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74-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 50274-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274-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1580177-496 统一书号:1580177 496 定价:13.00元911158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274 - 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refrigeration plant and air seperation plant installatio;n 2010 - 07 -15 发布2011 - 0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
2、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巳ptanceof refrigeration plant and air seperation plant installation GB 50274同2010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北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2010 女中国机械工业企业联合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6
3、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2. 125印张51千字2011年1月第1版2011年1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496 定价:13.00元一一斗节-;:?付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7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74-2010,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1. 10、3.1.4(1)、3.1. 9、3.1. 10、3.13. 5 (7)条(
4、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同时废止。 f丁。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七月十五日、目U吕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二至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J10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进行修订而成。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十年来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的实践经验,开展了专题研究,参考了大量文
5、献和工程资料,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 对原规范的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部分条款的内容也作了删减和修改,使其与实际的施工工艺顺序一致。2 依据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对原规范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使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写要求。3 参照国家现行的制冷和空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和制造标准修改和补充了有关参数。在附录A中增加了制冷和空气分离设备的清洁度限值。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负责具体技
6、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国家机械工业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南5巷5号,邮编:100045,邮箱:. cn),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机械化施工公司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建设工程公司中国机械工业第一建设工程公司西南工程学校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公司中国三安建设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薛韬李功福关洁彭勇毅梅芳迪
7、孙书英郑明享占元樊慧霞杜世民徐辉刘兆峰主要审查人:刘汇源刘广根颜祖清陈光云徐英属张广志周彦 2 张庆晏文华刘绪龙魏利广徐庆磊李英辉刘瑞敏王丽鹊高杰柳春来王清泉一十二十十一产卜、飞川J汽飞叨:目次1总贝。(1 ) 2 制冷设备( 2 ) 2.1 基本规定( 2 ) 2. 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5 ) 2. 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8 ) 2.4 离心式制冷机组( 9 ) 2. 5 澳化惺吸收式制冷机组(10)2.6 组合冷库(1 2 ) 3 空气分离设备(1 7 ) 3.1 基本规定(17) 3. 2 分馆塔组装 (20) 3.3 吹扫(24)3.4 整体试压( 25) 3.5 整体裸
8、冷试验(27)3. 6 装填绝热材料门3. 7 稀有气体提取设备(28) 3.8 透平式膨胀机门们3. 9 活塞式膨胀机3. 10 离心式低温液体泵u 3.11 柱塞式低温液体泵( 3 1 ) 3.四回热式制冷机(32) 3.13 其他设备(32)3. 14 试运转4) 4 工程验收(3日 1 r 附录A制冷和空气分离设备的清洁度限值(36) 附录B环境温度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37)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一一一二可寸士飞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Refrigeration plant ( 2 ) 2. 1 Basic
9、 requirement ( 2 ) 2. 2 Piston typ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ompressor unit ( 5 ) 2. 3 Screw typ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unit . ( 8 ) 2.4 Centrifugal refrigeration unit ( 9 ) 2. 5 Libr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unit ( 10) 2. 6 Sectional cold room (1 2 ) 3 Air separation plant (17) 3.1 Basic requi
10、rement (17) 3. 2 Fractionating column assembling ( 20) 3.3 Purging . (24) 3. 4 System pressure testing ( 25) 3. 5 System cold test prior to insulation materials filling (2 7) 3. 6 Filling of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 27) 3. 7 Rare gas recovery plant ( 28) 3. 8 Expansion trubine ( 28) 3. 9 Pisto
11、n expander ( 30) 3. 10 Centrifugal cryogenic liquid pump ( 3 1 ) 3. 11 Piston type cryogenic liquid pump .( 3 1 ) 3. 12 Regenerative refrigerator ( 32) 3. 13 Miscellenous ( 3 2 ) 3. 14 Test run . (34) 3 4 Acceptance ( 3日Appendix A Cleanness limits of refrigeratio且andair separation plant ( 3 6 ) Appe
12、ndix B Water vapor saturation pressure under ambient t巳mperature(3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3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 9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1 ) 4 -一一一十十二2 、与了号仅川J1总JHH可mm川1. 0.1 为确保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3、1 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为主机的压缩式制冷设备,漠化铿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组合冷库;2 低温法制取氧、氮和稀有气体的空气分离设备。1. O. 3 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制冷设备2.1基本规定2. 1. 1 整体出厂的制冷机组安装水平,应在底座或与底座平行的加工面上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解体出厂的制冷机组及其冷凝器、贮液器等附属设备的安装水平,应在相应的底座或与水平面平行的加工面上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2. 1. 2 制冷设备清洗的清洁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14、;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2. 1. 3 对出厂时己充灌制冷剂的整体出厂制冷设备,应检查其无泄漏后,进行负荷试运转。2. 1. 4 制冷系统的附属设备在现场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的位置、标高和进、出管口方向,应符合工艺流程、设计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 带有集油器的设备,集油器的一端应稍低一些;3 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的标高,宜低于冷凝器的出液口标高;4 低温设备的支撑与其他设备的接触处,应垫设不小于其他绝热层厚度的垫木或绝热材料,垫木应经防腐处理;5 制冷剂泵的轴线标高,应低于循环贮液器的最低液面标高;进出管径应大于泵的进、出口直径;两台及以上泵的进液管应单独敷设,不
