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327-2006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
《LY T 1327-2006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1327-2006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2006-031发布油桐栽培技术规程LY/T 1327-2006 代替LY/T 1327-1999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tungoil trees 2006-12-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LY/T 1327-2006 目次前言. . . . . . . . 1lI 引言. . . . . . . . . I . . . . . . . . . . . . w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油桐和千年桐栽培区域.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2 5 产地土壤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2 6 检测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7 良种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良种繁育49 种子和苗木410 栽培511 成林管理. . . . . . . . . . . . ., I . . . . . . . 5 12 桐果的采收和处理. . . . . . . .
3、. . . . . . . . 6 13 种子贮藏和运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4 收获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5 桐油(成品油)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7 牛产技术档案.7 我国适宜油桐、千年桐栽培区域. . . . . . . . . . . . 8 油桐品种、类型分类检索表. . . . . . . . . .
4、. . . .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附录c(资料性附录)附录D(资料性附录)附录E(资料性附录)我国油桐经营方式. . . . . . . . . . I 1. . 12 主要病虫害防治. . . . . . . . . . . . . 13 生产技术档案. . I . . . . . . . . . . . . . . I . . . . . . 15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t . 17 表l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3 表2土壤肥力分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3 表3油桐(含千年桐)立地因子等级划分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表4土壤环境质量各项目的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4 表5不同立地等级的油桐初植栽植密度. . . . . . . . . . . 5 表6不同立地等级的千年桐初植栽植密度. . . . . . .
6、 . . . . . . . 5 表7油桐和千年桐不同结果期产桐油量. . . . . . . . I . . 6 表8桐油质量等级理化指标. . . . . . . . . . . . . 7 RUFbtuau 案案案档档档术术案术技技档技理理载培管管记栽林林动林成成活桐桐桐事油油油林14句undd哇EEEE 表表表表I LY/T 1327-2006 - . 即自油桐生产属经济林生产,桐油属经济林产品。本标准包括三部分,一是油桐元公害生产的产地土壤条件;二是油桐栽培技术;三是桐林经营管理及桐油质量。因而本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林业经济林技术标准。本标准代替LY/T1327一1999(油桐丰产林。本
7、标准与LY /T 1327-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z一一在修订中特别应意了在油桐栽培经营中保护生产环境,进行无公害生产;一一内容结构和全部条目是重新编排和编写的,结构更加完整简练,条目用语更加准确规范;一一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一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产地土壤条件中表1、表2、表4(见第5章); 一一增加收获量(见第14章); 一一增加桐油(成品油)质量(见第15章); 一一增加规范性附录油桐品种、类型分类检索表(见附录B); 一一增加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D)。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南林学院
8、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处、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方、何柏、王承南、黄正秋、王桂芝。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LY/T1327-19990 而且LY /T 1327-2006 召l牛一一间油桐(三年桐)Verniciafordiv(HemsDAivy shaw,在植物分类中属大斡科Euphobiaceae,油桐属Vernicia Louo油桐原产中国,是重要的工业用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榨出的拙,称桐袖。在我国分布较甫的千年油桐V.Montan(wils) Lour也适用于本标准。千年桐种子榨出的油,也称桐油。
9、N LY/T 1327-2006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桐的栽培区域、产地土壤条件、检测方法、良种选择、良种繁育、种子和苗木、栽培、成林管理、桐果的采收和处理、种子贮藏和运输、收获量、桐油质量及生产技术档案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油桐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8277 桐油GB/T 17134
