. 9条的规定。防渗排水设施是为了使闸基渗流处于安全状况而设置的。土基上建闸挡水,闸基中将产生渗透水流。当渗透水流的速度或坡降超过容许值时,闸基将产生渗透变形,地基就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明塌,不少水闸因此失事。如蒙城节制闸就是因渗透变形遭到破坏,该闸总净宽120m,分成10孔,于1958年7月建成,适逢大旱,水闸开始蓄水,上游挡水高5m,仅隔两天就突然倒塌,从发觉闸身变形到整个倒塌仅经历几个小时。因此,在防洪闸板设计中对于防渗排水设施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9.2.12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
20、-92 第9.3. 10条的规定。9.2.1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9.3.8条的规定。9.2.14 防潮闸地处海滨,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多为软弱、高压缩地层,基坑开挖时为边坡稳定,一定要注意施工排水设计,要把地下水位降下来,必要时采用周边井点排水方法。设计应重视防潮闸的基础处理,软基的基础处理方法很多,对于松软的砂基可采用振冲加固或强劳法;对软土、淤泥质土地基薄层者可采用换基,深层者可采用桩基处理;有条件时对松软土地基也可采用预压加固法。采用桩基应重视在运用期间可能会产生闸底板脱空问题,例如,永定新河河口的商运河和潮白新河防潮闸,都有底板脱空现象,用搅拌桩加
21、固软土地基时应注意桩身质量是否 110 能达到设计要求。9.2.15 河口防潮闸下普遍存在泥沙淤积和拦门沙问题。为保持泄流通畅,闸下要经常清淤,为减少清淤量规定研究应采取防淤、减淤措施;河口拦门沙的存在及变化对河道行洪有一定影响,研究拦门沙位置的变化对行洪的影响是设计内容之一。9.3工程设计9.3.1 本条规定了防洪闸工程设计的内容。9.4水力计算9.4.1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王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4.1条的规定。9.4.2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4.2条的规定。9.4.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4.3条
22、的规定。9.5 结构与地基计算9.5.1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5. 1条的规定。9.5.2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5.2条的规定。9.5.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第9. 5. 4条的规定。 111 10山洪防治10.1一般规定10. 1. 1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7.1.1条的规定。山洪是指山区通过城市的小河和周期性流水的山洪沟发生的洪水。山洪的特点是,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暂,水流速度快,冲刷力强,破坏力大。山洪防治的目的是,削减洪峰和拦截泥沙,避免洪灾
23、损失,保卫城市安全。防洪对策是,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物措施应与工程措施同步进行。10.1.2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7.1.2条的规定。山洪大小不仅和降雨有关,而且和各山洪沟的地形、地质、植被、汇水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每条山洪沟自成系统。所以,山洪防治应以每条山洪沟为治理单元。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如山洪沟较多,不能一次全面治理时,可以分批实施,对每条山洪沟进行集中治理、连续治理,达到预期防治效果。10. 1. 3 本条基本沿用原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第7.1.3条的规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805 2012 城市防洪 工程设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