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766-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GB T 3766-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766-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Hydraulic fluid power-General rul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quipment to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UDC 621.6 : 621 .8.032 GB 3766-83 本标准是参考国际标准IS0 4413-1979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而制订的。1 一般要求1. 1 基本要求放压系统的设计、制适与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za. 人员安全Fb. 运转正常zc. 设备寿命长pd. 维修方便$e. 成本低廉。1. 2 安全
2、要求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元件的选择、应用、配置和调节等,应首先考虑人员的安全和事故发生时设备损坏最小。1. 2. 1 系统中必须有过压保护。1. 2. 2 设计系统时,应使元件位于易装拆之处,并必须能安全地调整与工作。1. 2.3 系统的设计与调整,必须使冲击压力最小。冲击压力和失压不应引起危险。1. 2. 系统中所有元件必须具有合格证。1.2.5 系统中所有元件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操作。1. 2. 6 对在严重污染、高温度、易燃环境以及高海拔(1000米以上、严寒地带等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液压系统,制造厂和设计单位与用户必须商定特殊现场使用要求。1. 3 工作温度设计系统时,
3、必须将系统的发热减小到最小程度。必须说明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当环境温度最高时,使用液压油的系统,除特殊规定外,液压泵的进口温度不应超过60.C。在环境温度最低时,设备必须能正常工作。1. 4 元件拆卸为便于维修,当系统元件拆卸时不得使工作液大量流失,不必大量拆卸邻近部件,且不要求袖箱排油等。1.5 起重措施所有重量超过15公斥的元件、部件或设备,必须能方便地起吊,或设起吊装置。1. 6 设备安装及维修资料1. 6. 1 设备安装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1. 6.2 制造厂必须向用户提供液压设备及管路铺设的基础安装要求。1. 6. 3 制造厂必须向用户提供液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资料,他们
4、的内容应包括:国家标准局1983-06-22发布1984-04-01实施标准搜搜网附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 3766一8. 液压系统原理图及管路示意图,包括液压元件的型号,规格明细表F每个液压控制阀的压力调定值,要求充人系统至最高液位的油量,规定的工作液品种与粘度范围,有关的电气及机械控制元件操作时间程序表,管路两端的识别标志等。b.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说明。c. 液压系统调试方法与步骤。d. 特殊液压元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e. 特殊元件、部件的维修方法。f. 要求定期测试、维护保养的测试点、加油口、排袖口、取样口、滤袖器等的设置位置。g.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
5、除方法。1. 7 试验1. 7.1 系统应按规定或协议进行性能试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1. 7.2 液压系统不得有任何漏袖。1.8 运输及包装1.8. 1 设备要求分段运输时,对已拆下的管路与它们相应的端孔或接头均必须标上识别标志。1.8.2 所有设备必须包装完好,防止损坏与变形并在运输期间保持其识别标志。1.8.3 液压设备的外露口应用密封帽封闭,装运期间外螺纹必须加以保护。1. 9 标志1.9.1 每个元件必须编上件号。这些件号必须和系统图和管路安装图中的相一致。这些件号或字母应标在邻近元件的装置上,而不在元件上。1.9.2 元件孔口,包括先导孔口、测试口和放油口
