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 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pdf
《DB4101 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01 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7.195 CCS Y 85 4101 郑州市地方标准 DB4101/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2022-09-23 发布2022-12-23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01/T 35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工艺流程.2 5 原料选取.2 6 原料加工.2 7 坯体制作.3 8 阴干.4 9 装烧.4 10 打磨、抛光.4 DB4101/T 35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2、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商瓷御品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郑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洪伟、王倩妮、崔昕、丁蕾、张惠、陈苗苗、高晓燕、李景洲、郜炳军、张西林、王灵、王东霞、游光明、刘实现、许昌、陈中良、杨庆平、李红斌。DB4101/T 352022 III 引言 郑州古陶是以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为原料,烧制技艺源远流长,自裴李岗文化时期传承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延
3、续了黄河流域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2019年,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传承、弘扬郑州古陶烧制技艺优秀传统文化,特制定本文件。DB4101/T 35202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郑州古陶的原料选取、原料加工、坯体制作、阴干、装烧、打磨、抛光等烧制技艺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郑州古陶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GB/T 50002018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郑州古陶 选取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为原料,经原料加工、坯体制作、阴干、装烧、打磨、抛光等工艺进行烧制的陶器。3.2 黏土 以黏土矿物为主体,并含有部分非黏土矿物或有机物,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的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来源:GB/T 50002018,3.4 3.3 坯料 经加工精制后用于制坯的物料。来源:GB/T 50002018,4.2 3.4 陈腐 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定时间,以改善其成形性能的工艺过程。来源:GB/T 50002
5、018,4.43 3.5 练泥 用人工或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成形的坯料进行揉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DB4101/T 352022 2 3.6 一次烧成 成形的坯体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4 工艺流程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流程见图1。图1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流程 5 原料选取 5.1 原料主要选取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通过实地踏勘,选取矿点,挖去表土,深度宜为 1 m2 m,选取质地疏散、黏性强、表面呈灰白色或紫红色的黏土。5.2 将选取的黏土在露天、无杂物的自然环境中陈放 1 年以上,自然风化。6 原料加工 6.1 传统工艺 6.1.1 泥料化浆 6.1.1.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01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35 2022 物质文化 遗产 郑州 烧制 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