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5084-1998(条文说明) 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pdf
《DL T 5084-1998(条文说明) 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5084-1998(条文说明) 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pdf(1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084-1998 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条文说明主编部门z华东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z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守自咆片也版、社1998北京目次1 范围.117 2 引用标准.118 3 总则.119 4 水文气象查勘.120 4. 1 一般规寇.120 4.2 洪水查勘.ell1214.3 枯水查勘. 124 4.4 工农(牧)业与城镇用水调查. 126 4.5 河床演变查勘. 126 4. 6 湖泊查勘.127 4. 7 滨海和潮沙河口水文查勘.128 4.8 泥石流查勘. 130 4.9冰情查勘.131 4.10 大风、沙暴、导线覆冰与积雪查勘. 1
2、32 4.11 水文气象专用站.135 5 地表水源水文计算.136s. 1 一般规定.136 s. 2夭然河流.138 5. 3 水库和闸.141 5. 4 闸、坝下游河流.142 5. 5 河网化地区河流.143 5. 6 岩溶地区河流、泉.144 5.7湖泊.145 5.8 水利工程设施和工农业用水、排水对水源的影响. . . 146 6 年径流计算.川”.-. 148 6. 1 一般规定.148 6. 2年径流的还原计算.148 6. 3 系列代表性分析.149114 6. 4 年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1506. 5 年径流分析计算.150 6.6 冰雪融水补给和岩溶地区的径流计算.151
3、 7 地下水水文计算.1557. 1 一般规定.155 1. 2 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160 1. 3 地下水评价计算方法.165 8 设计洪水计算.182 8.1 一般规定.182 8. 2 天然河流.1848.3 水库和闸上游 195 8. 4 水库和闸下游河流.197 8. 5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203 8.6 小流域暴雨洪水.2058. 7 分期设计洪水. 209 8. 8 水面曲线.209 8. 9 平原地区设计洪涝水位.210 9 泥沙与河床演变分析“.2129. 1 一般规定.212 9. 2 河流泥沙.214 9. 3 设计河段河床演变.2179.4 取排水口河床稳定性分析.
4、220 9. 5 河床冲刷.22410 滨海、潮沙河口水文计算.227 10. 1 般规定.227 10.2 潮位.22710.3 波浪.228 10.4近岸海流23110.5 潮沙河口水文计算.232 10. 6 泥沙与岸滩演变.235 10.7 淤积分析.240 11 工程气象.“.245115 11. 1 一般规定.245 11. 2 气温、湿球温度.248 11. 3风速、风向. 249 11. 4 蒸发.254 11. 5 水温.257 116 1范围由于S以68-87500kV输电线路勘测技术规定已出版,故本规程适用范围未提输电线路。本规程适用范围以外的电力工程水文勘测工作,例如一
5、些小电厂或特殊项目,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参照本规程相关条文使用。117 2引用标准本规程所列为本专业主要的引用标准,对于应用较少且与本专业有关的未规定的项目,可参照执行的有关规程、规范,未予一一列入。118 3总则3. o. 1 水文条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经济,是供上级对电力工程项目决策的依据之一,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反映,不能主观片面。水文气象资料数据、成品报告是电力工程设计基础资料,是保证电厂今后长期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条件之一,按照全面质量体系管理要求,贯彻于全过程质量控制,水文资料要经历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直至投产运行后的考验。3.0.2 具体划分参见电力工程水文勘测工作内容与深度规定。本
