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536-2022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pdf
《DB14 T 2536-2022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536-2022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pdf(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13.100CCS F25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5362022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2022-09-02 发布2022-12-01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5362022I目次前 言.III引 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34.1 组织领导.34.2 全员参与.34.3 明确职责.34.4 建立制度.45 策划和准备.45.1 方案制定.45.2 人员培训.55.3 资料收集.56 风险分级管控.56.1 风险点确定.56.2 危险源辨识.56.3 风险评估.66.4 制定
2、管控措施.76.5 风险管控清单.86.6 风险分级管控.87 隐患排查治理.87.1 隐患类型.87.2 隐患分级.87.3 隐患排查.107.4 隐患治理.107.5 隐患验收.117.6 隐患统计上报.127.7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28 公告公示.128.1 风险公告.128.2 隐患公示.129 信息化平台建设.129.1 基本功能.129.2 信息上报.139.3 系统管理与考核.1310 教育培训.13DB 14/T 25362022II11 文件管理.1311.1 资料建档.1311.2 保存期限.1412 持续改进.1412.1 隐患治理持续改进.1412.2 风险管控持续改
3、进.1412.3 体系持续改进.1412.4 持续改进考核.1412.5 更新.14附录A(资料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流程图.16附录B(资料性)风险点清单.17附录C(资料性)作业危害分析法(JHA).19附录D(资料性)安全检查表法(SCL).20附录E(资料性)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21附录F(资料性)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22附录G(资料性)风险矩阵分析法(LS).23附录H(资料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5附录I(资料性)风险管控清单.27附录J(资料性)安全风险分布图.28附录K(资料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9附录L(资料性)重大级以上电力生产安全隐患
4、信息报告单.31附录M(资料性)重大以上风险管控记录.32附录N(资料性)培训记录表.33附录O(资料性)设备缺陷登记簿.34参考文献.35DB 14/T 25362022I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山西省能源发展中心、江苏中矿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茂盛、李爽、邵国荣、张振宇、贺超、
5、张文元、韩世锋、李立志、杨煌、周礼、周滔、王颖、许正权、李伟、薛广哲、陈昌一、吴永婷、胡宇彬、纪苏丹、孙东刚、尚瑛、刘兆军、卫鹏宇。DB 14/T 25362022IV引 言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构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的安全管理理念、标准规范,推动全省电力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6、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向信息化安全管理方式转变,有效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法定职责,将双重预防体系融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电力企业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DB 14/T 253620221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的术语和定义、管理和流程要求,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信息化建设予以明确。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电力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工作。
7、小型发电企业(装机容量6兆瓦以下、并网电压等级35千伏及以下)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50兆瓦以下小水电企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
8、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力企业指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取得相关证照(豁免办理电力业务许可的按规定执行),合法建设生产经营的以建设、发电、输电、供电、售电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发电企业、非电力企业自备电厂、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拥有电网资产的售电企业。3.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来源:GB/T 236942013,定义2.1,有修改3.3风险点DB 14/T 253620222风险伴随的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
9、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5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3.6风险评估评估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7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等级、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层级管控责任的安全管理方式。3.8管控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采取的相应消除、隔离、控制或个人防护的方法和手段。3.9隐患风险管控不到位导致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的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3.10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在按照达成的协议进行信息传送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协议漏洞、协议实施不当、
10、网络拓扑结构存在问题等对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构成的潜在危险。3.11缺陷指由于设计不完善,原材料质量差,制造或安装质量不佳,运行过程中磨损老化,使用、维护不当等,导致运行或备用设备存在影响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设备状况和异常现象。3.12隐患排查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隐患进行检查、监测、分析的过程。DB 14/T 2536202234基本要求4.1组织领导电力企业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工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各业务部门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
11、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和指导工作;企业岗位员工应根据岗位职责分工开展双重预防工作。4.2全员参与电力企业应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体现风险辨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培训教育和持续改进等过程中与所有适用层级和岗位的人员的协商和参与。体现全体员工协商和参与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全员风险辨识评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涵盖安全管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作业活动等各方面,贯穿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确认不同层级、岗位员工的管控责任,开展全员风险管控;落实全员隐患排查责任,开展多种类型的隐患排查活动;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使不同层级、岗
12、位的员工得到相关教育;总结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问题,听取从业人员的建议、意见,持续改进运行绩效。4.3明确职责4.3.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体系;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标;保障各种资源投入;负责重大以上安全风险的管控;组织重大级以上隐患的治理和验收;负责重大、特别重大风险隐患的通报和上报;每月应至少组织开展 1 次月度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总结会议;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 1 次风险分级管控分析总结会议;每年组织相关业务科室(部门)至少进行 1 次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分析;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4.3.2分管安全负责人职责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
13、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制度;监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责任制;参与对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考核激励。4.3.3其他分管负责人职责企业其他分管负责人职责包括但不限于:DB 14/T 253620224负责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双重预防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管控;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3.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制度文件,明确责任体系;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监督;协调督促各部门开展工作;对各部门、岗位双重预防体系履责情况进行考核;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4.3.5部(科)室职责
14、部(科)室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督办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分析,完善风险信息。4.3.6车间职责车间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3.7班组岗位职责班组岗位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参加与工作相关风险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掌握职责范围内所有风险及其管控措施;掌握职责范围内可能存在的隐患;落实岗位日常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4.4建立制度双重预防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考核奖惩管
15、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持续改进工作制度;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制度。5策划和准备5.1方案制定DB 14/T 253620225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并下发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的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工作制度和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5.2人员培训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5.3资料收集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本企业适用的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安全
16、生产管理方面,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作业票制度等;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理化特性;区域位置图、总图、工艺布置图等相关图纸;作业现场和周边条件(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等);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流程图;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主要设备清单及其布置;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维修措施及应急处置;设备运行、检修、试验及故障记录;本企业或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案例;企业相关方安全资料;其他相关风险管理资料。6风险分级管控6.1风险点确定6.1.1风险点划分原则6.1.1.1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责任明确”的原则。6.1.
