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72-1998 磁粉检验.pdf
《HB Z 72-1998 磁粉检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72-1998 磁粉检验.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共和空工、HB/z 72-95 磁1995-12-13发布1996-01-01实中国公司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工业际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磁粉检HB/Z 72-95 代替HB/Z72-83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制件湿法磁粉检验的一般性技术和要求,系指导性技术文件,也是制订具体磁粉检验工艺的依据。1.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航空制件(包括原材料、毛坯、半成品、零件、返修件和大修检查件等)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检验。磁粉检验可发现的主要缺陷有z各种裂纹、夹杂(含发纹)、夹渣、折叠、臼点、分层、气孔、未焊透、疏松、冷隔等。本标准不适用于最大相对磁导率m低于40的材料。2 51用标准
2、GB 3721-83 磁粉探伤机GB/T 12064.5-90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验GJB 2028-94 磁粉检验GJB 2029-94 磁粉检验显示图谱HB 5358.3-95 磁粉检验质量控制HB 5357-90 航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HB 5370-87 磁粉探伤一橡胶铸型法JB/T 6063-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JB/T 6065-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JB/T 6066- 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3 术语3. 1 高磁导率材料high permeability material 最大相对磁导率/!m值大于或等于200的铁磁性材料。3. 2 较低磁导率材料low pe
3、rmeability material 最大相对磁导率m值小于200的铁磁性材料。3. 3 不连续性discontinuity 1995-12-13发布1996-01-01实施HB/Z 7295 制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这种间断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影响制件的可用性。3. 4 缺陷defect 尺寸、取向、位置或性质对零件的有效使用会造成损害、或不满足规定验收要求的不连续性。本标准所使用的其它术语及定义见GB/T12604.5的规定。4 磁粉检验原理铁磁性材料制件被磁化后,由于有不连续性的存在而导致磁力线的局部畸变,当不连续性位于制件的表面或近表面时,其磁力线局部畸变会造成部分磁力线泄漏
4、出制件表面而形成漏磁场。漏磁场吸聚施加在制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磁粉检验原理见图1所示。制件不连续性磁痕不连续性磁力线专/飞t一- 一一7图1磁粉检验原理图5 检验设备及辅助设备5. 1 磁粉检验设备有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和专用设备几种类型。设备所提供的电流强度和安臣数应适合于受检制件磁化和退磁的要求,接触夹头应采用铜编织衬垫并给制件提供足够的夹持力,固定式设备应配备有良好搅拌装置的磁悬液槽,使用浇注法应有可调节压力的喷嘴和软管。5.2 采用剩磁法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5.3 探伤机上应具有高、低档双量程电流表或单量程的
5、数字表。电流表精度应在3%范围内。5.4 为了检查大型和重型制件,应安装吊车。5. 5 退磁设备应能对全部受检制件进行良好的退磁。在任何情况下退磁线圈中心磁场强度不应低于制件磁化时磁场强度。5. 6 探伤机上最好采用日光灯照明,在受检制件表面臼光照度至少应达到10001x.5. 7 采用荧光磁粉探伤时,应备有紫外灯,其紫外线辐照度应符合HB5358. 3的规定。5.8 直流或整流电磁化设备用定时装置来控制制件磁化的通电时间,通电的持续时间为O.5 ls .8J隔时间不应超过5s.5.9 磁粉检验设备的其它要求应符合GB3721的规定。2 HB/Z 72-95 5.10 为了防止通电法磁化形状复
