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58-2008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pdf
《GB 50458-2008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458-2008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pdf(1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458-2008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P 实施2009- 02-01 发布2008甲0924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Fa4且,ba民品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GB 50458-2008 主编部门:重庆市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日期:2 0 0
2、9 年2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北尽J/ /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GB 50458 - 2008 争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争夺开本:850X 1168毫米1/32 印张:9% 字数:252千字2009年1月第一版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定价:46.00元统一书号:15112. 1668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
3、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口第11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58-2008,自2009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O. 5、1. O. 10、1.O. 12、1.O. 19、3.1.2、3.2.2、4.2. 1、4.2. 2、4.2.3、4.2.4、4.2. 5、4.2. 6、4.3.1、4.3.4、5.3.8、6.1.3、6.1.4、7.1.8、7.3.1、7.3. 2、7.4. 5、7.5.1、7.7.7、7.7.10、8.1.2、8.2.6、9.
4、3.4、9.4.12、11.1. 3、11.2. 5、12.1.4、12. 3. 1、12.3. 8、12.3. 18、13.2. 6 (3)、13.2. 7 ( 3 )、13.3.1(5)、13.3.4、14.1. 6、14.2.7、14.3.10、14.3.17、14.3. 19、14. 4. 1、15.1. 4、15.2. 1、15.2.7、15.2. 14、15.2.16、16. 1. 9、16.1. 10、16.3.13(1、2、3、5、7)、16.4.3、17.1.4、17.10.2、17.10.6、18.4.1、18.4.3(3、6)、18.4.4(1)、18.4.5 (2、3)
5、、18.7.1、19.1. 13、19.4.6、20.2. 2、21.1. 2、21. 2. 6 (5)、21.8. 1、22.1.7、22.1.8、22.1. 9、22.3.6、22. 10. 2、22.10. 3、23.1. 3、23.1.4、23.2.1、23.2.2、23.2.3、23.2.4、23.2. 9、23.3.1、23.3.8、23.3.10、23.4.4( 1、6、7)、23.4.8、23.4.12、23.5.1、23.7. 1、23.7.3、23. 7. 6、23.8. 1、23.8.4、23.8. 8、23.9.1、23.9.6、23.10. 1、3 23.11. 1、
6、24.8. 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9月24日4 前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J84号)的要求编制的。本规范是我国首次编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国家标准,共有24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除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的常规专业技术内容外,还根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专门增订了车辆、轨道梁桥、道岔系统等章节,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也依据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要求局部地增补了专门的规定。本规范的制订是在深入总结和分析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建
7、设经验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9广泛调查研究国外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技术与经验并参考海外相关技术文献,经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和修订,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实施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9对于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9请寄交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25号9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qmetrocta. cq. cn)。本规范主编单
