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GB 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 140.90 Q 78 道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8621-2012 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new lifts in existing building 2012-06-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05-01实施发布GB 28621-2012 自次前言.1 引言.m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重大危险清单.25 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35. 1 有孔的电梯井道壁.3
2、5.2 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的间距.3 5.3 在分离井道内的对重(或平衡重)45.4 井道内滑轮45. 5 减小的顶部间距.55.6 轿顶护栏.8 5.7 减小的底部间距.8 5.8 护脚板.12 5. 9 机房的高度5.10 机房门的高度5.11 机房活板门的尺寸.5. 12 滑轮间的高度5. 13 滑轮间活板门的尺寸5.14 层门高度.14 6 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的验证.14 6.1 验证表.14 6.2 电梯交付使用前的检验.6.3 技术文件.7 使用信息7.1 使用说明7.2 注意和警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气安全装置表.四附录B(资料性附录)定期检验和重大改装或事故后的检验.
3、附录C(规范性附录预触发停止系统的检验.20 参考文献.24目UR 本标准的第2章、第3章、附录B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 28621-201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EN81-21: 2009(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载客和载货电梯第21部分:现有建筑物中的新乘客电梯和客货电梯)(英文版)。本标准与EN81-21 :200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z用GB/T2893. 1-2004图形符号安全色
4、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ISO3864-1 :2002 ,MOD)代替IS03864-1: 2002 0 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N81-1:1998,MOD)代替EN81-1: 19980 用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N81-2: 1998 , MOD)代替EN 81-2:1998。删除了未引用的EN81-1: 1998/ A1: 2005、EN81号:1998/ A1: 2005、EN81-1: 1998/ A2: 2004、EN81-2:1998/A2:2004和EN81-71 :2005。将EN8
5、1-21: 2009参考文献中的ENIS0 13857 :2008和ENIS0 14121-1 :2007分别用国内文件GB23821-2009 (ISO 13857: 2008 , IDT)和GB/T16856. 1-2008 (ISO 14121-1: 2007,IDT)代替,按照GB/T1. 1-2009将这些文件列入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一一本标准5.8.2b)的中用在失电的情况下(断电或隔离),当轿厢位于完全压缩缓冲器的位置到最低层站地坎以上不大于1m的区域以外时,轿厢护脚板应能自动伸展到完全伸展的位置代替了EN81-21: 2009的在失电的情况下(断电或隔离),轿厢护脚板应能自
6、动伸展到完全伸展的位置,在不影响电梯的安全性条件下,防止轿厢护脚板在底坑附近伸展时被损坏,也提高了可操作性。一一删除了EN81-21: 2009附录A表A.1的SIL列,以便与GB7588-2003和GB21240-2007 附录A对应的表相协调。本标准与EN81-21: 2009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删除了EN81-21 :2009引言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一一本标准第1章中增加了有关电梯的注,以适用于我国国情和便于理解与执行。一一本标准增加了表1的脚注a,以说明该表序号的含义。一一本标准5.4中用GB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6.1. 2代替了EN81-21:
7、 2009的EN 81-1:1998/A2: 2004和EN81-2: 1998/ A2: 2004中6.7.2,因为GB7588-2003和GB 21240二2007中6.1.2与EN81-1:1998/A2:2004和EN81-2 :1 998/ A2: 2004中6.7.2的技术要求基本相同,修改后与GB7588-2003和GB21240-2007相协调,便于使用。一一-本标准5.9中用GB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6.3. 2. 1代替EN81-21: 2009的EN 81-1:1998/A2:2004和EN81-2: 1998/ A2: 2004中6.3.3.1;
8、5.10中用GB7588-2003 和GB21240-2007中6.3. 3. 1代替了EN81-21: 2009的EN81-1: 1998/A2:2004和EN 81-2:1998/A2:2004中6.3. 4. 1; 5. 11中用GB7588一2003和GB21240一2007中6.3轧.3孔.26.3轧.4.2,z5.1口2中用GB7588一2003和GB21240一2007中6.4.2.2.2俨代替EN8归1-21:20O 9 GB 28621-2012 的EN81- :1998/A2:200和EN81-2: 1998/ A2: 2004中6.7.1.2. 4;5.13中用GB758
