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557.8-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pdf
《GB T 19557.8-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9557.8-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pdf(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557.8-2004 植物新晶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李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一PlumCPrunus spp. ) 2004-06-11发布2004-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也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GB/T 19557.8-2004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供试品种材料的要求-5 测试6 性状的观测与
2、判别.2 7 性状2附录A(规范性附录)李品种测试性状. 3 附录目规范性附录)李品种性状的解释附录C(规范性附录)李新品种测试技术问卷格式.32 GB/T 19557.8-2004 前吉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规班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E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静茹、王汝锋、陆致成、陈如明、巩文红、李志强、郁香荷、李莹、刘宁。I GB/T 19557.8一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李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则以及技术报告的内容和
3、格式。本标准适用于李(Pruussspp.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怕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3 术语和定义请测试的李新白试材料的质量4. 1. 1 接穗接穗应是生4. 1. 2 苗木苗木应是无病20株。4.2 供试晶种材料的到递交的测试材料未经4.3 供试晶种的保存测试单位收到测试材料后,应、4.4 其他申请测试者,除递交测试材料外,还应按附录C填写技术问卷。5 测试5.1 测试时间测试持续时间至少应有两个正常生育周期,这两个生育周期应能够表现出本品种正常的特征特性。5.2 测试地点测试点的条件应能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及其性状的正常表达。一般每个被测品种安排在同一测试点上进行测试,
4、如有特殊要求可进行多点测试。为特殊目的,可设立附加测试。附加测试应在审批机关指定的鉴定单位或特定生态区进行测试。GB/T 19557.8-2004 5.3 耐木的要求用作础木的高接母树要求应品种相同,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树势、树龄和生长状况基本相同。5.4 田间设计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的田间设计要科学、正确、合理、一致,且具有相同的测试条件。测试可采用对比法、间比法和高接比较法。株行距3mX4 m或3mX5m。每小区不少于5株,至少三次重复,并设保护行。特殊情况也可单株小区,多次重复。5.5 田间管理测试品种田间管理措施和近似品种要严格一致,并制定实施细则。如进行温室环境下测试,还应详尽说明
5、。6 性状的观测与判别6. 1 观测和判别的基本要求审批机关根据申请者提供的新品种信息,确定该品种的测试性状。品种的观测按照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执行。与测试品种一起观测的标样品种,应表现正常,否则,本次测试无效。观测的记录按GB/T19557.1一2004的要求执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别参照GBjT19557.1-2004的要求进行。6.2 特异性的判别测试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同一性状在同一代码内,则表示测试品种在该性状上与近似品种无差异,否则,有差异。测试品种质量性状有一个性状或数量性状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性状与近似品种不同,或数量性状有一个性状与近似品种相差两个及两个以上代码,即可判定测试
