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 T 102-2023 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pdf
《DB5115 T 102-2023 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15 T 102-2023 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ICS65.020.40CCS B 665115四 川 省(宜 宾 市)地 方 标 准DB 5115/T 1022023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Afforestation code of practice for dwarf and dense planting of CinnamomumLongepaniculatum2023-02-20 发布2023-03-20 实施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115/T 102-2023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造林设计.25 品种选择.26 密植造林.27 抚育管理.58 病虫害防治.59 采收技术.
2、610 建立档案.6附录 A(资料性)油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7DB5115/T 102-202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宜宾学院、宜宾市林竹产业服务中心、宜宾市翠屏区林业和竹业局、宜宾市叙州区林业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宜宾梦想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宸煜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丽雅置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成强、宁登文、
3、练东明、石兆明、王宇、冯发玉、罗瑞、周鑫、周舰、赵鑫、王斌、黎俊、辜云杰、凌波、周杰、王者。本文件首次制定发布。DB5115/T 102-20231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矮化密植的造林设计、品种选择、密植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和建立档案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以油樟枝叶为主要材料提炼樟油的油樟人工矮化密植造林及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 1000容器育苗技术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DB51/T 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矮化密植dwarf dense planting密植后的油樟林分形成矮型化灌木林、达到丰产预期的一种造林技术。造林方式分为起垄密植型和常规密植型。3.1.1起垄密植型ridging dense pl
5、anting type经整地起垄后完成密植的一种造林方式。3.1.2常规密植型conventional dense planting type经整地后不再起垄进行密植的一种造林方式。DB5115/T 102-202323.2主干型苗木trunk type seedlings通过种子育苗、扦插育苗等育苗方式培育,形成只有1根明显主枝的油樟苗木。3.3丛生型苗木cluster type seedlings通过培育形成一定苗高后无明显主干的丛生状油樟苗木。4造林设计连续面积1亩以上的造林应进行设计,应对拟完成栽植树木的地块编制实施方案。5品种选择应采用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油
6、樟优良品种。6密植造林6.1总体要求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6.2造林地选择6.2.1地形地势宜选择海拔(2501 200)m的地带,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且坡度不大于35的地段。其中,起垄密植型坡度不大于25,常规密植型坡度在2635之间。6.2.2气候条件年均降雨量(8001 600)mm,年均气温(15.021.0),年均相对湿度60%以上,年日照时数(7501 200)h,无霜期为(290360)d。6.2.3土壤条件宜选择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保水强,酸性至中性的黄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6.3整地6.3.1林地清理6.3.1.1应清理干净林地内的杂草、
7、灌木、伐桩等无关异杂物。6.3.1.2应及时将采伐木、伐木造材中的异杂物清运出迹地。杂草、小枝桠应集中处理至剩余物不超过 5%。6.3.2整地时间DB5115/T 102-20233宜选择秋末冬初。起垄密植型应在定植一个月前进行整地。6.3.3整地方式6.3.3.1起垄密植型6.3.3.1.1应符合设计的株行距、配置方式等要求。6.3.3.1.2以全垦整地为主,平坡地、缓坡地宜整地筑台(即坡改梯),宜采用机械全垦、深翻整地,整地深度(5060)cm。心土和表土应分开堆放。6.3.3.1.3应在坡地沿等高线环山筑水平台,台面宽度不小于 2 m,台面内侧应修建排水沟,排水沟按深度 30 cm、宽度
8、 40 cm。6.3.3.1.4应开厢作垄,按照每一种植带预留生产作业道开厢,开厢后顺同一方向深翻土壤并作垄,垄宽按 0.8 m1.8 m、垄高按 0.4 m0.5 m,栽植穴长宽深按 40 cm40 cm30 cm。6.3.3.1.5在种植带之间应设置宽度在 1.0 m2.5 m 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采收作业道路。6.3.3.2常规密植型6.3.3.2.1斜坡地、陡坡地宜局部整地,以带状整地或穴状整地为主,整地深度按(3050)cm。6.3.3.2.2栽植穴长宽深分别按 50 cm50 cm40 cm 或 40 cm40 cm30 cm。6.3.3.2.3在种植带之间应设置宽度为 1.0
9、m3.0 m 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采收生产道路。6.3.4施基肥结合整地按(5001 000)千克/亩的用量施生物有机肥,或按(3050)千克/亩用量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6.4苗木6.4.1苗木质量6.4.1.1应达到 DB51/T 705-2007级苗标准以上,即苗木地径不小于 0.6 cm、苗高不低于 60 cm。6.4.1.2裸根苗起苗时应保持根系完好,不伤及 I 级侧根和须根。6.4.1.3容器苗应符合 LY/T 1000 的规定。6.4.2苗木处理按GB/T 15776规定。6.5造林时间造林时间以当年春季和秋季为宜。选择在新芽未萌动前,即在苗木的“
10、休眠”期进行,阴雨天最佳。6.6造林密度6.6.1起垄密植型6.6.1.1垄上单排栽植,行间宜按图 1 品字形配置,株距(0.61.0)m,行距含垄宽(1.53.0)m,达到(220740)株/亩的密度要求。DB5115/T 102-20234图 1垄上单排栽植示意6.6.1.2垄上双排栽植宜按图 2 品字形配置,垄内双排栽植,相邻株距按(0.61.5)m;同时,大行距含垄宽宜为(2.53.5)m,达到(250880)株/亩的密度要求。图 2垄上双排栽植示意6.6.2常规密植型DB5115/T 102-20235株距行距按(1.01.5)m(1.03.0)m,达到(148667)株/亩的密度要
11、求。6.7定植6.7.1裸根苗宜选用1年生苗木造林,栽植技术按“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执行,做到“苗正、根伸、适当深栽、分层覆土、压紧”,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足定根水。主干型苗木可在离地(515)cm处截断主枝壅蔸栽植。6.7.2容器苗宜选用丛生型苗木,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7抚育管理7.1中耕除草松土除草施肥每年2次4次,分别在3月、5月和7月9月。以清除杂灌为主,宜采用窝抚。中耕深度(1015)cm,应结合中耕做好正苗、培土、补植、施肥等。7.2间作栽植后可在种植带间种植大豆等浅根、矮杆类经济植物以保水蓄肥。7.3施肥7.3.1造林后每年 4 月9 月抚育施肥 2 次4 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15 102-2023 油樟矮化密植造林技术规程 102 2023 矮化 密植 造林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