6、杂制件因电流分布不均而烧伤制件,或因其它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加工和使用探伤用夹具。5.11 下列辅助设备的质量应符合HB5358.3的规定。(1)毫特斯拉计可采用CT-5型或其它类似的毫特斯拉计测定磁粉检验时所施加的磁场强度及磁化方向。(2)袖珍式磁强针可采用XC哩Jt世其它类似的袖珍式磁强计快速测定制件退磁后剩磁的大小。(3)弱磁场测量仪可采用RC-I型或其它类似的弱磁场测量仪测定制件退磁后的极弱剩磁值。(4)臼光照度t可采用ST-85型或其它类似的照度计测量检验制件区域的臼光照度。(5)紫外辐射吁采用UV-A型或其它类似的紫外辐照t测量紫外光线发射装置的紫外辐射能量。(6)标准试片采
7、用各种型号的标准试片估计受检制件磁化时的表面磁场强度和方向。标准试片应符合JB/T6065的规定。(7)标准试块采用交、直流环形标准试块校验磁粉检验系统的灵敏度。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6的规定。(8)沉淀管采用100ml梨形玻璃试管测定磁悬液浓度,以及检查磁悬掖是否受污染等。(9)工业内窥镜检验制件各种内表面缺陷时用来观察、测量磁痕等。(O)紫外光源其要求应符合HB5358.3的规定。(1)标准筛测定磁粉粒度时用。(2)放大镜观察和解释磁痕时采用2至10倍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所采用的探伤器材见附录D(参考件)。E材料6. 1 磁粉磁粉分为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荧光磁粉在紫外光照射下,一
8、般发黄绿色荧光。非荧光磁粉常用黑色Fe3()4和红褐色rFe203磁粉。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矫顽力、合边的粒度分布及与被检制件表面颜色有较高的对比度。磁粉的性能应符合JB/T6063的规定。6.2载液磁粉检验用载液分为泊基载液、水载液和乙醇载液。载液应满足HB535日.3的规定。6 3磁悬液磁悬液浓度应符合表1规定。磁悬液浓度值应以浓度测定值为准,配制浓度值仅供参考。水磁悬液配方举例见附录C(参考件)。3 HB/Z 72-95 表1磁悬液浓度磁粉类型配制浓度,g/L浓度测定值(固体含量,ml/lOOmi)非荧光磁粉1O25 , O2. 5 荧光磁粉O. 52. 0 O. 1 O. 4 7检验
9、人员磁粉检验工作应由专业人员完成。所有从事磁粉检验的人员均应按HB5357进行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8工序安排8. 1 磁粉检验A般安排在锻造、铸造、热处理、冷变形、焊接、机加工、磨削、矫正.j载试验等可能产生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工序之后进行。8.2 喷丸强化将使缺陷难于查出,应在喷丸前进行磁粉检验。8. 3 凡覆盖有机涂层的制件,应在涂覆之前进行磁粉检验。8.4 磁粉检验一般应在发蓝、磷化之前进行。特殊情况r,也可发蓝、磷化之后进行。8.5 磁粉检验可以安排在电镀工序之后进行。对于镀铭、镀镰层厚度大于50llffi的超高强度钢(抗til伸强度极限等于或超过1240MPa)制件,在电镀前后均J.i
10、.进行磁粉检验。9磁化方法9. 1 当缺陷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垂直时,缺陷显示最为清晰,其夹角小于450时,灵敏度明显降低;方向平行,则缺陷可能显示不出来。因此,要尽日I能选择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磁化。对于形状复杂的制件,往往需要综合采用各种磁化方法。为f检测出制件上所有方向的缺陷,应至少对制件的同一检验部位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实施磁化和检验。9.2 必要时可采用标准试片确定磁场的方向。9.3 各种磁化方法见表2。10 磁化电流10. 1 用于磁粉探伤的磁化电流有交流电,脉动电流(单相中波、单相全波、三相半波、三相全波)和在流屯。10.2 本标准中要求的磁化电流值为电流峰值。峰倍、有效值、脉
11、动电1宵,平均值的换算关系见附录A(各种电流值与峰值的换算)(补充件)。4 HB/Z 72-95 一源一电-G 一图她(琦化一磁一种一各一。,白表一磁化方法特点将制件夹于探伤机网夹头之间,电通电法|流从制件上通过,形成周向磁场,可发II Il 现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H磁场F 不连续性正中,心导体法将导体穿入空心制件的孔中,并置于孔的中心,电流从导体上通过,形成周向磁场,用于检验空心制件内、外表面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及端头径向不连续性。偏置中心导体法将导体穿入空心制件,电流从导体上流过,形成周向磁场。可发现管子、壳体等空心制件的内、外表面,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及端头径向不连续性。H