6、品种与近似品种具有特异性。6.3 -致性的判别对品种一致性的观测,以代码为分析单元。如观测的性状有差异,以表现最多的性状值为准,并报出该值。不能进行个体测试的性状,不进行一致性测定。6.4 稳定性的判别对品种稳定性的观测,在相同生长季节的测试结果中,测试品种同性状的表现在同一代码内,则表示该品种在此性状上是稳定的;否则,为不稳定。7 性状7. 1 概述李测试性状包含植物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虫性状等四方面,共67个(性状的描述见附录A),分成必测性状和补充性状。必测性状为每个测试品种必须进行观测、描述的基本性状;补充性状是在必测性状不能区别测试品种和近似品种时,进一步选测的性状。7
7、.2 必测性状(28个)树姿、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柄长度、叶片大小、叶色、一年生枝上花芽、花冠大小、花瓣形状、柱头位置、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实最大横径位置、果皮底色、果皮影色、果实缝合线、果实对称性、果顶形状、果肉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鲜食品质、果肉与果核粘离性、核相对果实大小、果核形状、盛花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7.3 补充性状(39个)树势、树形、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新梢色泽、叶芽着生姿势、叶芽的大小、叶芽形状、芽托大小、嫩叶色泽、叶缘齿形、叶柄沟深浅、叶柄下茸毛、蜜腺、蜜腺数目、蜜腺着生位置、蜜腺形状、叶片长度、叶片长宽比、叶表光泽、叶背茸毛、花瓣叠离状况、花瓣上缘
8、形状、幕片姿势、尊片色泽、梗洼深度、梗洼广度、果柄长、果皮薄厚、果实硬度、果肉汁液、果肉纤维、果核大小、果核对称性(腹面观,侧径长)、果核对称性(长宽)、核最宽的位置、核面、核基部的宽度、核背状态。2 性状类别及定义观测时期1.树姿*(,U)00 2.树势。,U)00 3.树形41 4.新梢长度41 5.新梢节间长度(u)41 6.新梢色泽()41 7.叶芽的大小(J,m43 8.叶芽形状(J,U)4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李晶种测试性状表A.1性状囊性状描述直立半开张开张下垂弱中强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圆头形纺锤形披散形丛状形短中长短中长黄褐绿褐绿红褐紫红中大短圆锥形卵圆形长圆锥形GB/T 195
9、57.8一2004标准品种代码黑宝石、红肉李1 绥棱红李、绥李3号2 矮甜李3 跃进李、赤峰紫李4 跃进李3 安哥谱、龙园秋李5 长李15号、黑宝石7 绥李3号、黄皮李1 绥棱红李、大黄李2 意六、珍珠李3 意五、黑琉踊4 矮甜李、跃进李5 药黄李、辉县红李6 小黄李、北方二号3 长李15号、跃进李5 绥李3号、龙园秋李7 龙园秋李、朝阳十里香3 大石早生5 绥李3号、玫瑰皇后7 北方二号1 跃进李2 吉林李梅、明水黄李3 绥棱红李、红心李4 好莱坞、红叶李5 矮甜李3 绥李3号5 牛心李(黄)7 李子梅、灵宝李1 早美丽、绥李3号2 奎丰、龙园蜜李3 3 GB/T 19557.8一2004表
10、A.1C续)性状类别及定义观测时期性状描述标准品种代码贴生红袍李、绥李3号3 9.叶芽着生姿势。,U)43 半贴生长李15号5 离生玫瑰皇后、黑艳李7 玫瑰皇后3 10.芽托大小(U)43 中吉林晚红5 .,.,.卢且安、绥李3号、可口甜7 今飞、正 可口甜、早艳黄绿11.嫩叶色泽(U),-绿、没早生、黑艳李2 ,一飞主I一飞气长李怆、早美丽3 /锣/ 、璋钳形、年2l f飞伊苦飞矮甜章、2 叫J5 阳圆形I !fHUi峙绥戈3号3 棉田形大主瑰飞4 回可55 1U CC i髓徙!.t气大石唱生于-4Ea 且曹雪皑. 长李15号2 13.叶尖形状*0,l ro: 40 急尖美丽习3 10. /
11、 C;.: 恨.;币二唱:锦西秋李4 / 缉飞E 矮甜5 H叶圣形状*(U) lo f If 阙 .: 早美丽J叫惯势d:i! 牡红甜1、矮非2 圆形、J吕李I3 1 1 、 钝齿/ 只,黑,李15.叶缘齿形O,U)罐面/ /早9 飞毛、二锺/Av 神p毒、可口甜3 16.叶柄长度*O,U)、-中_,/吉林晚红5 长_., v绥李3号、红袍李7 、电:句、-呈阳锦西秋李、绥李3号3 17.叶柄沟深浅40 中吉林晚红5 深大石早生7 无少美丽李3 18.叶柄下茸毛40 中长李15号5 多吉林晚红7 4 GB/T 19557.8-2004 表A.12个吉林晚红、红袍李2 /二 叶基哥、可口甜l 2
12、2.蜜腺着生位置且基却叶柄V林晚红、锦西秋季2 (J, U) 叶柄、问蜜李、红花李3 tf7( 飞/筝飞飞、小越、狭叶李3 23.叶片大小击:了飞二飞 跃主F5 , r-. _.杀、绥李飞亨、电牛,心李7 . 飞黄李飞也3 中.,、电丽飞24.叶片长度40 5 ., .i.: 绥李1号1E 矿7 -az 飞飞二鸟. ., 川、h红袍手3 CI) , 25.叶片长宽比(l凶0: 40 中绥李3号、石早k 5 去跃进7 ., . 四0. |篝必二、?豆豆二jI美丽李、锦自秋主1 J 融机叫色、k石与/ 长李15号i生2 26.叶色气,0) 40 f 巅攀飞飞可口甜、非桐1李3 蝇l夜t,Lb, F
