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352-2002 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pdf
《HB Z 352-2002 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352-2002 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FL 0180 HB/Z 352 - 2002 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 treatment for metallic parts of precise equipment & instrument for aviation 2002-11-20发布2003-0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HB/Z 352-2002 前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非等效采用OCTl80278 -86精密仪器金属零件尺寸的热稳定化处理典型工艺过程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n80278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一一取消了OCT180278中的安全要求部分:一
2、-取消了士T180278中有关销基合金以及碳素钢的内容;未纳入OCT180278中与我国国内标准元对应关系的舍金牌号,同时按我国航空仪表行业生产使用情况增加了部分含金牌号,一一按HB5354增加了加热设备类别的要求:一一制件类别按尺寸稳定性要求的程度、几何形状和尺寸公差等级等综合因素用比较法进行划分;一-冷作硬化状态铜含金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分为棒材制件和平板类制件两部分;一增加了一些对典型制造工艺过程的注解;-1l吁有合金的退火、正火、回火、时效、固溶处理制度均按我国材料标准和航空行业热处理标准的规定做了修改,部分合金的稳定化处理制度也相应做了修改;-一附录A补充了QSn6.5-0.1和QBe
3、1.9的氧化程度与温度的大致关系。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连生、肖松、宋健。I 1 范围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HB/Z 352一2002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的类别、稳定化处理设备、工艺、-般要求、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结构钢、工具钢、不锈钢、弹性合金、铜合金、铝合金、钱合金和钦含金按指定强度或状
4、态创造的、工作温度低于100C的航空精密仪器仪表制件的尺寸稳定化处理(简称稳定化处理)。其它材料牌号或产品中的精密加工制件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GB/T 1800.3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HB 5354 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HB 5446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HB
5、5462筷合金铸件热处理HB/Z 80 航空用不锈钢和耐热钢热处理说明书HB/Z 135 航空用皱青铜热处理工艺说明书HB/Z 136 航空结构钢热处理工艺HB/Z 137 钦合金热处理工艺说明书HB/Z161 弹性元件用精密合金热处理工艺说明书田lZ216 铜及铜合金热处理工艺说明书HB/Z 27695 变形铝合金零件热处理3 制件的类别3.1 分类原则按制件对尺寸稳定性所要求的程度、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将航空精密仪器仪表金属制件分为三类。制件类别应在设计图样的技术要求栏中注明。3.2 第1类制件尺寸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制件。这些制件包括浮子陀螺仪、陀螺电机万向节中的主要制件,以及其它精密仪器仪表
6、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制件,其尺寸公差等级通常要求达到GB/T183的IT5或更高c3.3 第2类帘j件各类精密仪器仪表中起关键作用的制件。这些制件包括尺寸稳定性要求极高,但形状简单一些、结构比较稳定或尺寸小一些的制件;或尺寸稳定性要求程度一般,但属于形状复杂、形体较大和直接影响输出示值准确度的制件。这些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5-IT9级。3.4 第3类制件HB/Z 352 - 2002 各类精密仪器仪表中对尺寸稳定性具有定要求的制件。这些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般不高于117级,也有个别虽为IT6级,但形状简单,结构稳定,尺寸也比较小。4 稳定化处理设备4.1 加热设备4. 1. 1 稳定化处理加
7、热炉类型、加热介质以及各类合金的退火、正火、回火、时效、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加热用炉类别应根据各合金特点及制件表面质量的要求程度选择。其中:结构钢应按HB/Z136选择;不锈钢按用lz80选择;弹性合金按T田2161选择;铜合金按HB/Z216选择;镀青铜按阳/2135选择;变形铝合金按田lZ276选择;铸造铝合金按阻5446选择;读含金按阳5462选择;铁合金按HB/z137选择。4. 1. 2 强化热处理状态铝合金、钱合金和冷作硬化状态铜合金的稳定化处理用炉应符合HB5354规定的E类炉要求。4. 1.3 在满足本标准热处理制度条件下,只要不改变材料设计的状态,可选择阻5354规定的皿类
8、炉。4.2 冷处理设备和装置4.2.1 各种制冷设备和装置均可用于制件的冷处理,其制冷温度、冷却能力应符合工艺和生产负荷要求c4.2.2 冷处理介质包括国态二氧化碳(于冰,-78C)、液氮(-196C)、被机械制冷的空气和酒精、周凝固点低于-78C的介质(汽油、酒精、丙酣等)与干冰调制成所需温度的混合物以及被蒸发的液氮气体等。4.2.3 所有冷处理设备和装置应配置控温或测温仪表。当被控温度不低于一85C时,控混精度应不超过士5C;低于一85C时,控温精度不超过士1OC。5 稳定化处理工艺5.1 稳定化处理包括了退火、正火、回火、时效、冷处理、热循环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的国溶处理等一系列稳定组织和
