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 T 33.1-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1部分:罗汉拳.pdf
《DB4101 T 33.1-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1部分:罗汉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01 T 33.1-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1部分:罗汉拳.pdf(6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 ICS 01.040.97 CCS A 20 4101 郑州市地方标准 DB4101/T 33.1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 1 部分:罗汉拳 2022-09-23 发布2022-12-23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01/T 33.1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武德要求.1 5 风格特点.1 6 武技要求.2 7 基本手型、步型.2 8 身型.4 9 套路.5 10 演练要求.55 参考文献.56 DB4101/T 33.1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
2、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101/T 33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的第1部分。DB4101/T 3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罗汉拳。本文件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市苌乃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荥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苌红军、刘义明、王水利、杨俊伟、陈万里、苌红佑、苌毅军、苌红涛、苌丙军、苌名甲、苌仕昌、赵瑞聪、张鹏宇、王洪伟、崔昕、陈苗苗、王倩妮。DB4101/T 33.12022 III 引言 苌家拳是我国著名的武
3、术拳种,体用兼备,具有极高的技击和养生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典籍遗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制定DB4101/T 33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有利于解决其传承中的统一性、规范性问题,可以引导更多人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DB4101/T 33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拟由三部分构成:第1部分:罗汉拳。目的在于规范苌家拳中罗汉拳的套路与动作。第2部分:猿猴棒。目的在于规范苌家拳中器械猿猴棒的套路与动作。第3部分:二十四气。目的在于规范苌家拳中内功功法二十四气的套路与动作。DB4101/T 33.1202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 1 部分:罗汉拳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4、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苌家拳中罗汉拳的风格特点、套路规范、表演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苌家拳中罗汉拳的传承与演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苌家拳 以“中气论”为拳学立论,注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形气合练。强调以中医经络、脏象学说为依托,紧密结合拳势运作,研究经络气机与拳势转换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而形成的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特点突出的武术拳种。4 武德要求 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虚,不与人争。4.1 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4.2 人品端方,缄默寡言,以豪杰自命,以圣贤为法。4.
