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pdf
《TB 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 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TB 10119-2000 J 72-2001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frailway tunnel 2000-12-21 发布2001-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echnical cJe for wate叩roofingand drainage of railway tunnel TB 10119-2000 J 72-2001 主编单位: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
2、01年4月1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北京(京)新登字0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18 10119-2000 J72二20019毛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北京市燕山印刷厂印开本:850 mm X 1168 mm 1132 印张:2.5 字数:62千字2001年3月第1版2001年3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统一书号:15113.1546 f:E价:9.00元版权所有盗印必究凡购买铁道版的图书,如有缺页、fttJ页、脱页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调换。关于发布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等15个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铁建设函(2000
3、)445号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1B166-210)、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1B167-20)、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i忖见范(1B 168-20)、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酬)、铁路货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1B131-2(00)、铁路驼峰信号设计规范(因162刷)、铁路驼峰信号施工规范(1B10221-20)、铁路区间道口信号设计规范(1B170-2(00)、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1Bl71-2(00)、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1B172一2刷)、铁路光缆PDH通信工程施工规范(四10215-20)、铁路通信用户接人网设计规范(1B173-21刷)、铁路车站客运信息
4、设计规范(1B10074-20)、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l75-2(00)、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1B176-20)等15个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经审查现批准发布,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届时,原铁路货车车辆段设计规范(回J30-90)、铁路货物列车检修所设计规则(rnJ3190)、铁路货车站修所设计规则(1B 32-90)、铁路光缆数字通信工程施工规定(1BJ215-92)同时废止。对工程延续项目勘测设计中新老规范的衔接问题,按关于实施新发布设计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技(1999)88号)办理。以上标准由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和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组
5、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00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铁建函(1998)43号文的要求编制的。本规范共分11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测、防水、排水、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防排水、辅助坑道防排水、施工防排水、既有隧道渗漏水整治、检验和验收等。本规范系首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政编码:610031),井抄送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7号,邮政编码:10002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2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
6、设管理司负责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本规范参编单位: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克家、陶伟明、唐国荣。目次1总、则.2术语23 基本规定.4 4勘测54.1 般规定.5 4.2 资料收集.5 5防水.7 5.1 一般规定.7 5.2 防水混凝土.7 5.3 注浆防水85.4 防水层和防水板.12 5.5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14 6排水.16 6.1 一般规定166.2 洞口排水.16 6.3 洞内排水.17 7 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防排水.19 7.1 含侵蚀性地下水地层的防排水.19 7.2 膨胀岩的防排水.20 7.3 岩溶发育地区防排水.20 7 .
7、4 冻害地区防排水.20 8 辅助坑道防排水n8.1 一般规定.23 8.2防水.23 8.3 横洞和平行导坑排水.23 3 8.4 斜井和坚井排水.249 施工防排水.25 10 既有隧道渗漏水整治.28 10.1 一般规定.28 10.2 引排治水2910.3 注浆治水2911 检验和验收.31 本规范用词说明32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条文说明.33 4 1总则1.0.1 为满足铁路隧道防排水勘测、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需要,使铁路隧道防排水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国家铁路网中标准轨距最高行车速度140kmlh的新建、改建铁路隧道的防排水勘测设
