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1191-2023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pdf
《DB12 T 1191-2023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 T 1191-2023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020.30CCS B 44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 11912023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Code for assessment of pasture management level2023-04-07 发布2023-05-07 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 布DB12/T 1191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毅、陈丽丽、赵康、马文芝、张漫、谭冬飞、姚大为、芦娜、王丽学。DB12/T 1191202
2、31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的评估、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场的管理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568奶牛场卫生规范GB/T 35568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NY/T 1242奶牛场HACCP饲养管理规范NY/T 1335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Y/T 1569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NY/T 2662标准化养殖场 奶牛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3、.1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按照反刍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把切碎(揉搓)适当长度的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营养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均衡的日粮3.2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4评价4.1评价内容奶牛生产技术管理评价内容包括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控、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管理及粪污处理共7部分。4.2评价指标4.2.1饲养规模与条件建设评价指标见表 1。DB12/T 119120232表 1饲养规模与
4、条件建设评价指标类别主要观测点饲养规模300 头1 000 头1 000 头3 000 头3 000 头以上条件建设有标准化牛舍,符合 NY/T 2662 中 6.1 的规定运动场建设:每头牛 25 平方米30 平方米青贮窖的容积应保证每头牛不少于 7 立方米饲草贮存量应满足 36 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有相对稳定的粗饲料源头保障有全混全日粮(TMR)设备有犊牛栏设施,自由采食输精室设施齐全产房面积:每头犊牛占牛舍面积 2 平方米,每头母牛占 8 平方米10 平方米有专用育种资料室鲜奶冷却设备齐全根据奶牛的头数决定建造挤奶厅的个数,(鱼骨式、并列式)挤奶位数量=泌乳牛头数/单班挤奶时间/4/2
5、粪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消毒设施符合 GB/T 16568 要求4.2.2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评价指标见表 2。表 2技术力量与制度保障评价指标类别主要观测点管理队伍与技术力量有组织架构图技术力量有保障(中级技术职称 2 名以上)制度保障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符合 NY/T 1242 及 NY/T 1569 要求各类生产技术规范符合 NY/T 1242 及 NY/T 1569 要求4.2.3饲养管理评价指标见表 3。表 3饲养管理评价指标类别主要观测点犊牛饲养管理应在犊牛生后 30-60 分钟能自行站立时喂第一次初乳,35kg 的犊牛一般可吃 1kg1.5kgDB12/T 11912
6、0233采用犊牛栏饲喂方式,确保与大牛、大牛污染粪道的隔离断奶体重出生重 2 倍或平均日增重 800g1 000g。30 日龄内犊牛腹泻发生率低于 10%育成牛饲养管理到 12 月龄体重达 300kg到 16-18 月龄时体重达 340kg360kg,身高 1.3m 以上到 18 月龄时前低后高的“幼稚型”育成牛低于 2%围产期饲养管理制定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规范使用 TMR 饲养技术对围产期常见病有良好的预防措施注意分娩卫生,制定奶牛分娩技术规范产后 60 天的淘汰牛数量占总淘汰数量的 20%发病率低于 40%(包括繁殖类、代谢类、感染类疾病)建立奶牛围产期疾病数据分析及管理系统泌乳牛饲养管理
7、使用 TMR 饲喂技术使用 DHI 技术,并能对检测结果合理解读,适时调整营养标准使用机械挤奶,挤奶设施定时合理消毒305 天平均产奶量不低于 8000kg干奶牛饲养管理干奶前期(停奶产前 21 天),干奶后期(产前 21 天分娩)采用快速停奶法,最后一次将奶挤净,用消毒液将乳头消毒后,注入专用干奶药,转入干奶牛群,并注意观察乳房变化。干奶前期日粮应以中等质量粗饲料为主,干奶后期日粮应以优质干草为主干奶牛体况维持在 3.53.754.2.4繁殖育种评价指标见表 4。表 4繁殖育种评价指标类别主要观测点青年母牛配种初配体重 350kg380kg 左右,初配月龄 1416 个月发情鉴定采用观察法(
8、使用发情监测工具,如记步器、项圈等,坚持每天 3 次巡察制度)在发情后 12 小时24 小时配种,有完整的配种记录(包括个体号、配种日期、配次、与配公牛等)情期受胎率大于 40%人工授精操作规范参照 NY/T 1335 执行经产牛配种有恶露排出时间的详细记录DB12/T 119120234有胎衣排出时间详细记录有分娩过程记录适时进行子宫复旧检查有产后各种疾病的治疗记录产后平均再孕时间100 天胎间距380 天380 天且400 天400 天且420 天420 天平均利用胎次2.72.7 且3.03.0 且3.53.5 且4.04.0体型鉴定进行体型鉴定参照 GB/T 35568 执行有详细的体
9、型鉴定记录实施先进育种技术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开展选种选配,有相应的选种选配方案,查询记录开展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查询记录开展胚胎移植技术,有完整的胚胎移植记录育种档案所有存栏牛的系谱和繁殖记录齐全有科学的育种目标和详细的年度育种工作计划,查询记录有详细的淘汰牛记录4.2.5疾病防控评价指标见表 5。表 5疾病防控评价指标类别主要观测点犊牛疾病防控犊牛腹泻发生率低于 15%犊牛肺炎发生率低于 5%犊牛其他疾病发生率低于 8%重大疾病防控至少有一名专业兽医有免疫程序DB12/T 119120235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病畜处理措施符合 NY/T 2662 要求人畜共患病防控对工作人员定期
10、开展人畜共患病培训,具备相关记录对人畜共患病有按国家规定的免疫措施有规范的定期监测制度对所发生的疫病进行符合法律的处理措施围产期疾病防控产前疾病发生率低于 10%分娩期疾病发生率低于 1%产后疾病发生率低于 1%乳房炎防控严格执行挤奶前乳房温水清洗及挤奶后乳头药浴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乳中体细胞监测(DHI 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率低于 8%亚临床性乳房炎发生率低于 15%体细胞数低于 4105/ml肢蹄病防控关注肢蹄病防控,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肢蹄病发生对已经发生的肢蹄病或潜在发生的肢蹄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肢蹄病淘汰率低于 10%4.2.6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管理评价指标见表 6。表 6信息化建设与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 1191-2023 牧场管理水平评估规范 1191 2023 牧场 管理水平 评估 规范