10、 土壤质量GB/T 17135 土壤质量GB/T 17136 土壤质量GB/T 17137 土壤质量GB/T 17138 土壤质量总碑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总呻的测定础氢化饵-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总隶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锚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铜、铸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铺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土壤质量铅、铺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 土壤质量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油桐栽培区域cuItivation
11、 area of tungoiltree 适宜油桐生长的栽培分布区域。油桐良种improved varieties of tungoiltree 油榈良种是商品概念,指优质高产的品种。油桐种子完全成熟fully matured seeds of tungoiltree 种仁完成脂肪转化积累,含水量在50%以下,种子饱满坚硬。果皮由绿色变为黄绿、紫红或谈褐色。3.4 纯净油桐种子pure seeds of tungoiltree 批量油桐种子中不含其他杂质,无霉变种子,种子纯净度98%。1 LY/T 1327-2006 3.5 桐油tung oil 桐油种子榨出的油称桐油。桐油属干性油,在工业上
12、有多种用途。3.6 确值iodine value 亦称腆价。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映的克数。腆价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抽脂的不饱和程度,所以,根据油脂的腆价,可以判定捕脂的干性程度。例如,砚价大于130的属于干性袖,桐袖属干性袖,可用作油漆及其他工业用油;腆价小于100的属于不干性油;腆价在100130 之间的则为半干性油。各种油脂的腆价大小和变化市围是一定的。3. 7 酸值acid value 亦称酸价。中和1g油脂中所含静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饵毫克数。它是评价未和甘袖结合的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而不是油脂的特性常数。纯净的植物油脂中带离脂肪酸含量在1%以内,酸值高,油
13、脂易酸败。因此,现.定油脂酸价可用评定储藏方法是否得当及油脂品质的好坏。来摘未完全成熟的种子,含油俑,含水量高,不仅影响产桐油产量,并使桐油酸价提高,影响桐袖品质。一级桐油酸价CKOH)/(mg/g);:;2.0,二级桐油酸价5.003.8 直播造林refortation by sowing 将油桐种子直接插在林地挖好的穴中。4 油桐和千年桐栽培区域4. 1 油桐分布及栽培区域我国抽桐分布界线是:北结22015-北纬34040,东经99040东经12103010包括川、揄、黔、湘、鄂、桂、陕、慎、豫、瓶、赣、闽、皖、粤、苏、甘等15个省区c我国发展油桐生产困在其适生栽培区域内,袖桐栽培分布在2
14、围广,从中可以划分边缘栽培区,主要栽培区和中心栽培区见附录A)。油桐栽培应在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今后我国发展油桐生产,在布局上应在主要栽培区和中心栽培区。抽桐生产基地应尽可能建立在中心栽培区,这里不仅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油桐生产,并且当地群众有经营油桐经验和习惯。4.2 千年桐分布及栽培区域千年桐原产我国演南,分布较南(见附录A)。千年桐有大面积栽培并形成一定数量商品生产格局的,限于中亚热带南部和南亚热带中部与北部地区。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一60C。地理位置上是浙南、赣南、闽西和闽南、桂南和桂北的南部、粤西和粤中、海南岛的琼中,台湾省也有栽培。千年恫适宜于海拔500
15、m以下的丘陵、平地,不宜在山地栽培。5 产地土壤条件无公害油铜生产环境土壤条件,包括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表口,土壤肥力表2)以及宜恫林地选择技术方法,即袖桐(含千年桐立地因子等级划分表(衰的。应分别按表1、表2、表3规定执行。2 LY!T 1327-2006 表1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含量限值项目pH7.5 总铺/Cmg/kg)运二0.30 0.30 。.60总隶/Cmg/kg)主0.30 0.50 1. 0 总碎/Cmg/kg)、二 40 30 25 总铅/(mg/kg)王三250 300 350 总馅/(mg/kg)主二150 200 250 总铜/(mg/kg)司三150 2
16、00 200 注:重金属(锋为三价)和刑1均按兀萦量汁,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国的土样,若阳离子交换量5cmol/阔,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表2土壤肥力分组肥力质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伺/阳离子交换量(g/kg) (mg/kg) (mg/kg) (mg/kg) I级轻壤3.0 l. 0 10 100 15 E级砂壤、中壤2. 03. 0 O. 8-l. 0 5-10 50 100 15-20 皿级砂土、粘土700 坡位坡底下部中部上部坡向阳坡半阳坡阳坡至半阳坡阳坡至半阴坡坡度25 土层厚度/cm90(厚70-90(中)60-70(薄40-60C极薄)黑土层厚度/cm25(厚2
17、0-25(中)10-20C薄20 1503. 0 25 300-5.0 注1:大小年产量变化的幅度:15%20%。注2:丰产林测产的计产面积可按总面积的5%分层随机抽样,推算总产量。注3:每100kg鲜果出油:丛生果类按5.0kg换算:单生果类按6.0kg换算。一一一一一一一-15 桐油(成品油)质量桐油质量等级按GB/T8277执行。见表80表8桐油质最等级理化指标等级分级指标名称一级二级二级色泽(罗维朋法)黄35黄35黄35红3红;3红7气味具有正常的桐油气味,无焦糊、酸败及其他异味。透明度(静置24h ,20C) 透明允许微浊嗷浊酸价CKOH)/Cmg/g)_;2.0 运二5.0 _;7
18、.0 水分及挥发物/C%);0. 10 _;0.20 0.30 杂质/C%)_;O. 10 骂王O.15 _;0.25 不皂化物/c%)_;1. 0 ;1. 0 ;1. 0 R型桐油试验3.34经24h后无结晶析出同一级同一级桐泊中R型桐泊、痴泊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注1:桐油以二级为中等标准。注2:各级桐泊中均不得混有其他异性油脂。陌生产技术档案为掌握情况,积累资料,摸索规律,从栽培施工开始就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以后每年的管理、收获以及桐林生产都要逐年调查记录。(参见附录E)技术档案有专人负责填写和保管。填写要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7 L Y /T 1327-2006 A.1 我国适宜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1327 2006 油桐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