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801-20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pdf
《GB T 50801-20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801-20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pdf(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T 50801-20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P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白Tin buildings 实施2013 -05 - 01 发布2012-12-25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v副剧在um地乒比品位讯社剧中一千-一统一书号:15112. 23676 定价:15.00元151 1 2 2 3 6 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pfi o n
2、os -12 创n-md 冒EA咽EA-1响hrn 0-JEm切Ee EHUn ne hue QO冒dumm .te an ue lr a: V E GB/T 50801 - 201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5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tt人46第16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01 -2013,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
3、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buildings G/T 5080,1-21U3 争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安泰印刷厂印刷9毛开本:850X 1168毫米1/32 印张:3 字数:76千字2日四年4月第一版2013年4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5.00元统一书号:15112. 23676 版权所有翻印必
4、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C建标2009J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
5、30号,邮政编码:100013)。4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如阳究中J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T E 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沈阳金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元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
6、限公司南京丰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度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伟何涛郝斌宋业辉孙峙峰杨建荣刘俊跃奕景阳李现辉姚春妮徐斌斌刘吉林王庆辉王守宪张磊季杰薛梦华徐志斌马兵刘铭焦青太许兰刚刘强吴军朱利达陈文华郁松涛党峰于奎明马宁刘一民南远新刘世俊徐少山黄俊鹏张昕宇牛利敏黄祝连王敏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郎四维罗振涛冯雅何梓年董路影张晓黎张旭徐宏庆赵立华端木琳贾铁鹰李军5 目次1 总则2 术语23 基本规定43.1 一般规定.4 3.2 形式检查.4
7、 3.3 评价报告. 6 4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7 4. 1 评价指标.7 4.2 测试方法.8 4. 3 评价方法. 15 4.4 判定和分级.20 5 太阳能光伏系统.22 5. 1 评价指标. 22 5.2 测试方法. 22 5.3 评价方法. 24 5.4 判定和分级.26 6 地源热泵系统.28 6.1 评价指标. 28 6.2 测试方法. 28 6.3 评价方法. 32 6.4 判定和分级.35 附录A评价报告格式.37 附录B太阳能资源区划.43 附录C我国主要城市日太阳辐照量分段统计.45 附录D倾斜表面上太阳辐照度的计算方法.49 1in/nU俨气U严hUFhu明说录明词名说
8、用准文准标条标用本引附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4 3. 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3. 2 Format lnspection 4 3. 3 Evaluation Report 6 4 Solar Thermal System . 7 4. 1 Evaluation lndexes 7 4.2 Testing Method 8 4. 3 Evaluation M巳thod.15 4.4 Conformity Assessment and Grade De
9、termination 20 5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 22 5. 1 Evaluation lndexes . 22 5. 2 Testing Method . 22 5. 3 Evaluation如1ethod.4245. 4 Conformity Assessment and Grade Determination 26 6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 28 6. 1 Evaluation lndexes 28 6. 2 Testing M巳thod.28 6. 3 Evaluation Method . 32 6.