12、触头法用支杆触头接触制件表面,通电磁化,在接近两触头的部位形成周向磁场,在两触头连线的中间部位形成不规则周向磁场,可发现与两触头连线平行方向的不连续性,适用于焊缝或大型部件的局部检查H 严、J磁化方法环形件绕电缆法6 线圈法磁驱法感应电流法HB/Z 72-95 续表2特点用软电缆穿绕环件,通电磁化,形成周向磁场,用于检验与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制件放于通电线圈中,戎用软电缆绕在制件上磁化,形成纵向磁场,有利于发现与线圈轴垂直方向的不连续性将制件夹于电磁铁的两极之间磁化,或用马蹄形磁铁对制件局部磁化。可发现与两磁极连线相垂直方向的不连续性由于磁通变化,在制件上产生感应电流,适用于检查薄壁环形件、
13、盘件、轴承、座圈等。可发现与感应电流方向平行的不连续性示意图G 电源H 磁场F 不连续性H F H ,飞一一h F 、/ HB/Z 72-95 续表2磁化方法特点示意图G 电源H一磁场F 不连续性,-一-巾,/ -飞、U 一町、1 、lJ 多向磁化法制件上的磁化方向连续地变化,一次磁化可发现不同方向的不连续性。 磁化规范. , 磁场强度11. ,. , 磁粉检验所需磁场强度的强弱取决于检查所需灵敏度要求、制件几何因素与磁导率、缺陷类型与位置、磁化技术及磁悬液等。11. .2 确定所施加的磁场强度的方法有2a.由本标准11.211.3条给出的公式计算确定gb.用本标准11.4条规定的标准试片估计
14、法确定;C由毫特斯拉计测定。必要时,可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磁粉检验所需施加的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最小值分别为2.4KA/m(连续法)和8KA/m(剩磁法),应确保磁化时制件受检部位的磁场强度均不小于最小值。11. 2 周向磁化规范. 2. , 通电法周向磁化规范按表3进行计算,当制件直径变化大于30%时应分段选用磁化规范。11. 2.2 中心导体法周向磁化可分为正中心导体法和偏置中心导体法两种。当中心导体直径小于制件内孔直径80%时,应采用偏置中心导体法。a. iE中心导体法当中心导体的轴线与制件的中心袖近于重合时,应采用表3给定的磁化规范;b.偏置中心导体法当中心导体贴紧制件内壁时,应采用
15、表3给出的磁化规范,但表3中的制件直径D应为中心导体直径d加两倍制件壁厚。沿周长的有效磁化长度是中心导体直径的4倍(见表2),绕中心导体转动制件检测l其全部周长,每次应有大约10%的有效磁化重叠区。7 HB/Z 72-95 表3通电法周向磁化规范检验方法电流峰值大小用途1=12D20D 检验高磁导率材料制件的开口性缺陷连检验高磁导率材料制件的夹杂物等非开口性缺陷。续1=20D32D 检验较低磁导率材料(如沉淀硬化钢类)fljIJ件的开口性缺性陷。1=32D40D 检验较低磁导率材料制件的夹杂物等非开口性缺陷。1=30D45D 检验矫顽力Hc;IKA/m、剩磁Br二三0.8T材料的开口性缺陷。1
16、)1=电流.A.D=fljIJ件直径,mm,对非圆柱形制件D=周长1 11. 2.3 触头法周向磁化:其磁场强度与所采用的磁化电流大小成正比,并随触头间距和被检件截面厚度的改变而变化。连续法检验磁化规范按表4进行计算。一般推荐触头间距为150200mm。触头法因为容易引起制件烧伤,需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采用。板厚岳,mm-8-Z时有效.著L/D21若L/D15时,仍安15计算.若制件为空心件,则用11.3.2.4矗给出的0.代茜公式()-问中的D计算.公式(1).(2).(3).(4)中的电班I为放入制件后的电班值.11. 3. 2.4 空心或因筒形制件L/D值计算,此时的D应由有效直径Dff
17、代替,Deff的计算如下=DJJ = 2(A, - A,)/,1/2 . . . (5) 式中EAt=制件总的横截面积,mm23A,二制件空心部分横截面积,mm2.对于圆筒形制件,公式(5)等同于(6)式=DJf = (OD)2 -(lD)山(6)式中=OD=圆筒外直径,mm;ID=圆筒内直径,mmo11. 3. 3 剩磁法纵向磁化规范进行剩磁法检验时,考虑L/D的影响,空载线圈中心磁场强度应分别不小于表5中所列出的数值z表5最小磁场强度数值L/D 磁场强度.KA/m圆盘形制件36 25 24 510 16 10 12 11.3. 4 线圈外离线圈每端的有效磁化长度为200mm磁化长制件时,长
18、度超过有效磁化长度的制件要分段磁化,分段检查。磁化短制件时,可将制件彼此街接起来磁化,或在制件两端连接与被检制件材料相近的磁极块。9 H/Z 72-95 11. 3. 5 磁辄法磁化规范11. 3. 5. 1 采用磁辄法技术磁化制件时,可采用标准试片检查其磁场强度,方法同11.4条,也可采用毫特斯拉计(磁场强度)测量,其正切磁场应至少为2.4KA/mo11. 3. 5.2 磁辄(当允许使用时应最长6个月校验次静负荷,阅极就间距离为50100mm的交流磁辄应有不小于45N的提升力,而两极靴间距离为50100mm的直流磁辄应有不小于135N的提升力,两极靴间距离为100150mm的宣流磁辄应有不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72 1998 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