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658-2024 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pdf
《DB32 T 4658-2024 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658-2024 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pdf(10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 版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raining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supervisors2024-01-09 发布2024-02-09 实施CCS A 00DB32/T 46582024ICS 03.160DB32/T 46582024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培训类别及内容 26 培训学时 37 培训师资 48 培训形式 49 培训实施及结果运用 4附录 A(资料性
2、)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大纲 6附录 B(资料性)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16附录 C(资料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26附录 D(资料性)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41附录 E(资料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53附录 F(资料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66附录 G(资料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77附录 H(资料性)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 89参考文献 99目 次DB32/T 4658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
3、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司法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司法厅、南通市司法局、淮安市司法局、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立生、丁淑渊、高瑶、李海峰、吴晓黎、李守卫、丁大勇、罗坤、张书、管旭琳。DB32/T 46582024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的基本要求、培训类别及内容、培训学时、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培训实施及结果运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级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培训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
4、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行政执法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3.2行政执法机关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rgan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委托执法的行政机关和组织。注:包括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含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3.3行政执法证件 administrative
5、law enforcement certificate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进行行政执法活动、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活动的身份证明。注:包括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3.4行政执法人员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行政执法机关中取得行政执法资格、领取行政执法证,具体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3.5行政执法监督人员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ors行政机关中领取行政执法监督证,承担行政执法监督任务的工作人员。4基本要求4.1全面覆盖各级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均应按要求接受培训。初次
6、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应接受岗1DB32/T 46582024前培训并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4.2分级分类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人员分类开展培训,由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执法机关根据自身职责分级组织实施。4.3注重实效培训内容应紧密联系行政执法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执法实践为导向。5培训类别及内容5.1一般要求初次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应接受“基础类”培训,取证后行政执法人员应接受“适岗类”“专业类”培训。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接受“监督类”培训。5.2培训类别5.2.1基础类应熟悉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和行政执法基本规范,具备相关领域行政执法基础业务能力。5.2.2适岗类连续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不满
7、3 年的行政执法人员应接受“适岗类”培训,基本掌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度要求,熟悉本岗位专业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具备一线执法能力。5.2.3专业类连续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3 年及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应接受“专业类”培训,准确把握行政执法理念,熟练掌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律知识,熟悉本行业领域专业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具备熟练应对处理一线执法复杂情形的能力。5.2.4监督类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接受“监督类”培训,掌握行政法律知识、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监督规范,熟悉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方法,具备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和
8、行政执法监督能力。5.3培训内容5.3.1各类培训的内容见表 1。2DB32/T 46582024表 1 培训内容表培训类别基础类适岗类专业类监督类培训内容思想政治和法治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执法理念方面的政策文件等法律法规公 共 法 律 知 识、岗 位专业法律知识等公 共 法 律 知 识、岗 位专 业 法 律 知 识、新 法律法规等公 共 法 律 知 识、部 门专 业 法 律 知 识、新 法律 法 规、与 执 法 实 践紧密结合的理论研究等公 共 法 律 知 识、部 门专 业 法 律 知
9、识、新 法律法规等执法业务行政执法基础知识和执法基本规范执法业务相关政策文件、程序规范、典型案例等与执法实践紧密相关的 法 律 法 规、政 策 运用、行政裁量权基准、典型案例等行政执法制度规范等执法(监督)技能通用执法技能行政检查、调查、文书制作、文书送达、立卷归档等执法实务技能与执法实践紧密相关的 现 场 执 法、应 急 处突、群 众 工 作 以 及 专业执法等执法技能执 法 资 格 管 理、案 卷评查、专项监督、类案指导等行政执法监督技能5.3.2行政执法机关应将执法理念、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廉政教育、心理建设、体能素质等纳入培训课程。行政执法机关的政治理论、党性教育、法治理论等培训内容可
10、参照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大纲有关内容执行。5.3.3行政执法机关可根据需要对执法骨干人员、执法和执法监督有关负责人员有针对性开展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等方面培训。5.3.4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A,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B,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C,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D,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E,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F,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G,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见附录 H,其他领域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大纲宜由省级主管部门
11、制定并指导落实。5.3.5法律法规和国家层面对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内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6培训学时6.1 基础类培训不应少于 180 学时。适岗类、专业类、监督类培训均不应少于 60 学时。每学时不宜少于 45 分钟。各地各部门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训学时要求。6.2 各类不同内容的年度培训学时应符合表 2 的要求。3DB32/T 46582024表 2 不同类别培训内容年度最低学时表培训类别基础类适岗类专业类监督类年度最低培训学时思想政治和法治理论205510法律法规40302030执法业务60102010执法(监督)技能601515107培训师资7.1理论型师资应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
