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 B64009-1989 .pdf
《ZB B64009-1989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B B64009-1989 .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南方集体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criteria r。rr。r回tharvesting and regeneration In collective。wnedforests of the South of China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ZB B64 009 89 本标准规定了用材林主伐、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国营采育(伐木)场和国营林场。集体林场亦应参照使用。2采伐更新调查设计应具备的文件和资料2. 1 场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生
2、产计划。2.2 近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2. 3 有关林业法令、技术规程、生产技术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2.4 现有生产E艺、设备能力、劳动力配置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资料。3主伐调查和工艺设计3. 1 主伐调查和工艺设计的原则3. 1. 1 因林因地制宜地确定主伐方式等工艺设计,做到有利于森林更新方便于木材生产充分发榨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 1. 2 照持合理采伐,充分利用伐区有利用价值的剩余物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 1. 3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发挥现有生产设备能力,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和作业质最减少消耗,降低成本。3. 1.4 主伐调
3、查和工艺设计均以小班为单位。3.2 主伐调查3. 2. 1 区划3.2.1.1 主伐调查实行林班、小班两级区划。3. 2. 1. 2 林班的区划沿用近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林班区划。3. 2. 1. 3 小班是组织主伐作业的最小单位。小班的区划要尽可能地沿用森林资源调查的小班区J.以便于森林资源管理。3.2. 1.4 小班丽积应进行实测。小班边界立木上应作区划标志。区划线交点处应设置标桩标明区划名称、编号。测线的闭合差应小于1/1500实测后应绘制平面图,计算小班面积并在平面图上标明重要的地物、地貌。3.2.2 林分调查3. 2. 2. 1 林分调查的项目为林分类型、起源、树种组成、林龄或龄组、
4、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蓄积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89-06-19批准1990-01-01实施210 ZB B创009-89量。3. 2. 2. 2林分蓄积量的调查一般采用全林每木调查。对于林木分布均匀、林相整齐的同龄林也可以采用标准地调查或角规控制检尺调查。采用标准地调查时,标准地总面积不得小于小班面积5%。不论采用哪种调查方法,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必须达到d90%以上。3.2.2.3每木调查必须分别树种(树种组)、材质逐株检尺,起测径级为6cm,进级为2cmo3. 2. 2. 4 确定各树种(树种组)平均胸径后,选测平均胸径所在径级和毗邻上、下两径级各三株林木的树高,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
5、树种(树种组)平均树高。3. 2. 2. 5郁闭度调查z在小班内目测林木树冠投影面秧占林地面棋比例,用十分法记载。3. 2. 3 伐前更新调查3. 2. 3. 1 拟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小班,在机械设置调查带(线或利用蓄积量调查标准地布设样方,每个样方为lm2,分别树种对幼树、幼苗进行调查。样方总面识不得小于小班面积的0.5%。3. 2. 3. 2 径级在6cm(不含6cm)以下且已木质化的乔木树种为幼苗、幼树。3. 2. 3. 3 样方内幼苗、幼树的计算方法sa. 出现几个树种时,取目的树种或珍贵树种,并记载其树种名称sb. 有若干株幼商、幼树,按一株幼苗或幼树计算gc. 濒死的
6、幼苗、幼树不计。3. 2. 3. 4 每公顷平均有效更新株数,按下列公式计算g式中:N一一每公顷平均有效更新株数gN主10000a 调查样方内有效更新株数之和sa 调查样方面权之和,m3.2.4 其他调查包括下木(种类、平均高度、覆盖度和坡向、坡度。3. 3 主伐工艺设计3. 3. 1 确定采伐方式z3.3.1.1 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或皆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成过熟单层林实行择伐。3.3.1.2 成过熟单层林或中幼龄树木少的异龄林实行皆伐皆伐面叙一次不得超过Sha,坡度平缓、土壤肥沃、容易更新的林分,可以扩大jlj2oha,在采伐带、采伐块之间,应当保留相当于皆伐面织的林带、林块。山顶或