8、计、施工及验收。1.0.3铁路隧道防排水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1.0.4 铁路隧道防排水勘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 . 2术语2.0.1 隧道防水waterprlfing of tunnel 防止隧道渗漏水而采取的工程措施。2.0.2 防水混凝土waterproof concrete 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合料,并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而使其抗渗等级不小于内的混凝土。2.0.3 超前预注浆advanced pre-grouting 在开挖前为堵塞水流、加固围岩所进行的注浆。可分为工作面预注浆和地面预注
9、浆。2.0.4 支护前围岩注浆before suppoyt grouting 在支护或衬砌前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对毛洞围岩加固和止水所进行的注浆。2.0.5 衬砌(支护)后围岩注浆after lining (support) grout mg 在衬砌(支护)完成后,对围岩进行的注浆。2.0.6 回填注浆back fill of lining with grouting 衬砌完成后对衬砌和围岩之间空隙进行的注浆。2.0.7 防水层waterprf layer 附加在衬砌上的防水结构。包括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金属防水层等。2.0.8 防水板waterprlf sheet 由工厂
10、生产的具有一定厚度和抗渗能力的高分子薄板等防水材料。2.0.9 变形缝deformation joint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2.0.10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 2 . 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不连续灌注出现的缝隙。2.0.11 隧道排水tunnel drainage 在隧道内外设置排水设施,排放、疏干或减缓隧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2.0.12 盲管(沟)blind di tch 为疏导和防止衬砌背后积水,避免洞内漏水,减少静水压力,降低隧底地下水位,在隧道外周设置的排水设施。2.0.13 钻孔排水drain boring 从开挖面向围岩深度钻孔以排放围岩中地下水或处理涌水的方法
11、。2.0.14 人工降水法groundwater lowering method 在隧道开挖中为降低地下水位的辅助施工法,有井点法、地表深井降水、排水法等。 3 . 3基本规定3.0.1 新建和改建隧道,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作妥善处理,洞内外应有完整的防排水设施,以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并应做到:1 衬砌不滴水、安装设备的孔眼不渗水:2 电力牵引的隧道拱部基本不渗水;3 有冻害地段的隧道,拱部和边墙基本不渗水,衬砌背后不积水:4 道床不积水。3.0.2 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3.0.3 隧道修建及运营中的排水有可能影响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12、时,应采取防污染和防其他公害的措施,并应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围岩稳定性及造成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困难等后患。3.0.4 隧道衬砌应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防止地下水渗入。地表水应截流、汇集排除,防止积水下渗。隧道衬砌背后的地下水宜引排,减少衬砌的渗水压力和渗水量;堵水应归槽,使地下水按预定路径排除。. 4 . 4勘测4.1一般规定4.1.1 勘测应分为施工前调查和施工中调查两个阶段。各阶段调查的内容、顺序、范围、精度等,应根据隧道所通过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及其相关特点确定。4.1.2在隧道防排水设计资料收集过程中,应认真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和试验:收集的资料应齐全、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13、。4. 1.3 水文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地形、地貌;2 漠(河)流流量;3 地下水位;4 水利用情况:5 水的侵蚀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6 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积水层、有无流沙;7 有元影响地下水状态的其他工程;8 有元异常涌水及其可能发生的状态等;9 隧道开挖对地表水影响的评价。4.2资料收集4.2.1 隧道防排水设计应收集的资料有:1 气象资料:历年气温变化情况、降雨、降雪和蒸发量及地层冻结深度等;2 隧道区域地形及水文资料:地表情况、天然水流、池泪、水井、山谷、现有及已废弃的坑道、竖井等;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岩体的地质构造,岩层的走向及倾角、节理及裂隙、孔隙率,含水地层
14、及不透水地层的特征和分布范围,岩层渗透系数,溶洞及陷穴情况,地下水类型、储藏情况及补给来源,预计流人隧道中的流量、主要流向和压力等,并提供抽水试验和水质化验资料。4.2.2 隧道钻探深度应达到隧底高程以下3-5m,当遇暗河、溶洞等不良地质,还应适当加深;当遇地下水,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采取水样化验,必要时还应进行抽水(提水)试验,测定地下水流向、流速和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4.2.3 采用钻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时,在钻进过程中必须进行地下水水位观测(包括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钻孔涌水量观测、冲洗液消起量观测及水温观测等。4.2.4 抽水试验应查明下列内容:1 钻孔出水量和降深关系;2 影响半径
15、和地下水流向;3 含水层渗透系数及其他水文地质情况:4 补给条件较差地区的补给量;5 地下水水质和变化趋向:6 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4.2.5 提水试验适用于浅孔、水量少和为取得概略性水文地质资料的钻孔。其试验方法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的规定。. 6 . 5防水5.1一般规定5.1.1 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自防水能力,其抗渗等级不得低于时,并根据需要可采用防水混凝土或设防水层及其他防水措施。5.1.2 隧道地表沟谷和坑洼的积水、渗水对隧道有影响时,宜采用疏导、勾补、铺砌和填平等措施,废弃的坑洞、钻孔等应填实封闭,防止地表水下渗05.1.3 隧道