8、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5 6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仲建华周庆瑞吴波张海波林莉(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建王仕春王旭东冯伯欣向红任强孙巍朱祖某吴明吴焕君李珞李国庆沈晓阳张明川肖珊林绍平范金富季锦渝罗湘萍胡立中俞加康俞济涛项丽琳徐起万聂绍富高松柏黄河曹克非谢林谢风华董事靳玉广漆尔富目次1 总则00.0.0.0.11.0.0.1 2 术语0.0.0.0.011000.3 3 行车组织与
9、运营管理.0.6 3. 1 一般规定.6 3. 2 系统运能设计.00.63.3 行车组织.11.0.6 3.4 行车速度.0.0.11.7 3.5 辅助线设置.7 3. 6 运营管理.0.00.8 4 车辆.9 4. 1 一般规定.00.,0.11.9 4.2 安全与应急设施.00.0.0,.000.114. 3 车辆与相关系统.,.,.0.,.,.,.11 5 限界.,.,.,.,.,.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 13 5.3 制定建筑限界的原则.0.14 6 线路.,0.,.,.18 6. 1 一般规定.0. 18 6.2 线路平面.0000. 19
10、 6.3 线路纵断面.0.0.21 6.4 辅助线、车场线及道岔.,.,., 0 .,. 22 7 车站建筑.0.,.24 7. 1 一般规定.,.,. 24 7.2 车站平面 .0.,. 24 7 nhutOOQQUindquRunu-4&A哇AAA吐Fhut勺toood-AAA古A且inbOQUOdnu1i9uqL9白。中9quqdndqJA哇AT4丰A吐A吐4&A哇4LA哇A吐4&EdRUEdEUEUEOEUEU户Onb力HU已AHn 过HH通梯大电uuu最梯uuu度扶H宽M暖各动门-duuHHHUHUHHHHHUHH剧水采知川自蔽H计最HUH- HH-u构层防与架。、屏施设、构uu定则
11、求定结水造周定高路趴酬阴阳哺酿脏刷时机描航刷时机构规H原要K规士防构刷出规及线行全障洁、桥脚载计量主般载计造吉般载计造LP般凝加部般面下车人安元阜制报一荷设构辟一荷设构十七一荷设构相一混附细凡一地地UHdHA卡Mq川MM-4;dt140可A吐Ti-9qJAU司H-1iqJAUjiji轨JJJA高JJJJ封口叭队队队二LLLL、卢nL乙乙用im/勺t巧ini寸000000ooqdqdQuqd1i111i1a111i111i1inu-qf.0.170 24. 1 一般规定8.0. .0.0 . 170 2L1. 2 噪声.171 24.3 振动.171 24.4 空气0000.00.172 24.
12、 5 7( . 172 24.6 电磁辐射.00.0. 172 24. 7 日照与景观.000.173 24.8 其他.00.0.173 附录A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方法000.00. . 174 附录B限界图.o.O.OlO.O.175 本规范用词说明.TB10002. 1的规定取值。轨道梁设计应按单线计算轨道梁与列车风荷载。轨道梁桥下部结构设计,双线轨道梁桥,线路等高时应按照100%、50%分别计算迎风面前后两线的列车与轨道梁风荷载;不等高时均应按照100%分别计算两线的列车与轨道梁风荷载。三线及以上轨道梁桥,线路等高时应按照100%、50%、25%分别计算前后排列三条线路上的列车与轨道梁风
13、荷载;线路不等高时应按照100%、100%、50%分别计算前后三条线路上38 的列车与轨道梁风荷载。高架车站内列车风荷载应按照区间列车风荷载的50%计算。与列车重叠的结构体不再计算风荷载。8.2.14 温度变化的作用及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可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 1的规定执行。设计时采用的基准温度,钢结构应以合拢时温度为准,温度变化范围-100C十500C,日照部分与背光部分的温差取值为150C。混凝土结构随温度升降宜用当地月平均气温为参照来确定,般取土200C。混凝土收缩应按照降温150C考虑。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日照温差可按:I:30C考虑。钢结构线膨胀系数取12X
14、1060混凝土结构线膨胀系数取lOXlO-6o8.2.15 当轨道梁桥桥墩有可能承受船只撞击时,应设防撞保护设施。当无法设置防撞保护设施时,船只撞击力可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 1的规定计算。8.2.16 当轨道梁桥墩柱有可能承受汽车撞击时,应设防撞保护设施。当无法设置防撞保护设施时,轨道梁桥墩柱设计必须考虑汽车对墩柱的撞击力。汽车撞击力顺汽车行驶方向时采用1000kN,垂直于汽车行驶方向时,采用500kN,作用在路面以上1.20m高度处。8.2.17 地震作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的相关规定计算。8.2.18 轨道梁桥应按不同施工阶段的
15、施工荷载和运营养护检修荷载进行验算。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架桥机架设的轨道梁,应按照架桥工况对轨道梁和桥墩分别进行验算。8.2.19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终端的轨道梁及轨道梁桥、组合桥,应考虑车挡装置的影响。车挡装置对结构的冲击荷载,应根据车挡对列车冲撞荷载的吸收原理,考虑列车的速度及空车状态39 列车的荷载计算。8.2.20 轨道梁桥、组合桥和道岔桥应考虑轨道梁支座负反力,设置相应的抗力装置。轨道梁支座负反力取以下两公式计算的最不利值:R = Rl +R2十R3/1.5十R4(8.2.20-1) R =R2十R3/1.5十Rs(8. 2. 20-2) 式中R 支座反力(kN); Rl 包括列车动力作
