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98-2001 生丝试验方法.pdf
《GB T 1798-2001 生丝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98-2001 生丝试验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59.060.10 w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 - 2001 生丝试验方法Method of testing for raw silk 2001- 09-26发布2002 - 05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798- 2001 前本标准是对GB1798-1986生丝检验规则、FZ/T40004-1999生丝检验实施细则)(原GBn72-1986)的修订,并将其合并。本标准对重量及品质检验的抽样数量做了调整,纤度检验样丝长度规定为100囚,增加生丝茸毛检验方法、单根生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
2、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98二1986,FZ/T40004-1999(原GBn72-1986)作废。本标准由原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丝绸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米赛丝绸集团公司、湖州凯喜雅制丝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勤、韦君玲、下幸儿、范维薇、王象札、孙锦华、周颖、朱松英、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丝试验方法Method of testing for raw silk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绞装和筒装生丝的重量、品质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69
3、D及以下规格的生丝。2 引用标准GB /T 1798 - 2001 代替GB1798-1986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3916-1997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 8170一1987数值修约规则3 组批与抽样3. 1 组批生丝以同一庄口、同一工艺、同一机型、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每批20箱,每箱约30kg;或者每批10件,每件约60kg。不足20箱或10件时仍按一批计算。3. 2 抽样方法受验的生丝应在外观检验的
4、同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重量及品质检验样丝。抽样时应遍及箱与箱或件与件内丝把的不同部位,每把丝限抽1绞,筒装丝每箱限抽1筒。3.3 抽样数量3. 3. 1 重量检验样丝:绞装丝20箱(10件)或1619箱(89件)为一批者,每批抽四份,第一、二份为一组,其余为另一组,每份2绞;15箱及以下(7件及以下)的,每批抽二份,分成二组,每份2绞;筒装丝每批抽四份,每份抽1筒。3. 3. 2 品质检验样丝:绞装丝每批从丝把的边、中、角三个部位分别抽12绞、9绞、4绞,共25绞;筒装丝每批从丝箱的上、中、下层三个部位分别抽8筒、7筒、5筒,共20筒。4 检验方法4. 1 重量检验4.1.1 仪器设备4. 1
5、. 1. 1 电子秤:量程150kg,最小分度值0.05烛。4.1. 1. 2 电子秤:量程500g,最小分度值19。4. 1. 1. 3 天平:量程1000 g,最小分度值0.01g 0 4. 1. 1. 4 带有天平的烘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2001-09 -26批准2002 - 05 -01实施1 GB/T 1798 - 2001 4.1.2 检验规程4.1.2.1 净重4. 1. 2. 1. 1 绞装丝:全批受验丝抽样后,逐箱(件)在电子秤上称重核对,得出毛重。用电子秤称出五只纸箱(包括箱中的定位纸板、防潮纸)或2只布袋的重量。并任择3把,拆下纸、绳,用电子秤称其重
6、量,以此推算出全批丝的皮重。4.1 . 2.1.2 筒装丝:全批受验丝抽样后,逐箱在电子秤上称重核对,得出毛重。用电子秤称出五只纸箱(包括箱中的定位纸板、防潮纸)以及不少于2只筒管及纱套的重量,以此推算出全批丝的皮重。4. 1- 2.1.3 将全批丝的毛重减去全批丝的皮重即为全批丝的净重。毛重复核时允许差异为0.10 峙,以第一次毛重为准。4.1.2.2 湿重(原重)将按3.3.1规定抽得的湿重样丝,以份为单位,立即在天平上称重核对,得出各份的湿重。筒装丝将样丝编号,分别进行初次称重,待丝筒复摇成丝绞后,将各筒管分别称重,然后将初称的重量减去筒管的重量,再加上编丝线重量,即得各份湿重。温重复核
7、时允许差异为0.20g,以第一次湿重为准。四份样丝间的重量允许差异规定:绞装丝在30g以内,筒装丝在50g以内。4. .2.3 千重将称过湿重的样丝,以份为单位,松散地放置在烘篮内,以不超过145C的瘟度烘至恒重,得出干重。干重的允许差异规定:第二次称重与第一次称重比较,或相邻两次比较,允许0.20g。4. .2.4 回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二位。nu nu 一W 、,/-A ,E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W一一回潮率,%;C一一样丝的湿重,g