16、附近水库、池沼、溪流、井泉的水,当有可能渗入隧道、影响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时,应采取措施处理。5.1.4 围岩破碎、渗水、易胡塌地段宜采用注浆防水;在注浆地段,应采取防止堵塞排水设施的措施。5.1.5 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宜设置防水板或设系统盲管(沟)。5.1.6 施工缝、变形缝应采用可靠的堵、排、防水措施。5.1.7 侵蚀性地下水应针对其侵蚀类型,采用抗侵蚀性泪凝土、压注抗侵蚀浆液或敷设防水、防蚀层。5.1.8 隧道电气化区段接触网支架、照明灯具支架等孔眼,应作防水处理。5.1.9 隧道衬砌结构中的埋设件宜预埋。5.2 防水混凝土5.2.1 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805.2
17、.2 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衬砌厚度不应小于30Cffi;. 7 . 2 迎水面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CIll; 3 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05.2.3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 当掺用活性粉细料时,不得少于280kg/m30 5.2.4 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B10210)的有关规定。5.3注浆防水5.3.1 在选择注浆防水方案时,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进行:1 在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大的软弱地层地段,宜采用超前预注浆;2 开挖后有大面积渗漏水
18、或大股涌水时,宜采用支护前围岩注浆;3 衬砌(支护)后渗漏水严重的地段或充填衬砌背后的空隙地段,宜采用回填注浆;4衬砌后或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时,宜采用衬砌内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5.3.2 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1 超前预注浆后的漏水量应小于设计允许值,浆液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2 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3 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回填注浆浆液固结体达到70%强度后进行。5.3.3 在注浆施工期间及工程结束后,应对水掠取样检查。当有污染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5.3.4 注浆材料宜符合下列要求:1 具有良好的可灌性:2 凝胶时间可根据需要调节;8 . 力;3 固
19、化时收缩小,与岩石、混凝土、土壤等有一定的粘结4 固结后有一定的抗压、抗拉强度和抗渗性、耐久性;5 稳定性好:6 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应具有相应的耐侵蚀性;7 元毒或低毒,对环境污染小;8 注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5.3.5 注浆材料的选择可根据隧道围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注浆目的、注浆工艺和设备等因素,并结合经济性,按以下原则综合考虑:1 超前预注浆和支护前围岩注浆,宜用水泥浆液、水泥一水玻璃浆液,必要时可用化学浆液;2 衬砌背后围岩注浆,可用水泥砂浆、水泥浆液、化学浆液;3 回填注浆宜选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掺有石灰、蒙古土、粉煤灰的水泥浆液;4 衬砌内注浆宜选用水泥浆液、特种水泥
20、浆和超细水泥浆、化学浆液。5.3.6 水泥类浆液宜选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浆液材料应符合有关规定。浆液的配合比,必须经现场试验后确定。5.3.7 超前预注浆钻孔的布置,应根据岩层裂隙状态、地下水情况、设备能力,浆液有效扩散距离、钻孔偏斜率和对注浆效果的要求等综合分析后,确定注浆孔数、布孔方式及钻孔角度。5.3.8 超前预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掘进时必须保留止水岩盘的厚度,该厚度宜为毛洞高度(直径)的O.51倍。5.3.9 衬砌前围岩注浆的布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水量较大处布孔:2 大面积渗漏,布孔宜密,钻孔宜浅;. 9 . 3 裂隙渗漏,布孔宜疏,钻
21、孔宜深;4 大股涌水,布孔应在水流上游,且从涌水点四周由远到近布设。5.3.10 回填注浆孔的孔径不宜小于40mm,间距宜为25m,可按梅花形排列。压浆检查孔宜深入岩壁2030cmo 5.3.11 衬砌背后围岩注浆钻孔深入围岩不应小于1m,孔径不宜小于40mm,孔距可根据渗漏水的情况确定。5.3.12 衬砌内注浆钻孔应根据衬砌渗漏水情况布置,孔深不应大于衬砌厚度的2/3,并不得小于15cm o 5.3.13 岩石地层或衬砌内注浆前应将钻孔冲洗干净,并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宜在吸水量稳定后结束。5.3.14 回填注浆时,对岩石破碎、渗漏水量较大的地段,宜在衬砌与围岩间采用定量重复注浆法分段形成隔
22、水墙。5.3.15 回填注浆和衬砌背后围岩注浆的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 沿工程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从少水处到多水处;2 在多水地段,先两头,后中间;3 对竖井由上往下分段注浆,在本段内从下往上注浆。5.3.16 注浆过程中当发生围岩和衬砌变形、堵塞排水系统、串浆、危及地面建筑物等异常情况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 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直到停止注浆;2 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3 调整注浆实施方案。5.3.17岩石地层超前预注浆的压力应比静水压力大0.51.5岛1Pa,回填注浆压力应小于0.5MPa。5.3.18 单孔注浆结束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超前预注浆各孔段均达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B 10119 2000 铁路 隧道 排水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