6、规程主要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是因为这是全面提供水文计算设计成果的重要阶段,其它如初可研阶段可参照本规程的主要原则进行。这是执行全面质量体系管理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或竣工运行后为设计服务。3.0.3 当有条件时,可采用流域水文数学模型、遥感技术等进行水文分析。3.0.4 本规程是根据现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CDL5000-94)、电力工程有关专业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并结合40年来电力工程水文勘测行之有效的经验制定的,满足电力工程所需的水文气象设计资料,同时注意了与本专业技术规程有关的现行水文勘测计算技术标准、规定的横向协调。119 4水文气象查勘4.1一般规定4. 1.1
7、 本条强调对当地第一手观测资料应尽可能搜全,并全面调查流域水文特性。经资料分析,如当地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就须设站观测或补充水文勘测。有关观测项目、内容和方法应根据电力工程水文工作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并参照现行有关规定进行。电力工程水文分析与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解决如下水文的基本问题:1)决定各种设计水文特征值的数量大小p2)确定该特征值在时间上的分配或变化过程FD确定该特征值的空间分布或变化方式F4)估算一定阶段的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资料可靠性复查的重点应放在观测和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特别是解放前和动乱时期的观测记录,同时应注意对设计洪枯水计算成果影响较大的特大洪水、特枯水年份。对不同的资
8、料项目应有不同的重点复查内容。系列一致性分析根据人类活动影响方式的不同,按不同资料项目采用不同的订正还原方法。系列代表性应根据还原后的天然样本资料系列进行。4.1. 2 水文查勘不仅在无资料或资料短缺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如果在多年以前进行过查勘或近期有部分项目查勘资料,仍须进行补充查勘,即使有充分资料也应对历史极值等进行查勘了解。由于测站定位观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代表性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人类活动会导致河流情势、水文规律发生改变,使测站资料无论在数量上或分配规律上已不能全面地代表天然情况,须查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作修正;我国幅员辽阔,120 河流众多,多数河流无水文观测资料或系列
9、较短,也须通过水文查勘来弥补水文资料之不足;目前遇到的某些工程问题尚不能完全依赖计算途径去解决,也须通过多方面查勘从野外取得实际信息资料以助分析判断。关于查勘前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查勘目的、任务及工作内容F二是搜集已有的查勘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包括准备查勘所需的各种仪器用具。4.1. 5 洪水、枯水和河床演变等查勘在被访问者难以肯定或有疑问时,可召开座谈会进行。必要的摄影、录音与录像,尤其对于某些有分歧的现场调查,此时有了音像资料更具说服力。此外调查时应注意,有些村民往往会根据工程对自身的利害关系,提供某些虚伪情况,故要作深入的分析比较。4.1. 6 对计算成果或分析结论应进行多方面
