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pdf
《DB33 T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CCS B 64 33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muddy saline land in coastal area 2023-10-10 发布2023-11-10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T 1318202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
2、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南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温州青源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升、陈秋夏、王树凤、王金旺、张建锋、潘泰妙、吴统贵、刘星、李效文、魏馨、林恩义、夏海涛、陈雷、王明睿、汤真勇、林韧安、卢翔。DB33/T 13182023 II 引 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4.2 改良措施”与一种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生态型综合改良方法(专利号 ZL 2016 1 0190101.9)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承诺,他
3、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专利免费许可实施。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备案。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DB33/T 13182023 1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的术语和定义、盐渍土改良、栽植、抚育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4、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Y/T 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 2959 滨海盐渍土原位隔盐绿化技术规程 TD/T 1043.2 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 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泥质盐渍土muddy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由粉砂(0.004 mm0.063 mm)和黏粒(0.004 mm)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的盐渍土。3.2 盐渍土原土 the original soil of saline-alkal
5、ine land没有经人为改良的盐渍土。4 盐渍土改良 4.1 盐渍土分级 将滨海盐渍土分为轻度盐渍土(1.0 g/kg土壤含盐量2.0 g/kg)、中度盐渍土(2.0 g/kg土壤含盐量4.0 g/kg)、重度盐渍土(4.0 g/kg土壤含盐量6.0 g/kg)和盐土(土壤含盐量6.0 g/kg)。4.2 改良措施 4.2.1 物理改土 4.2.1.1 抬土整地 DB33/T 13182023 2 采用多次翻耕方式,翻耕深度 50 cm 以上,做高墩或高垄,高度 50 cm 以上;轻、中度盐渍土地块翻耕 2 次,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翻耕不少于 3 次。每次翻耕后,自然雨水淋溶。有淡水源的分次洗
6、盐,或淡水漫灌淋溶,一般淋溶 2 次3 次,漫灌水深高于地表。4.2.1.2 地表排水系统 开沟筑渠,主沟与支沟相结合,主沟宽度2 m4 m,深度大于1.5 m,主要设置于地块外围,地块中间每隔80 m100 m添加一条主沟。支沟宽度0.5 m1.0 m,深度0.5 m1.0 m,间隔为8 m10 m,每条支沟均与主沟连通,主沟与地区排水系统连通。4.2.1.3 地下排盐系统 重度盐渍土和盐土应设置暗管排盐系统。排盐管埋深以60 cm120 cm为宜。在排盐管上铺设15 cm厚隔离层,隔离层可用碎石、稻草、麦秆、木屑等材料,压实,再铺透水性土工布,隔离层应做到分层、铺平、拍实。排盐暗管铺设步骤
7、见附录A,暗管间距、管径、管材等按TD/T 1043.2要求执行。4.2.2 生物改土 在抬土整地的最后一次翻耕时,添加稻壳、碎秸秆或木屑等约 150 m3/ha,与原土混合。造林前,种植苜蓿、油菜、黑麦草等绿肥植物,或者种植前将酸性有机肥料与原土按照(1:25)(1:50)(体积比)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回填到种植穴内。种植和管理期,可使用生物菌肥,施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操作。4.2.3 措施选择 中度和轻度盐渍土,物理改土和生物改土相结合;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物理改土为主,生物改土为辅。5 栽植技术 5.1 前期准备 造林绿化设计前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地下水位、矿化度以及植被调查。土壤调查选用梅花
8、点法或蛇形法,每 2 000 m25 000 m2采一个样,至少由 5 个采样点混合而成;采样深度宜为 100 cm,分层深度分别为 30 cm、30 cm 和 40 cm。采样、检测指标和方法按 LY/T 2959 要求执行。5.2 植物选择 乔木宜选择耐盐碱、抗风、深根型的树种;灌木宜选择耐盐碱、抗风、固土的树种;草本宜选择根系发达,耐盐碱,耐贫瘠的多年生草本。主要植物见附录B。5.3 苗木要求 选择盐渍土培育或受过抗盐性驯化的苗木,优先选择容器苗。选择原则、苗木标准、运输和修剪等按GB/T 15776和CJJ 82要求执行。5.4 种植时间 宜春、秋、冬三季种植,春季为主。容器苗可延期至
9、6月中下旬。5.5 造林密度 DB33/T 13182023 3 5.5.1 防护林 营造初期乔木株行距(2.04.0)m(2.03.0)m,灌木株行距控制在(1.01.5)m(0.5 m1.0 m)。草本播种量宜在常规播种量的基础上增加 20%。5.5.2 景观林 按照景观设计要求确定乔木种植密度,成片灌木种植密度较常规提高10%15%,草本宜全覆盖。5.6 配置模式 宜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混交,树种配置推荐模式见附录C。6 抚育管理 6.1 抗旱防返盐 在夏季高温少雨时,做好树木根际的覆盖,或套种苜蓿、草木犀、碱茅等绿肥植物,及时浇水。6.2 树体管护 在台风来临前,需
10、做适当修剪,并做好支撑加固。台风灾害发生后,扶正歪斜树木,支撑加固,剪除伤残枝,并对植株根部进行培土。及时清除非目的性种植的藤蔓。6.3 水肥管理 排灌分开,合理灌溉,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不应使用排水渠的水灌溉。在地下水位高的重度盐渍土和盐土区,应加强淋溶。施肥管理按GB/T 15776要求执行。6.4 有害生物防治 6.4.1 不应使用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在国内调运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检疫的程序按 GB/T 23473 要求执行。6.4.2 应开展有害生物巡查和预测预报,可使用诱虫色板、测报灯、诱捕器等设备,调查的程序和方法按 LY/T 2011 要求执行。6.4.3 及时隔离、处理病虫危害木,减
11、少病源;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应及时伐除并销毁受害木。病虫害发生后应综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治措施,不宜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方法。7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滨海泥质盐渍土原土绿化造林技术模式图见附录D。DB33/T 13182023 4 AA附 录 A(资料性)排盐暗管铺设步骤 排盐暗管铺设步骤如下:a)开挖槽沟,埋放排盐管道,深度 60 cm120 cm;b)铺设排盐管道时,保留 35的坡度,确保水流通畅,与地表排水系统相连;c)管道铺四周填满 0.5 cm2.0 cm 直径的砂砾或者稻草、木屑等材料,压实;d)铺设 15 cm 厚的隔离层,隔离层宽度为 1.0 m,宜选择块状或颗粒状砂砾,直径控制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1318 2023 滨海 盐渍 土造 绿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