9、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工艺。5.2 制定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正确的稳定化处理制度应考虑到:一一制件尺寸稳定性要求的程度,一一一制件的构造、尺寸大小和主要尺寸之间的关系;一一材料牌号和状态;一机械加工的特点和工作量以及制件表面允许的氧化程度。允许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表1-表26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6 稳定化处理一般要求6.1 准备进行稳定化处理的制件应将表面油溃、污物、水分和金属屑清除干净。尤其当下道工序没有加工余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制件沟槽、根角、盲孔等部位清理干净。在操作过程应带上干净的棉织细纱手套,并防止碰伤和划伤制件表面。6.2 稳定化处理应尽量减少因不适当的吊挂、叠压、加热、冷却方
10、法以及相变等因素造成的变形和新应力。6.3 所有稳定化处理的极限加热温度都必须保证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凡必须改变材料设计状态的热处理都应经设汁或冶金部门批准后实施。6.4 凡允许最终加工表面存在氧化色应在工艺文件中规定,其被氧化的程度与大致的温度关系见附录A。如果基本的机械加工后不可能为随后加工留有余量或表团处理前不允许有氧化色,稳定化处理的制件应在真空炉或保护气氛炉中进行加热。6.5 低于280C的钢件稳定化处理应尽量在电加热泊担子槽中进行。所有低温的稳定化处理也可以在烘2 HB/Z 352 - 2002 箱中进行。所有合金的铸件均不允许在盐浴炉中加热o6.6 冷作硬化状态的铜合金平
11、板类制件和T4、T6状态的铝合金平板类制件,采用热校平获得平面度可能会改变材料状态,原则上应依靠原始材料的平面度质量或进行磨平。对某些强度要求不高的铝合金板类制件可采用01状态热校平获得平面度。6.7最后时效仅用于消除第1类制件表面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如果表面处理过程是在100t:以上加热条件进行的(不包括预处理),或在最终机械加工之前已经进行了表面处理,就不再进行最后时效工序o所有的加热都不应损坏各种镀覆层质量,否则应降低加热温度。6.8 对于尺寸公差等级要求达到IT4-1币的制件允许最终机械加工作为最后的工序,但上道工序加工所留单边余量应不大于0.075mm,6.9 完成稳定化处理工序的制件
12、应有序放入转工箱中待检验,必要时应用电容纸包好,避免碰伤和锈蚀。7 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1 钢的稳定化处理7. 1. 1 钢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 1.1. 1 未热处理强化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表3。7.1. 1. 2 热处理硬度不高于38.0HRC的低合金钢和马氏体不锈钢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4,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5、表6。7.1. 1. 3 热处理硬度高于38.0HRC的马氏体不锈钢和硬度高于54.5HRC的工具钢古H牛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7,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
13、热处理制度见表8、表9,7. 1. 1.4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0,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1,7.1.2 钢的稳定化处理要求7. 1. 2.1 钢制件的退火、正火、国火、时效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的国溶处理工艺应按田lZ80、HB/Z136 的规定执行,其它稳定化处理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1.2.2 洋火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变形,并尽量采用回火校正法.或因火后尽量用静力校正摔火变形,随后及时进行去应力回火,其温度比正常因火温度低15t:-30t:,同样应防止产生回火脆性。对于贝氏体等温浮火制件可在烨火后进行校正,并于180t:-250t:温度去应力回火。7. 1
14、. 2.3 冷处理是钢猝火后的补充工艺,般于悴火后2h内进行。制件如有开裂的危险,可先低温回火后再冷处理。冷处理一般在-50t:-一70t:进行,持续时间按25mm/h计算,但至少为1、伍。对于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制件也可以选择一80t:或更低的温度。制件冷处理后应防止锈蚀一般冷处理后应及时回火,对于高碳钢以及形状复杂和水碎的制件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他,其它制件不超过16h。7.2 弹性合金的稳定化处理7.2.1 弹性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弹性含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0,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2,7.2.2弹性合金的稳定化处理要求弹性合金制件的时效工艺应