10、的分析检查,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发现问题,防止因资料的代表性不够或计算方法的某些不足带来差错,尤其在缺乏实测资料当计算成果可能偏大或偏小而根据又不足时,往往适当地考虑到安全因素,以达到现有资料情况下相对合理并尽可能地提高精度。为了提高水文设计成果的精度,除重视水文基本规律分析外,应针对地区水文情势和资料条件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设计成果。4.2洪水查勘4.2.2 在水文计算中,进行历史洪水调查和特大洪水处理,是提高洪水频率计算精度的途径之一。历史洪水调查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现场调查、历史文献文物考证,力求查明工程点近一、二百年或更长历史时间内发生过的大洪水情
11、况。历史洪水应力求定量,如不能定量时,也应尽可能地推估其为哪一级的洪水,以便频率计算中考虑使用。进行历史洪水调查时,还应注意调查估算与流量有关的各项121 因素。历史时期的洪水年代较远,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可能使河道的泄洪能力发生变化,如调查时的断面、河床质的组成等仅反映调查时的状况,故应足够重视。4.2.s 历史上的大事件系指当地发生如造成民房倒塌、人员伤亡的大水以及战事等事件,群众自身容易回忆的事件如有关年龄、属相、婚丧、房屋变迁和农业收成等,以便于记忆判断洪水发生的时间。通过现场调查,一般可取得调查期内若干次历史大洪水的定量资料。调查期的长度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中部和东部地
12、区一般可达200年,西部以及边远地区可达100年,我国历史文献非常丰富,但其记载多属于描述性质,难以定量,但可以了解到文献中有关洪水淹没田地、物资、建筑物的损失、破坏程度、情节等与已有的文字描述和有定量的调查洪水进行对比,可以分析各次洪水的量级范围和大小序位,以便合理确定计算系列中历史洪水的重现期。4.2.6 要求有两人以上现场指认是防止个人指认差错,在无其它人共同指认的情况下,应该增加洪痕调查点以便相互比较对照,防止偏差。访问情况应尽量用群众的原话或原意如实记录,并在现场及时核对,当发现有遗漏或矛盾时,应做进一步补充访问。使用表4.2. 6时,以13项为主,第4项仅作参考,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3、,不能机械套用。4.2.9 岩溶地区伏流暗河区具有明显控泄、滞洪作用,要查明伏流暗河区无压、有压出流特征和不同量级洪水的滞洪总量大小、滞洪时间长短、峰现滞时、入流和出流差异及其对洪水的影响。4.2. 10 应着重调查河段上、下游的洪水来惊及其形成特性,除调查最高辈水位外,还应调查起涨、峰顶、退落的大致过程,以及溶洞、暗河下游出流过程情况。4.2. 11 当点暴雨(含历时lOmin、lh、6h、24h、3天等各种时段暴雨及次暴雨超过100年一遇或洪水超过50年一遇的相应面暴雨均应进行暴雨调查。122 历史洪水的相应暴雨,时隔已久,调查确有一定难度。一般在调查时拿已知的近期某次降雨与发生大洪水的降
14、雨相比,回忆雨势、降雨时地面坑塘的积水,沟渠的流水等情况,从中分析雨量和降雨过程。同时调查村民院内的水桶、水缸或其它器皿承接雨水的程度,分析估算降水量,还应注意器皿的形状,所在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承雨器有无漫溢、渗漏、原器内有无存水或外水加入等。4.2.12 暴雨调查点的选择,以能绘制出暴雨等值线为宜。暴雨灾情应调查暴雨对建筑物、地貌、农田、道路、居民点和水文观测设施冲蚀或破坏情况。4.2. 14 对山区河流测河底深跑线;对平原河流测主槽坡度。4.2. 19 关于涝灾成因,总的来说,是由于进入涝区的水量过多及排水不畅所致,主要受涝区气象、水文、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各种人为因素的
15、影响。短期集中的暴雨与长期连续的降雨均能导致内涝灾害。对外水汇入要调查外水与清区降雨遭遇的情况及外水汇入量,也要调查有否地下水汇入及其数量。活江、滨湖、滨海地区或海涂围垦区,地势低洼、地面坡降平缓,外水位长期过高,涝水难以及时排出。分布于各河流中下游两岸的河谷平原区,如雨季坡水较大,河水位较高,即易积涝成灾。平原地区地面坡度平缓或微地形起伏复杂,河网稀疏,造成排水不良。在上述这些地区建厂(所),必须要考虑内涝积水影响作为建厂条件因素,一般往往缺乏有关分析资料,需深入调查有关项目,进行内涝成因分析、计算,确定厂区设计内涝水位。涝区的水面率,指涝区内的河流、湖泊、洼地、沟渠、坑塘等全部水面积与清区
16、全部面积之比。蓄涝率指蓄涝容积与涝区面积之比,单位一般以104m3/km2表示,排水站确定装机容量要考虑它。关于当地治涝规划与设计标准。涝区治理主要采取排水和蓄水两种方式。123 目前国内治潜设计标准有以下三种表达方式:1)以涝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作物不受涝为标准。2)以涝区作物不受溃的经验保证率为标准。3)以某一定量暴雨或涝灾严重的典型年作为标准。在治涝规划设计时,一般按水利动能设计规范(SDJll二77),采用第一种表达方式,其重现期一般采用5年10年F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粮棉基地和大城市郊区可适当提高,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适当降低。关于蓄涝区规划,蓄带区是指涝区的湖泊、洼地、河流