5、3 郑重其事,不可儿戏。4.4 心领神会,博文广见。4.5 专心致志,殚心竭力,方能日进一日。4.6 做正大事情,不可恃艺而非。4.7 不拘老弱,不怕暗昧;只要尽得心,舍得力,不成不休。4.8 5 风格特点 三尖照 5.1 头、手、脚三尖相对,使三尖上下贯穿。三尖到 5.2 眼、手、脚一齐到。阴阳入扶 5.3 DB4101/T 33.12022 2 背为阳、腹为阴;伸为阳、收为阴;高为阳、低为阴;仰为阳、俯为阴;入者为去,扶者为回,相互扶助,不失平衡。动作形态 5.4 头如蜻蜓点水,拳似山羊抵头,腰如鸡鸣卷尾,脚似紫燕穿林。6 武技要求 整顿身法,讲究步眼。6.1 先以用功为主,一身血气周流,
6、方能浑元一气。6.2 停顿处宜沉着加力,转关处宜活泼随机。6.3 明其理,传其神,顾其名,思其形,方能精妙入细。6.4 一势精灵,约得千遍,方能练熟。若不熟练,还是千遍。6.5 要用尽平生之力,方能强壮。6.6 力要用得出,气要留得住。6.7 脚与手合,手与眼合,眼与心合,心与神合,神与气合,气与身合,六者相合,捷妙灵活。6.8 7 基本手型、步型 拳型 7.1 四指卷紧,拇指尖掐食指第三节横纹处,四指并排卷紧。见图1。图1 掌型 7.2 7.2.1 掩手 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拇指微屈贴于食指指根。见图2。图2 DB4101/T 33.12022 3 7.2.2 竖敌手 五指竖起指尖向上,小指
7、向外,拇指与四指分开,拇指向掌心内收与中指相照,掌心微凹。见图3。图3 7.2.3 平阳手 掌心向上,四指并拢微屈,掌心微凹。拇指向掌心内收与中指相照,指尖向前。见图4。图4 7.2.4 平阴手 掌心向下,掌形与平阳手相同。见图5。图5 DB4101/T 33.12022 4 步型 7.3 7.3.1 丁字步 前脚尖微内扣,后脚横步,两膝微屈呈弓步。两脚大趾内扣,全脚踏实。见图6。图6 7.3.2 八字步 两脚横开一步,下蹲呈弓步,两脚尖外展45。见图7。图7 8 身型 头部要求 8.1 应势领气,气入力出。头之俯、栽、仰、掀、侧、歪皆由拳势之入扶而定。沉肘塌肩 8.2 两肩松活,两肘内连向下
8、,不可外圈。束肋背展,含胸拔背。胯部要求 8.3 松胯,动作转换灵活、敏捷。DB4101/T 33.12022 5 撮谷圆裆 8.4 会阴上提,前开后合,中间圆,两腿外开,两膝内扣,身法端正。步法要求 8.5 步法轻盈,虚实相济,全实则动移不利,全虚则轻浮不稳。身法要求 8.6 体应端正,身应放松,心气下落,下气上凝,意守丹田。9 套路 动作名称 9.1 动作名称见表1。表1 动作名称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预备式 15 二龙戏珠(左)29 歇步闪手 2 浑元一气 16 二龙戏珠(右)30 裹鞭炮(右)3 蟠桃献寿 17 刷手连三 31 摇身掤 4 仙人捧盘 18 踢裆式 3
9、2 裹鞭炮(左)5 猿猴养性 19 单鞭救主 33 劈手 6 仙人指路 20 反背三锤 34 望面一点 7 流星赶月 21 当头炮 35 凤凰坐巢 8 冲天炮 22 二郎劈山 36 侧身指路 9 金鸡独立 23 闪法 37 劈手 10 金刚捣碓 24 掩手 38 朝天一柱 11 玉女捧盘 25 栽锤 39 浑元一气 12 阴阳转结 26 朝天一柱 40 收势 13 冲天炮 27 搭手-14 火焰钻心 28 斜行-动作图解说明 9.2 9.2.1 动作方向转变以人体为准表明前后左右。9.2.2 图上的线条是表明这一动作到下一动作运行的路线和到达的位置。左手、左脚为虚线,右手、右脚为实线。动作图解
10、 9.3 9.3.1 预备式 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目视前方。见图8。要点:足心空含,十趾抓地,头端面正,立颈悬顶,含胸拔背,自然而然。DB4101/T 33.12022 6 图8 9.3.2 浑元一气 接上势,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同时双掌沿体侧缓慢上托至头顶上方相合,随后左掌在内,右掌在外,掌心向下,经体前缓慢向下按至小腹,膝微屈,目视前下方。见图9、图10。要点:双掌上托时,头微仰,吸气,上顶至百会;双掌下按时,头微俯,呼气,下沉至丹田。静心正意,两腿小幅度蹲起与和动作协调配合。图9 DB4101/T 33.12022 7 图10 9.3.3 蟠桃献寿 接上势,双
11、掌向内交叉,向上托掤至头顶上方,随后向两体侧划弧下摆至两腰后变拳,两拳阳手经腰间上抄拳于胸腹。同时,左腿支撑,右腿提膝,抬至水平落地后半蹲,左脚随即向前上步成左虚步,上体微前伏,目视两膝。见图11、图12。要点:动作连贯不停,呼吸顺畅,身体展起拉长,两肘夹肋,头俯身弓,阳开阴合,起落自然,步法、手法协调一致,五法团聚。注:五法是指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呼吸。DB4101/T 33.12022 8 图11 图12 9.3.4 仙人捧盘 接上势,左脚收回,两脚相距约15 cm站立。同时双拳变掌向两侧立圆上托至与肩同高后,向前合击劈插、挑掌,掌指向前,掌心相对。同时右腿向前上步成丁字步,目视前方。