15、按田lz161的规定执行,其它稳定化处理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3 铜合金的稳定化处理7.3.1 铜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3.1.1 未热处理强化铜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3,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HB/Z 352 - 2002 见表14。7.3. 1. 2 冷作硬化状态铜合金棒材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5,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6。7.3.1.3 冷作硬化状态铜合金平板类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7,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807.3. 1. 4 镀青铜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0,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
16、见表1907.3.2 铜合金的稳定化处理要求7.3.2.1 铜合金制件的退火工艺应按HBlz216的规定执行,镀青铜制件的时效工艺应按HBlz135的规定执行,其它稳定化处理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3.2.2 为了减少钱青铜的时效变形,可先进行240t: 270t:的低温时效。平板类制件可直接选用固溶处理后冷作硬化的板材装入夹具内时效,以获得较高的平面度。7.4 铝合金的稳定化处理7.4. 1 铝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4.1.1 未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3,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007.4. 1. 2 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
17、艺过程见表21,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2。7.4.2 铝合金的稳定化处理要求7.4.2.1 铝合金的退火、时效工艺应按HBlz276、HB5446的规定执行,其它稳定化处理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4.2.2 为了减少困溶处理的洋火应力,可以粗加工减少厚度再进行固溶处理,也可使用热水或聚合物水溶液做洋火介质。7.4.2.3 铝合金的热循环处理按下列顺序进行:一把制件置于一50-70t:的负温容器中保持lh2h。为了提高热循环处理的效果,可以在液氮中冷处理,冷处理的冷却速度对热循环处理没有实质性影响;一制件冷处理结束后从负温容器中取出,待形成的霜溶解后再放入加热设备中加热到规定温度,
18、或于50t:左右先烘干lh-矶,如果由于工作条件限制不能-于燥后立即加热制件,允许中断不超过24h;一一制件加热保温结束后在室温中冷却,然后再放入负温容器中。所有情况都应用加热工序结束热循环处理。7.4.2.4 不同类别制件的热循环处理次数分别为:第1类制件-3次;第2类制件-2次;第3类制件一1次。热循环之间的中断时间不限制。7.4.2.5采用TX51、TX52状态铝合金加工的制件严禁重复固溶处理和退火,但允许在工序问进行低于正常时效温度的稳定化处理。7.4.2.6 自然时效状态铝合金制件的稳定时效加热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110t:。7.5 筷合金的稳定化处理7.5.1 镶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
19、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5.1.1 未热处理强化续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3,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307.5. 1. 2 热处理强化续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21,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407.5.2 续合金的稳定化处理要求铸造续合金的退火和时效工艺按田5462规定执行;变形续合金的退火、时效和其它的稳定化处理4 HB/Z 352-2002 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6 铁合金的稳定化处理7.6. 1 铁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和稳定化处理制度7.6.1.1 未热处理强化铁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3,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
20、5。7.6. 1. 2 热处理强化铁合金制件的典型制造工艺过程见表10,对应其稳定化处理工序的热处理制度见表26。7.6.2 铁合金的稳定化处理要求7.6.2.1 钦合金和l件的退火和时效工艺按ffi归137规定执行,其它的稳定化处理工艺按本标准执行。7.6.2.2 热处理强化铁合金的热循环处理方法同7.4.2.3的规定,热循环处理次数同7.4.2.4的规定。7.6.2.3允许表10的热处理强化钦合金制造工艺过程修改为:制取毛坯垦火粗加工团溶处理欠时效基本的和精细的机械加工一时效一最终的机械加工一稳定时效一抗腐蚀处理或喷保护除层最后时效08 质量控制8.1 设备质量控制稳定化处理设备应满足HB
21、5354的要求;冷处理设备和装置应检定合格,测量器具应按规定定期检定。8.2 工艺材料质量控制稳定化处理工艺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8.3 工艺质量控制8.3. 1 所有稳定化处理工艺文件均应符合HB5354要求。操作工序卡片除常规工艺内容外,必要时还应注明材料状态和表面质量要求以及主要尺寸和形状、位置公差的测量要求。8.3.2 稳定化处理前操作者应核对制件的图样和工艺规程,并检查随制件转主的工序流动卡片,其上的图号、名称、工序号必须与工艺规程-致。8.3.3 稳定化处理过程中不得任意变更加热或冷处理温度、保温时间、保护介质、冷却和加热条件。操作者每热处理炉次应做一份原始记录,其原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352 2002 航空 精密 仪器仪表 金属 制件 尺寸 稳定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