17、1.2作业活动应包括所有运行操作和检修作业。6.1.2风险点划分电力企业应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划分,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做成风险点清单(见附录B)。6.2危险源辨识6.2.1辨识类型6.2.1.1全面辨识DB 14/T 253620226电力企业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各专业、各部门、各岗位辨识分管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6.2.1.2专项辨识出现以下情况时,责任单位应开展一次专项辨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前;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时;连续停工停产一个月以上
18、的复工复产时;本企业发生重伤、死亡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出现重大级以上隐患或本行业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本企业所在地区存在极端恶劣天气、发生过自然灾害的。6.2.2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从空间、流程方面考虑,其范围如:厂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材料工器具、作业环境、作业过程、管理制度等。辨识过程应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和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包括机构不
19、健全、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及其他管理因素缺陷。6.2.3辨识方法辨识可根据危险源的特点采取不同辨识方式,可采用但不限于: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见附录 C);安全检查表法(SCL)(见附录 D);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见附录 E);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见附录 F)。6.2.4风险类型电力企业针对辨识出的风险划分不同的风险类型,一般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及伤害类型进行划分,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6.3风险评估6.3.1评估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应
20、进行定性、定量、半定量等方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矩阵分析法(LS)(见附录 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见附录 H)。6.3.2风险分级风险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包括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较小风险可采用区别于上述四色以外的颜色标示,如:白或者绿。DB 14/T 2536202276.4制定管控措施6.4.1管控措施制定原则电力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程并结合实际,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时应充分考虑措
21、施的合理性、充分性、可操作性、经济性、是否产生新的风险。6.4.2管控措施类别6.4.2.1工程技术工程技术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消除或减弱危险源的风险性;更新工艺、系统设计及设备设施;替代有害物质;物理隔离措施;监控、监测、检测。6.4.2.2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配足人员;制定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和职业危害设施评价;加强运行监视和高危作业安全监督。6.4.2.3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培训;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培训;岗位风险培训;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培训;应急处置方法培训。6.4.2.4
22、个体防护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应包括但不限于:常规防护:防护服、耳塞、绝缘鞋(靴)、防护眼镜、绝缘防护手套等;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根据需要佩戴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如使用防毒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6.4.2.5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6.4.3重大以上风险管控方案DB 14/T 253620228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落实重大以上风险管控方案。方案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风险点、危险源、管控措施、管控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措施。6.5风险管控清单电力企业应根据全面风险辨识结果编制安全风险台账。安全风险台账内容主要
23、包括: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类型、风险描述、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管控单位和责任人、管控时限、辨识名称、辨识时间。电力企业应根据风险管控要求和责任,建立企业、部(科)室、车间、班组岗位不同层级的风险管控清单(见附录I),配发岗位作业人员的岗位风险告知卡(见附录I)。专项辨识评估后应更新完善安全风险台账及企业、部(科)室、车间和班组岗位风险管控清单。6.6风险分级管控6.6.1管控原则风险管控应按照分级、分专业、分区域管控的原则开展管控,上级管控的风险在下级责任范围内的,下级应同时管控。6.6.2分层级管控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层级管控,逐一分解落实管控责任。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时负责管控
24、:特别重大风险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管控,企业集团总部主要负责人挂牌管控;重大风险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管控,企业集团总部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挂牌管控;较大风险由分管负责人和部(科)室管控;一般风险由车间管控;较小风险由班组岗位管控。6.6.3分专业、分区域管控在分级管控基础上,还应对安全风险进行分专业、分区域管控:可按锅炉、汽机、电气、化学、热工、输煤、脱硫、脱硝、除灰、信息通信等专业进行管控;各部门、车间应管控责任区域范围内的风险。7隐患排查治理7.1隐患类型隐患类型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大坝安全隐患、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7.2隐患分级7.2.
25、1隐患等级分类隐患分为特别重大级隐患、重大级隐患、较大级隐患、一般级隐患和较小级隐患。缺陷是广义上的隐患,缺陷的排查治理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2.2特别重大级隐患特别重大级隐患包括:DB 14/T 253620229人身安全隐患:可能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事故的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特别重大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的设备设施事故的隐患;大坝安全隐患:水电站大坝工程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特别重大工程隐患;可能造成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溃决的隐患;安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2536-2022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规范 2536 2022 电力企业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体系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