15、应并联安装;泵不应在无介质和有气蚀的情况下运转;6 附属设备应进行单体吹扫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压力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1. 4 一一一一二十一号_t丛、的规定。表2.1.4 气密性试验压力(MPa)制冷剂R22、R404A、R407C、R502、R507、R717R134a 试验压力二注1.8二三1.22. 1. 5 制冷设备管道在现场安装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输送制冷剂碳素钢管道的焊接,应采用氧弧焊封底、电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2 在液体
16、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底部或侧部接出;在气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上部或侧部接出;供液管不应出现上凸的弯曲;吸气管除氟系统专设的回油管外,不应出现下凹的弯曲;3 吸、排气管道敷设时,其管道外壁之间的间距应大于200m日1;在同一支架敷设时,吸气管宜敷设在排气管下方;4 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坡向及坡度,当设计或随机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1.5的规定;表2.1.5 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坡向及坡度管道名称坡向坡度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氨)蒸发器二到/1000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氟利昂)压缩机二dO/1000压缩机排气水平管油分离器注10/1000冷凝器至贮液器的水平供液管贮液器1/1000
17、3/1000 ?由分离器至冷凝器的水平管油分离器3/10005/1000 机器问调节站的供液管调节站1/10003/1000 调节站至机器间的加气管调节站1/10003/1000 5 法兰、螺纹等连接处的密封材料,应选用金属石墨垫、聚四氟乙烯带、氯丁橡胶密封液或甘油一氧化铝;与制冷剂氨接触的管路附件,不得使用铜和铜合金材料;与制冷剂接触的铝密封垫片应使用纯度高的铝材;6 管道的法兰、焊缝和管路附件等不应埋于墙内或不便检修的地方;排气管穿过墙壁处应加保护套管,排气管与套管的间隙宜为10mm。管道绝热保温的材料和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与支架和设备相接触处,应垫上与绝热层厚度相同的垫木或绝热
18、材料。2. 1. 6 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制冷设备及管路的阀门,均应经单独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再正式装至其规定的位置上;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1.5倍,保压5min应无泄漏;常温严密性试验,应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关闭、开启3次以上,在关闭和开启状态下应分别停留lmin,其填料各密封处应无泄漏现象;2 阀门进、出介质的方向,严禁装错;阀门装设的位置应便于操作、调整和检修;3 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等阅以及感温包的安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宜靠近蒸发器。2. 1. 7 制冷机组冷却水套及其管路,应以O.7MPa进行水压试验,保持压
19、力5min应无泄漏现象。2. 1. 8 制冷机组的润滑、密封和液压控制系统除组装清洗洁净外,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压力试验,保持压力10min应无泄漏现象。2. 1. 9 制冷机组的安全阀、溢流阀或超压保护装置,应单独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调整和试验;其动作正确无误后,再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2. 1. 10 制冷剂充灌和制冷机组试运转过程中,严禁向周围环境排放制冷剂。2.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2.2.1 压缩机和压缩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I 气缸盖、吸排气阀及曲轴箱盖等应拆下检查,其内部的清洁及固定情况应良好;气缸内壁面应加少量冷冻机油;盘动压缩机数转,各运动部件应
20、转动灵活、无过紧和卡阻现象;2 加入曲轴箱冷冻机油的规格及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 冷却水系统供水应畅通;4 安全间应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5 压力、温度、压差等继电器的整定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6 控制系统、报警及停机连锁机构应经调试,其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7 点动电动机应进行检查,其转向应正确;8 润滑系统的油压和曲轴箱中压力的差值不应低于O.lMPa。2.2.2 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拆去气缸盖和吸、排气阀组,并应固定气缸套;2 应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0min,停车后检查各部位的润滑和温升,无异常后应继续运转lh;3 运转
21、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剧烈振动;4 主轴承外侧面和轴封外侧面的温度应正常;5 油泵供油应正常;6 氨压缩机的油封和油管的接头处,不应有油滴漏现象;7 停车后应检查气缸内壁面,应无异常磨损。2.2.3 开启式压缩机的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吸、排气阀组安装固定后,应调整活塞的止点间隙,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 2 压缩机的吸气口应加装空气滤清器;3 在高压级和低压级排气压力均为0.3MPa时,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h;4 油压调节阀的操作应灵活,调节的油压宜高于吸气压力。.15MPa0. 3MP的5 能量调节装置的操作应灵活、正确;6 当环境温度为430C、冷却水温度为330C时,
22、压缩机曲轴箱中润滑油的温度不应高于700C;7 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水温不应高于350C,出口水温不应高于450C;8 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振动;9 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响应正常;10 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盖和阀件应无漏气、漏油、漏水现象;11 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拆洗空气滤清器和油过滤器,并应更换润滑油。2.2.4 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用O.5MPa0. 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对压缩机和压缩机组按顺序反复吹扫,直至排污口处的靶上元污物。2.2.5 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抽真空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关闭吸、排气截止阀,并应开启放气通孔,开动压缩机进行抽真空;2 压
23、缩机的低压级应将曲轴箱抽真空至15kPa,压缩机的高压级应将高压吸气腔压力抽真空至15kPao2.2.6 压缩机和压缩机组密封性试验应将1.OMPa的氮气或干燥空气充入压缩机中,在24h内其压力降不应大于试验压力的1%。使用氮气和氟利昂混合气体检查密封性时,氟利昂在混合物的分压力不应少于0.3MPa。2.2.7 采用制冷剂对系统进行检漏时,应利用系统的真空度向系统充灌少量制冷剂,且应将系统内压力升至O.1MPa0. 2MPa后进行检查,系统应无泄漏现象。2.2.8 充灌制冷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制冷剂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2 系统应抽真空,真空度应达到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应将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274 2010 制冷 设备 空气 分离 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 验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