7、山脊土攘癖薄、伐后不容易更新的林分,不得进行皆伐。皆伐后依靠天然更新的,每公顷应当保留适当数量的单株或者群状母树3.3.1.3 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可实行渐伐3. 3. 2 确定采伐强度z3. 3. 2. 1 实行择伐的小班择伐强度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权量的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当保留在0. 5以上。伐后容易引起林木风倒、自然枯死的林分,择伐强度应适当降低两次择伐的间隔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3.3.2.2 实行渐伐的小班,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和、量的50%上层林木郁闭度被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未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
8、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不得超过一个龄级期3.3.3 选定集材方式根据资源分布、地形条件、采伐和更新方式、木材流向、工序衔接和集材设备性能,合理选定集材方式,并选配相应的机具3. 3. 4 确定归梅、装车方式2根据装车场(楞场地形、存材量、运材方式、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确211 ZB B64 009-89 定人力或机械归楞、装革方式并选配相应的机具。3. 3. 5计算材种出材量2根据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造材规格,计算材种出材量。3. 3. 6 选择清林方式s皆伐小班伐区
9、清理要按照更新措施和保持水土的要求选择归堆、归带、散铺、火烧等适宜方式在不影响更新的原则下,择伐和渐伐小班宜采用截短散铺的清理方式。3. 4 采伐剩余物利用伐区采伐剩余物的利用应根据剩余物资源、加工设备和市场需求,确定采伐剩余物的收集数量。4 抚育间伐调查和作业设计4. 1 抚育问伐目的抚育间伐的目的是调整林分组成或密度,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促进保留的优良林木的生长提高林分质量4. 2 抚育问伐种类4.2.1 透光伐g透光伐在幼岭林中进行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同时伐除目的树种中生长不良的林木。对纯林主要是调整林分密度,砍密留匀,伐劣留优间隔期35年。4. 2. 2 生长伐2生长伐在中龄林中进
10、行主要是调整林分密度,伐除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加速优良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间隔期715年4. 3抚育问伐条件用材林从幼林郁闭开始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的林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进行抚育问伐4. 3. 1 人工林幼龄林郁闭度在o.9以上,中龄林郁闭度在0.8以上,校下高明显上升树高的1/31/2),林分明显分化,被压木在20%30%的林分。4. 3. 2 天然林幼龄林、中龄林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分或下层目的树种幼树较多,分布均匀,郁闭度在o. 6以上的林分。4.4 抚育问伐调查4.4. 1 区划s抚育间伐调查实行林班、小班两级区划。具有场一级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的可以沿用原区划。若无
11、资料或者小班境界变动较大的,必须进行小班区划,并实测商秧,绘制平面图4. 4. 2 林分调查s包括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株数和蓄织量e4. 4. 2. 1 小班蓄积量和株数调查方法采用标准地法,标准地西双天然林不得小子小班面积的3%;人t林不得小于小班面飘的2%.但对于林木分布比按均匀的人工纯林,也可以采取半径为3.26m的小样圆调查法,1J、班面积不足3ha的设6个小样圃,3ha以上的每增加lha增设1个小样回4. 4. 2. 2 蓄积量调查起测径级为6cm,进级为2cm.散生木应单独调查记载4.4.3 经营活剥调查z包括近期抚育同伐的时间、种类、方法、强度等
12、4.4.4 其他调查,包括坡向、坡度4. 5 抚育间伐作业设计4. s. 1 确定抚育问伐方法g根据树种特性和林分状况,因地园林制宜地采用下层抚育问伐、上层抚育间伐、综合抚育间伐和隔行、隔株机械抚育间伐4.s.2 确定抚育间伐强度g确定抚育网伐强度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树种、林分状况、经营目的、交通条件及市场儒求等因素凡立地条件好、林分密度大、生长旺盛的抚育间伐强度应大些,反之则小些。阔时在设计抚育阅伐强度时应掌握陡被小于缓坡,阳被小于阴坡,山地小于低丘平地透光伐e人工林可伐去原有株数的25%35%或蓄权量的15%25%,天然林可伐去原蓄积量的10%20,%. 生长伐2人工林可伐去原有株数的15