12、见图13、图14。要点:三尖照、身中正,上步迅速,劈插抖肩发力,力达指尖。双挑掌短促有力。手、眼、身配合DB4101/T 33.12022 9 密切。刚柔相济。图13 图14 9.3.5 猿猴养性 DB4101/T 33.12022 10 上势不停,双掌向下、经两侧、向上立圆托、撩至头顶上方,两掌右后左前呈十字交叉后下按至腹前,随即向两体侧分掌,掌心向下。同时左脚上半步,右脚随即退半步,两脚距约10 cm站立,眼随手转。见图15、图16、图17。要点:双掌上托时,头微仰,吸气;下按时,头微俯,呼气,意守丹田。手法、步法、呼吸配合协调,动作自然流畅。图15 图16 DB4101/T 33.120
13、22 11 图17 9.3.6 仙人指路 接上势不停,右腿上提随即下落,身体左转约90,左脚随体左转落步成丁字步。同时,右掌随右脚向右盖抓置于右胯后侧,掌心向后,左掌随左脚上步向左推掌,高与眼平,目视左掌。见图18、图19、图20。要点:步法连贯,手法自然,眼随手转,刚柔相济,步、手、眼三尖到。图18 DB4101/T 33.12022 12 图19 图20 9.3.7 流星赶月 接上势,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脚上步与左脚并立。同时,右掌上撩,与肩同高,掌心向下,左掌下落至体侧,掌心向后,目视前方。DB4101/T 33.12022 13 上势不停,上体右转,右掌向上、向后抡臂,收于腰间,掌心
14、斜上,同时左脚上步,呈丁字步。左掌向前上搂掌,指尖斜上,目视前方。见图21、图22。要点:眼随手转,画弧立圆。动静分明,呼吸自然。动作协调,三尖照。图21 图22 DB4101/T 33.12022 14 9.3.8 冲天炮 接上势不停,右掌自腰间至右胸前,逆时针缠腕刁拿后握拳,拳心向内,拳面向上贴胸向前上方钻冲,略高于头,同时,左掌随右拳向下按、插至左胯侧,掌心朝后,目视右拳。见图23。要点:缓疾相济,起伏开合,左搂右冲,身法协调,钻冲仰身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图23 9.3.9 金鸡独立 接上势,身体右转90,左脚向右脚并拢下蹲成蹲步。同时右拳变掌随体转向上、向右、向下立圆拍撩至腹前,左掌随
15、体转先向上,再向下撩按至腹前,目视脚尖。上势不停,左腿挺立,右腿提膝成独立。同时,右掌旋臂向上插掌,掌心向后,左掌向下插掌至裆前,掌心向后,目视前方。见图24、图25、图26。要点:手法、步法、身法上下协调一致,动静分明,重心稳固,三尖照、三尖到。DB4101/T 33.12022 15 图24 图25 DB4101/T 33.12022 16 图26 9.3.10 金刚捣碓 接上势不停,右脚落下,左脚弹起,两脚震脚并步半蹲。同时,右掌变拳,震脚时下砸,拳心向上,左掌上提迎抱右拳面成砸拳,目视前下方。见图27。要点:并步砸拳震脚同时完成,震脚有力、砸拳势大力沉。图27 DB4101/T 33.
16、12022 17 9.3.11 玉女捧盘 接上势,左脚向左上步,身体右转90成右高点步,右脚向前弹踢成右虚步。同时右拳变掌转身向后、向上、向内立圆屈肘下按,左掌与右掌掌心相对,捧抱于胸前,上身向右侧下摆压,左肩高于右肩,目视左下方。图28、图29、图30。要点:动作连贯协调,身法与手法配合密切。劲力特点突出。节奏分明,刚柔相济。图28 图29 DB4101/T 33.12022 18 图30 9.3.12 阴阳转结 接上势,右脚向右上步成马步。同时,右掌向右划弧推按,右掌向下、向左挑摆成马步单鞭。上势不停,身体左转90成左弓步。同时,右掌下摆画弧,左掌以肘为轴向内经左肩前向下插按。上势不停,身
17、体快速右转90,右脚向右垫步成丁字步。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立圆立掌抡劈,高与膝平,力达掌沿,左掌上架于头前上方,目视前方。见图31、图32、图33。要点:动作连贯,抡劈有力。手法、步法、身法三法协调,三尖照、三尖到。图31 DB4101/T 33.12022 19 图32 图33 9.3.13 冲天炮 接上势,重心向上,右脚回收随即向前上步,左脚跟带成丁字步。同时,右掌变拳以肘为轴旋臂向内、向上经右肩,向前立拳弹冲,高与眼平,左掌同时向前、向下按至左大腿内侧,掌心向左,目视右拳。见图34、图35。DB4101/T 33.12022 20 要点:缓疾相随,刚柔相济,步法沉稳,手法清晰。三尖
18、照、三尖到。弹冲拳迅猛有力,眼随手转。图34 图35 9.3.14 火焰钻心 接上势,身体右转90。左脚向右脚并立。同时右拳变掌向上至头右侧后,下按至右肋处,左掌掌心向下上提至胸部后,向前下方穿插。DB4101/T 33.12022 21 上势不停,重心下移,两腿屈膝下蹲接近水平时,身体左转90,右脚向右上步成丁字步。同时,右掌变拳从腰间立拳冲击,高与肩平,左掌向上架于头顶上方,目视右拳。见图36、图37。要点:起落顺便,身法自然,上步快速,冲拳迅猛,动作协调一致,步到、身到、拳到。图36 图37 9.3.15 二龙戏珠(左)DB4101/T 33.12022 22 接上势,右脚向左脚并步。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01 33.1-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家拳 第1部分:罗汉拳 33.1 2022 物质文化 遗产 部分 罗汉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