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137-2001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规范.pdf
《EJ T 1137-2001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1137-2001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120.20 F 69 EJ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FL 2110 EJ/T 1137-2001 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PWR c。ntrolr。ddrive mechanism 060531000056 2001一门一15发布2002一0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EJ/T 1137-2001 目次前言.”.“.III l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4 设计5材料.6制陆与验收.67 安装.”8使用维修.EJ/T 1137-2001 前言本规范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设计。编写的主要依
2、据为国内现有压水堆核电站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研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的经验总结,并参考了美国西屋公司及法国法马通公司等有关资料。编写中本着必须满足设计的核安全规范,力求先进但又不失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对设计和设计相关的各个方面作了概要的规定。其中包括设计输入所需的设计准则和主要环境、性能及接口参数,设计过程中必要的程序,设计输出的基本内容,与设计相关的材料、制造、安装和使用维修方面的要求。本规范内容应该说是控制棒驱动机构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具体实施时可根据这些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条件用于工程设计。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3、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玲玲、邵勇、景益。l I l 1 范围EJ厅1137一2001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设计及与设计有关的材料、制造、验收、安装和调试运行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磁力提升直线步跃式控制棒驱动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下列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下列不注目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702一1996压水堆核电厂核
4、岛机械设备设计规范GB 17569-1998 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HAF 0400-91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 0053-1997 核设备抗震鉴定试验指南EJ/T 1012-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制造规范EJ/T 1027一1996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盯IT1039-1996 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验规范ASME-BPVC-III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核动力装置设备建造准则RCC-M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3 术语本章无条文。4 设计4. t 功能要求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上用以带动核反应性控制棒组件在堆芯范围内作所需的位置变动或保持,从而达到控制反
5、应堆功率水平的设备。因此,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驱使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作升降运动或将控制棒组件保持在运行行程范围内的任一选定位置,从而达到反应堆启动、运行和关闭时核裂变的控制,最终获得堆功率的控制:二是释放控制棒组件使之落入堆芯,从而使反应堆紧急停堆。为此,其功能要求分两个方面:a)驱动机构应使控制棒组件在全驱动行程范围内运行自如,持棒可靠,不允许因驱动机构原因EJ!f 1137一2001而有提不起、失步、掉棒和卡棒现象:b)驱动机构应能在运行偶发事件、地震和假想事故工况期间或之后能执行其停堆功能。即驱动机构应能使处于任意行程位置或正在作升降运动的控制棒组件作紧急停堆释棒落棒
6、,不允许因驱动机构原因而产生滞棒、卡棒现象。4.2 设备组成和分级本设备由五大部件组成。它们是驱动杆部件、钩爪部件、耐压壳部件、磁辄线圈部件和位置指示器部件。根据GB/T17569,本设备的分级见表1.表1设备的分级部件安全等级抗震类别规范等级或适用规范质量保证等级耐压亮SC-1 抗震I类l级,GB/T16702 B篇QAl 其它SC 抗震I类QAl 注:其它部件尚无相应规范分级4.3 设计依据4.3. 1 使用环境条件4. 3. 1. 1 使用温度和压力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反应堆上使用一般以承压部件为界,内外分两种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压力边界内参照满功率正常运行时的反应堆冷却剂的温度和压力,界外
7、参照反应堆大厅环境的设计温度和温度。4.3. 1.2 辐照剂量辐照剂量应参照反应堆正常运行时驱动机构所在部位的最大辐照水平,并考虑各零部件寿期内的累积剂量影响。4. 3. 1. 3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应参照反应堆结构地震荷载分析计算结果4.3.2 基本性能参数4.3.2. 1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应大于或等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CRCS)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最高温度。对某些可更换的电气、密封零部件设计温度可根据制造、环境、业主要求等综合因素而确定。4. 3. 2.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应大于或等于RCS设计压力。4.3.2.3 设计负荷设计的提升负荷应大于实际负荷。除所需带动的控制棒组件外,实际负荷还包括设
8、备本身与控制棒组件连接作同样运动的随动件重量和驱动行程中的磨擦力和水力阻力。4.3.2.4 行程2 EJ!f 1137-2001 行程应根据反应堆控制棒组件在堆芯中所需位置变化范围而确定。4.3.2.5 运行速度(额定速度)运行速度应满足反应堆反应性控制所需的设计值。一般还要求驱动机构能在额定运行速度内作可调速运行。4. 3.2.6 释棒时间释棒时间是由驱动机构的电控系统发出停堆指令时刻到控制棒组件完全脱离原有状态开始下落的动作状态为止的一段时间间隔,或者称其为动作延迟时间。这段时间是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系统停堆落棒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所占份额极小,应不大于0.15s. 4. 3.2. 7 耐久
9、性耐久性为驱动机构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的持久能力,常用寿期表示。对不同的部件将由不同的指标描述。承压部件的耐久性指标为工作年。一般要求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同寿期。承受运行磨损的驱动部件耐久性指标可以用累积动作次数或累计行程表示。设计验证值应大于或等于反应堆寿期内预期运行次数或累计行程的两倍。否则允许在实际堆上运行次数或累计行程达设计验证值一半即应予以更换。与控制棒组件相连接的随动部件耐久性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程次数,其值应与上述驱动部件相匹配。二是落棒次数,其设计验证值也应满足反应堆寿期内预期量的两倍。三是与控制棒组件连接与脱卸动作的次数,其设计验证值一般远大于反应堆寿期内预期值而不作规定。其它可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1137 2001 压水堆 核电厂 反应堆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