17、、沟渠及坑塘等可以滞蓄涝水的地方。利用蓄涝区调蓄涝水量是治涝的重要措施之一。蓄涝区设计水位包括正常蓄水位、设计低水位。工程中对此类设计水位应注意其是按农作物排涝要求确定的,与工程要求含义不同,尤其在滨海地区利用涝水作为部分补充水时更要深入分析。关于承泄区规划,承泄区是排泄或容纳排出的涝水的区域,一般包括海津、江河、湖泊、洼地以及地下透水层、岩溶区等。电厂排水路线往往要结合当地排水出路,故调查中应结合工程设计要求进行。4.3枯水查勘4.3.2 若调查到的是标志水深,测算枯水位时,应考虑断面冲淤变化进行订正。对于枯水位,相应必定有一个且为唯一的枯水断面最大水深,可据此调查断面最大标志水深来确定其相
18、应枯水位;或以调查时水位来确定历史枯水位比此低多少F或以调查时施测枯水流量来确定历史最小流量比此少几成等方式进行。枯水调查一定要查明河道有否河干或断流。如果河道发生河干或断流,应着重查明其原因、持续时间及重现期。由于枯季径流大小取决于地下水的补给,衡量当地地下水的丰枯程度,调查时大体上可按以下情况判断z若流域内有大量利124 用井水灌田者为多p若仅村庄中有些井,而很少利用井水灌田者为中等F若村庄中井甚少,并且居民饮用困难者为少。4. 3.10 水位传递法即在选定的落水泪通道入口进行堵水,再注水或抽水,在可能的出口处观测水量(水位的变化过程,判断是否连通。示踪剂法即在入口处任选谷糠、木屑、食盐、
19、漂白粉、染料以及荧光素等投放,在可能的出口处,观测示踪剂出现的情况,判断是否连通。4. 3.11 泉水调查是掌握泉水的大小、地区分布、时间变化、主要补给区、泉水补给量占河川径流量的比例等的方法。4.3.13 历史枯水调查流量的推求根据河段附近水文资料情况与枯水流量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计算方法,若计算断面冲淤变化大时,要进行冲淤变化值修正,断面修正包括水深和水面宽。延长水文站水位一流量关系线时,如枯痕靠近水文站,枯水发生在畅流期,断面冲淤变化小,可将枯痕水位推算至基本水尺断面,用该站实测的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加以延长,推求历史枯水流量。在附近有天然或人工控制断面,如急滩、卡口、石梁、堪和闸等,可采用
20、临界流公式相应的堪闸水力学公式推算F比拟法推算要求查勘河段稳定,断面变化不大,假定河段出现历史枯水时的糙率和比降与枯水调查时的糙率和比降相同,根据调查时实测的流量、断面等水力要素反求系数K,以推求历史枯水流量。实测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法。在工程点设立临时站,观测短期水位、流量,定出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并以断流水位作控制,进行低水位延长,直接用调查所得历史枯水位查出枯水流量。上下游沿河历史枯水调查与实测枯水流量法。在本河段上下游调查条件较好的地点沿河进行历史枯水调查,并沿河施测若干断面的枯水流量,建立上下游的水位相关关系,即可用上述方法结合枯水流量沿程变化,确定工程点的历史枯水流量。125 4.4
21、工农(牧)业与城镇用水调查4. 4.14.4.3 查清工业、农牧业和生活用水是落实有关发电和变电所工程水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用水的水源是极少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很多水摞往往不足工农业用水的需要,电厂与变电所用水只是工农业用水中的一部分,必须进行来水量、总用水量的平衡计算。工农业用水的取水口标高应注意调查,尤其对在电厂进水口标高以下或相同标高的其它取水工程的影响,要特别调查清楚。应调查过去逐年用水总量,以便对实测年最小流量进行还原计算,求其天然流量系列。都市化、工业化对枯水径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尽管总流域面积或集水面积不变,但较明显的是径流系数大了,蒸发量减少了,用水量大量增加。在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084 1998 条文 说明 电力工程 水文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