13、 絮2T- 好莱妒、红吩、.4 飞总飞弱JUJ萨口商j3 27.叶表光泽0,0)中JJ:巳;, /吉林,毛5 . ;+盛i.:-:二;二f/拼石7 , 飞咱;整二二Y_/r J葬在香蕉李1 28.叶背茸毛(J,0) 阳、无./绥李3号9 29.一年生枝上花芽10、有 ,绥李3号、龙园秋李1 -圃-(,U) .JU 杏李、小红李9 贴香蕉李1 30.尊片姿势(u)20 离早美B2 弯向花梗大石早生3 黄绿绥李3号褐绿红袍李2 31.尊片色泽20 绿香蕉李3 黄红绥棱香蕉李4 5 GB/T 19557.8-2004 囊A.1C续)性状类别及定义观测时期性状描述标准品种代码东北美丽3 32.花冠大小
14、.0,U) 21 中大石早生、红袍李5 大绥李3号7 圆形大石早生、早美丽1 倒卵形牛心李2 33.花瓣形状.0,U) 21 椭圆吉林晚红、绥李3号3 宽椭圆形香蕉李4 离大石早生3 34.花瓣叠离状况21 相接吉林晚红5 。,U)重叠长李15号、香蕉李7 完整长李15号1 35.花瓣上缘形状21 凹2 锯齿形早美丽3 低绥李3号、香扁李3 36.柱头位置.0.U) 21 平东北美丽、绥棱香蕉李5 (相对花药而言)高7 很小向阳红、小黄李1 绥棱红李、大石早生3 37.果实大小.O,U)51 中芙蓉李5 大黑就泊7 很大黑宝石9 扁圆形龙园秋李1 圆形绥李3号2 38.果实形状气J,U)51
15、椭圆形理查德早生3 卵圆形大石早生4 心脏形红心李5 39.果实最大横径位置偏果柄矮甜李、红心李3 51 近中部绥李3号、龙园秋李5 (J, U) 偏呆顶晚黑、理查德早生7 微凹黑宝石、长李15号3 圆平绥李3号、绥棱红李5 40.果顶形状.0,U) 51 微凸大石早生7 凸红心李9 浅呼兰红李3 41.梗洼深度。.U)51 中大晚李5 深美丽李、七月香7 6 GB/T 19557.8-2004 表A.190 2 3 4 B.2树势B.2.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2 观测时间z休眠期。B.2.3 观测部位z整个植株。B.2.4 观测方法z目测,观测植株株高、冠径和新梢生长量,结
16、合树龄综合评价,按表B.2进行分级。B.2.5 观测量z至少5个植株。表B.2树势的分组标准树势分级代码弱中强3 5 7 B.3 树形B. 3.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3.2 观测时期z春梢停止生长期。B.3.3 观测部位:植株的树冠。B. 3. 4 观测方法:目测,观测树冠形状(参见图B.1),按表B.3进行分级。B.3.5 观测量z至少观测5个植株的树冠。023008吵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回头形纺锤形披散形丛状形圄B.1 树形表B.3树形的分组标准树形分级杯状形自然开心形圆头形纺锤形披散形丛状形代码l 2 3 4 5 6 11 GB/T 19557.8- 2004 8. 4 新梢长
17、度B. 4.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4. 2 观测时间:春梢停止生长期。B. 4. 3 观测部位:植株树冠外围的中、下部新梢。B. 4. 4 观测方法:测量,随机测量新梢基部至顶端的长度,计算平均值,按表B.4进行分级。B.4. 5 观测量:测量20个新梢。新梢长度分级分级标准/cm代码B.5 新梢节间长度B. 5.1 栽培方法:按EB.5. 2 观测时间:B. 5. 3 观测部位:n一B. 5. 4 观测方法进行分级。B. 6 B. 6.1 B. 6. 2 B. 6. 3 观测部位:B. 6. 4 B. 6. 5 , 表B.4新梢长度分级标准短中长70 3 -阳-5 、7 长
18、2 7 红褐| 紫红码8. 7 叶芽大小B. 7.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72 观测时间:秋梢停止生长期。B. 7. 3 观测部位:不同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叶芽。4 5 B. 7. 4 观测方法:随机测量叶芽从基部至顶端的长度(cm),精确到0.01,计算平均值,按表B.7进行分级。B.7.5 观测量:观测10个芽。表B.7叶芽大小分级标准GB/T 19557.8-2004 叶芽大小分级分级标准/cm代码中大0.4 7 1. 5 7 叶柄沟深浅分级代码B.18 叶柄下茸毛表B.17叶柄沟的深浅分级标准浅|中3 5 B. 18. 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8.2 观测时间
19、z春梢生长期。B. 18.3 观测部位z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成熟叶片的叶柄。B. 18.4 观测方法:用放大镜观测叶柄背部,按表B.18进行分级。B. 18.5 观测量:10个叶柄。叶柄背部茸毛分级代码B. 19 蜜腺B. 19. 1 B.19.2 B. 19.3 B.19.4 分级。B.19.5 观测B.20 B.20.1 B.20.2 B.20.3 B.20.4 分级。B.20.5 蜜腺形状分级代码圆形肾形固B.8蜜腺形状表B.20蜜腺形状分级标准圆形GB/T 19557.8-2004 深多无B.8),按表B.20进行肾形2 17 GB/T 19557.8-2004 B.21 蜜腺数目B.