9、8 2003和GB21240-2007中6.4. 3. 2代替EN81-21: 2009的EN81-1: 1998/A2: 2004和EN 81-2:1998/A2:2004中6.7.3.2,因为他们对应的条款内容相同,便于使用。一一一删除了EN81-21: 2009附录ZA(资料性附录),因其不适合我国国情且其存在与否对本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没有任何影响。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6)提出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
10、(中国)有限公司、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蒂森电梯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杭州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凤旺、朱维良、刘建军、王军、石毅、马依萍、曹英姿、温爱民、冯宝祥、庞秀玲、惠志全、陶宪德、常晓清、余昆、陆宏伟、贺云朗、孟庆东、唐志荣、唐林钟、晋文明、马凌云。E GB 28621-2012 引根据GB/T15706. 1
11、一2007,本标准属于C类标准。本标准所涉及的机械以及所涵盖的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的范围在本标准的范围中给出。当本C类标准的要求与A类标准或B类标准中的要求不同时,对于已按照本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器,本C类标准中的要求优先于其他标准中的要求。由于某些原因(例如:现有建筑物结构限制), GB 7588-2003或GB21240-2007的某些要求不能满足时,可应用本标准相应的要求。本标准主要针对因现场条件减小的顶部和底部间距。所采用的安全原则基于两级实现:首先操作电气开关中断轿厢运行F其次对电梯轿厢进行机械制动。在起草本标准时,对于减小的顶部和底部间距,考虑了下列情况:a) 除防止误操作的
12、方法不可用的极少数情况外(如z电梯维修和安装过程中,安全装置不起作用的情况),仅依靠符合程序的操作来降低风险的措施被视为不可接受。b) 降低风险的措施应是自动动作的(不需任何干预),或者在采用了防止误操作措施后可以为手动动作,或者是它们两者的组合。E GB 2S621-2012 1 范围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永久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因受建筑物限制而不能满足GB7588-2003和GB 21240-2007某些要求的、新的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的安全准则。注:本标准中的电梯根据情况可以指电力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本标准列举了这些限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的要求。本标准与
13、GB7588-2003或GB21240-2007 (包括它们的引言)结合在一起理解和应用。本标准适用于z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包括现有建筑物新建井道和机器空间)的制造和安装;一一-用新电梯更换已有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在用电梯。本标准不适用于:在用电梯部件的更新或改装;GB 7588-2003或GB21240-2007范围之外的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93. 1-2004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雪下作场所和公共区域
14、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ISO3864-1: 2002 , MOD)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N81-1:1998 , MOD) GB/T 15706. 1-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ISO12100-1: 2003 ,IDT)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12100-2: 2003 ,IDT) GB/T 16856. 1-2008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ISO14121-1 :2007 ,IDT) GB 21240-2007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N81-2:
15、1998 ,MOD) GB 23821-2009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O13857 :2008 , IDT) 3 术语和定义GB/T 15706.1-2007 , GB 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现有建筑物existing building 已建成两年以上,正在使用或订购电梯之前已使用过的建筑物。内部结构全部更新的建筑物视为新建筑物。1 GB 28621-2012 3.2 可移动止停装置movable stop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的机械装置。在人员进入轿顶或底坑时该装置限制轿厢
16、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3.3 触发装置triggering device 当轿厢到达井道中的预定位置时,该装置通过机械传动机构操纵止动钳。注:对于自动操作的触发装置,当用钥匙打开进入井道的门或活板门时,触发装置应自动操作。3.4 止动钳stopping ge町当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预定位置向上和/或向下意外移动时,为保护在轿顶和/或在底坑人员的安全而使轿厢停止并保持静止状态的机械装置。3.5 预触发停止系统pre -triggered stopping system 该系统包括触发装置、机械止动钳和两者之间的机械传动机构。在电梯正常运行状态下,该系统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