6、等均必须清楚而持久地加以标志,且与回路图上的相一致。1.9.3 在电气与液压系统图上,电动操纵装置的标志必须一致。1.1.4 装在袖路板内的插装阀与其他控制元件阻尼器、梭阀、单向阀),必须在其检拆口附近加上标志,当捡拆口位置在一个或几个元件下面时,则必须在元件近旁提供识别标志,并注上内装字样。1. 10 操纵力设计时,应使手动控制机构上的力不跑过下述数值z2 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2. 1 液压泵、液压马达手指手腕单手膺双手臂10牛顿40牛顿150牛顿250牛顿2. 1.1 液压泵与原动机之间的联轴器的型式与安装要求必须符合液压泵和原动机制造厂的规定。2.1.2 液压泵与原动机以及液压马达与
7、被驱动装置的安装底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保证运转时始终同轴。2.1.3 外露的旋转轴和联轴器必须有防护罩。2. 1. 4 设计液压泵的进油管路时,必须使它的进抽压力与其他条件均符合泵制造厂的规定值。进油管路必须尽量短而直,避免断面突变。2. 1. 5 泵的进袖管路、滤油器不得吸人空气,并且不应有聚集空气的死角。泄油、放气等管路安装好后,空气不得侵人系统内。2.1.6 在应用液压马达时,必须考虑它的起动力矩、失速力矩、负载变化和负载动能等的影响。2.2 液压缸标准搜搜网w肌bzsoso.COIll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 3766-83 2.2.1 设计液压缸时,必须对行程、负载和装配条件
8、加以充分的考虑,以防活塞杆在外伸工况时产生不正常的弯曲。2.2.2 支座式液压缸如不采用键或销承受剪应力时,则底脚固定螺栓必须能经受全部剪应力而不致引起危险。2.2.3 安装液臣缸时,如结构允许,进出袖口位置必须在最上面。液压缸必须装成使莫能自动放气或装有方便的放气口。S 控制阀3. 1 安装3. 1. 1 板式阀或插装阀必须有正确定向措施。3. 1. 2 为保证安全,阀的安装必须考虑重力、冲击或振动对阀内主要零件的影响。3.2 失效保妒在起动、制动或在控制系统失灵时,须保持自身位置的执行元件,必须由起失效保护作用的阀来控制。3.3 阔的操纵3.3.1 设计或安装机械操纵阀时,也过载或超程不得
9、引起事故。3.3.2 除非另行说明,电动操纵阀必须有用手操作的设施,并应避免该设施误动作。4 液压油(液)4. 1 基本要求4. 1. 1 必须说明系统中规定使用的液压抽液)品种、特性。4.1.2 有火灾危险处,应使用难燃液压液,但须考虑与下列二类物质相适应z8. 保护性涂料以及其他会与系统发生关系的液体,例如油漆、处理液或维修油液。b. 能和溢出或泄漏的难燃液压液相接触的部件,例如电缆、电线等。4. 1. 3 设计系统时所规定的液压油(液)必须适应系统中所有元件与墩胶件。4.2 液压油(液)的维护、检查和更换必须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维护液压油(液。必须定期检查系统中旅压油液的粘度、酸值、清洁度
10、等品质,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更换。4.3 其他设备或液压油(液)供应单位必须提供使用液压油(被时人员劳动卫生要求,失火时产生毒气和窒息的危险性以及废液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资料。5 辅助元件和装置5. 1 啻路、接头及通道. 5. 1. 1 在整个工作温度和系统通流能力范围内,必须使流体流经营路、接头与油路板的压降不会对系统的效率和响应产生不利影响。5. 1. 2 管子弯曲处应圆滑,不应有明显的凹模及压扁现象。(短长轴比不得小于0.75)。5.1.3 管路设置应安全合理,便于元件调整、修理、更换。5. 1. 4 通到油箱的泄油管路、先导控制回油管路与主回油管路,除非有可靠的防止F扰的方法,否则均应
11、独立配管。5. 1. 5 系统在装配前,接头、管路及通道(包括铸造型芯孔、钻孔等必须清洗F净,不允许有任何污物(如铁屑、毛刺、纤维状杂质等)存在。5. 1. 6 带有节流孔的接头,在回路图上应表明其节流孔尺寸、用途、位置与标志。带有节流孔的接头应永久地作出标记,该标记应与回路图相一致。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丁载GB 3166- 83 5. 1. 1 软管只能应用于1a. 设备的可动元件之间pb. 便于替换件的更换处zc. 抑制机械振动或噪声的传递处。5. 1. 8 安装软营必须考虑:a. 使长度尽可能短,以避免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软管严重弯曲与变形,b. 在安装或使用时扭转变形最小p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766 1983 液压 系统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