20、21. 1 栽培方法z按照第5章的要求。B. 21. 2 观测时间z春梢生长期。B. 2 1. 3 观测部位z植株树冠外围技中部门/3处完全展开的成熟的叶片的基部和叶柄。B. 21. 4 观测方法z目测(用放大镜叶片基部或叶辆上蜜腺着生的数目,按表B.21进行分级。B. 21. 5 观测量:10片叶片。级一分一码同口一数一腺一代蜜一囊B.21蜜腺鼓目分组标准2个1 2个2 B.22 蜜腺着生位置B.22.1 栽培方法z按照第5章的要求。B. 22. 2 观测时间:春梢生长期B.22.3 观测部位z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1/3处)完全展开叶片的基部和叶柄。B.22.4 观测方法:目测(用放大镜)蜜
21、腺着生情况,按表B.22进行分级。B.22.5 观测量:10片叶片。囊B.22蜜腺疆生位置分级标准级一分一置工盹位一生一着一代腺一蜜一叶基部叶基部和叶柄叶柄1 2 3 B.23 叶片大小B.23.1 栽培方法z按照第5章的要求。B.23.2 观测时间z春梢生长期。B.23.3 观测部位:不同植株树冠外围中、下部枝条中部成熟的叶片。B.23.4 观测方法:测量叶片长度与最宽部位的宽度,计算面积(长宽),取平均值,按表B.23进行分级。B.23.5 观测量:10片叶片。囊B.23叶片大小分组标准级-zm一分一一码小一准一大一标一片一级一代叶-分-小-d-3中大45 5 45 7 B.24 叶片长度
22、B.24.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4.2 观测时间z春梢生长期。B.24.3 观测部位z不同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成鹏的叶片。B.24.4 观测方法z测量叶片长度,计算平均值,按表B.24进行分级。B.24.5 观测量:10片叶片。GB/T 19557.8-2004 襄B.24叶片长度分组标准叶片长度分级短中长分级标准/cm11 代码3 5 7 B.25 叶片长宽比B.25.1 栽培方法z按照第5章的要求。B.25.2 观测时间E春梢生长期。B.25.3 观测部位z不同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成熟叶片。B.25.4 观测方法z测量叶片长、宽,计算比值,按表B.25进行分级。B.25.5 观
23、测量:10片叶片。表B.25叶片长宽比分级标准叶片长宽比分级分级标准代码小-d-3中大2-3 3 5 7 B.26 叶色B.26.1 栽培方法E按照第5章的要求。B.26.2 观测时间z春梢生长期。B.26.3 观测部位z不同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成熟叶片。B.26.4 观测方法z目测叶片颜色,按表B.26进行分级。B.26.5 观测量:10片叶片。叶色分级代码淡绿准?标一级一分一刊一绿POE 坷,-. B-裹一浓绿紫红1 2 3 4 B.27 叶囊光泽B. 27.1 栽培方法z按照第5章的要求。B.27.2 观测时间E春梢生长期。B. 27. 3 观测部位z植株树冠外围枝中部成熟的叶片。B.2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557.8 2004 植物 新品种 特异性 一致性 稳定性 测试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