8、;Go 样丝的干重,go将同批样丝的总湿重减去总干重除以总干重乘以100为该批丝的回潮率。如同批两组样丝之间的回潮率差异超过1%,则应再抽取一份样丝,按上述方法求出回潮率,再与前二组的湿重和干重合并计算,为该批丝的回潮率。生丝实测回潮率超过13.0%或低于8.0%时,应退回委托方重新整理平衡。4.1 . 2.5 公量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二位。100 + WK GK = G, X一一一一 -J 100 + W . ( 2 ) 式中:GK一一公量,kg;GJ一一净重,kg;WK一一公定回潮率,%;W一一实测回潮率,%。4.2 品质检验4. 2. , 检验条件切断、纤度、断裂强度、断裂
9、伸长率、抱合的测定应在温度(20士2)C,相对湿度(65土5)%的大气下进行,样品应在上述条件下平衡12h以上方可进行检验。2 4.2.2 外观检验4.2.2.1 设备GB/T 1798 - 2001 内装日光荧光灯的平面组合灯罩或集光灯罩。要求光线以一定的距离柔和均匀地照射于丝把的端面上,丝把端面的照度为(450500)lx。4.2.2.2 检验规程4.2.2.2.1 将全批受验丝逐把拆除包丝纸的一端或全部,排列于检验台上;筒装丝则逐筒拆除包丝纸或纱套,放在检验台上,大头向上,用手将筒子倾斜30040。转动一周,检查筒子的端面和侧面,以感官检定全批生丝的外观质量。4.2.2.2.2 需拆把检
10、验时,拆10把,解开一道纱绳检查。4.2.2.2.3 在整批丝中发现各项外观疵点的丝绞、丝把或丝筒必须剔除。在一把中疵点丝有4绞及以上时则整把剔除。4.2.2.2.4 批注规定主要疵点附着物(黑点)项目中的散布性黑点按二绞作一绞计算,若一绞中普遍存在,则一绞作一绞计算。器械检验发现黑点,需查样余丝,按样丝批注数量掌握。夹花和颜色不整齐,如二项均为批注起点,可批注一项。其他疵点:宽紧丝、缩丝、留绪、编丝或绞把不良等普遍存在于整批丝中应分别加以批注,作一般疵点评定。油污、虫伤丝不再检验,退回委托方整理。4. 2. 2. 3 外观评等的方法外观评等分为良、普通、稍劣和级外品。良:整理成形良好,光泽手
11、感略有差异,有1项轻微疵点者。普通:整理成形尚好,光泽手感有差异,有1项以上轻微疵点者。稍劣:主要疵点12项或一般疵点13项或主要疵点1项和一般疵点1-2项。级外品:超过稍劣范围或颜色极不整齐者。4.2.2.4 外观性状颜色种类分白色、乳色、微绿色三种,颜色程度以泼、中、深表示。光泽程度以明、中、暗表示。手感程度以软、中、硬表示。4.2.3 切断检验4.2. J 1 设备a)切断机:具有表l规定的卷取速度。b)丝络:体质轻便,转动灵活,每只约重500g o c)丝链:光滑平整,转动平稳,每只约重100g . 丝链规格为:键端直径:50mm 中段直径:44mm 丝键长度:76mm 4. 2.3.
12、2 检验规程4.2.3.2. 1 切断机的卷取速度及检验时间,根据样丝名义纤度规定见表1。3 G/ T 1798-2001 表1切断检验的时间和卷取速度规定名义纤度卷取速度初期检验时间正式检验时间D(dtex) m/ min 自1Inmtn 12(13.3)及以下110 5 120 13-1804.4-20.0) 140 5 120 19-33(21.1-36.7) 165 5 120 34-69(37.8- 76.7) 165 5 60 4.2.3.2. 2 每批25绞检验样丝,10绞自面层卷取,10绞自底层卷取,3绞自面层的1/4处卷取,2绞自底层的1/4处卷取。凡是在丝绞的1/4处卷取的
13、丝片不计切断次数。4.2. 3. 2. 3 卷取时间分为二期。初期为预备期,不计切断次数;正式检验期根据切断原因,分别记录切断次数。当正式检验时间开始,如尚有丝绞卷取情况不正常,则适当延长预备时间。4.2.3.2. 4 同一丝片由于同一缺点,连续产生切断达5次时,经处理后继续检验,如产生切断的原因仍为同一缺点,则不作记录,如为不同缺点则继续记录切断次数,该丝片的最高切断次数为8次。4.2.3.2.5 切断检验时,每绞丝卷取4只丝链。4.2. 3. 2. 6筒装丝不检验切断。4.2.4 纤度检验4.2.4. 1 设备a)纤度机:机框周长为1.125m,速度300r/min左右,井附有回转计数器,
14、自动停止装置;b)生丝纤度仪:量程500D,最小分度值0.10D ,49 D及以下纤度读数组距0.5D;50 D-69 D纤度读数组距1.0D; c)天平:量程200g,最小分度值:;0.01g; d)带有天平的烘箱。4. 2.4.2 检验规程4. 2.4.2. 1 绞装丝取切断检验卷取的一半丝链50只(应遍及各绞样丝),用纤度机卷取纤度丝,每只丝键卷取4绞,每绞100回(112.5m),共计200绞。筒装丝取品质检验的20筒,其中8筒面层、6筒中层(约在250g处、6筒内层(约在120g处),每筒卷取100回纤度丝10绞,共计200绞。如遇丝链无法卷取时,可在已取样的丝镜中补缺,每只丝键限补
15、纤度丝2绞。4.2.4. 2.2 将卷取的纤度丝以50绞为一组,逐绞在生丝纤度仪上称计,求得纤度总和,然后分组在天平上称得纤度总量进行核对。其允许差异规定见表2,超过规定时,应逐绞复称至允差以内为止。表2各种规格纤度丝的允差规定名义纤度.D(dtex) 33(36.7)及以下34- 49 (37.7-54.4) 50-69(55.6-76. 7) 4. 2. 4.2. 3 平均纤度按式(3)计算:式中:D一一-平均纤度,D(dtex); 4 D-各组纤度丝的纤度,D(dtex); f一一各组纤度丝的绞数;N一一纤度丝总绞数;n一一纤度的组数。兀DiD=二万一每组允许差异.D(dtex ) 3.
