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pdf
《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IB P GB 50357 - 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Cod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r historic cities 2005- 07 -15 发布2005 -10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Cod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r historic cities GB 50357-2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年1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社200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Cod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r historic cities GB 50357-2005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应)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 开本850x 1168毫米1132 印张:172 字数:40千字2005年9月第一版2005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册定价:8.00元J统A书号:15112. 1188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37) 本社网址:http:/www.china-abp.coID.cn 网上书店:
3、http:/www.china-building.coID.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口第35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57 -2005,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 o. 3、3.1.1、3.1.5、3.1.6、3.2.4、3.2. 5、3.2.6、3.3.1、3.4.1、3.5.1、3.6.1、3.6. 2、4.1.2、4.1.3、4.1.4、4.1. 5、4.3.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
4、年7月15日3 前占一日本规范是根据关于印发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6J4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的。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保护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保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究,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论证,多次修改,最后经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审查定稿。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5、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03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主要起草人:赵中枢王景慧阮仪三郑连勇吴俊勤晋宏逮周俭张广汉张松王骏胡滨邵国叶勤吴进胡晓玲郑小明汪部4 目次1 总则.2 术语33 历史文化名城.3. 1 一般规定3.2 保护界线划定.7 3.3
6、 建筑高度控制.7 3.4 道路交通.8 3.5 市政工程.8 3. 6 防灾和环境保护. 9 4 历史文化街区.104.1 一般规定. 10 4.2 保护界线划定.10 4.3 保护与整治.114.4 道路交通. 12 4.5 市政工程. 13 4.6 防灾和环境保护.13 5 文物保护单位.14 本规范用词说明.15 条文说明.17 5 1总则1. 0.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学位的保护规划。1. o.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
7、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1. O.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1. O.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L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 O.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1. O.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
8、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 O.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1. O.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1 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1. 0.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2术语2.0.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2. O.
9、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2.0.3 历史地段historic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2. O.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2. o. 5 文物古迹histor
10、ic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2.0.6 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ltes 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2.0.7 地下文物埋藏区undergrou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地下文物集中分布的地区,由城市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公布为地下文物埋藏区。地下文物包括埋藏在城市地面之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3 2. O. 8 历史文化名
11、城保护规划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nc clty 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2. O. 9 建设控制地带development control area 在保护区范围以外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区域。2.0.10 环境协调区coordination area 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2.0.11 风貌townscape 本规范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城镇景观和
12、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2. 0.12 保护建筑candidacy listing building 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2.0.13 历史建筑historic building 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2.0.14 历史环境要素historic environment element 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铺地、驳岸、树木等景物。2.0.15保护conservatlOn 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维修、改善等活动
13、。2.0.16 修缮preservation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2. 0.17 主佳f彦refurbishment 4 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2.0.18 改善improvement 对历史建筑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建设活动。2.0.19 整修repalr 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因素进行的改建活动。2.0.20 整治rehabilitation 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完整性所进行的各项治理活动。5 3 历史文化名城3.1一曲规定3.1.1
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域的格局和凤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凤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凤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3.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3.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3. 1.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确定名城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确定名城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提出名城保护措施。3. 1. 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凤貌的保持与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357 2005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规划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