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pdf
《DB34 T 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CCS A 47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pressway sever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monitoring station construction2022-12-29 发布2023-01-29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T 4344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布点与选址要求.2 5 仪器布局与安装.2 6 建设工作流程.4
2、 附录 A(资料性)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仪器布局示意图.5 附录 B(规范性)设备技术要求.6 参考文献.9 DB34/T 434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芜湖市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健、陆斌、张丽、沈玉亮、董德保、孙大兵、方海涛、黄皓、朱亚宗、张广元、章超。DB34/T 43442022 1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1 范
3、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的布点与选址、仪器布局与安装、建设工作流程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162 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 337032017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QX/T 291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现场校准方法 QX/T 465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4、文件。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 expressway sever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station 在高速公路沿线或服务区布设的、反映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的自动气象站,其对高速公路沿线的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自动监测。注1:简称“监测站”。注2:主要分为单能见度站和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其他多要素监测站可参考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 meteorological element 表征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来源:GB/T 337032017,3.1。单能见度站 visibility moni
5、toring station 仅监测能见度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six elements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 监测要素包括能见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雨量的自动气象站,分为标准式和集成式两种。其中标准式主要布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集成式主要布设在高速公路沿线。DB34/T 43442022 2 4 布点与选址要求 布点要求 监测站的布点应满足以下要求:a)监测站平均间距为 15 km;遇有山峰、峡谷、陡坡、急转弯道等地市突变情况时,监测站的建设可不受平均间距限制;b)对于大雾频发且路段相对固定,或曾因大雾天气造成重、特大事故
6、的个别路段,监测站可加密至 3 km;c)特殊地形如山区、互通区,监测站可加密至 1 km;d)监测站与高速公路沿线视频监控点原则上错位间隔布设;在大雾频发区域可适当选取部分监测站与视频监控点同址建设。选址要求 4.2.1 站址环境 4.2.1.1 监测站的选址应综合考虑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区域的地形、地物、供电、通信、安全、维护便利等因素,尽量远离建筑物、广告牌、树木 10 m 以上,应避免强光源直射光、反射光、散射光影响等,不宜布设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陡坡、临近沟壑或其他不便于维护人员到达的地方。4.2.1.2 监测站选址时应兼顾通信、景观、维护便利性、防盗防破坏等因素,不可影响车辆正常通
7、行、不可影响高速公路各附属设施、不可产生交通隐患。4.2.2 场地位置 4.2.2.1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4.2.2.1.1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优先选择高速公路互通区、服务区、收费站、出省交界点等作为建设站址,地面平整,地表植被与周围环境一致,南北跨度不少于 8 m,东西跨度不少于 6 m,其中观测场地大小为 6 m(南北)4 m(东西),场内铺设 0.3 m0.5 m 宽的道路。4.2.2.1.2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集成式)可选择高速公路路肩、路边等作为建设站址,地面平整,地表植被与周围环境一致。4.2.2.2 单能见度站 单能见度站沿高速公路路肩或护坡布设。5 仪器布局与安装 仪器
8、布局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的仪器布局要求如下,其中:a)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详见附录 A:1)为保证各仪器之间互不干扰,由北向南,仪器由高到低依次排列;2)监测站四周应设置围栏,用于突出标识设备运行专用场地,减少外部人为干扰;3)仪器间南北间距不小于 2 m,仪器距南北向围栏不小于 1 m,距东西向围栏不小于 2 m;4)仪器安装在紧靠东西向道路的南面,人员从北面接近仪器;5)太阳能板朝向为南偏西,高度不低于 1 m 且表面无遮挡。DB34/T 43442022 3 b)六要素自动气象站(集成式):1)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等传感器以及采集器箱等设备集成安装在监测站主杆上;2)
9、各传感器互不影响,雨量传感器可独立安装在地面,与监测站主杆相距不小于 1.5 m;3)太阳能板朝向为南偏西,高度不低于 1 m 且表面无遮挡。仪器及附属设施安装 5.2.1 能见度传感器 空气采样区距离地面 3 m,传感器部分南北向安置,接收单元朝北,发射单元朝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的能见度传感器安装在风杆上,六要素自动气象站(集成式)的能见度传感器安装在监测站主杆上,单能见度监测站使用独立立杆安装。5.2.2 温湿度传感器 5.2.2.1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标准式)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百叶箱内的专用支架上,并位于百叶箱内水平面的中心线上;传感器的感应部分需垂直朝向地面,距观测场地面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4344-2022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 4344 2022 高速公路 恶劣 气象条件 监测站 建设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