17、人员进入到轿顶或底坑时,该系统保证在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4 重大危险清单本章包括所有的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事件,凡是本标准中涉及且由风险评价识别为重大危险的,均需要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见表1)。表1重大危险清单重大危险相关条款序号a(按照GB/T16856. 1-2008附录A列出机械危险:一机器部件或工作元件,例如z一机器内部能量的聚积,例如z挤压5.5 , 5.7 剪切5. 1 a) , 5. 3. 1 缠绕5.4 a) 吸人或陷入5.5.3 , 5.7.3 1 5.2 , 5.3.2, 5.4 b) , 5. 9, 5.10 , 5.11 , 5.12 , 碰撞5.13 ,
18、5.14 人员滑倒、绊倒、跌倒(涉及机器)5. 1 b) , 5. 3. 1 ,5. 8 一失控的运动幅度5.2 , 5.3.2 一部件机械强度不足5.4 b) , 5. 5. 2. 2. 2 d) , 5. 6.2 a) , 5. 7. 2. 2. 2 d) , 5. 8. 1 c) 滑轮和卷筒设计不合理5.4 b) 一人员从站立处跌落5.4 c) ,5. 6 ,5.8.2 a) , 5.8.2 b) 2 GB 28621-2012 表1(续)序号重大危险(按照GB/T16856.1-2008附录A91J出)相关条款由于机械设计时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例如:通道5. 3. 1 d)
19、, 5. 4 c) , 5. 9 , 5. 10 , 5. 11 , 5. 12 , 5.13 , 5.14 8 局部照明不足5.3.1 h) , 5. 3. 1 D 不健康的姿势5.5 人为错误、行为不当5.5.4,5.7.4, 7.2 安装、试验、使用和维护时的异常情况5.3 ,5.5 , 5.6 , 5.7 ,5.8 与机器使用环境相关的危险电源、故障5. 5. 2. 4. 1, 5. 5. 3. 1, 5. 5. 3. 2. 2, 5. 7. 2. 4. 1, 5. 7. 3. 1, 5. 7. 3. 2. 2 9 控制电路故障5.5 ,5.7 意外起动、越程或超速(或类似的故障):
20、一电源断开后的恢复5.5.4,5.7.4 a序号对应于GB/T16856.1-2008表A.1的编号。5 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当GB7588-2003或GB21240-2007中的某些要求不能满足时,属于本标准范围内的电梯应符合本章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此外,对于本标准未涉及的非重大危险,应按照GB/T15706. 1-2007 和GB/T15706.2-2007的相关原则设计。5. 1 有孔的电梯井道壁GB 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5.2.1补充以下规定z如果满足下列要求,已有的井道壁可以是有孔的za) 符合GB23821-2009中4.2.4.2的要求;和b
21、) 层门门锁装置周围应设置元孔的隔障,以防止用长度为o.3 m的刚性棒对门锁装置做任何操作。注1:为保存历史建筑,可能需要保留有孔的外墙。注2:对于可能遭受故意破坏的电梯,参见EN81-71:2005中5.1.1的要求。5.2 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量)的间距GB 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11.3可用下列要求代替: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o 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上应设置紧急导向装置,以避免正常导向失效的情况下,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的撞击。3 GB 28621-2012 5.3 在分离井道内的对重(豆豆
22、平衡重)如果现场的结构布置所允许安装电梯的轿厢面积不能满足相应的运输需求时,对重(或平衡重)可以设置在与轿厢分离的井道内。注z本标准适用于分离井道内仅安装一个对重(或平衡重)。5.3. 1 对重(或平衡重)井道的规定GB 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5.1.2补充以下规定:对重(或平衡重)安装在分离井道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对重(或平衡重)的井道应满足全封闭井道的有关要求(见GB7588二2003和GB2124。一2007中5.2和5.3); b) 分离井道的两端以及需要对井道设备安全地进行维护和检测的地方应设置检修活板门,检修活板门应满足GB7588-2003和GB2
23、1240-2007中5.2.2的要求;c) 检修活板门与需要维护或检查的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7m; d) 对重(或平衡重)安装安全钳时,应在整个运行路径设置检修活板门;e) 在分离井道内,井道两端的检修活板门打开处,应设置从井道外可接近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应符合GB7588一2003和GB21240一2007中14.2.2和15.7的要求;f) 在分离井道内,井道两端的检修活板门打开处,应设置符合GB7588-2003和GB21240一2007中13.6.2要求的电源插座;g) 分离井道应为电梯专用,应符合GB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5.8的要求;h) 分离井道应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621 2012 安装 现有 建筑物 中的 电梯 制造 安全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