10、4 Conformity Assessment and Grade Determination 35 Appendix A Evaluation Report Format . . . . . . . 37 Appendix B Solar Source Regionalization . 43 Appendix C Piecewise Statistics Data of Solar lrradiation in Representative Cities . 45 8 / ,飞斗是Appendix D Calculatic)ll Method of Solar lrradiance on
11、Tilted Surface . 4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51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2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3 w 9 1总则1. 0.1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有关法规政策,增强社会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识,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指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测试与评价,制定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节能效益、
12、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测试与评价。1. O. 3 在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测试与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2.0.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buildings 在建筑供热水、采暖、空调和供电等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的应用形式。2.0.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solar thermal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等应用的系统,在建筑中主要包括太阳能供热水、采暖和空调系统。2.0.3 太阳能供热水采暖系统solar hot w
13、ater and space heat-mg syste口1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为建筑物进行供热水和采暖的系统,系统主要部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蓄热装置、控制系统、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泵或风机、连接管道和末端热水采暖系统等。2.0.4 太阳能空调系统sol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一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热媒,驱动热力制冷系统的空调系统,由太阳能集热系统、热力制冷系统、蓄能系统、空调末端系统、辅助能源以及控制系统六部分组成。2. O. 5 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包含逆变器、
14、平衡系统部件及太阳能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2.0.6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其中地表水源2 热泵又分为江、河、湖、海水源热泵系统。2.0.7 太阳能保证率solar fraction 太阳能供热水、采暖或空调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2.0.8 系统费效比cost-benefit ratio of the system
15、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增量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节能量的比值,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的投资成本。2.0.9地源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EERsys ) 地游、热泵系统制冷量与热泵系统总耗电量的比值,热泵系统总耗电量包括热泵主机、各级循环水泵的耗电量。2.0.10 地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 ance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P sys ) 地游、热泵系统总制热量与热泵系
16、统总耗电量的比值,热泵系统总耗电量包括热泵主机、各级循环水泵的耗电量。2.0.11 负荷率load ratio 系统的运行负荷与设计负荷之比。3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 1. 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评价应包括指标评价、性能合格判定和性能分级评价。评价应先进行单项指标评价,根据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性能合格判定。判定结果合格宜进行分级评价,判定结果不合格不进行分级评价。3. 1. 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应以实际测试参数为基础进行。条件具备时应优先选用长期测试,否则应选用短期测试。长期测试结果和短期测试结果不一致时,应以长期测试结果为准。3. 1. 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
17、价应包括该工程的全部系统,测试数量应根据系统形式和规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2.2,5.2.2和6.2.2条的规定。3. 1. 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测试、评价应首先通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所属专业的分部工程验收、建筑节能分部验收以及本标准第3.2节规定的形式检查。3.2形式检查3.2.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前应做到手续齐全,资料完整,检查的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 项目立项、审批文件;2 项目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其意见;3 项目施工图纸;4 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和见证试验报告;
18、5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资料;6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并核查部分检验批次验收记录;7 太阳能建筑应用对相关建筑日照、承重和安全的影响分析;8 地游、热泵系统对水文、地质、生态和相关物理化学指标的影响分析,地下水地游、热泵系统回灌试验记录;9 测试和评价人员认为应具备的其他文件和资料。3.2.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空调制冷机组、冷却塔、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太阳能集热器、空调制冷机组应有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3.2.3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太阳
19、能电池方阵、蓄电池(或者蓄电池箱体)、充放电控制器和直流/交流逆变器等关键部件应有质丰台E合格证书,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太阳能光伏组件应有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3.2.4 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机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空气调节机组和散热设备)、辅助设备材料(水泵、冷却塔、阀门、仪表、温度调控装置、计量装置和绝热保温材料)、监测与控制设备以及风系统和水系统管路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和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吨要求。3.2.5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污损、变形等现象。3.2.6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系统类型、集热器类
20、型、集热器总面积、储水箱容量、辅助热源类型、辅助热源容量、制冷机组制冷量、循环管路类型、控制系统和辅助材料(保温材料、阀门以及仪器仪表)等内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 2. 7 太阳能光放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类型、太阳能电池阵5 列面积、装机容量、蓄电方式、并网方式和主要部件的类型和技术参数、控制系统、辅助材料以及负载类型等内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2.8 地源热泵系统的系统类型、供热量、供冷量、地源换热器、热泵机组、控制系统、辅助材料和建筑物内系统的类型、规模大小、技术参数和数量等内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3评价报告3.3.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完成后,应由测试评价机构出具
21、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 形式检查结果;2 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3 性能合格判定结果;4 性能分级评价结果;5 采用的仪器设备清单;6 测试与评价方案。3.3.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报告应按本标准附录A编制。6 4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4.1评价指标4.1.1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评价指标及其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4.1.1-1的规定。太阳能资源区划按年日照时数和水平面上年太阳辐照量进行划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表4.1.1-1不同地区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f 12、和、和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801 2013 可再生能源 建筑 应用 工程 评价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