16、用的动载所产生的最大负反力(kN) ; R2一一加在使支座产生负反力部位上的静载所产生的支座反力(kN); R3 加在使支座产生正反力部位上的静载所产生的支座反力(kN); R4一一风荷载产生的最大负反力(kN); 凡地震产生的最大负反力(kN)。8.3设计原则8.3.1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结构,应按容许应力法设计。其材料、容许应力、结构安全系数、结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泪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 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 2的规定。8.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使用阶段各项应力、裂缝验算时,各项应力限值的
17、采用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 3的规定执行。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还应用以下荷载组合检查正截面强度:1 1.3X(恒载)十2.5X(列车竖向静荷载+列车动力作用十车辆横向荷载); 2 1.8X(恒载十列车竖向静荷载+列车动力作用十车辆横向荷载); 40 3 1.3X(恒载+列车竖向静荷载十地震力)。8.3.3 轨道梁桥?昆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4的规定执行。8.3.4 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应进行弯扭、弯剪扭的强度计算。8.3.5 轨道梁独柱式桥墩应按压弯构件进行斜截面校核,并
18、应进行抗扭计算。8.3.6 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轨道梁设计应满足梁体内安装系统设备缆线布置要求,并应考虑其对截面的削弱影响。8.3.7 轨道梁支座应采用抗拉支座,支座的设置应满足线路纵坡要求及轨道梁安装精度要求。支座分固定和活动两种形式,其规格根据线路线形宜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8.3.8 组合桥和道岔桥宜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其反力和位移量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2331的规定取值。支座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 3的规定。8.3.9 轨道梁桥、组合桥和道岔桥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
19、B 10002. 5的规定;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应与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 5中的规定相符。8.4构造要求8.4.1 轨道梁间应设伸缩缝,伸缩缝除保证梁体能自由伸缩外,还应保证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行走面平顺连接,并应避免伸缩缝与轨道梁之间积水,保证整体符合耐久性要求。伸缩缝的锚固构件应在轨道梁预制时埋人。8.4.2 轨道梁表面特别是钢制轨道梁及梁间接头的金属配件表面应采取防止车轮打滑和空转的措施。8.4.3 轨道梁和轨道梁桥应满足抗拉力支座的埋设要求,组合41 桥的梁部结构和道岔桥上宜设置抗拉支座的台座。抗拉力支座的上摆的锚固构件应在轨道梁预制时埋人,
20、下摆的锚固构件应在轨道梁桥、组合桥梁部结构和道岔桥上支座台座施工时埋入,轨道梁桥、组合桥的梁体结构和道岔桥上的支座台座处应预留更换支座时顶梁的位置;支座下支承垫石设置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 1要求。8.4.4 地下结构应预留安装轨道梁支座台座安装接口。当地下结构采用仰拱时,轨道梁支座台座宜直接设置在仰拱结构上;当地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时,轨道梁支座宜穿过底板设置基础,但轨道梁台座应与底板浇合,不设施工缝。8.4.5 轨道梁桥桥墩盖梁顶面和组合桥梁部结构顶面、道岔桥和道岔平台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排水设施,使其表面无积水。排水设施应便于检查、维修与更换。8.4.
21、6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上敷设信号、供电环网电缆和接触轨等系统应在轨道梁制作时埋人预埋管道和预埋件;钢轨道梁宜在结构上预留信号、供电环网电缆等系统管线通道和接触轨安装接口板。8.4.7 轨道梁桥桥墩、组合桥梁部结构及其桥墩、道岔桥和道岔平台上的信号、通信、供电环网电缆系统、牵引供电接触网系统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的安装,应采用在相应士建工程施工时埋人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方式。8.4.8 道岔桥和道岔平台平面应满足道岔区布置要求,并应满足道岔及其控制装置和轨道梁支座台座布置要求,同时应预留安装接口。8.4.9 轨道梁桥构造应便于检查和维护。8.4.10 轨道梁桥结构的截面尺寸应能保证混凝土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58 2008 跨座式 单轨 交通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