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206-200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pdf
《DB11 206-200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206-200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40.50 Z 64 备案号14070-2003DB j七习毛市士也方标;佳08111206一2003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Emission controls and limits for oil-gas仕omfuel depot 2003-08-25发布2003-10-01实施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 111206-2003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l 范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I. 3 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发汹汹气排放. . 2 5 收泊油气仲放. .3 6 泄漏仲放.4 附录A. . . . 5 附录B.6附录C.7 附录
3、D. . . . .8 OBll/206-2003 前昌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改善北京市火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fl法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二条和l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参考了美国环保局(EPA)1997年修汀的储泊库油气排放标准和l检测方法(40 CFR Subpart XX & 40 CFR 63 Subp创R)的相关技术内押。11 本标准规定了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要求和IIl/:i!值,并规定了检测方法.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北京市技术监督
4、局批准.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北京市环填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李钢、钟i在红、黄玉虎、崇建平、姚鸿义、回刚。0811/20-200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储泊席在储存、收发汽油过程中汹气仲放控制要求和限值。同时,还规定了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储泊库泊气污染控制管理,以及储泊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1竣1: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5263一1994环境空气总怪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填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 术语与定义F列术语和l定义适用T本标准.3. 1 储泊库由储泊罐组成的储泊场所(含炼油厂汽油储汹罐).体气物机有性发持的生产出a程过卸装存储气汹汹汽饨,句。3.3 发汹从储油库把泊品装入泊罐车.3.4 收泊向储泊库储罐注泊.3.5 底部装油从油罐汽车的罐底部将油装入罐内.3.6 浮顶罐顶盖漂浮在液面上并可随液面上下浮动的储罐,分为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两种。3. 7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6、通过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方法将收发泊过程产生的汕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3.8 经类气体探测锦基于光离子化、红外等原理制成的可快速显示空气中油气浓度的便携式检测仪器。3.9 泄漏部件08111206-一2003所有能够测量的管l.阀、容器、设备、泵、法兰及各种接头,但不包摇浮顶罐、泊气密归1收集系统和l无泄漏可能的部件。4 发汹汹气排放4. 1 排放控制4. 1. 1 储油库汽油发泊时产生的泊气应进行密闭收集莉l.j收处理。4. 1. 2 发泊系统应采用底部装泊方式,管路接头应与油罐汽车矿装油和l汹气接口快i草接头匹配。4. 1. 3 收集系统泄漏浓度、处理装置的排放浓度和l净化效率每年至
7、少检测l次。4.2 排放限值4.2. 1 泊气密闭收集系统(以下简称收集系统任何泄漏点汹气浓度应符合表l要求z表1收集系统油气泄澜浓度(体积分搬最离允许限值2006年1月1日以前0.35 2006年1月1fl以后0.05 时间以建设项目坏场影响报告书(表)批准1期作为执行日期依据.4.2.2 泊气阴收处理装置(以下简称处理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应低于98%。4.2.3 处理装置的排放浓度在标准状态F不应大于25g/m 4.2.4 处理装置排放口距处理装置基面高度不应低于4m.4.3检测条件4.3.1 处理装置进、出口应设盟永久采样位置和l监测操作平台。单位为%4.3.2 采样位置&.优先选择在壁直
8、管段上,采样位置距上下游的弯头、阀门、变径管距离不用小子3倍管道直径.4.3.3 在选定的采样位置上应开设带法兰的采样孔,采样孔内径4cm.采样孔管氏5cm.采用法兰盖板密封.法兰连接孔为4个,安装后里垂直水平状态.法兰尺寸z法兰半径为4.2cm;法兰连接孔Hl!法兰圆心半径为3.3cm;法兰连接孔直径为O.8cm;法兰厚度为O.4cm.4.3.4 监测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高的护栏,检测孔距平台商高度宣为1.2-1. 3m. 4.3.5 检测孔和l操作平台的安装应与泊气回收处理工程同时完成和验收。4.4 检测方法4.4.1 收集系统泄漏浓度符合限值要求后再对处理装置的排
9、放浓度和l净化效率进行检测。4.4.2 泄漏浓度、处理装置排放浓度和净化效率的检测应宏排在发汹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行,总检测时间应在3h以上。4.4.3 使用烧类气体探测器对收集系统可能的泄漏点进行检测,探测器进气管端口距离检测表面为2.5册,移动这度宜为4cm/s.发现超过限值的泄漏点应重复检测2-3次。4.4.4 准备对处理装置进行排放浓度和净化效率检测之前,在有50%以上装泊位发泊情况札用分辨率不低于O.lm/s的风速测量仪器对处于净化时段的每台处理装置进行排气筒风速测量,其小时排气量不应大于满泊位小时发泊体积的1.2倍.4.4.5 处理装置排放浓度和l净化效率检测应在装置处于净化时段进行
10、,进出口同步检测油气浓度,每台处理装直都应进行检测,每台有效检测累积时间不应少于1h.间断采样每间隔5min采集1个样品.4.4.6 处理装置出口气体温度每30min检测1次。4.4.7 其它方面的检测要求按GB/T16157一1996执行。4.4.8 分析方法按GB/T15263一1994执行,或采用更先进的分析方法。2 4.4.9 处理装置净化效率按F面公式计算式中zE 一处理装置净化效率:(I-C飞FE = 1-一一一且一:1IxIOO%(1 -CIII) C耻C握一处理装置进口平均浓度(体积百分含挝);Cm一处理装置山口平均浓度(体积百分含it.)0 4. 5 锥盟IJ设备4.5.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206 2003 储油 油气 排放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