13、%30%或蓄积量的10%20%,天然林可伐去原蓄积量的15%25%。采伐木应进行检尺、作记212 ZB B64 009-89 散生木不参与抚育间伐强度计算。4,5,3抚育问伐后的郁闭度,人工林不低于0.6 I天然林不低于0.5 0不得造成天窗。4,5,4 林地清理抚育问伐后必须进行林地清理,并结合进行中耕、施肥、修枝、除萌、割藏等综合性培育措施。4.5.5 集材、归榜、装车方式的确定和材种出材量的计算,按照本标准第3.3条规定Jft:行。5低产林改造调查和作业设计5. 1 低产林改造目的低产林改造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林分结构或更替树种等手段,提高低产劣质林分的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5.2 低产林改造
14、对象5. 2. 1 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5. 2. 2经多次破坏性采伐的残林或多代萌生元培育前途的林分5. 2. 3遭受严重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林分。5.2.4 处于中龄林阶段的速生树种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4,Sm,中慢生树种每公顷年生长量低于3旷的低产林分。5. 3低产林改造调查低产林改造调查,按照本标准第4.4条规定执行。但散生木不单独记载处于中龄林阶段的林分还应调查每公顷年生长量,5.4 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5. 4, 1 确定改造措施g5.4.1.1 引进树种,改善组成。对于经营粗放和立地条件较差的人工低产纯林,通过适度问伐,引进改良土壤的树种,形成混交林分。并进行中耕、施肥等综
15、合性培育措施5,4.1.2伐造结合,综合改造。对于林相杂乱、疏密不均、林龄相差悬殊的复层林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伐除生长衰退、受灾严重、元培育前途的林木,保留目的树种生长健壮中、小径林木,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上补植目的树种。5.4.1.3 进行补植,提高密度对于原有林木为目的树种的疏林,选择适室的树种进行补植以提高林分密度改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5,4.1.4 更换树种,重新造林对于元培育前途的残林或因不远地适树而造成的低产林应伐除全部乔灌木,选择适宜树种重新造林。其造林设计应按本标准第6章规定执行5, 4, 2 岩石裸露、土层癖薄的陡坡、山瘤等采伐后不易更新的地方,一般不进行低产林改造
16、作业,确需改造时,应待新造林成林后才允许采伐原有林木。5, 4, 3 低产林改造过程中应注意保留珍贵的针、阔叶目的树种幼树和萌芽植株,以利于培育混交林。5, 4, 4 集材、归楞、装车方式的确定和材种出材量的计算,按照本标准第3.3条规定执行。6 更新造林调查和作业设计6. 1 更新造林调查6. 1. 1 根据立地条件类型、树种、林地权属进行更新造林小班区划,并实测计算面积。6. 1.2 更新造林调查以小班为单位,调查项目为立地类型、地形(海拔高度、披向、坡位、坡度、土壤(种类、土层厚度、湿度和腐殖质层厚度)、植被种类、平均高度、覆盖度)、幼树更新情况(主要树种、高度、每公顷株数)以及母树分布
17、情况(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结实情况。在采伐迹地上,还要对迹地形成的时间,以及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曾做过伐前更新设计的采伐迹地,更新造林肯在要进行复查,如变动较大,须重新调查设计。213 ZB B创009-896.2 更新造林作业设计6. 2. 1 确定更新造林方式应遵循“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然、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6.2.2 在立地条件和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走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道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6.2.3 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合理确定更新造林树种和造林密度。6.2.4 根据更新造林方式、树种和培育目标,确定全面、带状、块状等整地方式
18、和其他技术措施。2. 5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的造林技术标准,按照林业部造林技术规程(试行川的规定执行。6.2.6在进行更新调查设计的同时,做好防火路或防火林带设计。7 准备作业工程设计7. 1 设计原则7. 1. 1 准备作业工程设计必须以生产工艺作业)设计为依据7. 1. 2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效能7. 1. 3 经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最佳工程设计方案。7.2 简易集材道设计肩拖道、串坡道、滑道等简易集材道的设计,应根据木材的分布、流向和地形条件,在实地进行踏查定线测定线路的长度、坡度,计算土石方工程量。7.3 手板车道设计7. 3, 1 手板车道的设计可用手水准或罗盘仪控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B B64009 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