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5 T 1087.1-2023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1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pdf
《DB3205 T 1087.1-2023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1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05 T 1087.1-2023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1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99CCS B 202023-10-09 发布2023-10-16 实施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205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第 1 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mart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basePart 1:Smart farm(field crop)苏州市地方标准DB3205/T 1087.12023DB3205/T 1087.1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建设要求.14.1主体要求.14.2场地建设要求.24.
2、3人员要求.24.4物联网建设及数据安全要求.24.5成效要求.25建设内容.25.1智慧化系统建设.25.2智慧化装备建设.26评价.36.1组织与实施.36.2评价内容.36.3评价流程.36.4评价得分.36.5评价报告.4附录 A(资料性)智慧农场(大田作物)示范基地评价内容.5DB3205/T 1087.1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 DB3205/T 1087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的第 1 部分。DB3205/T 1087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请
3、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信息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建信金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志强、卢必慧、刘好丽、邱琳、严宇、谭建林、朱谈立、李跃文、蒋荣隽、单捷、李俊、田苗、蒋澄刚、孙晓甜、王海山、严凯。DB3205/T 1087.120231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 1 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建设内容和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农场(大田
4、作物)示范基地的综合评价。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智慧农场(大田作物)示范基地”简称为“基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5274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NY/T 4056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要求YD/T 2437物联网总体框架与技术要求YDB 101物联网安全需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慧农业smart agricul
5、tural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3.2大田作物field crop本文件中仅指水稻和小麦。3.3智慧农场(大田作物)示范基地smart farm(field crop)demonstration base农业生产组织或生产单位运用智慧农业技术进行大田作物生产的示范区域。4建设要求4.1主体要求DB3205/T 1087.120232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科研院所等,信用记录良
6、好,财务会计制度健全。4.2场地建设要求基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应符合GB/T 30600中的要求。4.3人员要求4.3.1人员应具有信息化专业背景、资历证书或完成信息化培训。4.3.2从事农业机械作业人员应取得拖拉机、农用无人植保飞机、联合收割机的驾驶证。4.4物联网建设及数据安全要求4.4.1物联网网络架构与技术应用应符合 YD/T 2437 的规定,安全应符合 YDB 101 的规定。4.4.2物联网数据监测点的选址和布设、监测内容、监测设备、监测时间和频次应符合 NY/T 4056 的规定。4.4.3系统数据安全应符合 GB/T 35274 的要求。4.5成效要求4
7、.5.1通过基地建设应实现用工减少、成本降低和经济效益提升。4.5.2通过基地建设应实现生态效益提升,包括化肥减量和农药减量等。4.5.3应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并在其他农业企业、农户中推广复制。5建设内容5.1智慧化系统建设5.1.1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应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场管理系统,能够收集基地各类传感器、智能设备采集的作物生长环境、作物长势等数据,并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提供决策支持。5.1.2智能灌排系统应对基地内的水泵、电磁阀加装远程智能控制器,根据土壤墒情/农田水位物联网设备监测数据,基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自动进水或排水作业。5.1.3质量安全
8、追溯系统应自建或使用省市县追溯平台,自建系统应包含投入品管理、产品管理、农事管理、地块管理、人员管理等功能模块。自建系统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串联,建立起透明、准确的农产品数据信息库。5.1.4电子商务系统应自建或使用第三方电商平台,自建系统应包含商品管理、会员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在线支付等功能模块。5.2智慧化装备建设DB3205/T 1087.1202335.2.1智慧化农机5.2.1.1升级改造现有农机,按需加装北斗导航、远程运维、无人驾驶系统、高精度自动作业、作业过程自动测量等设备,或购置国产智能农机,在大田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进行智能精准作业。5.
9、2.1.2配置植保无人机,根据作物需要,开展精准变量施肥施药。5.2.1.3对育苗设备、粮食初加工机械进行数字化改造,或购置智能设备,自动化、精准化控制育苗和粮食加工。5.2.2感知设备5.2.2.1配置虫情测报仪、孢子捕捉仪等设备,智能识别病虫害的数量、种类,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趋势和危害程度,并通过手机APP或短信方式,提示防治时间、防治区域、防治办法。5.2.2.2配置多光谱无人机(或多光谱采集终端)、小型田间气象观测站、土壤墒情仪等设备,结合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数字化田间调查,实时监测田间气象信息、农作物种植和长势情况。6评价6.1组织与实施基地评价工作由市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05 1087.1-2023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1部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 1087.1 2023 智慧 农业 示范 基地 建设 评价 规范 部分 农场 大田作物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5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