16、 5(3.89) 7(7. 78) 14 (1 5. 6) . ( 3 ) GB/T 1798- 2001 4.2.4. 2. 4 纤度偏差按式(4)计算:fi(Dj - D)2 -N . ( 4 ) 式中:一一纤度偏差,D(dtex); E一一平均纤度,D(dtex); D.一一一各组纤度丝的纤度,D(dtex); fi一一各组纤度丝的绞数;N一一纤度丝总绞数;n一一纤度的组数。4.2. 4. 2.5 全批纤度丝中最细或最粗纤度,以总绞数的2%,分别求其纤度平均值,再与平均纤度比较,取其大的差数值为该丝批的纤度最大偏差。4.2.4.2.6 将受验的纤度丝用烘箱烘至恒重得出干重,按式(5)计算
17、平均公量纤度:D = G.x 1. 11 X ?O -K - N X T X 1. 125 式中:DK一一平均公量纤度,D(dtex); Go -样丝的干重,g;N一一纤度丝总绞数;T-一每绞纤度丝的回数。. ( 5 ) 4. 2.4.2. 7 当平均公量纤度超出该批生丝报验规格的纤度上限或下限时,应在纤度检验工作单上注明纤度规格不符。4.2. 4.2. 8 平均公量纤度与平均纤度的允差规定见表3,超过规定时,应重新检验。表3平均公量纤度与平均纤度的允差规定名义纤度.D(dtex)18(20.的及以下19-33(21.1-36.7) 34-69(37. 8-76.7) 允许差异.D(dtex)
18、0.5(0.56) 0.7(0.78) 1. 0 (1.11) 4.2.4.2. 9 纤度偏差、平均纤度、平均公量纤度和纤度最大偏差的计算取小数点后二位。4.2.5 均匀检验4. 2.5. 1 设备a)黑板机:卷绕速度为100r/min左右,能调节各种规格生丝的排列线数。b)黑板:长1359 mm,宽463mm,厚37mm(包括边框),黑板布用无光黑色胶布。c)均匀标准样照。d)检验室:设有灯光装置的暗室应与外界光线隔绝,其四壁、黑板架应涂黑色无光漆,色泽均匀一致。黑板架左右两侧设置屏风、直立回光灯罩各一排,内装日光荧光管23支或天蓝色内面磨砂灯泡六只,光线由屏风反射使黑板接受均匀柔和的光线,
19、光糠照到黑板横轴中心线的平均照度为201x,上下、左右允差土2lx。4.2.5.2 检验规程4. 2.5.2.1 用黑板机卷取黑板丝片,卷绕张力约10g。4.2. 5.2. 2 绞装丝取切断检验卷取的另50只丝链,每只丝健卷取2片;筒装丝取品质检验用样丝的20筒,其中8筒面层、6筒中层(约在250g处)、6筒内层(约在120g处),每筒卷取5片。每批丝共卷取100片,每块黑板10片,每片宽127mm,计10块黑板。4.2.5.2.3 不同规格生丝在黑板上的排列线数规定见表405 GB/ T 1798 - 2001 表4黑板丝条排列线数规定名义纤度,D(dtex)每25.4mm的线数,线9(10
20、.0)及以下133 1012(11. 113.3) 114 1316(14.417.8) 100 1726(l8. 928. 9) 80 2736(30.040.0) 66 3748(41. 153.3) 57 4969(54.476.7) 50 4.2.5. 2.4 将卷取的黑板放置在黑板架上,黑板垂直于地面,检验员位于距离黑板2.1m处,将丝片逐一与均匀标准样照对照,分别记录均句度变化条数。均匀一度变化:丝条均匀变化程度超过标准样照叭,不超过V1者。均匀二度变化:丝条均匀变化程度超过标准样照飞,不超过V2者。均匀三度变化:丝条均匀变化程度跑过标准样照V2者。4.2.5.2.5 评定方法确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98 2001 生丝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