12、和职业道德修养,从事教学或理论研究工作 5 年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在相关专业领域有较突出业绩、较高声誉的高校教师、学者专家和行业管理专家。7.2实践型师资应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具备较强专业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从事本领域本专业工作 5 年以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强,能使用普通话教学的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检察官、法官、律师或者其他从事专业法律工作、法律服务的人员。8培训形式8.1线上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分级分类开展思想政治和法治理论、法律法规、执法业务、执法(监督)技能等培训。8.2线下培训通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
13、式、模拟式、体验式、实操式、技能竞赛、执法比武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脱产培训、专题培训、跟班轮训、以会代训或以赛促训等活动。8.3合作培训通过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也可依托具有专业培训管理人员、培训设施、具备执法培训工作经验的高校、科研院所或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培训。9培训实施及结果运用9.1实施程序按以下程序实施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a)制定年度培训计划;4DB32/T 46582024b)制定培训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师资、教务和会务人员等;c)根据培训实施方案实施培训教学;d)举行培训考察、考试,重点考察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有明确的考
14、核结果;e)开展培训质量评价,征集培训意见和建议,为确定下年度培训计划和师资提供参考;f)建立培训档案,在培训结束后及时登记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时间、内容、考核结果等信息。9.2结果运用培训结果运用按表 3 的要求执行。因行政执法人员或监督人员自身原因导致未完成年度培训学时要求的,应自行承担不利结果。表 3 培训结果运用表培训类别基础类适岗类专业类监督类学时完成率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考试得分不应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60 分60 分或60 分60 分95 分或岗位竞赛名列参赛人员前 3%或60 分60 分95 分或岗位竞赛
15、名列参赛人员前 3%或60 分60 分95 分或岗位竞赛名列参赛人员前 3%结果运用不应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不宜参加年度评优评奖不应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不宜参加年度评优评奖可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年度培训不合格,暂扣执法证直至培训考试合格,不宜参加年度评优评奖年度培训合格同等条件下宜优先评优评奖年度培训不合格,暂扣执法证直至培训考试合格,不宜参加年度评优评奖年度培训合格同等条件下宜优先评优评奖,可推荐为实践型师资人选年度培训不合格,视情况可收回监督证,不宜参加年度评优评奖年度培训合格同等条件下宜优先评优评奖,可推荐为实践型师资人选5DB32/T 46582024附录A(资料性)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
16、训考试大纲科目一 思想政治理论部分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三、二十大报告1.二十大报告的主题2.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
17、同志提出的“三个务必”要求3.“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4.十八大以来十年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5.十年来的三件大事6.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相关内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相关内容7.全面依法治国相关内容8.关于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11.“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关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12.“发展全过程人
18、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相关内容1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14.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本质要求15.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1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相关内容17.“五个必由之路”具体内容18.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相关内容19.“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相关内容6DB32/T 4658202420.关于对广大青年的要求四、廉政教育(一)廉洁从政基本要求1.廉洁从政的内涵2.廉洁从政的主要内容(二)廉洁从政主要纪律1.党风廉政纪律
19、2.公务员纪律处分规定(三)廉洁执法1.廉洁执法基本要求2.廉洁执法风险点3.廉洁执法风险点防范措施科目二 法治理论部分一、习近平法治思想1.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色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4.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内容6.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我国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20、、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9.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基本途径。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10.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11.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抓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法治体系的基本任务。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如何推进1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格局,法治建设的目标,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3.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学理内涵、目标导向和重要举措14.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正确处理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辩证关系,涉外法治工作的战略布局15.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
22、用。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内涵。如何推进法治专门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7DB32/T 4658202416.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17.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方法。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依法治国基本知识1.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涵3.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4.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依法行政基本知识1.依法行政的含义2.依法行政原则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三、法律基本概念(一)法的基本内涵1.法的概念2.法的特征3.法的渊源(二)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的概念2.法律关系的主体3.法律关系的客体4.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权利与义务1.权利的概念2.义务的概念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四)法的效力1.法的效力的概念2.法律生效的范围(五)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2.法律责任的分类3.法律责任的构成四、宪法基础知识(一)宪法的概念与特征1.宪法的概念2.宪法的特征8DB32/T 46582024(二)国家基本制
24、度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3.我国基本文化制度(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四)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的概念2.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五)宪法的实施1.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2.完善宪法实施制度五、基本法律基础知识(一)立法法基础知识1.立法权限2.立法程序3.法律规范的修改、废止4.法律规范的备案(二)民法基础知识1.民法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行为、代理4.物权基本知识5.合同基本知识6.侵权责任基本知识(三)刑法基础知识1.刑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要件
25、3.贪污贿赂罪、滥用职权罪等国家公职人员犯罪基本知识4.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基本知识(四)行政赔偿1.行政赔偿的概念和原则2.行政赔偿的范围3.行政赔偿的程序4.行政赔偿的标准六、行政执法基础知识(一)行政主体1.行政机关的概念、特征、职权和分类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概念、特征和职权3.受委托组织的概念、条件和法律责任9DB32/T 46582024(二)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内涵2.行政行为的效力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1.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的重要意义2.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3.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658-2024 行政执法及监督人员培训工作规范 4658 2024 行政 执法 监督 人员培训 工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